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危险性极高的慢性传染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能够阻断正在进行的病毒复制而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目前尚无有效根治AIDS方法。免疫细胞在HIV/AIDS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十分复杂的作用。细胞治疗是通过筛选表达抗HIV基因型的细胞或转染抗HIV基因、受体基因等方法获得抗HIV免疫细胞,并在体外进行扩增,将其转输给HIV/AIDS患者。细胞疗法与HAART等疗法有协同作用,促进HIV/AIDS的治疗。本文综述抗HIV-CAR T细胞、aTCR T细胞、负载HIV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等在HIV/AIDS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广泛应用,显著延长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寿命,使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疾病。但是,由于病毒潜伏库及病毒库在HIV感染后快速形成、持续存在且难以清除,因此现有治疗策略无法实现AIDS的彻底治愈。目前,已经成功提出功能性治愈的概念,即通过改善现有的治疗策略实现长期抑制HIV复制,维持CD4+T细胞数量和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尤其是在停药后能够长期控制病毒复制。因此,功能性治愈的成功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轻长期应用HAART方案引起的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AIDS功能性治愈的相关策略,包括HAART的早期治疗、激活并杀灭策略、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永久沉默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高活性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艾滋病患者血浆中的HIV病毒载量,但对潜伏的病毒库无效.对HIV的基因治疗包括诱导HIV潜伏感染的休止的CD4 T记忆细胞增生,使潜伏的HIV激活进入复制循环,结合药物治疗和激活潜伏的HIV基因表达但并不诱导细胞增生,而是通过载体携带的基因使细胞凋亡,以清除HIV潜伏感染的细胞,利用载体携带目的基因治疗脑中的病毒.  相似文献   

4.
以静息CD4~+T细胞为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潜伏库的清除已成为治愈HIV-1感染的主要障碍,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高通量、可靠的、高灵敏度的方法来定量检测病毒潜伏库的真实大小。本文就目前关于HIV潜伏库的多种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今,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四大类化学药物和一些中草药制剂。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艾滋病发病机制、HIV抑制药物的抗病机制、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Anderson  KB  徐静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4):47-48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HA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对于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价。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的比例很高,为10%~40%,主要是因为HIV与HCV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如吸毒或接受不洁血制品。HCV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HIV患者在接受HAART的早期可能没有考虑到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7.
潜伏感染的静息记忆CD4+T细胞是清除HIV-1病毒的一个重要障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多以原病毒c DNA的形式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但是病毒基因表达处于沉默状态,因此潜伏感染的细胞难以受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或机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也不易受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如何减少潜伏感染的细胞储存库是艾滋病治疗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体内及体外HIV-1潜伏感染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HIV-1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或打破机制,评价潜伏感染再激活剂的活性。在此侧重于介绍采用永生化细胞系、原代静息CD4~+T细胞或活化的CD4+T细胞建立的HIV-1潜伏感染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虽然近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明显提高了AIDS的临床疗效,但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价格昂贵等因素,多种新  相似文献   

9.
杨文思  王洋 《生物磁学》2012,(23):4560-4562,4565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今,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四大类化学药物和一些中草药制剂。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艾滋病发病机制、HIV抑制药物的抗病机制、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1,(4):I0004-I0004
艾滋病病毒(HIV)存在潜藏机制可以长期潜伏在细胞中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目前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不能选择性地杀伤感染细胞而根除病毒。新的研究思路对开发新型抗HIV药物显得非常重要,研究具有选择性地杀伤HIV感染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伤害的抗艾滋病药物是极有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抑制艾滋病进程并显著延长患者寿命,但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潜伏库的存在,艾滋病迄今尚无法治愈。近年发现抗HIV广谱中和抗体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并延缓疾病进程,为研发艾滋病疫苗和治愈策略带来了曙光,尤其是序贯免疫策略的使用极大推进了广谱中和抗体的开发和应用进程。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第1个临床应用的广谱中性单克隆和抗体,无疑为抗HIV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本文围绕近年来抗HIV广谱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未来广谱中和抗体研发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我国艾滋病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处于疾病晚期,机体免疫功能极低;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HAART,但是由于依从性、病毒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出现良好的应答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仍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AIDS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HIV DNA整合在CD4+T细胞基因组中形成HIV储存库,使部分HIV逃避了宿主免疫清除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如何彻底清除患者体内HIV储存库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重大障碍。了解HIV储存库的病毒学特征及其检测方法,是目前HIV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对HIV储存库特征及其主要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病毒感染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尤其是具有潜伏感染能力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与宿主蛋白互作,导致宿主细胞在其表面表达一些特异性的感染或潜伏标志蛋白,可以成为CAR-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的靶点,为难治性病毒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病毒潜伏库(latent viral reservoir,LVR)的存在严重阻碍了AIDS的有效治疗,LVR无法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其无效,一旦中断抗病毒治疗,患者会出现快速耐药和病毒血症反弹.截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基本病毒感染模型,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免疫项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模型.该模型有一个病毒清除平衡点和一个持续带毒平衡点.证明如果病毒感染的基本再生数R1,则病毒清除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该结果说明若一个HIV感染者其R1,则即使被感染大量的HIV最终仍然能自愈.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抗HIV感染治疗模型.本文定理暗指若抗HIV感染治疗时,患者的R1则迟早患者体内的HIV可以清除.反之数值的仿真模拟表明患者R1时,患者体内的HIV不能被彻底清除.患者的依从性是抗HIV感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用楫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4):239-243,23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只感染人类,而不侵犯其它动物的逆转录病毒,1983年从淋巴结病综合征患者分离得到,1984年证明它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病毒在宿主体内所建立的潜伏感染与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导致相关疾病很难被彻底治愈.目前,随着潜伏感染调控机制研究的深入,表观遗传修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进一步被发现.而甲基化作为其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最详尽的调控方式之一,在病毒潜伏感染的建立和维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分别对DNA、RNA和组蛋白甲基化在病毒潜伏感染中-的调控作用、靶向甲基化修饰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HIV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马晶  郭秀婵  曾毅 《病毒学报》2006,22(2):155-15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AIDS的流行已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灾难,全球活着的HIV感染者已超过4 300万人,每天约有14 000  相似文献   

20.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无法治愈艾滋病。研发出能够诱导中和多种HIV-1毒株能力的广谱中和抗体HIV-1疫苗,已成为防治HIV-1感染的重要目标。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是广谱中和抗体的主要提供者,阐明长期不进展者的B细胞谱系特征,将为广谱中和抗体成熟的相关研究奠定重要基础,为HIV-1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现就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的B细胞谱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