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该研究首次借助林冠塔吊调查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脑香热带雨林样地内69棵树13个垂直高度上的附生苔藓植物,结果表明:目标样树上共记录到隶属于25科60属的90种附生苔藓,其中细鳞苔科物种数最多,占比达25.6%。13个垂直高度上共划分出三种生态类型:喜阳苔藓(散生巨树上45 m的区域),喜阴苔藓(乔木树干上15 m的区域),广布苔藓(广泛分布于宿主各个垂直高度上,生态位宽),并筛选出对微生境有特殊偏好的17种苔藓指示种(IndVal≥0.7,P0.05)。随宿主垂直高度的升高,扇型和交织型的苔藓占比降低,悬垂型苔藓占比先升高后降低,细平铺型和粗平铺型的苔藓占比升高。大气湿度、水汽压、胸径以及树皮粗糙度对附生苔藓生活型的分布偏好具有显著影响。总之,沿宿主垂直高度上的附生苔藓对微环境变化在生活型和形态结构上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而同一种生态型的苔藓群落有相似的适应机制。因此,在森林林冠生境变化的监测和管理中,对微生境具有明显偏好的附生苔藓物种可作为有效的指示材料。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树附生苔藓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上海市18个样点的树附生苔藓植物种类与盖度样方调查基础上,报道了43种树附生苔藓植物,其中藓类39种,苔类4种.根据盖度值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 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其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树附生苔藓植物可聚类为4个样点组:样点组Ⅰ为7个样点,6个位于市中心,共有树附生苔藓16种,总盖度为12.43%;样点组Ⅱ为市郊样地年龄较年轻的4个样点,共有树附生苔藓11种,总盖度最小为8.47%;样点组Ⅲ为市郊6个样点,共有树附生苔藓33种,总盖度为25.82%;样点组Ⅳ为佘山自然保护区一处,共有树附生苔藓10种,总盖度为26.42%.结果反映了城市树附生苔藓植物分布与不同生境、环境污染及人为干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福建武夷山叶附生苔类植物着生生境因素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附生苔类植物在世界各热带雨林地区均有所报道,但对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仅有温度与湿度方面的报道。随着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深入调查,我们注意到光照的强弱也是影响叶附生苔类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样方的选择叶附生苔类植物在武夷山地区已知有36种之多,它们分布在海拔450—1300m(主要为650—1200m)之间。通常,在同一被附生的蕨类或种子植物叶面往往有2—3种苔  相似文献   

4.
<正>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毗邻老挝和缅甸,年平均温度在20~25℃之间,年降水1500毫米左右。这种湿润的气候为热带雨林的发育和物种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热带雨林区之一。该地区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植被茂密多样,包括遮天蔽日的高大乔木、密集丛生的草本和灌木、随处可见的藤蔓植物,以及众多附生在树干上的兰花和蕨类植物。这些植被形成了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我国西南部分酸雨污染重区的树附生苔藓的种类、分布、盖度和频度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计算了各样点的大气净度指数(IAP)。据此,可将样区划分为:1)严重污染区,树附生苔藓0~2种,IAP值10以下,降水pH值3—3.5;2)污染区,树附生苔藓4—13种,IAP值10—30,降水pH值4—5;3)基本纯净区,树附生苔藓19种以上,IAP值40—90,降水pH值5.5—6.5。人工模拟酸雨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表明,pH3.0以下酸雨可使大部分苔藓种类在半年内死亡;pH4.5酸雨使80%苔藓植物在1年时间内死亡,但少数抗酸性种类,在pH3.0酸雨下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影响广东黑石顶树附生苔藓分布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5个2500 m2样地内树附生苔藓的调查及有关环境因子的测定,研究了树附生苔藓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树附生苔藓在不同高度的分布存在一定梯度,20 cm高处树附生苔藓的种类数与盖度均大于60 cm及更高处,且其群落优势种的数量组成与后者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树种附生苔藓盖度和种数差异较大.基于附生苔藓植物的盖度进行DCA排序及聚类分析将树种分成四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因具有两种特有的网藓(巴西网藓Syrrhopodon prolifer和鞘刺网藓S.armatus)单独一组,福建青冈(Quercus chungii)亦与其余各种的差异均较大,形成一组,其余阔叶树种根据其所处的森林类型分成两组,针阔叶混交林内的阔叶树种和次生阔叶林内的阔叶树种各形成一组.对环境因子及树皮含水量和pH的分析显示,垂直梯度上空气湿度的差异可能是造成附生苔藓在不同高度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不同树种附生苔藓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树皮pH的影响,而与树皮含水量无关.同一树种上树附生苔藓的分布又在一定程度上受森林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南方5个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表植被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方法是:在每个研究区域内,按照地形梯度分别布设50个1m2 的样方,记录样方内所有物种的频度及相关的环境变量,5个研究区域共设250个样方,每个样方分别调查两次.通过单元及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维管植物物种频度在一个区域明显下降,另二个区域显著增加;苔藓物种频度在一个区域有明显下降,另一个区域明显增加;苔藓物种数量在3个区域显著增加,另二个区域显著下降;维管植物物种数量显著增加在二个区域;物种组成沿着第一个植被梯度轴DCA 1没有显著变化,沿着第二个植被梯度轴DCA 2在二个区域有显著变化.综合分析表明,苔藓对气候变化及其波动反映敏感,是较好的气候变化及气候波动生物指示因子,而管植物数量及频度的变化没有明显证据显示与土壤酸化和大气污染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东南部屏边县与河口县之间,海拔225米至2365米,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等为主。由于该地区直接受到北部湾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加之植被类型齐全并且保存完整等原因,该自然保护区的蕨类物种丰富独特,附生蕨类植物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杨建波  马友鑫  白杨  曹慧 《广西植物》2019,39(9):1243-1251
