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淼  赵俊 《生物学通报》2003,38(10):39-40
生活在水环境中的鱼类 ,其呼吸器官无论在结构和机能上都与高等脊椎动物有很多不同之处。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但是由于鱼类生活习性的多样化 ,除了鳃之外 ,还有其他的辅助呼吸器官。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水温较高而含氧量较少的水体中的鱼类 ,身体上的某一组织 ,如皮肤、肠、咽喉壁、鳃上器官和“肺”等等 ,也可用来呼吸空气 ,这种兼营呼吸功能的构造称为辅助呼吸器官。皮肤呼吸 有些鱼类可以在空气中生活一段时间而不致死亡。象鲤、鲫、鲶和鳗鲡等 ,它们的皮肤呼吸容量大约占总呼吸量的 17%~ 32 % ,星鲟、幼鲟、小种鲟约占总…  相似文献   

2.
讨论CO_2对呼吸的调节算不算体液调节这个问题,对生理学课程讲授呼吸调节和其他各种机能调节这些内容,是有意义的,现抛砖引玉,供参考。 (一)体液物质古代曾有身体机能的协调,依靠体内四种体液物质的存在和适当比例这一说法。所说的四种体液物质是黑、黄胆液、粘液和血液。近代生理学中,在30年代,曾广义地使用过体液物  相似文献   

3.
延髓嘴端包氏复合体与中枢呼吸节律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ng G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3):237-240
包氏复合体是一群位于延髓嘴端面神经后核腹内侧的呼气神经元。该群神经元为抑制性,轴突广泛投射到脑干呼吸相关结构及膈神经神经元群。本研究室动用微电刺激、逆行兴奋、WGA-HRP标记、微量注射等技术研究了该结构在呼吸时相转换及呼吸节律形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包氏复合体怀脑干呼吸神经元群之间存在双向纤维联系,该结构参与吸气向呼气以及呼气向吸气的时相转换,且在呼气相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呼吸节律形成的研究历史悠久,对呼吸节律起源问题,至今未定论。呼吸节律产生的部位在延髓,脑干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呼吸神经原。呼吸时相转换的两种不同切断机制学说可能与呼吸节律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5年5月11日至12月23日在韩国由一名从中东返回的旅行者引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暴发。186人发病,38人死亡。年龄偏大和存在基础性疾患是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这是中东以外地区最大一次中东呼吸综合征暴发,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征:(1)医院感染是最重要的暴发原因,但大量受攻击的是非护理人员(154/184);(2)家庭感染少见,无社区感染,传播呈多中心性;(3)呈现多代型继发感染病例,第1代感染者26例,第2代120例,第3代22例,第4代5例;(4)传播方式主要是微滴传播,直接接触传播仅约10%,大多数感染发生于和病人相处同一护理环境,最大可能是污染物传播。此外,中国发现由韩国输入的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韩国暴发期间的MERS-COV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和突变率。  相似文献   

6.
呼吸的调节     
辛继春 《生物学通报》1989,(10):11-12,21
呼吸肌属于骨胳肌,没有自动节律性。而呼吸运动却表现出节律性的特点,并且其频率和深度随机体代谢水平而变化,这种节律性及其相适应的改变,是通过调节作用实现的。本文就呼吸运动的调节概述如下。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中枢神经系统里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它们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干、脊髓等部位。脑的各级部位在调节呼吸中的作用不同,正常的呼吸运动有赖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对各种传入冲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玮  杨梦雨  闫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1856-1857,186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评价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PSG监测数据。结果:随着呼吸紊乱指数的增加,年龄、体重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O_2%、平均SaO_2%下降等指标在轻度与中、重度SAS之间差异显著;70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52.9%、糖尿病5.7%、冠心病21.4%。结论:OSA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痛,对OSAS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急性缺氧时的呼吸反应类型,以17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受试者,在低压舱模拟3000~7000m高度上进行了45人次缺氧暴露实验。在3000~5000m高度,肺通气量(V_E)增加主要取决于潮气量(V_T),呼吸频率(f)无明显变化。在5000m,4例出现周期性呼吸,1例发生通气抑制反应。在7000m,所见呼吸反应有三种类型:(1)f持续增加,V_T减小,此型受试者均有脑功能失调症状(5例),(2)V_T和f均增加(4例);(8)V_T增加,f相对稳定(2例),该型缺氧耐力较好。  相似文献   

9.
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动物的呼吸生理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脊椎动物的皮肤在调节气体交换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皮肤呼吸的一般情况两栖动物是人们最熟悉的利用皮肤呼吸的动物,有尾类皮肤既是o_2也是Co_2的主要交换途径。林蛙(Rana temporaria)和黑斑蛙(Rana esculenta)100%的Co_2通过皮肤排出。多齿蝾科动物(Plethodontidae)全部靠皮肤呼吸;两栖鱼类  相似文献   

