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ltorphin族肽类是由叶蛙属蛙皮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内源性线状七肽,它们对δ阿片结合位点具有比其它任何已知天然化合物更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最近,科学家们从双色叶蛙的皮肤提取物中分离出两种新肽,其序列为Tyr—Ala—Phe—Asp(或Glu)一Val—Val—Gly—NH_2,其中第二位的丙氨酸为D构型,分别命名为[D-Ala~2]deltorphin Ⅰ和Ⅱ。它们比不久前发现的第二位为D-蛋氨酸的deltorphin、合成肽DADLE,以及环状脑啡肽衍生物DPDPE对δ受体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均高出数倍。Deltorphin族肽与叶蛙皮肤中另一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10,(9):4-4
最近,科学家在东南亚婆罗洲岛上发现一种新的青蛙,只有豌豆大小,堪称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它们生存在雨林里的猪笼草丛中,黄昏时分,雄蛙会聚集到一棵猪笼草周围,开始对雌性唱“情歌:它们刺耳的叫声每持续几分钟,就会安静一段时间,然后再接着呜叫,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世界上最小的青蛙最近,科学家在东南亚婆罗洲岛上发现一种新的青蛙,只有豌豆大小,堪称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它们生存在雨林里的猪笼草丛中,黄昏时分,雄蛙会聚集到一棵猪笼草周  相似文献   

4.
王原  郭建崴 《化石》2000,(1):6-7
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新近发现于辽宁西部,被科学家命名为“三燕丽蟾”(见题图),是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古蛙。三燕丽蟾生活在距今至少1-2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以及一些原始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现在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了解这种动物的面貌。我们这里称三燕丽蟾为蛙类,但人们在田间池畔常见到的“青蛙”和“癞蛤蟆”却是明显地不同。为什么呢?在动物分类学上,两栖动物中的无尾两栖类习惯上都被广义地统称为“蛙类”。这类动物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它们的幼体(即蝌蚪)通常生活在水…  相似文献   

5.
《植物杂志》2009,(11):87-87
箭毒蛙亦称毒标枪蛙或毒箭蛙,属於毒蛙科。是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也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小的两栖类动物,某些种类成年蛙的身长仅1.5厘米,但也有少数种类可以达到6厘米。也就是说箭毒蛙至少持有两项世界之最。它们很有可能还是世界上最美的蛙。它们通身鲜明多彩,多半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四肢布满鳞纹。  相似文献   

6.
世界需要蛙     
<正>蛙是一个神奇的物种。比如说,早在3亿年前,蛙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比恐龙还早7000万年;又比如说,从冰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从雨林到沙漠,除了南极洲,蛙的身影几乎遍布世界它们比人类更熟悉地球。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从蛙身上学到很多很多神奇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可以听它们讲许许多多迷人的地球往事。了解得越深入,我们便越发现,世界离不开蛙。食物链不能没有蛙这个世界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链——食物链。所有的物种都在这条链上,大家你吃我,我吃它,它再吃它,它又吃它,少了谁也不行。作为食物链的一部分,蛙因为庞大的种群和数量影响着整个世界、蝌蚪吃水藻,没有它们,水里就会有太多藻类,水质会变差:蛙吃许多害虫,没有它们,就会有更多害虫、更多传染病;蛙被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云南南部的河口和勐腊等地先后采到与黑带水蛙局Hylarana(Sylvirana)nigrovittata(Blyth,1855)相近的两个不同类型的标本,它们曾被不同学者鉴定为黑带水蛙.经对比研究,它们应为两个不同的新种,即河口水蛙Hylarana(Sylvirana)hEKOUENSIS Fei,Ye et Jie,sp.nov.和勐腊水蛙Hylarana(Sylvirana)menglaensis Fei,Ye et Xie,sp.nov..  相似文献   

