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地层中的五种种子蕨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副镰羽叶(Paradrepanozamites)、丁菲羊齿(Thinnfeldia)和篦羽羊齿(Ctenozamites)三个属。由于这些植物的小羽片或羽片基部上边均明显收缩,基部下边均显著下延等,认为它们在系统发生上可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并提出它们的形态结构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输导组织不断发达——叶脉从亚放射状,无中脉→有中脉但不发达→中脉发达→变成末级羽轴;二是小羽片或羽片由全缘→局部分裂→大部分裂→羽状全裂。同时,根据奇特篦羽羊齿(新种)[Ctenoza-mites difformis(sp.nov.)]同一植株上的叶呈现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脉序,初步推测上述三属的演变趋势是:由 Paradrepanozamites→Thinnfeldia→Ctenozamites。  相似文献   

2.
大豆属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大豆属ClycineL.的4种类型植物茎材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植物的茎材横切面均为散孔材。野生大豆茎材多为单管孔.少见复管孔;半野生大豆具复管孔,少见多细胞的管孔链;半栽培大豆茎材中复管孔和管孔链较多;而栽培大豆的复管孔和管孔链更多且普遍.野生大豆单列射线多,多列射线少半野生大豆有少数多列射线;半栽培大豆多列射线较多;栽培大豆多列射线细胞组成的射线最多.大豆种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的侵填体分布不同,各种结构的演化途径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结构较原始,栽培大豆最进化  相似文献   

3.
大豆属不同进化类型植物导管分子的演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大豆属不同进化类型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离析。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大豆的导管分子相对长度、粗细差异较大,导管穿孔板形态亦不同。野生大豆导管分子保留了尾端,其它大豆导管分子尾端退化消失。大豆属植物导管的管间纹孔式多样,每种导管分子的形态代表了各自的演化地位,即:野生大豆原始→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导管分子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晚古生代的科达科——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达科Cordait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晚古生代的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目前包括3个自然属:Mesoxylon、Pennsylvanioxylon和Shanxioxylon。根据目前资料,欧美植物区只见有前两个属,而在华夏植物区这3个属则都有分布。本文详细讨论了这3个属的茎的初生构造、雄性球果穗及胚珠,认为在这3个属中Mesoxylon最原始,Pennsylvanioxylon较进化,Shanxioxylon的茎的初生构造虽具一定的原始性(如具中始式叶迹),但其生殖器官却相当进化。因此,本文提出Shanxioxylon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科达植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有可能演化为新的植物类群,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Pennsylvanioxylon则是一种较为特化的植物,其结局是走向绝灭。结合地层中科达科化石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最早出现的科达植物应是Mesoxylon,它可能是由某种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再由其演化至Shanxi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进行演化。其中,欧美植物区科达科的演化路线可能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M.multirame,Mitrospermum bulbosum)→Mesoxylon的较进化的类型(如M.thompsonii)→Pennsylvani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P.iowense)→Pennsylvanioxylon的较进化类型(如P.nauertianum,P.birame)→绝灭。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可能的演化路线则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Pennsylvanioxylon→绝灭,或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绝灭或演化为某种新的植物,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  相似文献   

5.
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及其可能的演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幼苗形态特征,把双子叶植物幼苗划分为18个类型9个亚型,用图解释了幼苗类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进化的主线是:暗罗型(子叶具吸收功能,留土)→紫玉盘型(子叶具吸收功能,留于种壳中,下胚轴伸长)→木兰型(子叶具吸收兼光合功能)→蜡梅型(子叶具光合功能)→樱型(子叶具光合兼贮藏功能)→樟型(子叶具贮藏功能),其他类型或亚型则为进化的旁支或盲支。根据幼苗类型来判断,现存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科应为番荔枝科。  相似文献   

