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没有细胞壁结构的原核微生物陈宏伟(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161601)朱蕴兰(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附中161604)原核生物细胞壁对其形态和生命活动是有一定意义的。原核生物均具有细胞壁,一型细菌类菌体、枝原体及类菌枝原质体是原核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在微生物生理学教学中,细菌细胞壁一节应该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讲授3学时。这是因为细胞壁有着奇特的结构与多种的功能,是解释许多细菌学问题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的重点应该是:阐明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  相似文献   

3.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杀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初步探讨APPJ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影响机制 ,用APPJ与DBD两种不同类型等离子体对不同代表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进行处理 ,分析比较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等离子体的存活曲线 ;进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生物细胞壁、膜等外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等离子体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均为先快后慢 ,APPJ的作用效果远好于DBD(DB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D值为 70s ,而APPJ的D值为 4s)。同时 ,在APPJ的作用下 ,大肠杆菌细胞壁、膜有明显破裂发生。这证明 ,APPJ可快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体 ,其灭菌机制可能与微生物细胞壁、膜的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4.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朱奇  陈彦 《生物学通报》1998,33(10):9-10
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发现青霉素的前6年(1922年)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  相似文献   

5.
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微生物学报》2001,41(3):386-389
本文综述了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及在胞内酶测定、胞内酶 蛋白质提取、细胞代谢产物分泌及生物转化等方面的应用。1 细胞通透性的改变为了克服由于细胞壁、细胞膜存在而形成的渗透壁障 ,人们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细胞壁、膜的通透性。通过以上处理 ,渗漏细胞通常仍保持其形态上的完整性 ,但由于其细胞壁、膜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其对低分子量物质的渗透障碍被部分或完全解除。细胞通透性改变因不同的微生物类型而有所不同 ,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微生物 ,也会由于细胞壁、膜的组成和结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另外近期对Yarrowialipol…  相似文献   

6.
刘瑞  张丽  孙鹏  徐刚  曹颖  胡尚连  赵博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7):3232-3244
生物质是代替石化资源生产能源和化学品的关键资源,木质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木质素结构复杂且难以降解,成为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去除或者降解木质素是利用细胞壁中其他成分的关键步骤。许多行业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降解木质素,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自然界中木质素经常被包括真菌和细菌在内的微生物降解,因此,研究微生物降解木质素的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讨论了木质素的化学组成成分,重点讨论了自然界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及其降解机制,包括各种真菌和细菌的木质素降解活性,描述了由各种微生物特别是白腐真菌、褐腐真菌和细菌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并展望了今后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向植物细胞内引入微生物在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植物细胞杂交育种的同时,近年来人们试图把遗传信息直接引入细咆内。如用转化方法把带有某种遗传信息(植物的固氮、产生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植物的抗性等功能)的DNA 引入植物细胞,但都未能获得肯定的结果。尽管到目前为止基因工程技术进步很快,但对高等植物来讲还远不能广泛应用基因工程像在微生物那样取得成果。高等植物强韧的细胞壁是进行生物工程的一大障碍。自从应用酶处理细胞壁,把植物细胞变成原生质体的方法开展以后,才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明一种细胞壁破碎新技术,比原来采用高压法及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壁法有处理及大、装置勿须保养、容易清洗的优点。该新技术为:将微生物菌体悬浮在水中后,于—196℃液氮作热交换,瞬间使之冻结微粒化,然后喷涂在陶瓷料制的  相似文献   

