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丁文宁教授.牵线的不是人,而是一种鸟.它叫黑颈鹤,别名藏鹤,是一种我国的特有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拍摄一部关于黑颈鹤的动物片,我们如约前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拜会丁教授.  相似文献   

2.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世界濒危物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列入全球性急需拯救的鸟类,也是我国特产的大型涉禽,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笔者与云南大学王紫江等人于1988年12月4日,在昭通市拟建的渔洞水库库区进行生物资源考察时,在大山包乡大海子水库发现了一群黑颈鹤,并在跳墩河水库边一农民家中,收集到一只因受伤被农民捕杀后留下的一张完整的皮。同年冬春据乡政府调查,越冬的黑颈鹤约有450只。为进一步落实黑颈鹤的数量与分布,又组织有关科技人  相似文献   

3.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又名西藏鹤,是世界濒危物种。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的头顶是一种裸露的红色粗糙皮肤,着生黑色发状毛。紧跟眼的后侧有一白斑,并向后延伸;头的其余部份和颈部为黑色羽毛,虹膜黄色。翅的初级飞羽与次级飞羽为黑色,尾黑褐  相似文献   

4.
黑颈鹤繁殖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Przeralski)为我国特有的珍贵鸟类之一。至今为止,对这种鹤的繁殖生态,除贝克(Baker 192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1961年)、艾丽(Ali 1972年)等有一些零星资料外,尚未见有较详细的报道。为了加强对珍贵动物的研究,我们于1978年6月至8月在青海省进行了选点调查,重点调查了玉树县隆宝滩黑颈鹤的繁殖生态。又于1979年4至6月在该地区,进行了黑颈鹤繁殖生态的定点观察,现将所得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全世界仅有800多只黑颈鹤,主要分布在中国。动物园显然不可以再直接从野外捕捉黑颈鹤补充自己的动物资源,可偏偏这宝贝在动物园里就是不肯繁殖。动手解决这个难题,拉开了动物园从利用自然转向保护自然的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若尔盖高原沼泽黑颈鹤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家驹  罗佳 《四川动物》1991,10(3):37-38
青藏高原特产珍禽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为重点保护的几种鹤类之一,也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自普尔杰瓦尔斯基(Prijevalsky,1876)首次在我国青海湖发现后,曾有Watton(1904)、Dolan(1939)、Ali(1947)等零星报道。近年来姚建初(1982)、郭聚庭(1981)、吕宗宝(1980、1988)、王岐山等(1987)、郑作新(1987)等对黑颈鹤的分布、数量、繁殖及研究现状加以报道。然而若尔盖高原的黑颈鹤研究甚少。自斯通(Stone,1933)在松潘草地采到标本之后,仅有郑作新等(1965)、王有辉等(1989)及四川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陕西省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7.
车烨  杨乐  李忠秋 《生态学报》2018,38(4):1375-1381
以往关于动物警戒行为的研究多以经典随机独立模型为基础,然而,近期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则向该模型发出了挑战。根据警戒行为同步性程度的不同,集体警戒可能存在基于模仿的同步警戒和避免重复的协调警戒两种模式。研究了中国雅鲁藏布江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家庭群的警戒行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由于年龄和是否携幼所导致的个体警戒水平的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家庭群的集体警戒水平,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集体警戒的实际观测值和独立假设下的预期值从而确定越冬黑颈鹤家庭群的警戒同步性。结果表明家庭群中的幼年黑颈鹤警戒行为时间显著低于成年黑颈鹤,但幼鹤的存在对成鹤的警戒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黑颈鹤家庭群的集体警戒水平没有差异,但并未如预期表现为同步警戒。警戒行为模式是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越冬黑颈鹤生境中不存在落后目标策略的捕食者和高强度的捕食风险,因而可能不足以诱发以降低捕食风险为主要功能的高强度的警戒行为同步性;同时,在资源匮乏的冬季对食物获取的优先性可能也削弱了对同步警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原旗舰物种,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是反映高原生态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为了解黑颈鹤如何在多因素作用下适应人类改造过的栖息地环境, 本研究利用遥感解译、最近邻分析与随机森林模型对繁殖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河湿地的黑颈鹤的筑巢栖息地偏好及人为干扰进行研究。