6.
黄毛楤木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毛楤木(Aralia decaisneana Hance)根皮分得3种皂甙(Ad-Ⅰ、Ad-Ⅱ、Ad-Ⅲ)和1种由 Ad-Ⅲ水解得到的次级甙(Ad-Ⅳ),经光谱(IR、FAB-MS、~1H-NMR、~(13)C-NMR)和化学分析(酸、碱水解法),分别鉴定为楤木皂甙 A、3-O-[α-L-阿拉伯呋哺糖-(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甙、3-O-[β-D-半乳吡喃糖-(1→4)-β-D-半乳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吡喃糖甙、3-O-[-β-D-半乳吡喃糖-(1→4)-β-D-半乳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醛酸]-齐墩果酸甙。前两种皂甙系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后两种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西藏羊湖地区及近1.4万年以来孢粉植物群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羊湖地区ZK1和卡拉苏代牙剖面(IP16)的孢粉分析和总有机碳(TOC)、元素含量分析等,建立了羊湖地区近1.4万年以来的孢粉组合带、重建当时的植被类型及古气候演变序列。结果显示:该时期经历了5次植被类型的更替,即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与之相对应的气候经历了5次波动(2个半旋回),即11220a.B.P.左右的第一气候旋回: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8970a.B.P.左右的第二气候旋回,同样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然后进入半个气候旋回,即干旱气候期,推测今后有可能进入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藏羊湖地区ZK1和卡拉苏代牙剖面(IP16)的孢粉分析和总有机碳(TOC)、元素含量分析等,建立了羊湖地区近1.4万年以来的孢粉组合带、重建当时的植被类型及古气候演变序列.结果显示:该时期经历了5次植被类型的更替,即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与之相对应的气候经历了5次波动(2个半旋回),即11220a.B.P.左右的第一气候旋回: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8970a.B.P.左右的第二气候旋回,同样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然后进入半个气候旋回,即干旱气候期,推测今后有可能进入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期.  相似文献   

9.
蒙古高原绣线菊属植物演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小平行进化法对蒙古高原绣线菊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类研究,将本属植物分为4个组、6个系。其组的进化顺序为:Sect.Spiraea→Sect.Calospira→Sect.Glomerati→Sect.Chamaedryon。本属的进化趋势为冬芽芽鳞由数枚减少到2枚,花序由总状圆锥花序→复伞房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研究认为绣线菊属是泛北极起源。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属植物种间杂交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平 《广西植物》2019,39(10):1281-1286
为探讨杜鹃花属植物种间杂交的向性特征,依据该属5亚属、3组、12亚组、32种、33对正反交组合与自交性质清楚的186个杂交组合,对有关向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杜鹃花属植物种间杂交由双向可育→单向不育→双向不育的比率变化与其亲本的系统位置由原始→进化以及双亲间的亲缘关系由密切→疏远同向;原始的常绿杜鹃亚属(Subgen. Hymenanthes)内种间比较进化的杜鹃亚属(Subgen. Rhododendron)内易于杂交,而该两亚属之间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其亚属间杂交的可育比率也高于其他亚属间杂交。(2)在进化维度上,该属植物的种间杂交单向不育通常无固定的亲本搭配方向,但常绿杜鹃亚属内(Intra-Subgen. Hymenanthes,Intra-HY)、杜鹃亚属内(Intra-Subgen. Rhododendron,IntraRH)和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Subgen. Tsutsus×Subgen. Pentanthera)间的杂交搭配,有一定的倾向性。(3)种间杂交可育性与自交特性不同的亲本搭配方式相关,可育性大小的总倾向是SC×SCSI×SC≥SC×SISI×SI,其生殖进化方向是从自交亲和(SC)到自交不亲和(SI),并伴随异交生殖隔离的加强。(4)细胞不育和多倍体是引起单向不育的两个重要原因,SI亲本的介入会大幅度地增加种间杂交的不育比率。  相似文献   

11.
排风藤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茄属植物排风藤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4个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5R-螺甾-3-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1),5α,25R-螺甾-3-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2),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3),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排风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药用植物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Ait.)花蕾中分离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苄基-O-β-D-葡萄吡喃糖甙(1),苄基-O-β-D-木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2),tetraol(3),molihuaoside D(4),sarnhcoside A(5),sambacoside E(6),芦丁(rutin)(7),山奈酚-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半乳吡喃糖甙(8),斛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半乳吡喃糖甙(9)。  相似文献   