10.
以9名健康男青年为对象,采用2×2×4析因实验设计和析因方差分析,比较了经咬嘴或面罩呼吸条件下、分别增大吸气相或呼气相阻力(阻力值78、113、213 mmH_2O.L~(-1)·s)对口腔压力,克服外加阻力消耗的额外呼吸功率和呼吸气体流率,流量、时相持续时间等共18项呼吸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呼吸装置,均见施于某一时相的阻力可引起该相的口腔压力值及呼吸功率增加、气体流率降低、时相持续时间延长;另一相的气体流率及功率则可能增加。施加于不同时相的阻力皆引起潮气量加大、呼吸频率减慢,但以呼气阻力引起者更为严重。口腔压力、克服阻力消耗的功率以及呼、吸气时间的三种比值(T_I/T_E,T_I/T_c、T_E/T_c)分别与阻力施加时相及阻力值呈高度相关关系。 本实验还观察到使用不同呼吸装置可影响机械负荷作用下的呼吸型式反应:戴面罩条件下,增大阻力性负荷时的肺通气量及额外吸气功率普遍高于咬嘴组,而阻力负荷引起的气体流率及呼、吸气时间变动程度则均不及咬嘴组严重。前一种影响与使用面罩时外加死腔容积较大有关;后者可能反映两种条件下呼吸中枢的驱动机制及时间控制机制的活动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1.
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林地的土壤呼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ID-301PS光合分析仪(配带土壤呼吸室),对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林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竹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自养呼吸速率及凋落物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13、1.44、0.69μmolCO2·m-2·s-1和0.31μmolCO2·m-2·s-1,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表现为1~7月份随着气温、地温的升高呈上升的趋势,在8月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分别达4.95、3.01、1.94μmolCO2·m-2·s-1和0.80 μmolCO2·m-2·s-1,此后随温度的降低而呈逐渐递减的趋势,直到翌年的1月份或2月份,分别为0.76、0.70、 0.06μmolCO2·m-2·s-1 和 0.05μmolCO2·m-2·s-1.日变化曲线图表现为单峰形态,一般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6:00~14:00,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一般在16:00~18:00出现最高峰,此后,一直递减,直到次日4:00~8:00.由此计算出毛竹林地土壤年释放CO2量为33.94 t·hm-2·a-1,其中,林地异养呼吸、自养呼吸和凋落物呼吸分别占总呼吸的59.5%、28.3%和12.2%.  相似文献   

12.
王君  沙丽清  李检舟  冯志立 《生态学报》2008,28(8):3574-3583
青藏高原由于高寒低温限制了有机碳的分解,大量的碳积累在土壤碳库中,对全球升温的反应很敏感.放牧可能会对该区草甸的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采用闭合箱动态法测定了云南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放牧管理方式下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常年放牧草甸与季节性放牧草甸的生态系统呼吸和土壤呼吸均呈现相似且明显的单峰季节变化特征,7月份达最大值,生态系统呼吸分别为9.77、8.03 μmol CO2 m-2 s-1,土壤呼吸分别为8.05、7.74 μmol CO2 m-2 s-1;1月份达最低值,生态系统呼吸分别为0.21、0.48 μmol CO2 m-2 s-1,土壤呼吸分别为0.16、0.49 μmol CO2 m-2 s-1.受一天中气温和土温的影响,常年放牧草甸的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在夏季与冬季均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值都出现在14: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凌晨.在夏季6~10月份,常年放牧草甸的呼吸显著大于季节性放牧草甸,表明较高的放牧强度增加了亚高山草甸的碳排放.土壤温度的指数模型F = aebT比土壤水分能更好地解释呼吸的变异性(R2 = 0.50~0.78,P < 0.0001).二元回归模型F=aebTWc比单因子模型的效果更好(R2=0.56~0.89,P < 0.0001).土壤呼吸在整个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中占主导地位,在常年放牧草甸与季节性放牧草甸分别为63.0%~92.7%和47.5%~96.4%,地上植物呼吸随生长季的变化而变化,在生长旺季占有较大的比例.生态系统呼吸和土壤呼吸的长期Q10(1a)是短期Q10(1d)的2倍左右.季节性放牧草甸的长期Q10小于常年放牧草甸,表明在温度上升的背景下,放牧压力较小的草甸碳库较为稳定,具有较好的碳截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天蚕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蚕AntheraeayamamaiGuerin是一种天蚕蛾科柞蚕属的大型野生绢丝昆虫。天蚕丝因其独特的色泽和质地,而被誉为“绿色金子”。近年来,有关天蚕的开发利用研究已引起我国蚕业界的重视,在天蚕的生物学、形态学、饲育与制种、茧丝加工等方面已有许多报道[1],而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尚很薄弱。本文着重报道天蚕五龄幼虫及蛹期的呼吸代谢变化规律。l材料与方法试虫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沈孝行先生提供。实验室内自然温度下用麻株Q。rcusacvtiss加a鲜叶单头饲养所获之蛹。本试验于1995年6~7月进行。取五龄起蚕雌雄各1头用CYES—11型0。、CO。气…  相似文献   

