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严重程度与病毒基因分型及血清IL10、IL17、IL2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我院收治的7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鼻咽部位的分泌物进行取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和基因型进行检测,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各组患儿病情程度,RSV亚型分布及血清IL10、IL17、IL27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轻度组患儿病情评分为(1.22±0.11)分,中度组为(4.89±0.98)分,重度组为(7.08±0.97)分。77份RSV阳性标本共检出A亚型48例,B亚型29例,其中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中的A亚型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52.17%,60.00%,78.95%。A亚型病毒中NA1型为优势基因型。重度组患儿中NA1型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B亚型病毒中BA9为优势基因型。轻度组患儿BA9型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患儿血清IL10、IL17、IL27水平最低,重度组IL10、IL17、IL27的水平最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亚型病毒感染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弱正相关(r=0.28,P=0.031),与IL10、IL17、IL2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0.71、0.82,P=0.015、0.023、0.010)。结论不同病情程度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其病毒基因型分布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病毒基因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病毒基因型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此类患儿病程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全球婴幼儿和老年人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hRSV感染主要局限于呼吸道,当鼻黏膜中特异性IgA抗体滴度较低时容易引起hRSV反复感染,理想的hRSV疫苗应诱导全身免疫应答,尤其是黏膜免疫。本研究应用CHO细胞表达融合蛋白F-Fc(含有hRSV F蛋白和人IgG1抗体的Fc片段),F-Fc蛋白结合CpG佐剂两次免疫小鼠,比较滴鼻免疫(Intranasal,in)和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im)免疫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与佐剂对照组(CpG)相比,四种免疫方式(CpG+F-Fc/in+im,CpG+F-Fc/im+in,CpG+F-Fc/im+im和CpG+F-Fc/in+in)均能诱导高滴度中和抗体,高水平及Th1偏向的细胞免疫应答,减少肺脏病毒的滴度,但是两次滴鼻免疫组小鼠效果是最好的。同时,两次滴鼻免疫组小鼠诱导的IgA抗体最多,小鼠体重恢复速度最快,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肺脏病理损伤。综上所述,在以上四种免疫方案中,两次滴鼻免疫诱导产生的免疫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自上世纪50年代hRSV被发现以来,科学家对hRSV疫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但至今没有上市的疫苗。本研究应用pET32a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纯化了hRSV F蛋白(RBF),透射电镜下RBF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长约20 nm的棒状结构),与5C4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亲和常数为1.26×10~(-9)。混合铝佐剂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不同剂量(2.5μg、5μg和10μg)的RBF蛋白免疫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滴度可达2~7),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肺脏病毒滴度,减少肺脏的病理损伤(P0.001)。与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I-RSV)相比,RBF诱导产生偏向Th1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RBF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原核表达系统具有产量和成本上的优势,因此可以作为预防人感染hRSV的潜在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4.
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基因序列中高度保守的N基因处,设计了特异性半巢式引物,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随机检测了46份兰州地区2007年春季住院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结果46份样本中有19份扩增出了预期目的片段,对所有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9份样本均有RSV感染,其检出率为41%,而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RSV阳性样本均与RSVA亚型的同源性高于B亚型。  相似文献   

5.
正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婴儿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并导致了成年人中的高发病率和老年群体的额外死亡。当前尚无获批疫苗或者有效的治疗药物。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候选物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它们面向不同人群,防范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风险。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动物模型在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候选物的临床前试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有很多候选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了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 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察感染期(0~35 d)的临床表征、体重及体温变化;记录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11、20、35天)鼻腔、气管、肺等呼吸道脏器的病毒总拷贝数;在观察终点(滴鼻感染后第35天)对感染动物的靶器官进行病理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20、35天)外周血T、B、NK、NKT细胞的变化及不同时间点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1)通过鼻内接种hRSV后,纯合的IL2rg基因敲除大鼠的呼吸道内能保持较高的病毒载量,鼻腔中病毒的平均峰值滴度能快速升至1×1010 copies/g,至第5周时,病毒依然能维持复制,病毒载量亦可达到1×107 copies/g。(2)但其鼻、气管和肺组织,无明显病变。(3)感染hRSV的IL2rg-/...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我国部分地区人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NL63基因特征,本研究对2013年陕西省、2018年河南省和湖南省送检的5株HCoV-NL63核酸检测阳性的呼吸道样本进行HCoV-NL63基因型别鉴定及S1 do-main基因特征分析。通过对HCoV-NL63棘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基因的S1 domain区域进行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同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1983~2018年其他国家74条HCoV-NL63代表株序列和2007~2010年中国流行的12条HCoV-NL63代表株序列,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并对S蛋白的S1 domain区域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提示全球HCoV-NL63流行株可划分为A和B两个基因型;A基因型可进一步划分为A0,A1,A2和A3四个基因亚型,其中本研究将GenBank中2008年中国流行的2株HCoV-NL63毒株划分为新基因亚型(A3);B基因型可进一步划分为B0,B1和B2三个基因亚型。A和B基因型的HCoV-NL63代表株序列在地域分布上无明显差异,但A基因型不同基因亚型的HCoV-NL63序列在年代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进化趋势。在我国A和B基因型HCoV-NL63均已被检测到,但主要以A基因型流行为主,且主要集中在A1和A2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HCoV-NL63序列在S1 domain区域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存在特征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五株HCoV-NL63基因型鉴定及S1 domain基因特征分析,初步阐明了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HCoV-NL63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及基因特征,丰富了我国本土流行的HCoV-NL63基因数据库,为我国HCoV-NL63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分子检测和监测技术的改进和验证提供了基础基因数据。  相似文献   

