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癌症源于慢性炎症"之说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与认可,已成为近年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炎症实质为非可控性炎症,触发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各个病理过程;而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同样可通过自分泌或其他方式调控非可控性炎症反应,以利于自身生长。非可控性炎症在头颈恶性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此过程中涉及众多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本文就非可控性炎症与头颈恶性肿瘤(鼻咽癌、喉癌、口腔癌、甲状腺肿瘤及皮肤肿瘤)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Malignant melanoma has poor prognosis because of its high metastatic potential an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 possible approach to more effective therapy is induction of p53-dependent apoptosis. This approach is promising, since the wild-type p53 is expressed in most melanomas. An attempt was made to estimate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of p53 in several malignant melanoma cell lines. Most li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protein level and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p53. All cell lines expressing the wild-type p53 showed stabilization of p53, its translocation into the nucleus, and activation of several target genes in response to DNA-damaging agents, suggesting that p53 was functionally active. A high-molecular-weight protein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and mimicking a p53 epitope was found in several cell lin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DO-1 epitope is not derived from p53, ruling out cytoplasmic retention of p53 in melanoma cell lines. A mechanism of camptothecin-induced stabilization of p53 by decreasing the level of the HDM2 mRNA was described for melanoma cells but not for normal melanocytes, suggesting a differential effect of camptothecin on tumor-derived and primary cells.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Molekulyarnaya Biologiya, Vol. 39, No. 3, 2005, pp. 445–456.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Razorenova, Agapova, Chumakov.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90%。而据我们临床所见,大约有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其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肿瘤标志物又叫做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于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且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作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发现的可能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或者预后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突变型P53基因(m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mP53阳性表达率65.0%,PCNA阳性表达率78.3%,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表达均为阴性(P<0.05)。m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组、浆膜层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均较高(P均<0.05)。mP53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m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均增高,二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p27kip1蛋白在星形细胞瘤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p27kip1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结臬: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27kip1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而PCNA则相反,两者的表达成显著负相关。结论:p27kip1表达的缺失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CNA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p27kip1蛋白在星形细胞瘤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p27kip1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27kip1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而PCNA则相反,两者的表达成显著负相关。结论:p27kip1表达的缺失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CNA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相当一部分的人类肿瘤细胞存在过表达,EGFR的活化及过度表达影响着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与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相关,且对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述EGFR的结构及其功能、基因多态性,EFGR引起放疗抗拒的作用机制,EGFR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EGFR阻滞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3例大肠癌中P53(突变型)、PCNA、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PCNA蛋白、Ki-6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7.92%、100%、86.79%,与在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14%、10.7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67蛋白的表达和患者性别有相关性.此外,PCNA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在大肠癌中P53蛋白与PCNA蛋白、ki-67蛋白之间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P53、PCNA和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ki-67和P53之间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提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抑癌基因突变是相对独立的致病机制.3.PCNA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PC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无关,ki-67表达则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有关,提示ki-67在大肠癌不同性别患者间表达差异受ki-67不同于PCNA的细胞周期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层黏连蛋白亚基β3(LAMB3)在头颈鳞癌(HNS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免疫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多个在线数据库,分析LAMB3在HNSCC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以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通过基因共表达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探究LAMB3参与HNSCC的生物过程以及相关信号通路;预测调控LAMB3基因的上游靶miRNA。结果:LAMB3在HNSCC中高表达,LAMB3表达水平与年龄分布、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和HPV病毒感染状态相关;预后分析显示LAMB3在HNSCC中高表达预示患者不良预后,在肿瘤分期为Stage3、白色人种、肿瘤病理分期为Grade1和Grade2以及肿瘤新生抗原高表达HNSCC患者中总生存期更短;LAMB3表达水平影响HNSCC肿瘤微环境,LAMB3高表达能够降低B细胞、CD8+T 细胞浸润程度,升高CD4+T细胞浸润程度;基因共表达和功能相关分析表明,LAMB3高表达与基底膜形成、细胞连接、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有关;LAMB3潜在靶miRNA是hsa-miR-24-3p。