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8年4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布设290台次红外相机,累计19 084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识别出兽类4目12科18种,鸟类6目14科41种,包括4种国家一级和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野猪Sus scrofa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兽类前5位;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和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鸟类前5位。同时记录到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灰翅鸫Turdus boulboul、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灰眶雀鹛Alcippe davidi、灰头雀鹛Fulvetta cinereiceps...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20个红外相机监测公里网格,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19,592个有效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1种和鸟类4目8科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和保护区新纪录兽类1种(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兽类以食肉目种类最多(9种),其次为鲸偶蹄目(6种)和啮齿目(5种)。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红腿长吻松鼠、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的前5位。鸟类以雀形目的种类最多(25种),其次是鸡形目(5种)和鴷形目(2种)。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居于鸟类的前3位。此外,本文对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红腿长吻松鼠、毛冠鹿、野猪和小麂等常见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和年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保护区内地栖大中型兽类和鸟类的本底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是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的基本任务之一。2014年1月—2018年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39个不同相机监测位点(26个公里网格),累计3 039个相机捕获日,共获得照片2 162张,视频774段,独立有效记录723条,共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9种和鸟类3目8科21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6种和近危(NT)2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前7种野生动物依次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8.93)、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5.1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4.11)、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1.50)、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1.42)、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0.87)、花面狸Paguma larvata(0.87)。调查中记录到的黄腹鼬Mustela kathiah、小麂Muntiacus reevesi 2种兽类和灰树鹊Dendrocitta formosae、斑背噪鹛Garrulax lunulatus、金色林鸲Tarsiger chrysaeus、栗腹歌鸲Larvivora brunnea、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 7种鸟类为保护区新记录。本研究获得的兽类和鸟类数据将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有效补充,通过红外相机持续监测获得的资料有利于保护区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邓玥  彭科  杨旭  杨彪  李生强 《四川动物》2022,(2):185-195
2012年7月—2019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林下鸟兽物种开展持续监测,共设置红外相机150台,共计82个有效监测位点,31 439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3 579张照片和13 712段视频,独立有效记录2 052次,识别4目12科19种兽类,4目8科23种鸟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7种、鸟类7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7种,近危(NT)物种2种。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红翅噪鹛Trochalopteron formosum、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灰翅鸫Turdus boulboul和白眉鸫Turdus obscurus为保护区新记录。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黄鼬Mustela sibiric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四川...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编目是保护区管理和科研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7月—2017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期内共布设20个监测位点,累计3 333个相机监测日,获得照片2 355张,视频1 867段,独立有效记录共计436次,共鉴定出兽类4目10科17种和鸟类2目8科1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1种、易危(VU) 5种和近危(NT) 1种。调查中发现岷山山系的新记录1种:灰翅鸫Turdus boulboul。兽类相对丰富度指数(RAI)从高到低依次是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2. 37)、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 83)、野猪Sus scrofa(1. 17)、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1. 02)、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0. 21); RAI最高的鸟类是鸡形目Galliformes,如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3. 21)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1. 05),其次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噪鹛科Leiothrichidae。本研究获得的兽类和鸟类数据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有效补充,红外相机的持续监测将有利于保护区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6.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 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 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 兽类有4目10科17种, 鸟类有2目4科10种。其中, 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 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为保护区新记录种, 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汶川地震后首次拍到。兽类中, 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 3种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50.2%。鸟类中,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91.6%。本研究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保护区内放置30台红外相机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目14科27种,兽类4目8科10种,其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角鸮(Otus sunia)、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剧烈。相对丰富度最高的6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60.19)、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34.14)、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27.78)、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23.34)、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23.34)、中华斑羚(21.99)。对狍、岩松鼠、中华斑羚进行日活动节律分析,狍属晨昏活动型;中华斑羚有两个活动高峰;岩松鼠的日活动高峰集中在晨间,为单峰型。本研究提供了北京雾灵山部分鸟兽资源的最新动态现状及活动节律信息,同时表明红外相机在拍摄地栖性鸟类、大中型兽类、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非地栖鸟类和小型兽类,红外相机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为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及地栖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布设60台红外相机,获得有效照片15 079张,鉴定出兽类4目10科15种,鸟类4目8科1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占物种总数的44.1%。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的1种、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4种、近危(NT)的8种,占物种总数的41.2%。兽类中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猕猴Macaca mulatta的相对多度指数较高,鸟类中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较高,它们不同月份的活动分别呈现不同的峰谷特征,但均表现出春夏季较活跃。本研究监测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种群相对多度及分布等重要基础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有效资料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内野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但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于2015年1月至7月,在保护区4个林场内设置了51个2km×2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兽类和地栖性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经过6,014个捕获日的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13科17种,鸟类6目12科28种,其中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灰林鸮(Strix aluco)、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普通(Sitta europaea)、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 gravivox)、画眉(Garrulax canorus)等10个种类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首次在该保护区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豹(Panthera pardus)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以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Macaques mulat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腹锦鸡和灰林鸮。兽类以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为4.57;鸟类以红腹锦鸡的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为2.03。