为了评估云南省西双版纳森林植被乔木多样性的时间变化,该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收集了该地区4种主要森林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针叶林)乔木多样性数据,结合遥感影像提取了该地区4种森林植被在1992年、2000年、2009年和2016年4个时期的分布,用Simpson、Shannon-Wiener和Scaling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比4种森林植被乔木均匀度差异,并利用Scaling生态多样性指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评估该地区在4个时期的森林乔木多样性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1)森林面积比例变化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表现为由1992年的65.5%减少至2000年的53.42%,减少到2009年的52.49%,再增至2016年的54.73%,但热带雨林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2) 4种森林植被对乔木多样性的贡献有明显差异,均匀度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丰富度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暖热性针叶林,对乔木多样性贡献的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暖热性针叶林。(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乔木多样性呈现持续减少趋势,4个时期西双版纳森林植被乔木多样性排序为1992年>2009年> 2016年> 2000年。以上结果表明经济活动是影响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持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金华北山地处中亚热带北部, 在植被区划上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该区植被是遭砍伐后恢复的次生林, 目前正处于快速的正向演替进程中, 这为研究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动态演替机制及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平台。为进一步了解金华北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 该文以国际上通用的大样地调查方法, 采用固定样方对其南坡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 其中森林样方面积30 m × 30 m, 灌丛样方面积为20 m × 10 m、30 m × 10 m。调查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记录群落生境信息, 计算木本植物重要值, 分析群落的类型及特征, 并制作每个样方主要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图。论文提供了24组详细的群落样方数据(包括21个森林样方和3个灌丛样方), 含有11个群系。  相似文献   

11.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是构成山地原生常绿阔叶林结构及景观的重要组分之一,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维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以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对林冠树干和林下木质残体、林地及岩石表面四类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的物种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Kendall一致性指数计算了各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物种之间的相关联程度,用聚类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物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山地森林具有丰富的苔藓植物,共记录141种,分属38科69属,其中林冠树干上分布的苔藓植物的物种数量最多,为94种,林地上最少,仅29种;有27种苔藓植物同时分布在这3种以上的生长基质上。通过对不同类型生长基质之间苔藓植物种间关联程度的分析,发现在微生境的尺度上,随着优势苔藓植物种类间的关联程度的增加,苔藓植物多样性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16,34(5):715-723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800~3400 m的山地,这类常绿阔叶林在生态外貌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但其分布生境却是暖温带-温带气候,且植物区系组成与热带植物区系有古老的渊源。该文以研究得比较深入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例,对其植物区系与其气候条件的不协调进行剖析。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记录了种子植物110科386属821种。在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上,无论是含种数多的科,还是所有科的分布区类型,都是以热带分布科为主,体现了它的远古热带起源背景。在该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47.75%,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33.45%,在近代演化上仍体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特征。按照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的暖温带-温带气候条件,它相当于中国东部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在中国东部地区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带性植被的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通常只占总属数的25%~27%,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与所在地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协调。