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合欢接种根瘤菌形成根瘤后,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银合欢根瘤由分生组织细胞、皮层组织细胞、维管束系统和侵染细胞区域四个不同部分组成。根瘤菌借助于侵染线侵染细胞,释放进入宿主细胞质中,转变成固氮类菌体。最初每个包被膜内只含单独的类菌体,随后较老的侵染细胞中,每个包被膜内含有一个以上的类菌体。因此,成熟根瘤的侵染细胞可见有2~5个类菌体群集包被膜里,并且明显地累积PHB物质,显示电子染色透明颗粒。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变化的意义与银合欢根瘤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夜间活动规律的研究,对蚊虫生态习性可以作进一步了解。同时,研究蚊虫夜间活动,对蚊虫的防制,以及对蚊虫传播疾病的预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蚊虫夜间活动规律,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以往及近年来国内对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Wiedemann,1828)、微小按蚊(A.minimusTheobald,1901)及其他按蚊夜间活动的规律,作过较多的研究(Hu,1935,1939;Chow,1949;Omori,1942;王振相、张军,1957;王世闻等,1957;陆宝麟等,1958;盛伯梁等, 相似文献
4.
5.
莲子叶发育过程的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子叶从子叶原基发生至成熟休眠,整个生长期约30天,伹受品种、花期、气温和日照的影响,有3—5天的差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叶内细胞的形态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变化巨大,子叶发育格局类似双子叶植物。整个发育过程份四个发育阶段:Ⅰ.细胞增殖,形态发生;Ⅱ.细胞液泡化,体积扩大;Ⅲ.细胞处于功能期,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Ⅳ.脱水收缩,成熟休眠。位于子叶不同部位的叶肉细胞的发育不同步,通过前三个发育阶段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细胞液泡化和进入功能期的位置顺序是从基部到顶部,先外层后内层。受精后25—26天,几乎全部细胞依次进入成熟休眠。 相似文献
6.
7.
8.
很久以前就有人报道许多种植物有黄化病.它们有许多类似病毒病的特征,如类似病毒病的症状、叶蝉介体、寄主特异性、能通过细菌滤器等.此外,它们还有叶色浓绿和花序变叶病等症状,这很特别.1967年Doi等用电镜观察黄化病植株韧皮部的超薄切片,发现了动物和人类菌原体的类似物(类菌原体MLO),电镜技术促进了这类病害病原学的研究.现已发现这些 相似文献
9.
大鼠睾丸每月重复接受43℃热处理(每次处理25分钟)。第一次加温后24小时,光学和电镜观察指出,生殖细胞对加热反应并非是一种特异性效应。电镜观察指出,所有发育期的生殖细胞的胞核均受损伤,但其他细胞器,如细胞膜和线粒体却很完整。本实验表明,加热原初损伤是细胞核,而不是胞质的膜系统。 首次加温后24小时,具空泡化胞核的早期精细胞已有一个小顶体,而胞质的特征却相似于分裂的精母细胞。表明加热能引起精母细胞的核——质非同步发育,即加速胞核分裂和分化。 每月一次,二次加温后182天,绝大多数精小管内无生殖细胞,但在一些部分恢复的精细管中,还发现空泡化的多核巨细胞,本结果表明,一些休止期精原细胞也受潜在损伤,并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一旦细胞进行分裂之后,就出现退行性交。 相似文献
10.
与光学显微观察有关的技术拟可分为两方面:制样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自50年代以来前者一直在不断改进.出现特异组织成份染色、荧光技术、免疫酶标、免疫金银法等新技术,使观察的特异性不断提高.相比之下光学显微镜(以下简称光镜)的基本构造和观察清晰度没有明显改善.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与图象处理技术的引入,传统的光镜已经与庞杂的辅助装置结合起来形成了若干新型的光学显微系统.特别是光源与显示部份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成象清晰度,甚至可对小于光镜理论分辨力的亚细胞结构进行动态观察,从而弥补了光镜分辨力低与电镜只能观察静态标本的不足.这为进一步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将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仅就有关进展做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供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花粉样品制备的一种简单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制备供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花粉样品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室孢粉组 ,1 960 )不但程序复杂 ,而且不同种类的花粉容易混杂。最近 ,我们在进行山茶属(Camellia)花粉形态的系统研究中总结出一种制备供光镜观察的花粉材料的简单方法 ,现将其过程介绍如下 :( 1 )从标本或新鲜植株上取下花药 ,用冰醋酸浸软后 ,置洁净的凹玻片 (单凹玻片 )上 ,于解剖镜下将花药打开 ,滴上 95%酒精将花粉洗出。( 2 )滴上预先配制好的分解液 (醋酸酐 9份和浓硫酸 1份 ) ,于室温下或 50℃恒温箱里放置 5min(具体温度和时间因花粉种类而异 ) … 相似文献
13.
