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HIV感染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日益重视探索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的新途径。HIV感染的基因治疗就是把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转移到合适的靶细胞中,使其在表达为RNA或蛋白质后干扰HIV基因表达及调控,以达到防治HIV感染的目的。H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体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HIV感染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目前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三大类:抗病毒的基因治疗;细胞  相似文献   

2.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科中最大的病毒,结构复杂,其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近年来免疫妥协(immunocompmmised)群体尤其是移植群体中的HCMV潜伏感染和激活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HCMV的感染与免疫、HCMV的致病机制、宿主的抗感染与免疫、HCMV的免疫逃逸、HCMV的潜伏与激活及HcMV相关研究的困境与展望近年来此方面研究新进辰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科中最大的病毒,结构复杂,其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近年来免疫妥协(immunocompromised)群体尤其是移植群体中的HCMV潜伏感染和激活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HCMV的感染与免疫、HCMV的致病机制、宿主的抗感染与免疫、HCMV的免疫逃逸、HCMV的潜伏与激活及HCMV相关研究的困境与展望近年来此方面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潜伏感染的静息记忆CD4+T细胞是清除HIV-1病毒的一个重要障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多以原病毒c DNA的形式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但是病毒基因表达处于沉默状态,因此潜伏感染的细胞难以受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或机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也不易受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如何减少潜伏感染的细胞储存库是艾滋病治疗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体内及体外HIV-1潜伏感染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HIV-1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或打破机制,评价潜伏感染再激活剂的活性。在此侧重于介绍采用永生化细胞系、原代静息CD4~+T细胞或活化的CD4+T细胞建立的HIV-1潜伏感染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
病毒在宿主体内所建立的潜伏感染与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导致相关疾病很难被彻底治愈.目前,随着潜伏感染调控机制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修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进一步被发现.而甲基化作为其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最详尽的调控方式之一,在病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和维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分别对DNA、RNA和组蛋白甲基化在病毒潜伏感染中-的调控作用、靶向甲基化修饰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潜伏感染在人群中极为普遍。在儿科学领域,潜伏感染的巨细胞病毒激活后,可能导致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病毒潜伏感染过程中,机体会通过免疫反应或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等方式清除病毒。然而,在病毒与宿主共同进化的漫长过程中,病毒会调控自身基因的表达、宿主细胞微环境及免疫杀伤作用,从而达到与长期宿主共存的目的。目前研究揭示,HCMV的潜伏感染可能与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沉默、病毒干扰宿主细胞凋亡、病毒免疫逃逸及非编码RNA调控机制有关。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对HCMV潜伏感染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HIV感染中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 T细胞的丢失在HIV感染引起免疫缺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造成CD4^ T细胞丢失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细胞凋亡可能是CD4^ T细胞丢失的一个重要因素,HIV感染以后,病毒蛋白的持续性产出导致免疫系统的持续性激活,引起Th1细胞的丢失,Th1细胞通过合成Ⅰ型细胞因子,抑制淋巴细胞的自发凋亡,另外,病毒蛋白或其他因素能够使CD4^ ,CD8^ T细胞和APC转化为凋亡的效应细胞,通过Fas/FasL或其他途径引起细胞凋亡,HIV感染人体后凋亡细胞不仅有CD4^ T细胞,还包括B细胞,NK细胞,粒细胞,神经细胞和单细胞,凋亡作为机体的自我防护措施,在清除感染细胞的同时,并没有抑制HIV在单细胞/巨噬细胞内的复制,反而造成大量未感染细胞的凋亡,导致对HIV复制的失控,发展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引起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9.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全球分布的病原体之一,其潜伏特性为其治疗带来巨大困难,患者多为终身携带,因此研究HSV病毒潜伏和复发机制在对其治疗和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和再激活以及潜伏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是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持续性免疫反应的状态,既无活动性结核病临床症状,也无结核病影像学表现。LTBI激活是新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之一。LTBI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结核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机制,开发诊断试剂,评估抗结核新药、新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基础。建立稳定、成本低、易推广、潜伏期时长适中、复发起点和复发水平变异小的LTBI动物模型,是其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本文就LTBI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后的再活化可引起带状疱疹,其潜伏感染与再活化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了该病毒潜伏感染和再活化的实验模型新进展,并概述了从这些实验模型中所获得的最新知识。  相似文献   

12.