9.
外源无机氮素形态对土壤氨基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生长对底物的可利用性存在不同的响应,外源氮素的形态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而土壤氨基糖作为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其形成、分解和周转特征与外源碳氮供给密切相关,对土壤氨基糖的研究与同位素标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反映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特征.本文以葡萄糖及15N标记的NH4+和NO3-为底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通过测定氨基糖中同位素富集比例,跟踪新形成(标记)和原有(非标记)的土壤氨基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15N标记的氨基糖含量显著增加,NH4+向氨基糖的转化显著高于NO3-,反映出微生物对NH4+的选择性利用.土壤中原有的氨基糖也发生了不同变化.其中,非标记氨基葡萄糖在N H4+为底物时,其含量有所增加,但在NO3-为底物时含量逐渐下降;非标记胞壁酸含量在2个处理中均不断下降,尤其以NO3-为底物时更为显著;非标记氨基半乳糖含量的增减幅度均小于20%.这种特异性变化表明,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对土壤氮素周转和稳定的作用不同,真菌细胞壁残留物易于在土壤中积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稳定,而细菌细胞壁残留物容易分解,在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铝毒害和耐铝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土壤中,铝毒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铝同样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研究微生物的铝毒害和耐铝毒机制可以为植物耐铝毒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目前的研究表明,铝作用于微生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影响微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针对这些毒害作用,铝毒耐受微生物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机制适应外界的铝毒环境。该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微生物的铝毒害和耐铝毒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革兰氏染色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澜  沈蓉  郭华 《生物学通报》2000,35(11):38-39
微生物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 ,而革兰氏染色 ( Gram stain)是细菌学中一个经常使用和十分重要的方法 ,微生物学家 Gram氏于 1884年发明著名的革兰氏染色法后 ,10 0多年来一直使用着Gram氏发明的四步法。革兰氏染色四步法 ,就是第 1步用草酸铵结晶紫进行初染 ,第 2步用碘液进行媒染 ,使细菌着色 ,第 3步用乙醇脱色 ,第 4步用蕃红复染。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为 :革兰氏阴性细菌 ( G-)细胞壁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 ,肽聚糖含量较低 ,因而用乙醇处理时 ,溶解了脂类物质 ,使细胞壁通透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抗菌肽是植物自身合成的能够防御环境中微生物侵害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它们大都是阳离子多肽,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根据作用位点和抗菌机理的不同,植物抗菌肽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通过干扰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来抑制微生物生长;第二类作用于质膜使其产生穿膜孔洞,从而导致微生物因细胞物质外泄受损;第三类则通过抑制某些细胞器的作用而起到抑菌的效果.本文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及其分类等方面对植物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961589 修饰微生物细胞壁结构用于去除重金属[会,英]/Kim,Y.W.…//Abstr.Pap.Am.Chem.Soc.-1995,209 Meet.,Pt.1.-BIOT101[译自DBA,1995,14(22),95-13484] 利用微生物可除去液体工业废水和地下水里的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对微生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生素能干扰微生物细胞新陈代谢的某个或几个环节 (包括代谢物或酶系统 ) ,使它不能以正常的代谢途径维持和延续生命活动。分别从抗生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影响细胞膜功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能量代谢、干扰核酸合成 5方面综述了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生物吸附法因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境友好性等优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可通过静电吸附、络合作用等将重金属结合到细胞壁表面。但未经处理的微生物往往吸附效果不佳,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物理、化学等方法的改性处理,能显著增加微生物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活性位点,提高去除效果。本文对国内外微生物的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微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讨论微生物吸附剂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宿主有效应对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胁迫,被认为是医疗、食品加工和农业领域最具前途和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病原微生物在与抗菌肽的互作中进化出了多种有针对性的抗性机制,本文从病原微生物对AMPs的感应与基因调控、细胞壁/膜成份的修饰、分泌蛋白酶降解及利用外排泵排出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AMPs类制品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乳酸杆菌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它维护人体健康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而对于乳酸杆菌里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具体成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大量资料显示乳酸杆菌细胞壁成分肽聚糖可能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乳酸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能够增强吞噬细胞功能、诱导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免疫介质的释放,在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乳酸杆菌肽聚糖在免疫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的细胞融合技术放线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中的很多菌种用于生产抗菌素、特殊酶类、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等。到目前为止,抗菌素中的60%产生于放线菌中链霍菌(StrePtomyces)。这类微生物在士壤中广泛存在,在琼脂培养基上发育时生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在气生菌丝上形成链状分生孢子。它的细胞壁主要由多肽糖(Peptidglycan)构成。尽管它的菌体外形和霉菌非常相似,并在旱期曾被认为是一种霉菌,但它的很多基本特征和表现均为原核生物所特有,故在分类上明确归属于原核微生物的细菌。  相似文献   

19.
几丁质酶及其在抗植物真菌病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几丁质酶 (ChitinaseEc .3.2 .1 4 )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细胞和组织中 ,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几丁质是构成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都可以产生几丁质酶。几丁质酶的生物活性可显著抵抗植物真菌病害。对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对几丁质酶及其抗病性、几丁质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细胞工厂,其应用时经常面临的各种胁迫条件严重制约细胞活力和生产性能。大量文献证明,微生物的胁迫耐受性是受到胞内多个代谢途径和生理系统调控的复杂表型。那么,挖掘和应用增强菌株胁迫耐受性的抗逆元件是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报道的微生物抗逆元件主要包括调控细胞壁和细胞膜、DNA修复、氧化应激、相容性溶质、能量产生和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以及外排泵、热激蛋白和全局转录因子等。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抗逆元件及其在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实例,同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