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究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以下简称"通体沉香")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可能机制。采用体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筛选,评价通体沉香不同温度加热熏香挥发性成分的抗炎活性;采用体内小鼠经典镇痛抗炎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耳肿胀及卵清蛋白(OVA)致脚趾肿胀等试验,评价通体沉香醇提物(WTAAE)预先给药处理的镇痛抗炎作用;通过检测药物处理炎症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探究通体沉香发挥镇痛抗炎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通体沉香加热熏香挥发性成分体外有较好抗炎活性,IC_(50)范围为30~50μg/mL;WTAAE能显著缩短小鼠痛阈时间,降低小鼠扭体次数,且同等剂量下WTAAE作用与野生沉香醇提物(WAAE)作用相当或略优,同时缓解小鼠耳和脚趾的肿胀程度,体内有较好镇痛抗炎作用;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通体沉香挥发性成分可显著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水平。通体沉香体内外均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致痛物质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期以来对沉香的过度开发,沉香野生资源日渐匮乏,沉香市场价格高涨.近年来,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白木香,但天然沉香形成的概率极低,古书记载"有香者百无一二",且形成需要周期较长,于是,沉香的结香技术成为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在受到伤害后产生的含有树脂的木材,中国自然分布的沉香属植物有土沉香和云南沉香。沉香树生长到一定年限后才有可能结香,结香是一个过程,树脂需要多年沉积才能形成沉香。研究表明,不同的沉香属植物所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大同小异,但沉香和没有结香的沉香木材所含化学成分差别极大。由于沉香较高的价值以及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并且沉香属植物结香周期长,诱导结香对植物伤害大,长期以来沉香属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5.
采用ODS、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从瑞香科(Thymelaeaceae)拟沉香属(Gyrinops)植物柳叶拟沉香(Gyrinops salicifolia Ridl)根部所产沉香中分离得到8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解析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1)、5,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2)、5,8-二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6,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4)、6-羟基-7-甲氧基-2-[2-(4-羟基苯)乙基]色酮(5)、6-甲氧基-7-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6-羟基-7-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7)和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拟沉香属植物所产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Elman比色法对全部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7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酸枣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酸枣(种仁、果肉、叶、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酸枣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俞树荣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5):19-23,27
近年研究表明,巴通体属(Bartonella)的成员已由原来1个种发展到12个种,其中至少有五日热巴通体(B.quintana)、没赛巴通体(B、henselae)、伊丽莎白巴通体(B.eliza-bethae)和杆菌样巴通体(B.bacilliformis)4个种可使人致病,本文就有关巴通体的分类、性状、致病性及实验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产木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多元醇,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它有以下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其甜度与蔗糖相当;具有较大的溶解热;加热不易变性变色;被人体利用时不需要胰岛素的促进作用,在体内可促进胰岛素的少量分泌;用于静脉滴注时,血液中的丙酮酸、乳酸以及葡萄糖的含量会有所下降,肝糖元则有增加;无细胞毒性,可透过细胞膜成为组织的营养等。这些特性使得木精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木糖醇作为甜味剂,口感清凉,而且可以预防龋齿;作为食品添加剂,可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木糖醇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的辅助治疗剂和营养甜味剂[1,2]。目…  相似文献   

9.
