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1月19日深夜,叶济宇同志因病逝世。作为他的同事,我们感到回顾他对我国光合作用研究作出的贡献是最有意义的悼念。  相似文献   

2.
汤飞凡教授离开我们已经29年了。今天我们集会纪念汤教授诞辰90周年,作为他多年的学生和同事,最近我复习了汤教授在20~30年代研究病毒的文章,深深地感触到一个先行者的远见卓识。虽然从30年代后期起,汤教授的主要兴趣和精力已转向范畴更加广阔、也更加迫切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生物制品事业,但是他的早期病毒研究工作,至今仍闪耀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5月5日晚7时10分和我们永别了.从此,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诚挚的良师益友.今天,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科学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我最早认识王应睐先生是1946年.当时我有幸考取公费去英国留学,而王先生那时刚从英国回国担任前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王先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8年,对英国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情况非常熟悉.因此,我求见王先生向他请教,去英国学习生物化学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等方面请他指点.王先生热情接待了我这个年青的学生,详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他强烈建议我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认为,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活跃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之一,不仅在生物化学各个分支领域都有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在各相关学科,也都实力雄厚,加以学术空气浓厚,对学习和进行研究工作十分有利,他还建议我师从他自己的导师Keilin教授.他说Keilin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崇高的国际学术地位,并且为人厚道,对中国学生也好.他还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叫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求见Keilin教授,请求帮助.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山冰缘植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山冰缘植被是山地植被垂直带分布最高的植被。我们根据多年野外考察资料,试图对该植被的组成特点、生态环境和起源等问题做一综合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刘书润是在我们“绿家园志愿者”一月一次的记者沙龙上说的感谢沙尘暴,同时被他感谢的还有污染。当时,是我不知趣地向大家解释,刘先生说的感谢是带引号的。其实人家刘先生并不需要我的解释。 生态学与人情味 和刘书润相识是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0年12月在深圳召开的一次会上。那天,当我知道坐的一车人不是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就是植物学家、生态学家时,就把自己在制作广播  相似文献   

6.
记念吕君昌     
徐星 《化石》2019,(1):69-71
<正>2018年10月9日,我曾经的同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吕君昌博士意外去世,享年53岁。对于我,对于许多同仁,君昌的离去太过突然。知道他疾病缠身,曾经想去探望,但没能成行,后来听说他情况转好,稍感心安,不想突然传来他去世的噩耗。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没能见他一面,深感内疚。现在想来,也许另外一件事情让我更内疚。我硕士论文涉及的一件标本采自甘肃酒泉马鬃山地区,是一件较为完整的鹦鹉嘴龙标本,由董  相似文献   

7.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9):96-103
我去西藏是为了淘宝。什么宝呢?化石。 西藏的化石之所以为宝,除了其蕴涵的关于古生物、进化的信息之外,更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这些化石还能够为我们了解高原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演变的过程提供线索。在我工作过的中国古动物馆里,就“沉睡”着一件曾经生活在2亿1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海洋里的鱼龙化石——喜马拉雅鱼龙。  相似文献   

8.
栗静舒 《化石》2013,(1):24-35
我对西藏的印象,最初来自小说。从初中看的《流云尼玛》、高中安妮宝贝的《莲花》,到大学里的《鬼吹灯》,西藏在我心里一直是遥不可及的虚幻存在,代表最深刻的神秘和最极致的美丽。记得大学里有一个西藏班,我曾问一个藏族女孩什么是格桑花,她看着我,一脸迷茫。如今,突然有机会去西藏参加旧石器考古调查,我也终于有机会去看看真正的格桑花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1,21(3):176-177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5月5日晚7时10分和我们永别了。从此,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诚挚的良师益友。今天,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科学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来电中惊悉王志均教授不幸谢世的消息 ,不胜痛惜和哀恸。王教授在漫长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 ,成就卓著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才俊 ,为中国生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素为人们所敬仰。他的逝世是中国生理学界和科学界沉重的损失。王教授又是一位热心的学会工作者 ,中国生理学会的成长和发展 ,凝聚着王教授的无数心血。在担任理事长期间 ,他领导生理学界的同仁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中国生理学的发展。他从不谋私利 ,为人敦厚 ,团结同事 ,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楷模。早在学生时代 ,我就从书本上了解到了王教授在消化生理方面的杰出贡献 ,深为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5月 5日晚 7时 1 0分和我们永别了。从此 ,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党员 ,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 ,他的同行、同事和学生失去了一位诚挚的良师益友。今天 ,他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是他的科学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王应睐教授于 1 90 7年诞生在福建省金门县一个华侨家庭。他二岁丧父 ,六岁丧母 ,童年是相当艰辛 ,但这却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养成坚强、发奋的秉性。他 1 92 5年先后进入福建协…  相似文献   

12.
西藏飞蝗各发育阶段的耐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农牧业害虫。对该虫各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表明,西藏飞蝗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最低,分别为-22.02℃、-16.36℃,4龄蝻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高,分别是-6.46℃和-5.05℃,西藏飞蝗在甘孜以卵越冬。  相似文献   