HIV感染的检测是防治艾滋病和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从宿主标本中直接检测到病毒本身的PCR技术的抗原检测,以及抗HIV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HIV感染检测技术的选择使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探索全面评价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潜伏感染再激活剂的检测方法。方法:以HIV-1潜伏细胞株J-Lat 11.1为潜伏感染模型、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为潜伏再激活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所占比例,酶标仪检测GFP表达强度,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GFP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PMA再激活出GFP阳性细胞的比例随作用浓度的增加(0~10 nmol/L)而增加,但当PMA浓度高于10 nmol/L后变化不再明显;酶标仪检测显示PMA处理后24 h内,GFP荧光强度逐渐增高,之后可在高水平保持至48 h;活细胞成像系统则可以动态反映PMA处理后的再激活过程。结论:可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FP阳性细胞比例对HIV-1潜伏感染再激活剂进行初步筛选,再结合酶标仪或活细胞成像系统动态监测GFP的表达情况,综合评价再激活剂的作用强度和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我们建立了小鼠脑潜伏巨细胞病毒激活模型,来实现小鼠脑内潜伏的巨细胞病毒(MCMV)的激活,并对潜伏MCMV激活时程进行分析,确定MCMV即刻早期蛋白基因1(ie1)基因转录,完成对ie1基因转录和活病毒产生量时程动力学的分析,以及为进一步阐明原始MCMV在脑中潜伏的细胞类型提供模型。方法:采用出生后两天的BALB/c幼鼠,经右侧耳和眼连线为底边的正三角形的中心将Smith Strain MCMV 500 PFU/5μL注射进入右侧脑室,培养至16周。之后,将脂多糖(LPS)依15μg/kg体重(接近致死量)分别经腹腔和侧脑室内注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的1日,2日,5日,7日,14日和21日分别在LPS组和对照组中选取5只小鼠取脑。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高敏感性病毒空斑实验(结合病毒空斑实验和RT-PCR)测定MCMV即刻早期蛋白1(IE1)mRNA的表达以及活病毒产生定量分析。结果:LPS组中,可于14日和21日的脑内检测到IE1 mRNA的转录,敏感性病毒空斑实验只在14日和21日出现细胞病毒效应(CPE),病毒量约为4.29×104 PFU/μL和5.20×105PFU/μL,相应对应MEF细胞匀浆物的RT-PCR结果检测到7,14,21日有IE1 mRNA转录。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了小鼠脑潜伏巨细胞病毒激活的模型,并证实和分析了即刻早期蛋白基因ie1在潜伏MCMV激活过程中的表达和时程。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阐明MCMV在脑中潜伏细胞类型以及MCMV在急性感染、潜伏和重激活过程中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影响提供研究平台,并为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曾亮  曹亚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3):8-9,13
EB病毒基因组中BZLF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潜伏状态EB病毒再活化过程中主要作用,本文就BZLF1激活潜伏状态EB病毒分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爱滋病(AIDS)目前正在全球蔓延,它已遍及五大洲,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1991年全世界将有50-300万AIDS患者,近1亿人受到HIV的感染,将成为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本文就HIV的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复制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作简单的介绍: 一、概述 HIV是60年代分布在中非(扎伊尔、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绿猴身上的病毒变异而来的。70年代初期由维多利亚湖西部经中非传播,最早传到加勒比地区的海地,随后又传到美国,目前世界上AIDS患者中80%是美国人。1983年5月巴黎巴斯德研究院以蒙塔尼为首的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基本病毒感染模型,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免疫项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模型.该模型有一个病毒清除平衡点和一个持续带毒平衡点.证明如果病毒感染的基本再生数R1,则病毒清除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该结果说明若一个HIV感染者其R1,则即使被感染大量的HIV最终仍然能自愈.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抗HIV感染治疗模型.本文定理暗指若抗HIV感染治疗时,患者的R1则迟早患者体内的HIV可以清除.反之数值的仿真模拟表明患者R1时,患者体内的HIV不能被彻底清除.患者的依从性是抗HIV感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人巨细胞病毒可通过原发感染或者潜伏感染再激活而广泛传播.基于对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和Towne株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人巨细胞病毒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其相关动物模型如小鼠模型、猪模型、恒河猴模型等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机制、免疫应答和免疫逃避三方面对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全球分布的病原体之一,其潜伏特性为其治疗带来巨大困难,患者多为终身携带,因此研究HSV病毒潜伏和复发机制在对其治疗和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和再激活以及潜伏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