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1984年第二期《植生通讯》上,再次见到了石文同志对杨编《植物生理学》的评论。同时,“补充意见”对“浅析也提出了异议。为此,笔者愿借《通讯》一角,再次就此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石文同志。“补充意见“中有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浅析”中  相似文献   

2.
读《化石》1992年第2期《“活化石”异议》一文后,笔者认为对长期沿用的科学名词的去向一般宜顺其自然发展,生硬对待,未必妥善。从字面讲,“化石”应为“石”。但《辞海》“化石”条目明确指出:“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若拘泥于“未经改变的”都未“化”,都非“石”,势必将其从“化石”中排除出去。再以《化石》杂志中频繁出现的“恐龙”为例,就更值得推敲。我们可以说,“龙”是传说中动物,在现实世界中从未存在过,怎么能用“龙”来命名呢?过于谨小  相似文献   

3.
看了《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微机用于叶绿素含量和植物生长分析的计算”一文后(以下简称“微”文),笔者发现文中用于生长分析计算的三个公式,与我们用的不同。查了手头的几本书,都和“微”文中的不一样。“微”文中的三个公式为:  相似文献   

4.
徐弘同志在《语言文字》55期上发表了“从汉语外来词看中日文字交流”一文(见《光明日报》1987.5.12)提到:“例如:早在江户时期,就出现了“天文学”、“医学”、“植物学”……意译词语。……这些词后来也传入了中国,成为我国语言中的一部分。”文中所指各词可能都符合事实,但其中“植物学”一词,就本人所知,其来源正与徐弘同志所指出的相反,现将事实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读了《化石》1984年第2期中的《树居、穴居、室居》(以上简称《树居》)一文后,感到其中有些提法与事实出入颇大,似有加以澄清的必要。一《树居》一文的作者说:“洞穴就是树栖之后原始人类的家”。文中列举了在山洞中发现的北京猿人、马坝人、柳江人、非洲的“傍人”和“迩人”作为例子。据此作者进一步说:“南方古猿少说有一两百万年的历史了,山顶洞人、柳江人的历史只有几万年,这就表明,人类在多么长的时间内是以洞为家的。”  相似文献   

6.
周嘉槐同志在“为农服务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任务”一文中提出建立《植物生理学》的后续课程《应用植物生理学》的设想,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科学,虽有很多方面能够联系植物生产业的问题,但是,在为农服务方面,不免还会受到学科本身的性质和任务的限制。在“植物生理学”之前冠以“应用”二字,以示与“植物生理学”的不同分工,来突破  相似文献   

7.
高峻 《化石》2002,(3):6
今年第二期的《化石》杂志刊登了河北经贸大学李小栋、张爱芹撰写的题为《罕见的新生代双弓类长颈水生爬行动物化石———山旺中国龙》一文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孙震老先生撰写的《贵州发现长颈“背帆龙”》一文。笔者在仔细阅读两文及观察对应图版照片后对这几位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错误观点予以纠正。笔者对这几位化石爱好者在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的匾乏和对古生物化石研究缺乏实践经验而产生的错误表示理解。在“山旺中国龙”一文中两位作者着重介绍了胡氏贵州龙 (Keichousaurushui)和凌源潜龙(Hy…  相似文献   

8.
对“消费者”定义的一点异议张贻忠,李秀玲(河北玉田师范学校,064100)局中《生物》第259页,对消费者是这样定义的:“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  相似文献   