13.
在这金秋宜人时光,我们怀着极其敬重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杨福愉院士的80华诞。值此庆贺寿辰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地在这里回顾杨福愉先生50年来的科研活动,探讨他的学术思想,了解他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对杨福愉先生寿辰的最好庆贺,也是从事生物膜研究的同事、同仁们对生物膜研究领域中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的一个良好机会,特别是对进一步激励有志于生物膜研究的年轻一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墨脱精灵     
正如果说一个地方,让你能魂牵梦绕,让你心之向往,这就是西藏的墨脱。西藏墨脱是徒步旅行者的终极挑战,是科学家的伊甸园,是信徒们的莲花宝地。在这里,星球上最高的水遇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硬生生地冲刷出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里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最前沿。至今也没有完整地通公路……这里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一人,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金秋宜人时光,我们怀着极其敬重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杨福愉院士的八十华诞.值此庆贺寿辰之际,我们回顾杨福愉先生五十年来的科研活动,探讨他的学术思想,了解他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对杨福愉先生寿辰的最好庆贺,也是从事生物膜研究的同事、同仁们对生物膜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切磋的一个良好机会,特别是对进一步激励有志于生物膜研究的年轻一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马鹿为我国特有种,曾一度被认定为野外灭绝。在其生境中有多种食性相近的野生有蹄类及家畜同域分布,探究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西藏马鹿与这些有蹄类的食物资源种间竞争与共存关系十分必要。2013年和2014年8—9月,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确定了桑日县西藏马鹿自然保护区西藏马鹿、白唇鹿、藏原羚、牦牛、山羊草青期食物组成,并比较分析了西藏马鹿与同域野生有蹄类、家畜之间的食物重叠和分化状况。结果表明: 西藏马鹿与其他有蹄类具有相似的可食植物种类组成,但所占食谱比例不同。西藏马鹿主要可食植物多为其他有蹄类次要可食植物,其中弱小火绒草为西藏马鹿(在动物食谱中的百分比为11.2%)与牦牛(10.2%)共同的主要食物,西藏柳为西藏马鹿(9.6%)和白唇鹿(11.4%)共同的主要食物。从科级水平来看,豆科植物为西藏马鹿(21.4%)与藏原羚(42.5%)的共同主要可食植物,莎草科植物为白唇鹿(49.2%)、牦牛(33.4%)、山羊(50.3%)的共同主要可食植物。菊科植物作为西藏马鹿(29.6%)的主要可食植物,也是白唇鹿(7.6%)、藏原羚(11.6%)、牦牛(17.3%)和山羊(14.1%)的次要可食植物。禾本科植物作为西藏马鹿(7.1%)次要可食植物,较其他4种有蹄类(白唇鹿13.6%、藏原羚12.3%、牦牛11.5%、山羊16.0%)所占比例低。西藏马鹿与其他有蹄类食物重叠度均高于0.5,与牦牛的重叠度最高(0.65)。西藏马鹿食物多样性指数(1.32)、均匀度指数(0.37)和生态位宽度指数(15.79)均较高。与2007—2008年相比,西藏马鹿食物组成变化较大,豆科植物比例增大,莎草科植物比例降低,食物质量总体有所提高。西藏马鹿与家畜之间存在较高的食物资源竞争,这将进一步影响西藏马鹿的分布范围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许根俊 《生命的化学》2001,21(3):182-185
王应睐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们的研究所 ,远远地离去了。可是每当我走进生化大楼 ,我就听到他的稳重而又带着匆忙的脚步声 ,听到他那略带福建口音的呼唤声。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事实。在他最后的日子里 ,我去华东医院看他 ,当我退出他的病房时 ,他两次召我回去 ,似乎有什么话要交待 ,可是我两次回到他的身边 ,他却发不出声音。我递去铅笔 ,他那颤抖的手 ,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这成了我的终身遗憾。1 95 7年 ,我来到生理生化所。当时 ,中国的大学里还没有生化系 ,国外生物化学也大都是依附在生理系或化学系 ,…  相似文献   

18.
接到王德宝先生仙逝的消息时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我和他共事多年 ,195 9年我从有机所回到生化所时 ,分配到了王先生的组里。有一段时间 ,我和他共处一室 ,王先生给我讲他在美国的生活和他回国时的困难。他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人 ,我生气的时候 ,他常常对我说“别着急嘛” ,使我平静下来。他也是一位很耐心的人 ,如果他对我们的实验结果有不同看法 ,他会平静地与我们讨论。我至今仍能快乐和感激地回忆起我和王先生共事的那段时光 ,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196 6年我回柏林后 ,我被洪堡大学医学系微生物研究所录取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当时的…  相似文献   

19.
李昌甫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的生化学家。2006年1月28日是李教授逝世5周年的日子。我们这些当年曾受过他教诲的学生,并又成为他数十年的同事,如今也都退休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想起我们和他共同度过的那些激荡岁月,不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我们要向九泉下的李教授说的一句话就是,“李先生,您安息吧,我们从您手上接过来的火炬,又已经传交下去了,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它将燃烧得更火红。”李教授1917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是遗腹子,由他的伯父(李淑一的父亲)抚养成人。在伯父的培养下,他有良好的国学基础,擅长诗词歌赋,成文敏捷,其书…  相似文献   

20.
在这金秋宜人时光,我们怀着极其敬重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杨福愉院士的80华诞.值此庆贺寿辰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地在这里回顾杨福愉先生50年来的科研活动,探讨他的学术思想,了解他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对杨福愉先生寿辰的最好庆贺,也是从事生物膜研究的同事、同仁们对生物膜研究领域中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的一个良好机会,特别是对进一步激励有志于生物膜研究的年轻一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