8.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h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高度保守,是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主要靶向蛋白。目前,多种基于F蛋白设计的hRSV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未批准上市。本研究基于hRSV F蛋白设计的2条多肽PA(F蛋白,aa216-244)、PB(F蛋白,aa110-136),及其不同组合形式PM(PA和PB等量混合)、PL(PA和PB通过Linker连接),分别通过肌肉注射和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评价多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每只小鼠多肽的免疫剂量为25μg,分别于第0、14、28 d等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实验结果显示,与铝佐剂和CpG混合,多肽PA、PB、PM和PL肌肉注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结合抗体,降低肺脏病毒载量,其中PB免疫组小鼠在hRSV活病毒攻毒后,体重恢复时间及肺病毒载量降低程度优于PM和PL免疫组和对照组;将多肽PM和PL通过不同途径免疫小鼠,滴鼻免疫组小鼠体重恢复时间和肺脏病理损伤程度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结...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7,(4)
<正>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诱发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肺损伤(ALI)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1]。目前,肺功能检测是诊断评估呼吸道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标准,但仍存在对疾病亚型判断的不足。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肺部疾病亚型及严重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张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2011,27(6):614-61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由约9.6kb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被分为7个基因型及若干亚型。丙型肝炎是由HCV感染引起的常见血液传播型疾病,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至今没有针对HCV的保护性疫苗,目前批准的标准治疗方式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利巴韦林(RBV)的联合疗法。目前这种疗法对不同基因型的感染患者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对HCV基因2型及3型的患者,80%可以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反应(SVR),然而  相似文献   

11.
朱汝南  钱渊  赵林清  孙宇  邓洁  王芳 《病毒学报》2011,27(6):557-564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儿童中流行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结构蛋白基因特征,本研究着重对hMPV北京地区地方株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和粘附蛋白(Attachment protein,G)基因进行了基因特征的分析。本研究对2006年至2010年42株hMPV的M蛋白、49株SH蛋白和55株G蛋白基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化分析显示北京地区流行的hMPV的这3个编码蛋白基因分别属于A2、B1和B2基因亚型。地方株M基因高度保守,A和B基因型之间存在7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型内高度保守)。不同基因型(A和B)和不同基因亚型(A2和B1、A2和B2)之间的SH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在60.7%~64.4%之间,而同一基因亚型内的氨基酸同源性则在93.3%~100%之间;同一基因型不同基因亚型之间(B1和B2)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4.7%~88.7%之间。不同年份不同基因亚型G蛋白具有遗传多样性,使用不同的终止密码、核苷酸缺失和插入导致其核苷酸长度不同,变异程度相当高。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基因亚型之间的G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在34.0%~38.6%之间,同一基因亚型内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1.5%~100%之间;同一基因型不同基因亚型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在64.3%~69.2%之间。2008年至2010年的B2基因亚型的毒株大多数在多个位点出现了相同的氨基酸突变,同时出现了2个氨基酸的插入或重复插入,这些毒株在B2基因亚型内形成了一个新的进化簇。抗原位点预测分析显示不同基因亚型的SH和G蛋白的抗原位点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晋会  王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4):6798-6800,6794
丙型肝炎是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的急慢性肝炎类疾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其致病因子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高异质性RNA病毒,可根据其基因变程度的不同分为多个基因型与亚型,其基因分型与地理分布,病情进展及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有关,近年来发展出了多种检测基因分型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的各种检测方法作一比较并综述了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对各种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汉坦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为了搞清全国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汉坦病毒毒株、阳性病人血清和阳性鼠肺,并应用RT-PCR的方法,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对这些不同来源的阳性标本中汉坦病毒型特异性M和S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其它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型别和亚型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HFRS各疫区仍然为HTNV和SEOV两型病毒,但亚型分布差异较大,其中HTNV可分为9个亚型,SEOV则有4~6个亚型.Q32株的部分M和S片段分属于H9和H2亚型,是一个基因重排病毒,而Nc167株在系统发生上与其它HTNV明显不同,比较核苷酸序列发现,其M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在71.3%~76.7%之间,S片段与其它HTNV的同源性只有52.3%~57.8%,可能是一个新型病毒.  相似文献   

