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质体(Liposome)在生物膜研究和药物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叫脂质体脂质体是由双分子磷脂组成的一种人工膜,或称“液晶微囊”。将磷脂悬浮分散在水溶液中,它们就自发膨胀形成多层的类似洋葱状的封闭球形结构。在双分子磷脂组成的片层之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对脂双层结构影响的SAXS和STM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分别研究了模拟生物膜脂质体的结构以及胆固醇对生物膜双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照片中,磷脂分子在石墨表面形成规则的二维点状排列图像;磷脂胆固醇脂质体在石墨表面形成规则的二维波纹状排列图像。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结果表明,DPPC脂质体是片层相结构,DPPC+Chol脂质体是复相片层结构,DPPE+Chol脂质体是片层立方相结构,DPPC+DPPE+Chol脂质体是立方六角形相结构。  相似文献   

3.
说起导弹,人们便会想到它具有专一地追踪,摧毁目标的功能。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一种新型的超微型生物导弹,已经研制问世。这种生物导弹就是脂质体(liposome)。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人工膜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微囊。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备脂质体采用的磷脂和胆固醇均是天然存在的物质,所以脂质体膜近似天然的生物膜。脂质体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山茛菪碱与酸性磷脂脂质体的亲水与疏水相互作用.通过测定在不同pH条件下,酸性磷脂头部基因PO_3~(2-)的特征拉曼光谱振模的变化,证明药物与酸性磷脂头部的负电基团有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药物引起脂肪酸链构象改变有关.采用拉曼差光谱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药物的苯环与酸性磷脂的疏水相互作用.观察到反映苯环两种不同振动的特征振模在药物同磷脂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不同变化,从而获得较直接的证据说明药物的苯环插入脂双层.  相似文献   

5.
真菌疏水蛋白是由高等丝状真菌产生的小分子量(10kD左右)具有双亲性的蛋白质,它们在真菌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疏水蛋白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可以在界面通过自组装形成双亲性的蛋白膜,从而改变界面的亲疏水性质。值得注意的是,疏水蛋白的不同功能可归因于其双亲性蛋白质结构,使得其在不同的亲水/疏水界面处自组装以形成两性蛋白膜。基于这样的性质,疏水蛋白已经获得了国内外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疏水蛋白潜在的应用价值激励了人们对其蛋白结构的探究从而解释其自组装机理。此篇综述总结了近些年人们通过不同手段及研究方法来解释疏水蛋白发挥功能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肽BF2-A/B对细菌表面特性的影响,以及与脂质体的作用模式。Zeta电位仪和十六烷萃取法检测发现BF2-A/B作用G-菌和G+菌后,能够提高细胞表面电负性和疏水性。选用卵磷脂和心磷脂制备包裹钙黄绿素的脂质体,模拟细菌胞膜,考察发现BF2-A/B能够引起荧光素从脂质体中泄漏,BF2-B对膜的扰动作用更大,引起的泄漏率比BF2-A高,但它们都不破裂脂质体膜。用FITC标记衍生肽,研究发现加入脂质体后,FITC-肽荧光光谱蓝移,量子产率增大,并且脂质体保护FITC-肽免受丙烯酰胺的荧光淬灭,说明BF2-A/B的N-端插入了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属于先进递药技术(Advanced Drug Delivery Systems)。当磷脂和其他类脂化合物分散在水中时,形成有序排列的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多层囊泡(参见图1),该囊泡被称为脂质体。囊泡的每一层膜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其内部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药物可包裹在脂质体的水核中央或脂质双分子层内。脂质体药物制剂能够增加脂溶性药物的水溶性、改变药物体内分布,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胞膜的双层磷脂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核细胞及其亚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的表面包被着双层磷脂膜结构,即质膜或生物膜。生物膜的功能是将细胞及细胞器与外界微环境隔离,并负责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所有的质膜具有3个共同的结构特征:即连续排列的双层磷脂膜,两层磷脂分子疏水的非极性基团在内部,而其亲水极性基团分别朝向细胞或细胞器的内外表面;膜具有液态流动性;膜上或膜内镶嵌着大量种类和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分子。生物膜的这种结构特征是由磷脂分子的物理化学特征以及细胞的生命特征和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1H-NMR技术研究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药物能增加脂质体的流动性。它们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磺基在脂质体的极性区,A环朝向其疏水区,而芳香环处于磷脂的甘油骨架和脂酰基附近。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磷脂双亲分子在水或者油溶液中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现在我们探讨的是一种细的管状生物膜泡。它通常是指在磷脂双亲分子形成膜泡后,我们对它在显微镜下进行的一系列使用光镊施加拉力操作而形成的细的管状结构。实验显示,膜泡形成的管状结构在生物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模拟细的管状膜泡,从而得到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管状生物膜泡。我们从极小曲面悬链面的角度出发,研究管状膜泡的形成结构特点。最后我们认为管状膜泡的形成不同形状是与对膜泡施加拉力、细管的半径、以及管子的长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主要蛋白成分,其中两性α-螺旋是apoA-I相应功能的结构基础。ApoA-I分子N-端是动态的四螺旋束结构,C-端形成无规则的螺旋结构,是介导蛋白质与磷脂结合的功能域。两分子apoA-I呈反向平行的双带结构环绕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圆盘状HDL,而球状HDL表面的apoA-I分子则形成三叶草结构。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apoA-I与磷脂及胆固醇相互作用形成新生HDL,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ApoA-I、HDL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作用靶标,深入了解其分子结构与功能、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脂质代谢平衡的机制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脂质体是由可生物降解的磷脂组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组织相容性.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以其生产简便、毒性低、无感染危险等优点在转基因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随着转基因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阳离子脂质体更是成为当今各种转基因方法中首选的非病毒类外源基因载体,在保护外源基因和提高其转染效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形式、介导基因转移的机制及其目前在转基因畜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1.研究脂质体的工作简介蛋白质、核酸、脂类是组成生命物质的三种最基本的成份,对其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相形之下,脂类分子的聚集体形成的某些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可能长期未受到重视。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Virchow(1884)已经注意到髓磷脂可以形成脂质体和螺旋。Lehma(1904)等人八十年前就描述过所见到的脂质体结构。本世纪三十年  相似文献   