14.
以9名健康男性为对象,测量了其对于10~500mmH_2O·l~(-1)·S范围吸气(I)或呼气(E)阻力负荷(R)的辨别阈梯级(或“最小可觉差”梯级,JND梯级),以及各梯级所对应的呼吸感觉类别量表值和相应的呼吸型式变化。结果如下:在所观察的阻力范围内,IR或ER负荷的感觉连续体,一般包含6~7个JND梯级。物理或生理刺激量(Y)(如R、口腔压力、外呼吸功等)均与JND感觉单位(X)呈下列指数函数关系:Y=~(A bx)-K(A、b、K—参数)。由多级估量法评量之呼吸感觉量与JND感觉单位亦呈指数函数关系,并能反映I、E在感觉强度上的差别。当感觉强度达3JND时,多数呼吸型式参数已有较明显变化;4JND时,肺通气量仍可维持对照水平。3JND之阻力感觉类别仍属“轻度”,在IR或ER负荷下,其相应的Pmax分别为70或55mmH_2O。本文提出可将JND梯级测量作为一种辨别阈量表用于呼吸感觉评量,并就其对制订呼吸防护装备生理标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向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刚  刘磊 《生理学报》1993,45(3):237-245
实验在23只苯巴比妥钠麻醉(i.p.30mg/kg)的成年猫上进行。在脑桥呼吸调整中枢(NPBM-KF)共记录到67个单位放电可被电刺激中缝大核(NRM)所逆行兴奋。其中有7个单位为呼吸相关性单位(吸气性6、呼气性1),占脑桥87个呼吸相关性单位总数的8%。逆行兴奋潜伏期在0.4—2.5ms之间,平均1.2ms。中缝大核内微量注入麦角辣根过氧化酶(WGA-HRP)后在NPBM-KF区观察到大量HRP标记神经元。本实验结果表明,发自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神经元的轴突可投射到中缝大核。这一投射通路可能与呼吸及痛觉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反射性呼吸暂停中延髓各类呼吸性神经元的放电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向家兔颈动脉窦区注入拘椽酸钠引起呼吸暂停期间,和在持续性肺充气引起延长的呼气相中,延髓大多数吸气神经元和膈神经停止放电;而大多数呼气性神经元呈连续性放电,放电频率持续地高于或接近于平静呼气时呼气神经元的高峰放电频率,并伴随肋间内肌电活动增强,直至呼气性神经元放电频率衰减或停止放电时,膈神经才恢复放电。这提示呼气性神经元的持续兴奋状态可能与呼气性呼吸暂停的维持或呼气相的延长有关。在延髓闩前部可以记录到少数放电频率渐增型的跨时相呼气-吸气神经元,在呼吸暂停期间,它们呈低频连续放电,逐渐增大放电频率,在其放电频率急剧增高时,膈神经恢复放电。这提示该类神经元可能与吸气的发动有关。本文尚就呼吸节律的发生机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引起发热性呼吸道疾病(COVID-19),并在我国境内及周边国家持续蔓延,对人类流行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从全球视角对主要研发国家/地区、核心研究机构和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冠状病毒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态势,以期为当前科研联合攻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影响昆虫呼吸代谢的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戈峰 《昆虫知识》1991,28(5):319-320,F003
<正> 呼吸代谢是昆虫生命特性之一,也是研究种群能量动态的基础。随着生态能量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昆虫呼吸代谢研究文献,就影响昆虫呼吸代谢的因素,如温度、体重、饥饿程度和生活习性等进行讨论,旨在为进一  相似文献   

19.
人的等呼吸阻力感曲线及相应呼吸型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名健康男性为对象,测定了以第2、3、4IND感觉单位平均吸气阻力负荷为参照刺激,属于“等阻力感”的各联合阻力(CR)的总阻力值(R总)、吸气阻力(IR)/呼气阻力(ER)比值;以及呼吸型式参数,如吸气及呼气流率峰值(Imax及Emax),和口腔压力等。结果表明:由物理刺激量R或生理刺激量,如口腔压力峰值(Pmax)、积分均值()、压力积分值(·T),外呼吸功(W)标出的等呼吸阻力感曲线的形状相似,均可由二次多项式拟合。由Pmax标出的等感曲线可见:在单相ER负荷下,引起“等感”的P_(Emax)均有低于相应P_1 msx的趋势;而在CR,则“等感”的口腔压力波动幅度(=|P Imax| PEmax)均较所参照的相应生理刺激量为高。就呼吸不适感的程度而言,属于“等阻力感”关系的各R负荷中,IR>ER>CR。Imax、Emax相对变化取决于JND梯级数及IR/ER比值,而Imax/Emax则只与IR/ER一项因素有关。本文还讨论了CR条件下可耐受更高的机理及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植物暗呼吸作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暗呼吸作用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暗呼吸作用将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有胞间CO2浓度升高、呼吸酶活性改变及暗固定CO2作用的加强等直接原因;另一种认为暗呼吸作用将随CO2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影响因素可归结为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高CO2浓度刺激其他呼吸途径和生长加快等间接原因。由于目前国际上在实验手段、材料及呼吸作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性,这些观点尚难定论,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