13.
来江藤的苯丙素类配糖体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民间药用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 Hook.f.)的全草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乙醇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3)-β-D-(4-O-咖啡酰基)-半乳吡喃糖苷(1),3,4-二羟基苯乙醇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3)-β-D-(2-O-乙酰基-4-O-咖啡酰基)-半乳吡喃糖苷(2),acteoside(3),2’-acetylacteoside(4),poliumoside(5),2’-acetylpohumoside(6),mussaenoside(7),luteolin-7-O-β-D-glucoside(8),luteolin(9)和mannitol(10)。化合物1-6为苯丙素配糖体成分,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关键词:来江藤;苯丙素类配糖体;3,4-二羟基苯乙醇基-O-α-L-鼠李吡喃糖基(1→3)-β-D-(2-O-乙酰基-4-O-咖啡酰基)-半乳吡喃糖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豆属(Glycine)Soja亚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产自吉林省的大豆属Soja亚属4种植物的叶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Soja亚属中的野生大豆(Glycine sojaSeib.et Zucc.)、半野生大豆(semi-wild soybean)、半栽培大豆(semi-cultured soybean)、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叶片的部分结构特征差异显著;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其叶片和主脉逐渐加厚、表皮毛数量增多,主脉维管束中导管分子列数增多且逐渐演化出异型维管束,栅栏组织层数逐渐增多,CTR(栅栏组织/叶片厚)和SR(海绵组织/叶片厚)值也有增高的趋势;栽培大豆栅栏组织最发达,已演化出4层栅栏组织细胞。大豆属Soja亚属4种植物(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叶片间的解剖结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杜鹃属的系统发育与进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一些新的有关资料,如解剖学、细胞学、化学等方面的证据讨论了杜鹃属的系统发育与进化问题,认为常绿杜鹃亚属在本属系统发育中处于原始地位,其中的云锦杜鹃亚组、耳叶杜鹃亚组、大叶杜鹃亚组和杯毛杜鹃亚组等4个亚组是原始类群,也即是其祖先的直接后裔。本属的原始祖先是具常绿习性,各部无毛(也无鳞片),花部不定数,具复合三叶隙构造的乔木,即类似现存原始类群的植物,它们生长于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古北大陆南缘,大约在我国西南部的热带山区森林环境中。随着地史的变迁,杜鹃属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平行进化和发展为两个进化枝,一枝分化成各部被鳞片的热带附生类群或高山类群(包括4个亚属),另一枝演变为多少被毛的温带林下的半常绿至落叶类群(3个亚属),有鳞的髯花杜鹃组及落叶的日本马银组和落叶杜鹃组是两个进化枝演化上的高级类群。  相似文献   

16.
兽类(哺乳类动物)具有很发达的内骨骼,简称为骨骼。它的形态和构造因动物的种类大小和生活环境而不同。无论是研究兽类的形态、生理、分类、生态或进化等各方面,骨骼标本是最重要和最可靠的资料之一,在动物学教学上,骨骼标本也是最基本的教材。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兽类骨骼标本制作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之用。 (一)工具和用品刀和剪是制作骨骼标本最基  相似文献   

17.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源真核生物的核骨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选择性抽提 ,结合DGD包埋 去包埋剂和整装制样两种电镜技术以及Westernblot技术 ,对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源真核生物 (Archezoa)的核骨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此类生物已具有了核骨架结构 ,其胞质中也具有了发达的中间纤维 ,且像高等真核细胞一样 ,此两者的纤维互相联系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 ;但不具核仁骨架 ,其核纤层不典型或不发达 ,且只由一种相当于高等真核细胞核纤层B型成分所组成 .据以上并结合其他研究结果 ,认为随着“真核型”染色质的起源形成 ,核骨架在真核细胞起源进化的极早时期也已起源 ,且此两者的共同起源应是原核进化成真核的重要前提条件 ;核纤层蛋白 (基因 )家族的进化应是最先起源形成B型(基因 ) ,在此基础上再分化出A型 (基因 ) .  相似文献   

18.
对小刺猴头过滤掉发酵液的发酵菌丝体,水提和碱提后获得的均一组分多糖HMP-w1.1和HMP-a1.1进行结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HMP-w1.1是分子量为36.3 kD的α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HMP-a1.1是分子量为42.8 kD的β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综合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试验结果,推断HMP-w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1→、1→4、1→4,6、1→6、1→2、1→2,6;HMP-a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1→6、1→2、1→2,6。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柱、HPD100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分离方法,运用现代谱学方法从西南远志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齐墩果酸型皂苷类化合物,均为顺反异构体,所用实验方法并不能有效分开。他们分别是:(E/Z)-PolygalasaponinXLIV(1),3-O-β-D-glucopyranosyl presenegenin 28-O-β-D-galactopyr-anosyl-(1→4)-β-D-xyl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6-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3)]-{4-O-([E/Z)-3,4-dimethoxycinnamoyl}]-β-D-fucopyranosyl ester(2),(E/Z)-PolygalasaponinXXX(3)(,E/Z)-senegasaponin C(4),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钻孔孢粉记录的研究认为,末次冰期以来,该区植被类型从早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依次演替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湖边草地)→热带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气候最寒冷的时期温度比目前至少降低了4—6℃以上。全新世早期相对于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