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光美 《动物学研究》2004,25(5):377-378
《云南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 (杨岚等编著 )、《云南鸟类志·下卷·雀形目》 (杨岚、杨晓君等编著 )已分别于 1994年 12月和 2 0 0 4年 8月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鸟类分类和区系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 ,对于推动我国鸟类学的发展和促进国内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全书记述了云南省有分布记录的非雀形目鸟类 18目 4 1科 340种 ,雀形目鸟类 2 8科 5 0 8种 ,共计 84 8种 (10 74种和亚种 )。所记录和描述的云南鸟类种数 ,比彭燕章等 (1987)《云南鸟类名录》增加 75种。所记录鸟类种数 ,占中国鸟类种数 12 5 3(郑作新 ,2 0 0 0 )的 6 7 6…  相似文献   

2.
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等所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文版)是一本很好的识别中国野生鸟类的工具书。全书记录分布于中国的鸟类1329种,是目前记录中国分布的野生鸟类种数最多的一本书。郑作新(1987)《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记录中国鸟类1186种;郑作新(2000)《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记录中国鸟类1253种;颜重威等(1996)《中国野鸟图鉴》记录中国鸟类1253种。均未超过本书的记录。本书所记录鸟种的地理分布区域,包括中国地图上的所有陆地与海疆。所以,从地域范围而言也是最为全面的一本书。书中所记录的1329种鸟类都绘制…  相似文献   

3.
书讯     
《动物学杂志》2005,40(5):118-118
郑光美院士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已于2005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继《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后,收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的又一部巨著,是一部研究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参考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331种(2260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101科、429属。书中给出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学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亦列出了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认真核定了中国特有种鸟类,列出71种中国特有鸟名录。书中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学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和行政区划图,以便读者检索和查阅。  相似文献   

4.
鸟类资源信息微机管理系统是将先进的微机技术应用于鸟类标本及有关资料的管理。为鸟类分类区系的研究及有关地区(省、地、县)的鸟类资源情况提供快速、准确而有效的咨询服务。因而为鸟类分类区系的研究工作以及鸟类标本资料的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 本系统以郑作新(1976)编著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为鸟类的分类系统进行科学的编码,建立了中国鸟类分类的名录代码库(FLDM.DBF)从而使系统包含了分布于我国各地有记录的所有鸟类资源的名录,共计有21目、81科(4亚科)、1176个种。(数据库中补入了未被录入1976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名录》而为昆明动物研究所收藏的新纪录10种)。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2日,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调查时,于三岔河管理站周边(25°17’15.5”N,108°04’30.2”E,海拔490m)网捕到1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检索书籍(郑作新2002,尹琏等2006,Robson2008),并依据“InternationalOrnithologists’Union”分类系统,鉴定为大草莺(Graminicolastriatus)。该鸟种未记载于《贵州鸟类志》、《贵州鸟类志》补遗和相关文献(冉景丞等2003),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贵州,故确定为贵州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最北,属典型中温带与寒温带,鸟类资源丰富。《黑龙江省鸟类志》于1992年出版,记载鸟类19目57科343种,占当时全国1186种的29%。时隔二十余年,随着鸟类新纪录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快速发展,需要对黑龙江省鸟类的变化做出及时总结。通过查阅1990—2016年发表文献,并对比《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总结新增鸟类2目8科51种;删除1目、1科、11种;修订2科名、14属名、14拉丁种名、16鸟种亚种名、38中文名;21个亚种提升为种。由此省内目前共计鸟类20目64科384种,占国内1371种的28%;其中21种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中并未记录黑龙江省分布。研究结果为今后黑龙江省鸟类志与国内鸟类分布名录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鸟类种数的最新统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863年R.Swinhoe首次发表中国鸟类名录以后,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鸟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其分类与分布作了系统总结.在国内,郑作新教授最早对我国鸟类的分类与分布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在他的几本著作中,对我国鸟类的种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Cheng,1987;郑作新,1976;1994,2000).  相似文献   