2019年和2020年每年的4-9月在党河湿地内对巢位点等数据进行收集。研究结果表明: 党河湿地内巢址与人为干扰的分布位置明显不同, 两者的主要分布区呈现镶嵌状。距深水沼泽距离、距浅水沼泽距离与距湖泊距离是影响黑颈鹤筑巢栖息地选择最关键的3个环境因子。黑颈鹤筑巢时偏好在距离深水沼泽< 125 m、距离浅水沼泽< 130 m、距离湖泊< 270 m的区域内筑巢。黑颈鹤对沼泽、湖泊等资源的偏好是其巢址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力, 而房屋与公路等人为干扰对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很小。黑颈鹤筑巢时强烈偏好的栖息地在湿地内占比低、分布聚集且适宜范围有限, 繁殖区域较狭窄。黑颈鹤巢址间距离的上升表明黑颈鹤栖息地质量可能有所下降, 牲畜数量的增长、冬季牧场的多季节利用以及气候变化可能是主要原因。建议在党河湿地内不新增房屋及公路等人为干扰, 同时继续适当限牧, 并给予牧民充足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9.
云贵高原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云贵高原有黑颈鹤的两个越冬区:(1)云南西部;(2)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这两个地区的黑颈鹤数量占全球种群的1/4至1/3。国际鹤类基金会与云南省林业厅于2001/2002年冬季在云贵高原联合对黑颈鹤进行了一次同步计数,本次调查覆盖了17个已知或潜在的黑颈鹤越冬地点,其中15个地点有黑颈鹤分布。在2002年1月18日和19日,分别记录到3261和3182只黑颈鹤。本调查还统计了灰鹤、斑头雁和赤麻鸭,数量分别为:灰鹤804和1158只;斑头雁1759和2978只;赤麻鸭3442和5444只。与1991/1992年冬季进行的调查结果相比,黑颈鹤在这一地区的数量增加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颈鹤在产卵期补产卵及人工孵化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依据我们野外观察到的黑颈鹤繁殖习性,并参考其它鹤类资料,今年5—6月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地区进行了黑颈鹤人工孵化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黑颈鹤产1—2枚卵,所用种卵是直接从正在孵卵的巢内两枚卵中取一枚,随即放入运卵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30—36℃。每隔l—2小时开箱通气,以免胚胎室息死亡。卵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振动,卵运回后,进行测量与编号。然后放入孵化箱孵化,温度逐渐上升。孵化箱与孵化室在开机前必须消毒。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我们在四川省若尔盖,从一只死亡的野生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小肠内检获吸虫标本71条,经鉴定为乌鸦棘口吸虫(Echinostoma corvi Yamaguti,1935)。乌鸦棘口吸虫,首次报道于日本的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 Linne),1955年又从苏联的大嘴乌鸦(Corvus levaillantii Lesson)体内检获。我们从黑颈鹤采到的标本,除虫体较大(模式标本体长10.00—11.40mm,体宽1.62mm;我们标本体长13.00—15.20mm,体宽2.00—2.80mm),以致各部度量数据也相应增大外,其他形态特征与模式标本基本相符,见图1—3。乌鸦棘口吸虫在我国黑颈鹤内的发现@简世才$陕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据已收集到的数据,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确定了黑颈鹤种群的性比为1:1,避免了大量取样。根据黑颈鹤的特点,我们将其种群分成4个年龄组,并求出了各年龄组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据此建立了描述黑颈鹤种群动态的数学模型。用模型计算得出在乌蒙山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为1.85‰;理想的种群结构为幼鹤、亚成鹤、成鹤、老鹤分别占总数的15.5%、21.5%、60.2%、2.8%,最后预测了乌蒙山黑颈鹤种群在1988~2000年越冬期的数量。1989年1月经实地调查该种群总数为310只,而预测值为303只,误差约2%。  相似文献   

13.
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种。我是1993年的夏天就在青藏高原上认识了。那次我看到的鹤正处于繁育期,所以我们人类很难靠近,拿着望远镜才能看清楚它们。不过,那次也幸运地看到了它们从我们头顶上匆匆飞过时那修长的身体。 第二次看到它们,是1996年在美国的国际鹤类基金会。在那里我被告知,全世界15种鹤中,国际鹤类基金会最后得到的一种鹤是黑颈鹤。它很珍贵,国际鸟类红皮书上,榜上有名。并将它们列为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物种。 做为一个广播记者,我很想录到全世界15种鹤类的鸣叫。可美国科学家告诉我,黑颈鹤最不爱叫,能不能录到,要看你的运气。说来也好玩,在国际鹤类基金会,这最不爱叫的黑颈鹤的叫声,是我最先录到的。当地的科学家开玩笑地对我说,它们一定是知道老乡来了,想和你诉诉乡情。在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我不知道黑颈鹤住在那儿想不想家,但可以  相似文献   