8.
以骨髓为材料,利用空气干燥制片法和BSG、Ag-AS显带技术分析比较了四种蛙属两栖动物——滇蛙、牛蛙、昭觉林蛙和无指盘臭蛙的C带、银带和次缢痕。总结如下:(1)根据分布位置和染色深浅可见5种C带,无指盘臭蛙的端部C带有多态现象。(2)四种蛙都有标准NORs和众多的额外小NORs。滇蛙和无指盘臭蛙分别有14和11对NORs,它们是至今所发现的具有最高数NORs的脊椎动物。(3)滇蛙、无指盘臭蛙、昭觉林蛙和牛蛙分别有13、12、9和6对次缢痕,根据C带和银带的染色特征,它们可被归纳为5类。此外,每个种其出现频率最高的次缢痕位点就是标准NORs的位置所在。(4)对次缢痕、Ag-NORs和结构异染色质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06,41(4):18-18
3月16日,国际著名期刊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1篇名为《蛙进化超声通讯》的文章,证实凹耳湍蛙是第1个能够像蝙蝠那样利用人类听不见的超高频声音通讯的非哺乳动物物种。因为从生物进化来看,至今只知道哺乳动物中蝙蝠、鲸和海豚及有些啮齿类动物可以产生并检测出超声,用于种内通讯或者回声定位,而两栖类动物是完全独立的另一条进化途径。由中美科学家共同完成的这篇文章指出,凹耳湍蛙具有超声通讯的能力,这是关于动物声通讯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新发现。本论文的并列第1作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沈钧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出身、长期做蛙和蝙蝠研究的听觉神经科学家冯士弘教授,美国加州洛杉砚分  相似文献   

10.
昆明滇蛙和昭觉林蛙食物比较及益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8年5月—2003年11月采自昆明白龙寺、花红洞及西街口的1105只滇蛙(Rana pleuraden)及428只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采用剖胃法作食性分析,分别计算它们的食物数量和频次百分比、α多样性指数、百分率相似性指数、营养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重叠值和有益系数等。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不同采集地的滇蛙以及滇蛙与昭觉林蛙之间的主要食物组成基本相同;但两种蛙之间,甚至同一物种的雌雄之间的食物多样性及营养生态位均存在分化。滇蛙和昭觉林蛙周年的有益系数都为正值,说明它们对人类的益处大于害处,其中又以滇蛙的有益程度较昭觉林蛙的高。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物种采自不同地域的种群和(或)同一种群采自不同的季节或年份,其有益系数均具可变性,即有益系数不具可比性。此系数仅表示蛙在一定时期对人类的益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幻想星球     
<正>酷想大晒台人类为虫虫们修建的五星级酒店让其他动物羡慕得不得了,尤其是被全世界"花样需要"的蛙。它们委托大拇哥,邀请各位小酷想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给蛙族也修建了许多好看又好住的酒店,大家快来围观吧!!我建了一家豪华蛙蛙酒店,有好多好多蛙从四面八方涌来入住。房间不够用了,本小姐又建了一家。一觉醒来,竟有99999只蛙入住。夜里,满小区都是蛙叫声。邻居们被吵得睡不着觉,全来向本小姐的家长抱怨。蛙  相似文献   