8.
2012年4月14日,在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平山林区夫天垭管理站周边(29°47’58.74”N,110°05’10.92”E,海拔1397m)观察到3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查阅书籍(约翰·马敬能等2000,Robson2008,Brazil2009),鉴定为红交嘴雀(Loxiacurvirostra)。该鸟种在湖南各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论文中未见报道(郑作新1961,邓学建等1993,1996,1998,1999,李自君等2005,王德良等2005,周毅等2007),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湖南,故确定为湖南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的分类学观点和研究结果对地区性鸟类名录进行更新,对于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鸟类鉴定手册》为基准,参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综合最近20余年的鸟类分布记录,对四川省境内分布的鸟类物种数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修订,更新后的四川省鸟类名录共记录到野生鸟类757种。共计新增鸟类135种,其中,23种新增鸟类缘自亚种提升为种,5种为新描述物种,107种为新分布记录。此外,由于标本鉴定有误或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6种被《四川鸟类鉴定手册》收录的鸟类应从四川省鸟类名录中删除。另有19种鸟类虽有相关文献报告,但是由于较为可疑或证据不足暂未列入四川省鸟类名录之中。在新分布记录中,具有长距离飞行能力的候鸟,特别是水鸟所占比例较高;且大多数新分布记录是由观鸟爱好者所发现。随着鸟类研究的发展和观鸟活动的普及,将有更多新分布鸟类被发现和记录。  相似文献   

10.
斑背大尾莺sinensis亚种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枫  王强 《动物学报》2006,52(6):1162-1168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为东亚特有鸟类,数量稀少(常家传,1995;马敬能等,2000),2003年IUCN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将斑背大尾莺列为易危物种(汪松、解焱,2004)。斑背大尾莺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M.P.pryeri)仅在日本本州岛北部的Kanto平原北部繁殖,越冬区在本州岛中部的太平洋沿岸(Fujitaand Nagata,1997);sinensis亚种在我国仅见于湖北汉口(冬候鸟)、河北秦皇岛(旅鸟)和辽宁朝阳地区(繁殖鸟?)(郑作新,1987)。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发现震旦鸦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震旦鸦雀是我国稀有特产鸟类,它在我国有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Paradoxornis h.heudei)和黑龙江亚种(P.h.poliuanoui)。前者分布于长江下游,九江至江阴和浙江杭州,后者分布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渔场及兴凯湖(郑作新,1976)。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动物地理亚区统计了1976年郑作新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和2005年郑光美主编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繁殖鸟类的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在1976年前,中国鸟类丰富度最高的动物地理亚区为西南山地亚区,其次为滇南山地亚区,而以羌塘高原亚区鸟类物种丰富度最低,黄淮平原亚区次差。2005年,鸟类丰富度最高、次高及最低的亚区与1976年相同,次差的亚区为台湾亚区。自1976年至2005年,鸟类物种丰富度在不同亚区出现明显的增加,平均每个亚区分布物种数由1976年的232种增至2005年的281种,而且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滇南山地亚区增加种类最多,而羌塘高原亚区和东部草原亚区增加的幅度最大;在海南岛和台湾亚区则变化较小。这些可能是由于物种在不同亚区间存在的可能扩散通道和岛屿型稳定气候及地理隔离限制了物种与其它亚区间的扩散等造成的。这些变化不仅与Leietal.(2007)提出的"地理隔离"假设结论比较一致,与雷富民等(2006)提出的西南山地-横断山区为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多样性中心和西南山地为物种分化中心等观点一致,而且进一步显示西南山地亚区鸟类物种有向滇南山地亚区扩散的现象,并且依然在持续中。用聚类...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12日,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调查时,于三岔河管理站周边(25°17′15.5″N,108°04′30.2″E,海拔490 m)网捕到1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检索书籍(郑作新2002,尹琏等2006,Robson 2008),并依据"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分类系统,鉴定为大草莺(Graminicola striatus).该鸟种未记载于《贵州鸟类志》、《贵州鸟类志》补遗和相关文献(冉景丞等2003),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贵州,故确定为贵州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通报》2014,(9):20-20
<正>目前,人们意识到,全世界共有46种新鹦鹉、36种新蜂鸟和26种新猫头鹰,而这多亏Lynx Edicions和国际鸟类联盟共同出版的一份带有插图的世界鸟类名录,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此类名录。在花费4年时间收集了活鸟信息和观察博物馆样本后,研究人员通过向5种特征分配得分,从而对地球上的鸟类进行了分类。这5种特征分别是:尺寸、叫声、羽毛、行为和彼此间的地缘关系。基于这些得分,科学家识别出462种新物种,之前这些鸟被归为亚种。该新分类对于全球性保护努力而言十分重要,科学  相似文献   