结论:LAMB3在 HNSCC中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HNSCC发病风险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RASSFs)由10个成员组成,参与不同的细胞内机制如凋亡、细胞周期控制、微管稳定性等,一些家族成员表现出肿瘤抑制功能。目前发现RASSF6在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肿瘤形成有关,并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RASSF6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并分析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p53的表达。结果:p53阳性表达率在在肝癌组、癌旁组分别为47.5%和2.5%,在正常组未检测到p53阳性表达,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515,P=0.024);高分化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中低分化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分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存在p53基因的高表达,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温玉刚  王权  彭志海 《生物磁学》2011,(13):2590-2593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RASSFs ) 10个成员组成,参与不同的细胞内机制如凋亡、细胞周期控制、微管稳定性等一些家族成员表现出肿瘤抑制功能。目前发现RASSF6在肺癌、宫颈癌等实体瘤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肿瘤形成有关,并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RASSF6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功能与分子影像检测手段能来评价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计划和疗效,可指导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疗效。文章概述了功能与分子影像技术CT,MRI,PET-CT,超声检测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制定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结果显示,不同分子影像检测方法如在检查时机的选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观察放射治疗后肿瘤的残存和复发、预测放射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等方面均可起到重要作用。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联合应用,如PET-CT和MRI-CT等,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临床医生需在常规影像学手段的基础上,根据头颈部肿瘤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法的不同选用正确的功能和分子影像检测手段,更好地指导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综合评价放射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愈创紫草油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所致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所致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皮肤管理与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涂抹愈创紫草油治疗。比较两组皮肤黏膜损伤程度、临床疗效、放疗完成率、皮损愈合时间,放疗2、4、6周时数字评分法(NRS)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放疗前、放疗6周时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皮肤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损伤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80.00%高(P<0.05);放疗4、6周时观察组NRS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完成率均为100%,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放疗6周时观察组血清IL-6、PC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所致皮疹、红肿、瘙痒等皮肤不良反应。结论:愈创紫草油可有效减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皮损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HNC)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放疗的HNC患者150例。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HNC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吞咽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150例HNC患者,放疗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有93例,吞咽困难发生率为62.00%。根据放疗后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将患者分为无吞咽困难组(n=57)和吞咽困难组(n=93)。单因素分析显示,HNC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居住地、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期、肿瘤位置、累积放疗剂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男性、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期为III期、肿瘤位置为颈部肿瘤、累积放疗剂量偏高是HNC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P<0.05)。HNC患者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HNC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较高,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期、肿瘤位置、累积放疗剂量等均是其影响因素。HNC患者放疗期间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状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头颈部肿癌临床活检新鲜组织和石蜡包埋组织的两种处理标本,分别采用核酸分子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技术,分析了头颈部肿瘤组织基因组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同源序列,并研究HPV16的感染同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喉鳞状细胞癌DNA中有HPV16 DNA同源序列,检测频率在20.0%以上。2.PCR扩增石蜡包埋肿瘤组织DNA中HPV16的URR(病毒基因上游调控区)中的序列,电泳分析扩增产物在喉乳头状瘤、喉癌、鼻腔内翻性乳头瘤和口腔癌中检测率分别是11.1%、20.0%、42.9%和27.3%。3.研究表明HPV16 DNA阳性率与喉癌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人乳头瘤病毒可能是头颈部肿瘤的病毒病因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63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三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5例肺癌组织(其中57例有癌旁组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三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CNA、p63和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1%、38.46%及58.46%,但三者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肺癌组织中,PCNA、p6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均与组织分型有关(P0.05),且PCNA、p5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化越差,表达越高;p53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52,P=0.043),p63与p53、PCNA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PCNA、p63和p53蛋白的表达升高,三者均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临床可通过检测三者的蛋白水平,作为鉴别肺鳞状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癌的重要参考指标,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常规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从血液学的角度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81例头颈部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组(实验组)和头颈部良性肿瘤组(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共12个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LT、PCT、MPV、PDW、P-LCR以及BASO计数值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EU、MONO、EOS、PLR和NLR均低于实验组,而LYM计数值高于实验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NLR对于早期诊断的意义要优于PLR。结论: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中无明显意义,白细胞亚型计数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而NLR的诊断意义要高于PLR,或许可以联合其他鳞癌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