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带菌情况,为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63份,用艰难梭菌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艰难梭菌。结果艰难梭菌检出总阳性率为20.86%(34/163),其中春季16.67%、夏季15.79%、秋季17.86%、冬季27.8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3,P0.05);成人粪便标本阳性率为22.52%(25/111),儿童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7.31%(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0.05);男性粪便标本阳性率为21.69%(18/83),女性粪便标本阳性率为20.0%(16/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P0.05);艰难梭菌阳性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12.74d,阴性患者为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P0.01)。结论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阳性率高低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 94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IFA)、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type B,I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8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2 944例患儿中血清IgM抗体阳性共1 280例,总阳性率为43.48%(1 280/2 944),主要为IFB和MP感染:IFB阳性率最高,为16.68%(491/2 944);其次为MP,阳性率为14.44%(425/2 944)。ADV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5930.05),其余各种病原体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IFB、MP在3~6岁组中检出率最高;RSV在0~1岁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MP男女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1,P=0.006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B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检出率高于其他季度,MP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IFA、LP、CP也同样是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PIV和ADV各季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第一季度检出率略高于其他季度。结论大连地区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IFB和MP,针对不同年龄组、不同季度的感染情况,应做好重点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TORCH的检验结果,探讨TORCH感染对于自然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南京市第一医院检查的无自然流产史孕妇300例(对照组),并选择同期有自然流产史孕妇300例(观察组),使用ELISA检验法检测所有孕妇TORCH抗体,对比分析两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中的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的阳性率分别为12.00%、52.00%、27.6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3.00%、2.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死胎和早产的比率分别为37.67%、7%、1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0.3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V-Ⅱ和CMV所致不良妊娠发生率分别为58.30%﹑59.04%,与RV、TOX所致不良妊娠发生率66.67%、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RCH病原体或者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孕前检测对于预防自然流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514例住院患者随机尿标本进行尿液干化学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尿液干化学法阳性率为82.1%,免疫透射比浊法阳性率为72.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标本的符合率为98.9%,为(±)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69.7%,为(+)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75.6%,为(++)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67.2%,为(+++)标本中二者符合率为42.5%,为(++++)标本二者的符合率为37.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UmAlb/Ucr、NAG、和NAG/Ucr与UmAlb具有显著相关(P0.05),且UmAlb/Ucr与UmAlb的相关性最高。两种方法所得等级结果比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而UmAlb/Ucr与UmAlb相关性较高。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检测尿中UmAlb比尿常规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性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5年4月在安塞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手术室麻醉外科手术1 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院共有100例的感染患者,感染率为7.14%,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50例,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71%,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71%,明显低于全身麻醉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率(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大于3h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和麻醉时间小于3h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镜采取气体消毒剂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25%,液体消毒剂消毒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4.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一次性过滤器患者和过滤器消毒循环使用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7.00%、4.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和不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33.33%、2.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室麻醉过程的麻醉机过滤器类型、喉镜消毒方式、麻醉时间、麻醉方式、麻醉前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对这些因素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在诊断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400份,分别利用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分析法检测标本,比较不同检测分析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42.25%(169/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32.75%(131/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法(X~2=7.7010,P=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5.25%(101/400)、亚硝酸盐阳性率为17.00%(68/40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为24.25%(97/400),细菌计数阳性率为8.50%。尿沉渣分析法检测白细胞计数阳性率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0,P=0.8060)。尿干化学分析法灵敏度为72.95%,特异度为90.67%,阳性预测值为89.35%,阴性预测值为75.76%;尿沉渣分析法灵敏度为57.97%,特异度为94.30%,阳性预测值为91.60%,阴性预测值为67.66%。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尿沉渣分析法(X~2=10.2660,P=0.0020;X~2=3.9930,P=0.0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法及尿沉渣分析法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研究,以期提高尿路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19例患者中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49.4%,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不同年龄组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8~39岁年龄组最高,其次为40~59岁年龄组,上述两组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P0.01);不同年份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显著高于2013年(P0.01);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和冬季(P0.01)。结论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在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性存在差异,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类型,为患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来院诊治260例腹泻病患儿相关资料分析,对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患儿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1-5个月阳性率为60%,6-12个月阳性率63.92%,1-3岁阳性率为66.67%,3-6岁阳性率为52.94%,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轮状病毒比率为39.23%,大肠埃希菌比率为18.46%,沙门菌属比率为14.23%,志贺菌比率为6.54%。结论:临床上加强病原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的定位到致病微生物,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恰当药物治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6mg/次,每日3次+热毒宁0.5mL/kg,ivgtt,1次/d+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地衣芽孢杆菌颗粒剂(0.25g/袋),每次1袋,3次/d,首次加倍,连续给药5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自治疗2d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4,P0.05),且至治疗4d时,该差异仍然存在(t=5.356,P0.05),治疗5d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4,P0.05);试验组皮疹开始消退时间、皮疹完全消退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56、4.387、7.432,P0.05);完全退热时间试验组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6.372、5.379,P0.05);IgM、C3、C4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3.22%(55/59)]高于对照组[78.95%(45/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31.368,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颗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对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G、TG-Ab水平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三组观察对象TG、TG-A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健康组患者TG阳性率分别为6.