9.
<正> 对王颉修同志的“对宋哲和著《农药药效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中的若干论点笔者尚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与王颉修同志商榷。 1.《意见》一文中指出:“迄今,没有发现否定它(笔者注:指t测验法)的作用的文献。而《分析》一书作者没有根据的用臆想的说法否定了t测验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t测验法应用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样本平均数间差异显著性测验,其作用在过去和现在并没有人否认。但多个处理间互相比较是否适宜于应用t测验法,自五十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已受到了普遍的怀疑。为了克服t测验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学》第六版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中,表7—1有“营养学热价”的概念,但没有做任何注释,文中也未给出任何解释。笔者对此概念及其出处不甚理解,找到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生理学》教材和7年制规划教材《生理学》做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更正本刊2006年第1期第22页“环化腺苷二磷酸核糖及其在不同细胞中的效应”一文中,名词“尼克烟酰胺”均应改为“烟酰胺”,特此更正。由于编辑工作中的疏忽,对读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本刊责任编辑:袁士龙《生命的化学》历届编辑委员会名单第一届编委会(1981年7月 ̄1986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source-sink的概念是从棉花有机物运输的研究中提出来的,近来信息传递和品体3极管线略也引用了类似的概念。这个概念用在运输中通俗易懂,但是其含义有些笼统,不易琢磨。其中,source译作“源”大家都没有异议;可是在sink的译名上,由于理解的不同,却有四五个之多;诸如库、漏、、尾闾等。顷阅1987年第三期《通汛》选登我在“大百科全书”写的“物质运输”的样条中,有这样一句话:“产生有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地球》第五期(总97期)刊载蔺红婴同志的“浅谈观赏石”一文,对我启发很大,从地质学的观点对观赏石进行分类,观点新颖,应该考虑。文中“生物化石观赏石”一段中对海百合化石的叙述和我在大学所学的知识相左。现摘录如下:“海百合,棘皮动物,海生。浮...  相似文献   

14.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2):277-277
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向。分布极为广泛的生物质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有开发潜力。在《生物工程学报》(2005,21(5):813)的“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及其产业化”一文中提到应引起注意的十个方面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学性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有大批有识之士提倡性教育。张竞生(1889—1970)是中国性教育的先驱,早在1920年他就主张生育节制和避孕,并把性教育与美的人生观教育相结合,把性教育与美的社会组织法相协调。这不要说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就是在当今世界这一性教育主张也具有它的先进性。周作人(1885—1967)早在1933年就在《夜读抄》“性的心理”一文中向国内读者介绍了英国霭理士(1859—1939)的《性心理学》一书。他在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时候,曾鼓励学生学习性教育,研究性教育并撰写性教育论文。潘光旦(1899—1976)于1939年11月开始译注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直到40年代他还在翻译性学书籍。鲁迅(1881—1936)早在1909年就亲自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他曾在《坚壁清野主义》一文中发出:“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的召唤。张竞生、周作人、潘光旦等“五·四”前辈开创了中国性教育历史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微机用于叶绿素含量和植物生长分析的计算》一文在本刊1987(6)发表后,发现由于笔者疏忽,在清稿中将植物生长分析的公式中所有“log”右下角“e”“字目丢掉;LAR公式的参考文献漏写。因计算机程序在撰文前即已按正确公式编好,结果无误。文中RGR和NAR两公式正确表示应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一文的形态学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最近查阅《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1—13页,看到“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一文(以下简称《提纲》),发现文中引用的有关维管植物比较形态学及古植物学方面的理论与资料存在许多问题。在古植物资料中所引用的潘广同志的资料,有人已做过评论,故本文谨就形态学问题提出不成熟的见解,愿与《提纲》的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对蛇进行观察研究,并且按照它的形象,把它记录在甲骨文中,于是就有了最早的蛇字“”。及至秦朝,蛇字在小篆中就愈加有模有样了。不信,请您查一查《说文解字》中的“”字。在这儿,我可要提醒您,在《说文解字》中查蛇字时,可别象现在去查虫字旁的蛇字,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虫字旁的蛇字呢。您必须查“它”字.然而蛇字怎么写成了“它”字呢?原来,那时候,“它”字就是“虫”字,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蛇只不过是条虫子  相似文献   

19.
两种共生菌     
编辑同志: 在1976年第4期《科学普及》上登载的“根除白蚁的新方法”一文中写道:白蚁吃掉大量木头,是由白蚁肠里的一种细菌完成的。细菌把纤维素转化成白蚁能够利用的糖分。另外,白蚁胃里还有一种细菌,它能将空气氮转化成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 0 0 0年第 5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节探索课的尝试”一文中写道 :“如在设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 ,即淀粉遇碘酒变蓝。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它能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而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文中出现“淀粉遇碘酒变蓝”、“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的说法值得商确。“碘酒 ,碘汀俗称 ,是碘和碘化钾的稀酒精溶液 ,在溶液中 I- I2 I-3 。在溶液中极微量的碘与淀粉相遇立即形成深蓝色的加合物 ,这是定性检验碘的灵敏方法。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 ,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