大壁虎Gekko gecko俗称蛤蚧,可分为黑蛤蚧和红蛤蚧.黑蛤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而红蛤蚧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南部、老挝、泰国等.本文对这两种蛤蚧种群的求偶鸣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群蛤蚧的求偶鸣叫声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大壁虎的求偶鸣叫由一系列的音节组成,可分为3段:第一段由0~5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含多个脉冲(7~10);第二段由4~10个双音节组成;第三段由1~3个单音节组成,只有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具有第三段.此外,黑蛤蚧和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差异也表现在第二段,即双音节的结构上.黑蛤蚧的双音节呈现出复杂的频率调节模式,且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有明显的沉默间隔.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很少或基本没有频率调节,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没有沉默间隔.结合这两种蛤蚧在形态、染色体和基因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异,推测传统认为的大壁虎可能由两个不同的物种以及一个亚种组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爬行动物扬子鳄鼻腔上皮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其嗅觉上皮的组成细胞类型与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基本相似,但嗅细胞纤毛形状则有所不同;扬子鳄与两栖类、鸟类嗅纤毛相似,呈丝状,而哺乳类嗅觉纤毛则呈棍棒状;据外,扬子鳄鼻腔不同部位可发现不同类型嗅纤毛,鸟兽则无此现象,扬子鳄嗅觉上皮的分布仅局限于鼻腔中部前甲区和鼻甲区狭小范围,而兽类嗅觉上皮一般分布较广;扬子鳄呼吸上皮下未见兽类具有的混合型粘液腺,也未见兽类用以温暖空气的静脉丛,这和扬子鳄属外温动物而兽类为恒温动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在肝纤维化成像及定量分析研究中的地位。方法:分别用前向二次谐波(SGH)及背向双光子荧光(TPEF)对肝脏标本的成纤维胶原(Ⅰ/Ⅲ)和肝细胞浆进行成像,将结果与传统的Masson’s三染色法进行比较。随后用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对不同肝纤维化阶段的大鼠肝脏标本成像,并对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用二次谐波成像的肝内成纤维胶原分布图较传统的方法更清晰,易于进一步定量分析;(2)双光子荧光信号可以清晰的显示肝细胞形态;(3)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得到的肝纤维化图像易于用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非线性光学显微镜是研究肝纤维化进程的灵敏、准确、快速、简单、客观的新方法。其对肝纤维化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物同步单元练习第一册第 2页有这样两道选择题 :1.某物像在显微镜的右上方 ,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2 .玻片上有一“F”字母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 )这两道题因未说明使用的是哪种显微镜 ,严格来说都分别有 2个答案。如果用的是传统的老式直镜筒显微镜 ,第 1题选 C,第 2题选 D。因为教材上告诉我们从显微镜的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向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其实教材说的只是针对通用的老式直镜筒显微镜。我们学校前几年新购进… 相似文献
18.
三种壁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的银染色观察与蹼壁虎的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 采用常规制片法和一步银染色技术,首次报道了无蹼壁虎、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虑的NORs,并用α-巯基乙醇短期培养无蹼壁虎的骨髓细胞,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3种壁虎都仅显示一对NORs,也未见有融合现象。其中无蹼壁虎的NORs位于第18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区,而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分别位于第19对和第14对上。另外,我们从C带分析中发现,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的NORs位点均为结构异染色质区。经α-巯基乙醇培养的无蹼壁虎的染色体明显“拉长”。具次缢痕的染色体可从以往报道的第 19 对调整为第18对,其次缢痕区也比直接制作的标本大而清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染氟大鼠和小鼠氟斑牙的观察,进一步确定氟斑牙作为慢性氟中毒的诊断指标的重要性。方法:通过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氟染毒,利用数码体视显微镜观察Wistar大鼠和C57BL/6J小鼠氟斑牙的形态变化。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共计32只,分笼饲养,C57BL/6J小鼠4组,每组12只,共计48只,分8笼饲养。对照组:蒸馏水组,实验组三组:氟化钠分别为50 mg/L组,100 mg/L组和150 mg/L组。在染氟至6个月时,应用在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和小鼠牙齿的动态改变。结果:染氟组Wistar大鼠和C57BL/6J小鼠牙齿均出现规则的斑纹、白垩状、延迟断裂、缺损等症状。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C57BL/6J小鼠氟斑牙的损伤程度大于Wistar大鼠。在慢性氟中毒大鼠和小鼠的牙齿变化中发现,大鼠和小鼠的牙齿变化程度与种属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通过利用体视显微镜对Wistar大鼠和C57BL/6J小鼠染氟6个月进行氟斑牙的观察分析,为慢性氟中毒鼠模型提供氟斑牙的形态学的详实依据。并且,可根据研究需要适宜选择氟斑牙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一种可以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铁还原酶活性的细胞化学方法。其化学原理是:当铁还原酶将铁氰化钾还原为亚铁氰化钾时,亚铁氰化钾与铜离子迅速结合生成浅棕色不溶于水的电子致密沉淀。为了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酶反应的结果,可用硫化物-银放大法将暗淡的棕色沉淀转化为强反差的黑色银沉淀。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专一性。在电子显微镜下,酶反应产物呈微细的颗粒覆盖在质膜上,这与其他研究者用生物化学方法获得的铁还原酶位于质膜上的观点是一致的。用该方法定位铁还原酶比以前报道的普鲁士蓝法要更为精确,后一种方法反应产物较粗并且沉积在质膜与细胞壁之间。此外,在本法中酶反应基质的pH为6.6,更接近铁还原酶的生理pH(5.5~6 .5),而普鲁士蓝反应液的pH仅为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