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笔者认为结合哀牢山地区曾经是低海拔夷平面,在第四纪以来才迅速抬升形成的地质历史,可能这里曾经在第四纪以前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常绿阔叶林随着地形的迅速抬升,逐渐适应了因海拔上升而形成的温带气候,成为在云南高海拔山地存在的所谓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及常绿阔叶生态外貌并未因气候改变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9个20 m×30 m森林群落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物种丰富度、α和β多样性指数,对辽东山地古石河冰缘地貌不同林型石生、树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定量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石河冰缘地貌苔藓植物共有26科46属59种;不同林型石生、树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指数均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石生苔藓植物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间(0.44),最低为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间(0.33);树生苔藓植物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间(0.40),最低为落叶阔叶林-暗针叶林间(0.25);分析表明,林冠层郁闭度、海拔高度是影响辽东山地古石河冰缘地貌森林生态系统苔藓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Epiphytic bryophytes growing on Lithocarpus xylocarpus (Kurz) Markgr. trunks of different diameter classes in primary (132 plots) and secondary (84 plots) Lithocarpus forests in the Ailao Mountains, SW China,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richness, and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at may affect it. Among the 65 species (belonging to 32 genera, 19 families) found, 28 occurred in both forests, with Syrrhopodon gardneri (Hook.) Schwaegr. predominanting. Species richness and total coverage in primary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econdary forest. We suggest that a period of perhaps much more than 11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the recovery of epiphytic bryoflora in montane forest of SW China. Fan, turf, and smooth m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life forms, with high occurrences in both forests. The life form composition of epiphytic bryophytes is determined mainly by microhabitat and host age. Tree age, the presence of primary forest, bark pH, and plot exposure are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at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composition of epiphytic bryophytes. Tree age explained most variations in epiphytic bryoflora. Bark pH is another important parameter tha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epiphytic bryophyte community, but seemed in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tree age. Primary forest is a favorable habitat for epiphytes, due mainly to its diversified canopy structure and the presence of large diameter hosts. Moisture-laden southwest trade winds and forest structure could differentiate microclimate and impel a distinct composition of epiphytes in windward and leeward exposures.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林内不同垂直高度生境下及不同生活型苔藓植物水分特征的差异,该文对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地生苔藓、林下树干附生和林冠层树枝附生苔藓优势或常见种的生活型组成、持水力、失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生、树干附生和树枝附生苔藓植物类群分别以交织型、扇型、悬垂型苔藓植物占据优势;地生、树干附生、枝条附生苔藓植物的饱和持水率分别为476%DW、210.98%DW、238.95%DW;地生苔藓植物的持水率和失水速率均高于附生苔藓,树干附生苔藓植物持水率低于树枝附生苔藓,而失水速率高于树枝附生苔藓。在不同生活型苔藓的水分特性上,交织型苔藓具有较高的持水率和失水速率,保水性能较弱,其次为悬垂型苔藓,扇型苔藓的持水率最小,失水速率也较快;地生和树干附生苔藓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树干附生苔藓,交织型和扇型苔藓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悬垂型苔藓。在三种生境下,地生苔藓持水力高,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保水能力低;枝条附生苔藓持水力低,水分利用效率低而保水能力较高;树干附生苔藓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持水力和保水能力均较差。因此,不同生境下苔藓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水分变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Recent studies have described a new tropical lowland forest type in the Guianas, the tropical lowland cloud fores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nriched epiphytic species diversity particularly for bryophytes compared to common lowland rainforest, and is facilitated by frequent early morning fog events in valley locations. While the increase in epiphytic species diversity in lowland cloud forests has been documented, uncertainties remain as to (1) how this small scale variation in water supply is shaping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epiphytic