14.
真菌疏水蛋白的结构和功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菌疏水蛋白是一类具有强表面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量蛋白质。疏水蛋白的重要特性是能在亲水—疏水界面通过自我组装形成一层紧密稳定的约10nm厚的两性蛋白膜。概述了疏水蛋白的结构和性质。总结了疏水蛋白的生理功能,并探讨它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嗜热菌玉米黄质(thermozeaxanthins,TZS)是从嗜热菌的磷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胡萝卜素单葡萄糖脂肪酸酯化合物,具有两亲性结构,通过检测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荧光物质的漏出程度,来评价在不同pH缓冲液中TZS对脂质体膜的影响。脂质体由天然卵磷脂(eggPC)、大肠杆菌磷脂酰乙醇胺(E.coliPE)或不同碳链长度和饱和度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磷脂形成,结果表明:在pH5.0的缓冲液中,含0.01molTZS的脂质体比单纯由磷脂形成的脂质体要稳定,在pH8.2和9.0的环境中,其稳定作用不明显;由eggPC或E.coliPE与TZS形成的脂质体的稳定性在同样条件下要优于由DPPC或DOPC与TZS形成的脂质体。在pH6.5的缓冲液中,含有TZS的脂质体与对照脂质体的稳定性相近。TZS对脂质体的影响取决于TZS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匹配”,邓与磷脂的脂肪烃链的长度、饱和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β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视紫红质样结构,包括由膜两侧亲水环相互联结7个疏水性跨膜α螺旋结构,N端无信号序列而含有2个N-糖基化位点,C端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7个跨膜结构构成配基结合位点.β受体细胞膜内侧环状序列形成两亲α螺旋结构,与G蛋白相互作用.C端及第3个内侧环的丝氨酸及苏氨酸残基构成受体磷酸化位点,参与受体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17.
α-苦瓜子蛋白结构模型中共有疏水残基141个,占践基总数的57%。其中128个疏水残基有相互作用,占疏水残基的91%。疏水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其是否在α-螺旋或β片层内没有多大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α-螺旋间和α螺旋与β结构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讨论了α5和大β片层中疏水残基与亲本残基的分布特点,这一特点对该蛋白分子最后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类似的情况在同源蛋白天花粉蛋白中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α-苦瓜子蛋白结构模型中共有疏水残基141个,占践基总数的57%。其中128个疏水残基有相互作用,占疏水残基的91%。疏水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其是否在α-螺旋或β片层内没有多大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α-螺旋间和α螺旋与β结构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讨论了α5和大β片层中疏水残基与亲本残基的分布特点,这一特点对该蛋白分子最后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类似的情况在同源蛋白天花粉蛋白中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薛红  闫新霞 《生物学通报》2003,38(11):32-34
利用生物学史料进行探究 ,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阐述在“细胞膜结构”一节中 ,运用科学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1 教材分析1.1 知识要点◆细胞膜保护着细胞 ,并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加以控制。◆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嵌插、有的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1.2 关键术语 细胞膜 磷脂分子 蛋白质分子 双分子层 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激光拉曼光谱研究山莨菪碱与二棕榈酰磷脂酸胆碱(DPPC)/ 二棕榈酰磷脂酸(DPPA)混合磷脂脂质体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药物/磷脂体系相变过程中脂肪酸链结构的变化,发现山莨菪碱对酸性磷脂有明显的倾向性.参照天然神经突触膜上酸性磷脂成分配制的混合磷脂脂质体与药物作用结果表明仅有少量酸性磷脂存在,就使得药物对脂膜整体结构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并注意到山莨菪碱与酸性磷脂的这种选择性作用,没有在混合磷脂体系中引起分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