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进行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绵延千余年,先后有20余种重要的域外农作物借助朝贡、通商和战争等方式在华夏大地上成功引种并得以广泛传播。这些域外农作物以果树和蔬菜为多,粮食作物则较少。传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汉、唐两个盛世。外来作物在长安、洛阳等丝路结点中转后再引种中土各地。经由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域外农作物,丰富了中国的物种资源,促进了种植业、园艺业的发展以及居民食物结构的调整。它们是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缔造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研究围绕粮食、经济、果树、蔬菜、饲草与绿肥、花卉六大类作物,以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为主线,开展了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学界定和系统规范了种质资源概念和范畴,提出了层次结构的理论,查清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有9631个物种及其分布、特征特性及用途;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本底,首次明确了中国农作物总计有528种(类),涉及1339个栽培物种和1930个野生近缘植物物种;优化了农作物种以下农艺性状分类技术指标,阐明了中国农作物地方品种的987个变种、978个变型、1223个农艺性状特异类型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得出了中国是禾谷类作物裸粒基因、糯性基因、矮秆基因和育性基因等特异基因的起源中心或重要起源地之一的结论;首次编撰出版了《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专著6卷,并编撰了《中国粮食与农业植物物种名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理论体系。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果和蔬菜昆虫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建东  陈文锋 《昆虫学报》2011,54(4):443-450
水果和蔬菜是二大类最主要的虫媒作物, 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近几十年来授粉昆虫在多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中国主要授粉昆虫的现状以及昆虫授粉在中国水果和蔬菜生产中的经济地位, 本文分析了1961-2009年间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的数量动态以及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变化特征; 并以2008年种植的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44种水果和蔬菜为研究对象, 引入农作物对昆虫授粉的依赖性参数, 应用生物经济学的方法评估了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1961-2009年的49年之间, 中国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了161%, 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472%, 产量增加了833%。中国水果和蔬菜中虫媒作物产量的提高, 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密切相关(r=0.995, P<0.01), 也与主要授粉昆虫蜜蜂蜂群数量增加有关(r=0.804, P<0.01)。2008年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为521.7亿美元, 占44种水果和蔬菜总产值的25.5%。水果类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较高, 授粉产生的经济价值大于蔬菜类。在昆虫授粉的贡献中, 苹果、西瓜、梨、芒果和李占据前5位。昆虫授粉对中国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经济价值十分巨大, 中国水果和蔬菜对昆虫授粉的依赖程度超过15.9%的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国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 中国需要更多的授粉昆虫为其提供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4.
《齐民要术》中的生物进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六世纪我国后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这部著作,不仅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而且在生物学的研究方面也留下了丰富材料。它记录了各种农作物、家禽和家畜品种类型的名称、特征和来源,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选、育种的经验,提出了适应各种不同作物需要的栽培管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外食品发展史上,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即从人类开始记述他们生活及重大历史事件时起,"酒"便作为一个特殊饮品经常出现。其中,西方国家古代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而中国古代酿酒的原料则是以粮食为主。但是,有一点却是意外地巧合,即酿造过程都引入了"窖"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联合主办的"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2015"于2015年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ISAAA现任主席Paul Teng博士讨论了如何迎接全球互联体系中的粮食安全挑战,ISAAA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往更加频繁,中华文明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外来农作物也不断地被引进中国,随之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饮食文化。据农史专家统计,当今中国人饭桌上的150余种主要蔬菜中,大约有60%原产地为域外。这些外来作物传入我国,逐渐成为人们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质量的要求有也在逐渐增加。做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国家的重点要求,是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大理地区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就通过对当前大理地区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现状进行浅要分析,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抗除草剂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发展抗除草剂农作物将是最经济最方便控制杂草的技术。由于对除草剂的作用模式和除草剂代谢途径的了解,弄清了除草剂的关键靶酶及其基因,因此分离除草剂靶酶基因,克隆能解毒除草剂的酶基因,通过转化技术可获得抗除草剂农作物,大量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大田试验表明,将最有希望在2000年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0.
迎接21世纪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近些年,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培育成功。与此同时,其产业化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予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在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下一世纪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作了展望,并就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与云贵高原相连 ,具有多样化的地形和亚热带气候 ,农作物类型丰富。本文回顾近 5 0年来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从作物的种类、分类学、评价鉴定利用情况 ,以及同工酶分析等基础研究 ,与中国起源有关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反映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广西农作物资源的多样性迅速减少 ,本文对原地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作物抗虫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害虫给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利用农作物抗虫特性,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虫种质资源是进行农作物抗虫育种的基础。目前,作物抗虫资源的研究涉及抗虫材料的收集、鉴定、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抗虫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对农作物抗虫基因的发掘与应用、抗虫品种的培育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抗除草剂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控制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发展抗除草剂农作物将是最经济最方便控制杂草的技术。由于对除草剂的作用模式和除草剂代谢途径的了解,弄清了除草剂的关键靶酶及其基因,因此分离除草剂靶酶基因,克隆能解毒除草剂的酶基因,通过转化技术可获得抗除草剂农作物,大量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大田试验表明,将最有希望在2000年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的历史名城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历史名城往往会有湖泊相伴,如杭州西湖、南宁南湖、肇庆星湖等。这些城市湖泊与古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与古代城市在历史发展之间的共振关系,还处在开放的研究之中。对其分布的结构性特征还未有结论。根据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正南线和东南线2条古代驿路结构主线,同时比对历史文献记载中中国古代的“城市—湖泊”系统的分布,进而初步形成一个结构性的认识。中国古代“城湖”体系的形成,与自唐宋起始的大规模地方州府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同时亦是适应中国胡焕庸线以东南,以丘陵地貌为主的自然山水本底。这对于揭示中国古代城市近郊基于自然山水本底而营造的山水风景的历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非是非洲第一个引入转基因农作物并允许其商业化种植的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对种植转基因作物持支持态度,这就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近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旨在贯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十万大山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十万大山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地,研究广西十万大山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保护当地重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和挖掘优良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的各类种质资源为对象,整理和分析十万大山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十万大山收集的181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包括粮食作物78份、经济作物53份、蔬菜39份、果树11份,隶属于22科39属44种;按种质类型包括地方品种资源146份、野生资源35份。针对广西十万大山受产业发展不平衡和现代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种质资源急剧减少、许多优异种质资源濒临消失的现状,建议实施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策略,并通过加快资源鉴定评价与开发利用,促进当地优异种质资源在乡村振兴和经济建设中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学》由兰州大学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 ,作者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正春、王勋陵、安黎哲等。全书分为三篇 ,第一篇介绍了中国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篇为中国生态学应用与发展 ,第三篇回顾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生态学的概念系统和基本理论体系 ,概述了中国生态学的模型系统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学原理以及中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对现代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对于儒家和道家的生态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科学价值、”风水理论”的生态学依据、中国古代园林…  相似文献   

20.
番薯与甘薯     
番薯与甘薯既是同一种植物,又不是同一种植物,似乎让人有些糊涂。番薯是旅花科植物,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传到西班牙。我国栽培的番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从菲律宾引入的,目前已是各地广为栽培的农作物,食用部分主要是块根。由于番薯栽培范围广,地方俗名甚多,“甘薯”也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将番著称为甘薯的是明天启元年(162年)成书的(群芳谱》。无独有偶,在《群芳谱》成书前25年就已问世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种甘薯。因当时上述番薯刚刚在福建沿海落脚,不可能被李时珍记载,显然是另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