12.
从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2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12S rRNA基因长约40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4种可分成3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7种,其中3种棘蛙组成一个单系;第二个支系由3种湍蛙,即戴云湍蛙、华南湍蛙和武夷湍蛙组成,应属于湍蛙亚科;第三支系包含余下的14种蛙,其中5种林蛙和4种臭蛙分别组成一个单系;2种侧褶蛙先聚合后,再与弹琴水蛙聚合,2种粗上先聚合在一起,再与由林蛙组成的单系群聚合。第三支系首先与第二支系相聚,然后它们与第一支系形成姐妹群,即由蛙亚科的7个物种组成的第一支系,不与蛙亚科另14个物种组成的第三支系直接聚合,表明第一支系的物种可能不属于蛙亚科。此外,分子证据提示把陆蛙属、大头蛙属、虎纹蛙属、棘棘属、臭蛙属、粗皮蛙属和侧褶蛙属从原来的蛙属分出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蛙呼呼吸运动的发生机制,尚未十分确定;而学者间的意见也不一致,认为蛙的呼吸运动表现有多种的呼吸形式。然而它们在本质上是否一致是一颇饶兴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蛙类的生殖     
蛙类在一般的生物学实验室中,是最常见的动物。在生物科学的诸研究领域中,如解剖学,胚胎学和生理学等门类中,它们都是良好的实验材料,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便于捕捉和饲养管理。近年来在党的扩大水产养殖品种的号召下,牛蛙(Rana catesbeina Shaw)的养殖事业又在迅速地发展。关于蛙类的生理知识是很需要的,兹就蛙类的生殖生理加以简单的介绍,以便读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横断山区四种湍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C带(BSG技术)分析及一种简便的Ag-NORs带分析,对四川湍蛙、理县湍蛙、棕点湍蛙和棘皮湍蛙的种间关系、染色体的演化及其性染色体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湍蛙、理县湍蛙和棕点湍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棘皮湍蛙的亲缘关系较远;(2)在近缘种的分化中,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的变化和臂间倒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在小型染色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四川湍蛙具有在形态上分化很明显的性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此性染色体主要由常染色质构成,但在其Y染色体的长臂上存在明显的中间C带,推测尚处于性染色体分化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昆明地区三种蛙皮肤显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昆明地区的多疣狭口蛙、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的背腹皮肤切片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尤其对它们皮肤腺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多疣狭口蛙皮肤比昭觉林蛙及黑斑蛙皮肤含有更多的腺体,尤其是颗粒腺比后两者含量更为丰富,并且在皮下存在许多腺体团,背腹皮肤较后者厚.昭觉林蛙皮肤较黑斑蛙的含有更多的颗粒腺和粘液腺.3种蛙的背部皮肤都含有色素细胞,而除了在多疣狭口蛙雌性腹部观察到少量色素细胞外,另两种蛙在腹部皮肤中均未见色素层.相比之下,昭觉林蛙和黑斑蛙皮肤结构较相似,两者同多疣狭口蛙在皮肤腺体分布及数量上差别较大,这也体现了三者不同的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北方狭口蛙[Koloula borealis(Barbour)]俗名“雨蛙”,它们在每年雨季产卵,平时钻入地下。产卵于雨水临时积成的水洼中,发育迅速(李汝琪,1934)。在自然条件下,从产卵到变成小蛙;约需21天。关于北方狭口蛙的个体发育,李汝祺教授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把全世界所有的蛙放在一起,铺成一个蛙地毯,你会发现,它们的外形、大小和颜色都有惊人的差异。非洲巨蛙大得像猫,巴西金蛙又小得能放在你的指甲盖上;雨蛙的脚上长着厚厚的吸盘,能够吸附在物体表面,黑掌树蛙没有翅膀,却长着大大的蹼,张开之后就像降落伞;普通的蛙皮肤绿油油的,箭毒蛙却像穿了一件五彩花衣裳,专门用来警告猎食者——我有毒,别靠近!哎呀呀,蛙的世界好难懂。快来玩这个真假游戏,看看神奇的蛙都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李明会  周伟  潘晓赋  张庆 《四川动物》2007,26(2):386-389,I0007
根据对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标本外部形态比较和野外观察结果,滇蛙和昭觉林蛙的雌雄性比大约在1:1之间,而它们的形态特征、栖境与习性、繁殖时间等均存在分化。昭觉林蛙更适应陆地生活。昆明地区的滇蛙和昭觉林蛙的繁殖策略不同,滇蛙的繁殖在3—7月,昭觉林蛙的在9—11月。昭觉林蛙选择在冬季繁殖,可以避开与其它蛙类的繁殖竞争,但其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蛙类胚胎及蝌蚪发育的分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蛙类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为标志,对蛙类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分期,便于对它们的发育进程进行描述,以及对发育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在恒温条件下培育蛙胚,可以作出能为今后重复验证的发育时刻表。比较不同蛙种的发育时,也应在相同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才具可比性。分类学上描述蛙种时,蝌蚪也是被描述的对象。但过去描述蝌蚪,多数采用“当后肢长度若干毫米时,蝌蚪全长为若干毫米。”应用这一方法,很难与其他蛙种作比较,因为发育的水温不同和营养物丰歉不同,蝌蚪的生长速度差别很大,后肢与全长的比例关系也会产生变化。因此,制订一个比较适合多数蛙种通用、又易于掌握的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