14.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区,是黑颈鹤最集中的繁殖地。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结合历史文献该区岛类区有81种。属国家及国际间保护的鸟类有49种,占60.5%,其中国家Ⅰ组保护岛类有7种,Ⅱ级有15种域鸟类较为丰富且数量较大。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的65种占80.2%,东洋界4种占4.9%,广布种11种占13.6%。该区鸟类区系是由更新世北方区动物九发展而来,从晚更新世经草原或森林--草原鸟类发展到至今的高原湿地鸟类。  相似文献   

15.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野外种群数量少,许多动物园以及保护区等机构用迁地保护的方式对黑颈鹤进行保护和繁育,然而长期以来笼养黑颈鹤繁殖率低。本研究运用非损伤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行为观察,对繁殖期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进入繁殖期黑颈鹤的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繁殖期生理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繁殖前期雄性黑颈鹤的睾酮水平显著升高,与非繁殖期以及繁殖期的其他阶段差异显著,表明睾酮可有效监测雄性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状态,为人工采精选择合适的时间提供理论基础;交配成功的雌性黑颈鹤繁殖中期的孕酮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表明该指标可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的交配状态。综上,通过非损伤性的采样研究手段,遴选合适的生理指标参数可以为黑颈鹤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藏黑颈鹤的保护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主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每年在西藏繁殖的黑颈鹤数量在4000只以上,越冬的数量达6000多只.目前西藏保护黑颈鹤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个,即西藏色林错黑颈鹤繁殖栖息地自然保护区(8936.3 km2 )和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自然保护区(6143.5 km2),这两个保护区在黑颈鹤的保护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分布在西藏的黑颈鹤研究和保护的成果及其进展,包括黑颈鹤在西藏的地理分布、种群生态、生境现状以及保护管理现状,并对目前黑颈鹤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黑颈鹤的越冬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迁徙鸟类,其繁殖地和越冬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又由于其数量不多,分布局限,在鹤类中是珍稀的种类,被列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山包越冬黑颈鹤迁徙路线的卫星跟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2月26日和3月1日在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4只越冬黑颈鹤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PTTs),跟踪研究其迁徙路线和迁徙停歇地。2005年春季迁徙中,有2只跟踪黑颈鹤到达繁殖地,其中1只黑颈鹤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分别完成从繁殖地返回越冬地和从越冬地再次到达繁殖地的迁徙过程。2只春季迁徙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沿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一直向北到达黄河上游白河及黑河沿岸若尔盖湿地内。春季迁徙过程中,途中停歇3—4次,总迁徙距离是674—713km,迁徙全程所用时间3—4天。秋季迁徙全程所用时间8天。在4个PTTs工作期间,共确定有13个黑颈鹤迁徙停歇地,其中11个停歇地在河流滩地;其他2个停歇地在高山湖泊附近。总体上,黑颈鹤一般选择海拔在1900m以上湖泊、河流等湿地内,距离耕地较近且人、畜干扰较少的栖息地停歇。  相似文献   

19.
阮欧  刘绥华  陈芳  罗杰  胡海涛 《生态学报》2022,42(5):1947-1957
生境适宜性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濒危物种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中用于物种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环境变量数据多存在分辨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在研究小尺度物种生境适宜性时误差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黑颈鹤的出现点数据与光学、雷达遥感数据及地形辅助数据得出栖息地与觅食地特征,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草海越冬黑颈鹤细尺度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运用多源遥感和地形辅助数据生成的环境变量结合MaxEnt预测黑颈鹤的栖息地与觅食地效果都较为优秀,两者受使用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值(AUC)值均大于0.94;(2)距耕地距离、距水域距离、水深及距建筑距离是影响黑颈鹤栖息地主要环境因子,而影响觅食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则是距耕地距离、优势植被、距建筑物距离和水深。(3)草海自然保护区黑颈鹤栖息地与觅食地的最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较小,栖息地与觅食地最、次适宜区总和分别为6.404km~2与12.644 km~2,占比仅为研究区的6.43%和12.69%。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源主要是游客和当地的居民,潜在地威胁着黑颈鹤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因此,为了避免保护区黑颈鹤栖息地与觅食地的退...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Anit-G2001卫星追踪器在动物追踪领域又获新进展。以下是该设备在1号黑颈鹤迁飞过程中捕捉到的定位信息,所有数据均真实可靠。目前该系列产品数据传回率非常高,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动物保护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