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Ab阳性率则分别为8.33%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癌组患者TG、TG-Ab阳性率分别为33.33%、40.0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其中结节液化型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节液化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者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颈部淋巴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结节癌灶与多结节癌灶在TG阳性率、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G、TG-Ab阳性率测定的方法对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确诊是比较可靠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纳入就诊于儿科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36例,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儿童血清的八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型抗体。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分组,分析其病原体阳性率和感染类型。结果 936例患儿血清标本中,检出病原体IgM抗体共424例,阳性率为45.30%。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28.63%)最高,其次依次为流感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未检出嗜肺军团菌。不同季节病原体的阳性率有差异,冬季的病原体阳性率(50.33%)显著高于夏、秋季的阳性率(33.71%和4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中,婴儿组病原体阳性率(16.05%)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病原体的424例阳性患儿中,单一病原体感染类型者为290例(30.98%),混合感染者134例(14.32%);全部936例患儿中,男童病原体阳性率(42.33%)显著低于女童阳性率(52.29%);病原体混合感染类型中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B型混合感染最常见,其中婴儿组混合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结论肺炎支原体全年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主要地位。年龄和性别是石家庄市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因素,冬季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20年健康人群的麻疹、风疹和水痘IgG抗体水平,为本地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共238份,进行麻疹、风疹和水痘的IgG抗体水平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ELISA检测血清样本共238份,麻疹、风疹和水痘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06%、92.02%和79.4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分别为1 204.65、43.38和290.38 mIU/mL。男女性别比为1.02∶1,麻疹、风疹和水痘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岁组麻疹IgG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8,P0.05);0~1岁组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80,P0.05);0~1岁组水痘IgG抗体阳性率非常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2,P0.05)。接种麻疹疫苗≥2剂次的人群IgG抗体阳性率为95.10%,不同免疫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P0.05);接种风疹疫苗0剂次的人群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不同免疫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0,P0.05);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0剂次的人群IgG抗体阳性率最低,接种2剂次的阳性率最高,不同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5)。结论本区麻疹、风疹IgG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有所提高;水痘IgG抗体水平较低,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应加强麻疹、风疹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水痘减毒活疫苗并推广接种;还须积极开展麻疹、风疹和水痘IgG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尿液CMV-DNA联合血清CMV-Ig M检测对婴儿巨细胞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我院疑似巨细胞感染的婴幼儿7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MV-Ig 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来检测尿液CMV-DNA,并比较经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单独检测尿CMV-DNA的阳性率为62.8%(44/70),单独检测血清CMV-Ig M的阳性率为55.7%(39/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7.1%(54/70),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病毒治疗以后两种检测结果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CMV-DNA联合血清CMV-Ig M检测能显著提高婴儿巨细胞感染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及对糖类抗原125、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住院治疗的92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培美曲塞)和对照组(紫杉醇联合伊立替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60.9%(28/46),明显高于对照组32.6%(1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5.7%(21/46),明显低于对照组67.4%(3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脱发、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且对降低患者CA125、TNF-α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OPN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OPNmRNA高表达率为90%(45/50)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蛋白的阳性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3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OPN在胰腺癌中的过表达对胰腺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结果学校与医院、学校与餐饮娱乐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和KTV在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下午真菌含量与上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午和下午、上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真菌含量差异都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海拔中,山脚与山腰、山顶与山腰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海拔空气中微生物各有差异,空气微生物与空气质量相关。其中学校、医院、餐馆都存在一定的空气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 229份住院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非发酵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呼吸道与非呼吸道主要分离株的耐药率差异,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分离自患者呼吸道、非呼吸道标本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测定采用K-B法,并比较呼吸道与非呼吸道标本所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556株,其中呼吸道标本366株,非呼吸道标本190株,前3位非发酵菌分离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非发酵菌菌株ESBLs、AmpC、MBL、同产ESBLs+AmpC和同产ESBLs+MBL检出率分别为17.62%、13.67%、14.39、12.23%和6.12%,其中呼吸道标本分离株铜绿假单胞菌的ESBLs、AmpC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标本(均P<0.05),鲍曼不动杆菌的ESBLs、AmpC检出率明显低于非呼吸道标本(均P<0.05);呼吸道、非呼吸道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道与非呼吸道标本分离的主要非发酵菌分离株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治疗不同部位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要考虑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有效浓度的差异,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 100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1 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白带分泌物标本涂片以及显微镜检查。并分析对比不同年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清洁度妇女的阴道感染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规的盐水检测以及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检测,分别对比两种检查结果中患者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结果 35~54岁妇女阴道感染发生率为53.21%(298/560),高于20~34岁的40.00%(144/360)以及≥55岁的29.44%(53/180),而20~34岁又高于≥55岁的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9月份妇女阴道感染发生率为61.03%(260/426),高于1~3月份、4~6月份、10~12月份的24.83%(37/149)、39.22%(100/255)、35.56%(96/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洁度Ⅰ~Ⅱ的真菌、滴虫感染率分别为14.44%(78/540)、3.89%(21/540),低于Ⅲ~Ⅳ的40.00%(224/560)、27.14%(15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盐水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为31.36%(345/1100),低于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的43.82%(482/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阴道感染的情况,以及不同清洁度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的情况通过采用常规盐水涂片法检测及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检测对比,发现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盐水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新辅助内分泌疗法治疗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4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灶5cm比例以及ER和P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Ki67阳性率以及HER-2阳性率均低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疗效为82.0%,ER、PR均为阳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ER和PR非双阳性患者(76.9%,57.1%),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I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TNM II期(76.9%)或TNM III期患者(20.0%),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较好,病灶大、淋巴转移率低以及ER和PR阳性率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尤其对ER、PR均为阳性以及TNM分期低的患者临床效果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