王昌河  蒋平  曹林  郭聪 《四川动物》2004,23(4):368-373
目前,家蚕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以BmNPV为载体,在家蚕体液中表达多种有用蛋白,其表达量比其它生化微生物高出许多倍;但是家蚕绢丝腺细胞表达外源蛋白比家蚕BmNPV表达系统有着更大的优越性。本文综述了家蚕BmNPV表达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家蚕丝腺反应器表达外源基因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人类正面临着此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局面,其诊断、治疗和预防依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介绍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报道的538份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重点阐述了巴尔通体和相关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预测这些研究将对人类理解和控制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伊犁贝母的主要药用部位是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野生伊犁贝母资源曾被滥采滥挖,导致其药用资源短缺,新疆多地开展了人工伊犁贝母培育工作,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就伊犁贝母鳞茎中以西贝素为主要代表的生物碱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作用、栽培工艺、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为伊犁贝母药用资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纳豆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有学者从日本的传统食物纳豆中成功分离出了纳豆芽孢杆菌,它是属于细菌科和芽孢杆菌属的范畴,对人体没有病原性危害,是一种安全菌株。作为一种众所周知的益生菌,纳豆芽孢杆菌已经证明有着多种益生功能。本综述介绍了纳豆芽孢杆菌在生物保鲜、畜禽生产及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并对纳豆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市场提供的沉香来源广泛,品种繁杂,包括国内沉香和进口沉香,而进口沉香来源的国家地区又各有不同,本文对国内外沉香的质量评价及主要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总结,旨为沉香药材的应用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咖啡酸(caffeic acid)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分布非常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普遍存在于一些食物中,如水果、蔬菜、谷物等,在一些天然药物中也含有这一类活性成分,如丹参中水溶性的丹酚酸类成分,当归中的阿魏酸、咖啡酸,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近年来,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新的生物活性正在不断被发现。作为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的资源丰富,而目前其资源利用率还非常低,一些富含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的天然植物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的分布及其药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抗菌肽在生物界分布广泛,从最低等的生物病毒、细菌到高等的动植物都有分布,抗菌肽不但广谱抗菌,能杀死耐药菌株,而且它的杀菌机制使病原菌不易发生耐药突变,有望开发为新一代抗菌药物,目前人类已在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到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蜈蚣的药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蜈蚣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蜈蚣的药用研究正在逐步升温,本文从蜈蚣全虫浸提物的药效,虫体的化学组成和蜈蚣毒的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了蜈蚣的药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用野菜资源的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药用野菜资源的研究及开发严启新肖小河(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事医科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野菜,是指森林蔬菜或山林蔬菜,包括某些森林植物的根、茎、果、花和菌类,是纯净的天然食物[1]。药用野菜泛指可供药用的野...  相似文献   

18.
疟疾肆虐,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疫苗作为一个关键性的预防策略,为消除疟疾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针对疟疾疫苗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其中红细胞前期疟疾疫苗、红细胞内期疟疾疫苗、传播阻断疫苗以及多抗原、多表位重组疟疾疫苗和多阶段融合蛋白疟疾疫苗等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疟疾疫苗获得上市许可,未来作为可以拯救生命的优质、高效的抗疟疫苗或将成为根除疟疾不可替代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结香方法对土沉香木质部芳香物质形成的影响,为创新和优化土沉香结香技术提供理论参考。设置钻孔、火烧孔和黄绿墨耳菌溶液3个结香处理,12个月后取样检测各处理的土沉香木质部组织变色范围、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并用95%乙醇(色谱纯)提取个处理土沉香样品的醇溶提取物,测定沉香四醇和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结果表明:(1) 黄绿墨耳菌溶液处理的土沉香木质部组织变色范围最大,纵向变色距离最长达120cm,横向变色距离最宽达3.84cm;钻孔和火烧孔处理,纵向变色距离均超过120cm,但横向变色距离最宽仅为0.58cm和1.06cm。(2) 3种结香处理的土沉香木质部组织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CK (P<0.05),降幅范围在24.82~55.25%;黄绿墨耳菌溶液和火烧孔处理的土沉香木质部组织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 (P<0.05),钻孔与CK差异不显著((P>0.05)。(3)钻孔、火烧孔和菌液处理沉香醇溶性提取物含量达到11.84%、13.26%和21.08%,显著高于CK (P<0.05);沉香四醇含量达到0.18%、0.26%和0.42%,对照处理未检测出沉香四醇。(4) 钻孔、火烧孔和黄绿墨耳菌溶液处理的土沉香芳香物质中分别鉴定出29种、33种和36种,主要成分包括色酮及其衍生物、沉香螺醇、愈创木醇、香树烯、苄基丙酮、二氢卡拉酮、枯苏醇、α-檀香醇和壬醛。说明黄绿墨耳菌溶液诱导土沉香木质部组织变色范围最大,淀粉含量消耗和可溶性糖增幅最大,醇溶提取物、沉香四醇含量及其芳香物质积累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药用真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且有副作用小或食药同源等特点。但目前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而复杂,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该文主要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种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