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秀玉 《昆虫学报》1965,(6):534-544
根据两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Walk.)仅有一种病毒即核型多角体。在自然界有局部流行的现象。利用相差显微镜,并辅以涂片证明多角体病毒能侵染5种类型的粘虫血细胞。它们是:珠血胞,浆血胞,类降血胞,原血胞及囊血胞。核型多角体能侵染所有粘虫的器官组织细胞并引起病变。在不同温度(0°—40℃)影响下多角体病毒对不同龄期的粘虫侵染力是有差别的,而6龄幼虫几乎难于染病。利用夜蛾科的6种病毒侵染粘虫均不致病。同时用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5种昆虫的幼虫除了烟夜蛾 Heliothis assulta G.被侵染外,其他则不被侵染。  相似文献   

2.
宿主虫龄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田间感病幼虫跟踪观察,研究了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喷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病毒病在当代种群中的田间流行动态.结果表明,随虫龄的增大,幼虫对病毒的敏感性下降,宿主幼虫病死率降低,病死速率减慢,病死持续时间延长,幼虫病亡和疾病现患始期、高峰期推迟.对不同龄期幼虫喷施病毒后,幼虫每日病死时间分布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Hosmer-Lem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模型中各项系数经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疾病现息时间分布可用Holliday模型拟合,模型经F检验显著,方程中各项系数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幼虫逐日病死时间分布可用’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通过用剩余平方和Q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的幼虫嗜食棉花、甘薯、豆类、蔬菜和玉米等多种作物,是一种重要的杂食性害虫。暴食期的幼虫破坏力大,抗药性强,防治困难。因此,寻找和利用病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结果。 多角体形状不规则,直径平均1.9微米。病毒粒子杆状,单个或成束存在。单个粒子大小为335×90毫微米,病毒束的直径140毫微米。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依多角体浓度和虫龄而变化,在25℃条件下,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1×105.3多角体/毫升。龄期相同时,幼虫死亡速度依多角体浓度和环境温度而变化。多角体喷洒到植物叶面后,数日内可以损失大部分感染力,损失的速度与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以及多角体浓度有关。感染力的损失主要是由于紫外光的灭菌作用。病毒与苏云金杆菌同时感染没有增效作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粘虫和家蚕无感染力。田间初步试验表明,应用病毒防治斜纹夜蛾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从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幼虫虫尸中分离到一种核型多核体病毒。其多角体平面图象多为四、五边形,直径约0.8—2.0微米,多数1.5微米。多角体在0.05MNa_2co_3+0.05MNacl 溶液中降解,能游离释放出杆状有毒粒子,病毒粒子两端圆滑,其大小约285—300×48—55毫微米。室内和野外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该株病毒对枣尺蠖幼虫有很高的致病力,室内感染3龄幼虫,其 LC_(50)为4×10~(4·6)多角体/毫升。但对槐尺蠖、木橑尺蠖、桑尺蠖、银纹夜蛾、家蚕和柞蚕不致病。  相似文献   

6.
胡兆丽  朱江 《昆虫知识》2005,42(6):623-629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属NPV科A亚群。近几年有关该病毒的序列测定、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等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进展迅速,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基因的结构分析,有助于筛选毒力较强的杀虫毒株,并为这一病毒杀虫剂的改良和发展以及组建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奠定基础。综述了与SpltMNPV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ydrosis virus,BmNPV)病是蚕业界上最常见、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遗传学研究和抗性分析表明,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协同控制。在蚕病防治方面,除了加强消毒以外,选育抗病毒新品种无疑是更加经济有效的办法。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覆盖深度达8.5倍家蚕基因组图谱完成和40个家蚕品种和野生种重测序的完成,为家蚕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本文综述了BmNPV基因组研究、家蚕基因组研究以及家蚕抗性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以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mRNA的cDNA的重组质粒PMA-Ⅵ DNA转化E.coli RR_1。采用了多种筛选方法,包括抗菌素抗性筛选,菌落杂交及电泳等方法。快速地筛选出含有PMA-Ⅵ质粒的菌株。并以蓖麻蚕NPV-DNA作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表明蓖麻蚕NPV基因组中具有与苜蓿银纹夜蛾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9.
刘召南 《微生物学报》1991,31(2):139-144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e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cirus简称MbNPV)经口感染小白鼠,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酶标染色、免疫荧光技术、125I示踪,以及感染鼠脏器匀浆回接甘蓝夜蛾幼虫等方法,观察到病毒包涵体经由血液循环进入内脏,在肝、脾、胰等处细胞质内滞留长达45天,经口感染90天的肠系淋巴结匀浆回接甘蓝夜蛾,可致典型NPV病,死亡率为9.1%。经腹腔注射感染的小鼠,除有多角体在脏器滞留外,还可见细胞有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innaeus)为分布较广的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棉、麻、豆类等作物。1979年6月,从泰安市省庄公社油菜地自然病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上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室内感染和田间试验表明毒力较强,对家蚕安全。对该病毒的多角体观察国内已有报道,四年来,我们又对此株病毒的分离、形态特征和杀虫效果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运凯 《昆虫学报》1981,(4):372-378
1977年从湖南省网岭茶园内罹病大尺蠼幼虫中分离获得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近圆形、菱形、三角形或六方形,大小约1.2—3.6微米。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为杆状(49—63毫微米×251—282毫微米)。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Subgroup A)。 对4—5龄大尺蠖室内口服的致死中浓度(LC40):4天为10-4.497(787个多角体),9天为10-5.0(243个多角体),11天为10-6.321(7个多角体)。不同感染方法感染3—4龄幼虫7其致病力不同。大田防治杀虫效果达98%,并有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免疫酶法(ELISA)是在萤光抗体和组织化学的基础上将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在不破坏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反应的情况下,酶分子和免疫球蛋白共价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成为保持免疫学与生物化学活性的指示剂。这种指示剂与待检物呈特异性结合,借助于酶对底物的作用而产生可见的不溶性反应产物。免疫酶法不仅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细胞水平上的抗原、抗体的定位研究,而且可用电子显微镜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抗原、抗体超微结构的观察。本文试图应用ELISA对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检测,并且在研究昆虫病毒的感染机制方面作出病原定位。  相似文献   