14.
Zhao L  Feng Y  Xia XS 《遗传》2012,34(6):666-67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全球感染人数大约为1.7亿。HCV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特性,利用现代遗传分类方法,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和80多个基因亚型。不同HCV基因型、亚型的分布与流行具有明显地域特性:1型、2型呈全球流行态势,3型主要流行于亚洲、北美及欧洲部分地区,4型主要流行于中非、中东和欧洲地区,5型主要发现于非洲和欧洲部分国家,6型则主要在东南亚和北美地区流行。我国流行的HCV有1、2、3和6四种基因型,北方仍以1b和2a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近年来3型和6型在华南、西南地区快速传播。据推断,云南将可能成为我国HCV流行与传播的重要源头,引起目前HCV基因型/亚型分布的较大变化,并呈现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通过溯祖理论和进化分子钟等分析方法,了解HCV不同基因型差异性流行与进化,对研究HC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应性制定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及其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2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依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将年龄<5岁的128例患儿分为低龄组,将年龄≥5岁的128例患儿分为高龄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随后将25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是否并发呼吸道感染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呼吸道感染组(n=100)与非呼吸道感染组(n=156),分析其一般临床情况,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低龄组和高龄组患儿喘息、肺部哮鸣音症状、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龄组患儿喘息、气促、咳嗽症状发生率和疾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比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和高龄组患儿大豆、鱼虾类过敏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龄组患儿牛奶、霉菌、花草过敏率低于高龄组,低龄组患儿动物皮毛、户尘螨或粉尘螨过敏率高于高龄组(P<0.05);呼吸道感染组与非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性别、病程对比无明显...  相似文献   

16.
埃可病毒9型(Echovirus 9,ECHO-9)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和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重要病原体,但目前全球关于ECHO-9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仍比较匮乏,ECHO-9基于VP1全长的基因分型结果尚未明确。本研究依托国家HFMD监测网络,2013-2019年在中国大陆共分离到15株ECHO-9毒株,对其进行VP1区全长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全部112条ECHO-9VP1区全长序列共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全球ECHO-9分为A-G七个基因型,其中C、D和F基因型可被进一步划分为C1-C2,D1-D4和F1-F2基因亚型。各洲之间优势基因型别有显著差异,亚洲和欧洲分别以D和C基因型为绝对优势基因型。中国大陆ECHO-9优势基因型别为D基因型,但其优势基因亚型随时间推移有明显转变。2000-2005年,中国大陆ECHO-9全部为D1基因亚型,2006年开始出现D1、D2和D3基因亚型的共同流行,2010年后D1和D2基因亚型消失,D3成为中国大陆绝对优势基因型别。本研究测定的15株ECHO-9分离自2013-2019年,其中14株属于D3基因亚型,1株江西ECHO-9为C2基因亚型,推测其可能来源于境外。本研究建立了全球ECHO-9基于VP1全长的基因分型方法,揭示了ECHO-9在全国及全球范围的分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流感主要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构建差异化的感染动物模型模拟IAV的感染、发病及传播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与致病机理,而且对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AV跨种间传播的差异机制从不同动物模型呼吸道唾液酸受体亚型分布的表型差异及其对人流感病毒的易感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IAV致病机制研究,疫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义祥  蒙雪琼 《微生物学报》2008,35(4):0582-0588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是引起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发病原之一, 常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目前,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SI)已遍布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 是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猪在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和遗传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猪可被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感染, 因此, 猪被认为是人、禽和/或猪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混合器”。SIV不仅危害猪群, 而且同时具有感染人和禽的潜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猪群中流行的SIV亚型主要有3种:H1N1、H3N2和H1N2, 其中包括古典H1N1、类禽H1N1、类人H3N2、基因重排的H3N2和多基因型的H1N2亚型。研究表明, 禽流感病毒、人H3N2亚型病毒和古典猪H1N1亚型病毒在我国猪群中共存, 为产生含有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重排病毒创造了条件, 这将对养猪业以及人类公共卫生都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引起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发病原之一,常常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目前,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已遍布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是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猪在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和遗传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猪可被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感染,因此,猪被认为是人、禽和/或猪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混合器".SIV不仅危害猪群,而且同时具有感染人和禽的潜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猪群中流行的SIV亚型主要有3种:H1N1、H3N2和H1N2,其中包括古典H1N1、类禽H1N1、类人H3N2、基因重排的H3N2和多基因型的H1N2亚型.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人H3N2亚型病毒和古典猪H1N1亚型病毒在我国猪群中共存,为产生含有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重排病毒创造了条件,这将对养猪业以及人类公共卫生都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杨传宇  赵林清 《病毒学报》2021,37(3):732-739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重症肺炎的暴发流行,迄今为止尚无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HAdV已有52个血清型,被分为7组,即HAdV A-G.有研究提示不同的型别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优势型别也有所差异.近年来,不断有新的HAdV型别被发现,已报道的共有103个型别.HAdV不断地以重组等方式进化,导致了组织嗜性和中和特性的改变,从而产生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新型毒株,对疾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已有研究结果为基础,综合对HAdV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为HAdV的疫苗研制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