components in lowland forests, and (2) whether information on functional group composition of epiphytes might aid in discerning these cloud forests from the common lowland rainforest. We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epiphytes across height zones in lowland cloud forest and lowland rain forest of French Guiana in terms of biomass, cover as well as the composition of bryophyte life-forms. Both forests differed in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epiphytes in the canopy, in particular in the mid and outer canopy, with the cloud forest having a higher biomass and cover of bryophytes and vascular epiphytes as well as a richer bryophyte life-form composition. Bryophyte life-forms characteristic for cloud forests such as tail, weft and pendants were almost lacking in the canopies of common rain forest whereas they were frequent in lowland cloud forests. We suggest that ground-based evaluation of bryophyte life-form composition is a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lowland cloud forest areas for conservation, which represent biodiversity hotspots in tropical lowland forests.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附生植物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及其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有重要作用。作者调查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原生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80株不同种类、不同径级乔木上附生植物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森林附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收集到附生植物 69种,分属 33科 49属,其中维管束植物32种,苔藓植物 37种。附生维管束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 2. 93和 0. 91,附生苔藓植物分别为 3. 31和 0. 95。附生维管束植物中蕨类较为丰富,以棕鳞瓦韦 (Lepisorusscolopendrium)、拟书带蕨 (Vittariaflexuosoides)、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amoenavar. pilosa)等为主;附生种子植物以黄杨叶芒毛苣苔 (Aeschynanthusbuxifolius)、长叶粗筒苣苔(Briggsialongifolia)、白花树萝卜 (Agapetesmannii)等为主。该地区全年气候潮湿、温凉,使得附生苔藓植物非常丰富,主要优势种类包括东亚鞭苔 (Bazzaniapraerupta)、小叶鞭苔 (B. ovistipula)、齿边广萼苔(Chandonanthushirtellus)、树平藓 (Homaliodendronflabellatum)、刺果藓 (Symphyodonperrottetii)、青毛藓 (Dicran odontiumdenudatum)、小蔓藓(Meteoriellasoluta)、尖喙藓(Kindbergiapraelonga)等。从空间分布特点上看,  相似文献   

19.
对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和部分远郊城区共26个样点73个样地的苔藓群落进行调查,采集苔藓植物样本共431份。经鉴定调查区内共有苔藓植物20科35属91种,其中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Hampe et C.Muell.)Broth.)和钝叶绢藓(Entodon obtusatus Broth.)等为优势种,分布于其中的24个样点。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位于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α多样性Patrick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说明该样点苔藓植物群落的复杂程度高,群落所含信息量大。Patrick指数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和与主要干道距离是显著影响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而显著影响树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仅与距主要干道距离相关。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26个样点中苔藓植物的盖度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人为干扰程度、草本盖度、与城市主要干道的距离等对地面生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地面生苔藓植物的分布受人为干扰和草本盖度影响最为显著;而树附生苔藓植物的分布受附生树干胸径及与主要干道距离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受人为干扰较大,树附生苔藓对汽车尾气等因素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的组成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贵  朱华  周仕顺  张强 《广西植物》2008,28(5):608-614
根据4个50m×50m样地(400个5m×5m小样方,共计1hm2取样面积)的详细调查及对各样地外蕨类植物区系的采集调查,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蕨类组成特点及其数量特征等。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5hm2滇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里记录有蕨类植物64种;在生活型组成上,以地面芽和地下芽为主;在叶特征上,以革质和纸质叶居多,叶形以一回羽状和二回羽状叶占优势;在森林群落中蕨类植物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在重要值上,狗脊、疏叶蹄盖蕨、苏铁蕨、光叶鳞盖蕨、清秀复叶耳蕨和假稀羽鳞毛蕨的重要值之和占重要值总和的84.02%,其中,狗脊的重要值占重要值总和的1/3以上,它们是该森林群落中占优势的蕨类种类,在生态分布上为该森林群落的"适宜种";研究还发现,勐腊凤尾蕨为该森林群落的确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