13.
陈祝安 《昆虫学报》1977,(2):155-162
刺绵蚧多毛菌(Hirsutella sp.)对刺绵蚧有较强的病原性。本菌对雌雄幼蚧、雄性预蛹以及老熟母蚧均有感病力。而暴发期往往落在老熟母蚧期。 此菌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繁育良好。而且适应温度范围较宽,人工接种平均气温11—27℃、相对湿度在80%以上都能致病。 菌体通过昆虫、水流等媒介物触及传染,每当种原中心建立之后,病菌就不断地向周围散布,成为再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核多角体病毒(VHA-273),对寄主的主要病变,发生于三种敏感性组织,即脂肪体、表皮层、气管基质。这些组织可能同时被感染。中肠未被破坏,肌肉、马氏管、神经节等,不受损害。在敏感性组织中,多角体发展迅速,自感染后出现胞核膨大,多角体复制培殖,互组织被破坏,为时仅5-6天,细胞病变均较明显而典型。第七天可达死亡高峰,病虫死亡后即全部液化解体。电镜观察表明:病毒粒子进入敏感性组织后,在细胞核内复制增殖,形成病毒束,并逐步由蛋白质包埋,形成多角体,其大小自1.25-5.0徵米。多角体为不甚规则的圆形,也有典型的多角形等,表面不太平平滑。病毒粒子为棒状,两边平行,两端钝圆,多个成束(极少数单个的),似乎是随机而无规律地排列。在一个多角体的切面中,最多可见到20个以上的病毒束,而每束的粒子则未超过10个。这种核多角体病毒属于“多粒包埋病毒”(MEV)型。  相似文献   

15.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蚜在我国主要大豆产地都有分布, 以吉、辽、黑和内蒙自治区的一部分为害最重, 为猖獗发生区。大豆蚜的寄主植物除大豆外, 还有野生大豆和鼠李, 由调查和接种试验的结果, 肯定了大量地分布在东北三省的鼠李为越冬寄主。 大豆蚜的全年发生周期和为害特点在大豆上共分三个阶段:1)从侵害豆苗起到7月中旬大豆盛花期止, 是大豆蚜的盛发时期, 占有总蚜量的50—70%, 群聚于豆株上部幼嫩的枝叶上, 这时期的为害, 对大豆的生长威胁最大;2)到7月下旬, 由于大豆生长点停止生长, 大豆蚜即从群聚于植株上部发生转移到分散在中、下部的叶片背面, 并同时出现小型蚜, 生长迟缓, 为田间大豆蚜为害的消退阶段;3)8月下旬结荚后期到9月上旬黄熟期, 重新开始了大豆蚜的后期繁殖阶段, 随即在秋末季迁回鼠李, 经雌雄交配产卵越冬, 秋季雄性蚜和雌性产卵蚜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寄主上, 雌性发生在鼠李上, 雄性发生在大豆上。全年在大豆上共繁殖15代。 根据大豆蚜的生活规律和几年来田间消长规律并结合几年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 初步得出大豆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和其影响因子:1)上年越冬量及早期田间蚜量大, 因而造成了苗期大发生;2)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旬平均温度在22—25℃, 相对湿度在78%以下时, 则极有利于田间大豆蚜的发育和繁殖, 即使早期蚜量少, 由于繁殖快, 往往也能造成7月花期的大发生;3)7月底开始随着大豆生长点的停止生长, 由于营养条件的恶化, 造成了大豆蚜的消退阶段。 综合上述, 我们可以根据大豆蚜的越冬数量、气象预报、历年的蚜情资料和当年的蚜情调查, 做出长期或短期的蚜情预报。 防治方法, 从几年的室内外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结果, 0.5%666、6%可湿性666300—400倍、E605 15000倍、烟草冰100倍液以及20% 666拌种都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 其中0.5%666粉和20%666 以种子量的0.7%用药量拌种已广泛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柏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及应用后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柏毛虫(DendrolimussuffuscusLajonquiere)幼虫尸中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平面图像为三、四边形和近圆形,直径1.2-2.5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约75×520nm。室内试验表明此株病毒对三龄寄主幼虫的LC50为5188个多角体/ml。野外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好于化学农药甲基1605和辛硫磷等,并有持久的后效作用。该病毒对经济昆虫家蚕、柞蚕和天敌昆虫七星瓢虫无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印度雕蚀菌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三带喙库蚊幼虫为印度雕蚀菌的寄生宿主,自然界中2—4龄幼虫均可感染印度雕蚀菌,感染后幼虫体肿胀,活动缓慢,对外界抵抗力降低,各龄幼虫虽可蜕皮,但在蜕皮过程中即行死亡。幼虫存活时间各为:2龄的5天;3龄的4—11天;4龄的4—9天,死亡率达100%。印度雕蚀菌的初生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不同,可充满于幼虫的血腔,二型孢子囊的数量以前者为多,死亡虫体中多为成熟孢子囊,囊内可见有成熟而极为活跃的,带有鞭毛的游动孢子。经1—2小时,成熟游动孢子破囊而出,游动于水体中。 病态蚊幼主要滋生于有机物质丰富,水质清澈的秧稻田中。连续3年观察,其滋生地多为固定而局限,未发现与三带喙库蚊滋生同一地的中华按蚊和它种蚊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