15.
熊铁一 《四川动物》1994,13(3):116-117,119
本文以郑作新(1976)的记述作为原始依据,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国鸟类的地理分布作了比较分析,结果与郑作新、张荣祖(1979)所作的分析基本吻合,但在亚区的组合方面又与之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鸟类宏观分类和区系地理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Dickinson,E.C.,主编,2003年出版的"The 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一书和2000~2008年的有关文献的记载,在1958~2008年的50年期间,全世界所描述发表鸟类的新种,计有171种.以每10年中所发表的新种数进行统计比较,以1997~2007年期间所发表的新种为最多;按发现新种所属目级分类阶元的统计比较,以雀形目发现的新种为最多;按地区进行统计比较,以南美洲发现的新种数为最多,非洲中南部地区和太平洋诸岛为次;在中国境内描记的新种有台湾短翅莺Bradypterus alishannensis、峨嵋柳莺Phylloscopus emeiensis、海南柳莺Phylloscopus hainanus、峨嵋鹟莺Seicercus omeiensis、淡尾鹟莺Seicercus soror、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四川旋木雀Certhia tianquanensis等7种,其中由中国鸟类学者描记的有四川旋木雀和弄岗穗鹛两种.这说明鸟类的宏观分类研究,时至今日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发展空间.种下分类,是探讨同一个物种,随着分布区域的扩大,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地区性分布种群的变异,以致新物种形成的途径,是宏观分类学研究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所以是当今鸟类分类研究的热点之一.据统计,1958~2008年的50年间,新描述发表的亚种数,约为1 129亚种.繁殖区域分布较为广泛的种类,所描记的亚种较多.如岛鸫Turdus poliocephalus分化有51亚种之多.中国鸟类的分类与区系地理学研究,大致可分为起步时期(1949年以前)、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考察及宏观分类研究的总结整理时期(1950~2005)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发展研究时期(1999年以后)等3个时期.郑作新所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和<中国鸟类区系纲要>等专著,是中国鸟类宏观分类和区系地理学研究较为翔实的阶段性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ISBN:9787100202886)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作者约翰·马敬能先生曾在中国工作多年,撰写了许多与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论文、报告和书籍,其与卡伦·菲利普斯及何芬奇先生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对我国观鸟事业以及鸟类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新版本中,马敬能先生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以及《中国观鸟年报》(8.0)为基础,对在中国有分布的鸟类进行了重新梳理,收录鸟种1505种(含21种补充鸟种),并在书中对有分类争议的鸟种进行了标注。  相似文献   

18.
血雉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封面照片)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血雉属,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及邻近的山系,包括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祁连山脉和秦岭地区,地理位置大约在26°0′~39°2′N,84°0′~108°3′E之间.在国外见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血雉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被列入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和CITES公约附录Ⅱ(郑光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1998).血雉亚种分化众多,由于羽色变异较大,其种下分类一直比较混乱.学者们的观点不同,从9个亚种至14个亚种不等,横断山区很可能是其分化中心(郑作新,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四卷.1978).  相似文献   

19.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著译者马鸣ISBN 978-7-03-030046-1定价$66.00开本B5装帧平装营销分类生物分类出版时间2011年1月本书是一部新疆鸟类种和亚种分类与分布的专著。编写过程参考了30多年来的考察成果和近10年的观鸟记录。书中共收录鸟类453种(约598种及亚种),隶属于21目,65科,196属,占中国鸟类种数的34%。另外,对于有疑问的94种鸟类单独列在正文之后,以备参考。正文给出每个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学名)、英文名、地理分布(至县级地名及主要地理单元)、生态习性等。每科附有形态  相似文献   

20.
由郑作新教授等编著的《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一卷》,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我国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鸟类的专著。全书计列29属,131种,另275亚种。近40方字,307页,另有八个彩色图版。精装本定价10.90元,平装本定价6.00元。画眉亚科的种类繁多,总计有284种,我国产有131种,约占世界种数的46%。因此,本书的出版问世,无论对我国或是世界画眉亚科鸟类的研究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全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分类研究、地理分布和分属检索表等五个部分。分类研究一项中,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