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大中型兽类群落,但顶级捕食者数量稀少,应加大对其栖息地及猎物的保护恢复力度。此外,相机拍摄到大量放牧活动照片,说明当地人为干扰严重,应加强管理。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内兽类和地栖性鸟类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和威胁因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法和分层抽样调查法, 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 对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 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370个工作日, 共拍摄45,953张照片, 独立有效照片1,936张。准确鉴定出兽类4目8科19种, 鸟类4目11科28种, 其中,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排前五位的兽类依次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鼬獾(Melogale moschata)、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 鸟类依次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黑喉噪鹛(Garrulax chinensis)和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 ruficollis)。物种积累曲线结果表明, 兽类稀疏化曲线在300天后趋于稳定, 表明监测取样已较充分, 而鸟类监测物种数随时间积累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地带,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为进一步掌握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我们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在保护区布设了31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对大中型兽类和林下活动鸟类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相机累计工作4 692个捕获日,共获得有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3 341张,鉴定出鸟兽物种共10目16科33种(兽类12种,鸟类21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等。兽类以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白腹鼠种类(Niviventer rats)、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和倭松鼠(Tamiops maritimus)等物种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鸟类物种依次为白鹇、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等。结合以往记录,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乌灰鸫(Turdus cardis)、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白眉鸫(Turdus obscurus)和白冠燕尾(Enicurus leschenaulti)等为保护区的鸟类新记录种。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为进一步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开展鸟兽资源的长期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 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 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种独立照片1,793张, 鉴定出野生动物25种, 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 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机数量增加到23台的时候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全部25种野生动物, 并且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180天时, 物种数达到饱和。保护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29.28)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5.78); 大熊猫的相对丰富度为8.09;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中华鬣羚和黄喉雉鹑的相对丰富度在2-5之间; 中华斑羚、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黑熊、四川羚牛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相对丰富度最低, 不到1。综上所述, 红外相机能够有效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调查, 对于相对丰富度较低的物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些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17年5~11月,我们在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布设6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8 394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我们共鉴定出分属9目26科共56种的野生兽类和鸟类,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5种和13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近危(NT)的野生动物分别有2种、3种和6种。相对多度指数居前三位的兽类和鸟类分别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猕猴(Macaca mulatta)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亚丁保护区内鸟兽的种类、丰富度、分布以及人为干扰情况,是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开展鸟兽的本底资源调查和研究。我们的调查结果对掌握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种类和分布现状等本底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保护区今后的科研工作及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地处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的武陵山脉,保护优先级别高,但遗产地自建立以来一直未开展系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这不利于遗产地的有效管理。为了掌握遗产地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护,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们利用36台红外相机,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共布设了107 个位点,每个位点工作4个月左右。结果表明:共获得野生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07张,隶属于4目8科的14 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前7位的兽类依次是猕猴 (Macaca mulatta)、红腿长吻松鼠 (Dremomys pyrrhomerus)、猪獾 (Arctonyx collaris)、小麂 (Muntiacus reevesi)、鼬獾 (Melogale moschata)、花面狸 (Paguma larvata taivana)、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共获得鸟类独立有效照片907张,隶属于5目10科的37 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前7位的鸟类依次是紫啸鸫 (Myophonus caeruleus)、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虎斑地鸫 (Zoothera dauma)、红嘴蓝鹊 (Urocissa erythrorhyncha)、灰翅鸫 (Turdus boulboul)、黑领噪鹛 (Garrulax pectoralis)、松鸦 (Garrulus glandarius)。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 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红腹角雉 (Tragopan temminckii)、勺鸡 (Pucrasia macrolopha)、凤头鹰 (Accipiter trivirgatus)、猕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红腹锦鸡、紫啸鸫和红腿长吻松鼠为日行性动物,猪獾为夜行性动物。红腹锦鸡、紫啸鸫和红腿长吻松鼠在12:00~14:00活动频率下降,原因可能是这几种动物通过降低活动频率来躲避中午的高温和减少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5.
红外相机技术是监测兽类和鸟类的重要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种群评估和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51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分别位于4种生境和7个海拔区域),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期间共记录到兽类17种、鸟类30种,包括2种国家I级和7种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隐纹松鼠(Tamiops swinhoei)、野猪(Sus scrofa)和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的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前5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相对丰富度居于鸟类前3位。在不同生境和海拔,兽类和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混交林中兽类和鸟类的物种数量、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其它生境;海拔1400-1600 m鸟类物种数明显高于其它海拔区域。本次监测结果初步了解了猫儿山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兽物种组成、相对数量及空间分布,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 我们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观测样区布设61台红外相机, 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4目7科9种, 鸟类6目14科34种, 其中广东省新记录1种, 为蓝绿鹊(Cissa chinensis), 记录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 为原鸡(Gallus gall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相对多度较高的5种兽类依次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 相对多度较高的3种鸟类分别是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通过对相对多度指数前三的鸟兽日活动节律观察分析, 共发现4种典型昼行性动物(赤腹松鼠、紫啸鸫、虎斑地鸫和红嘴相思鸟)和1种典型夜行性动物(鼬獾)。赤麂日活动呈现两个高峰时段, 分别为12:00-14:00和18:00-20:00。本研究评估了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 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查清云南省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地栖鸟兽多样性、常见物种活动节律及其与人畜活动的关系,2019年8月—2020年3月分两次在老君山片区布设73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除丢失损坏及无效相机外,59个相机位点共调查到鸟兽62种,其中兽类5目11科17属21种,鸟类5目14科31属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猴(Macaca assamensis)、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栗头八色鸫(Pitta oatesi)等12种,其中有4种仅在核心区分布;中国特有哺乳动物2种:侧纹岩松鼠(Rupestes forresti)和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新增兽类记录4种,鸟类记录17种。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种类为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 rufogulari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兽类为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侧纹岩松鼠。生态位相似的红喉山鹧鸪和白鹇之...  相似文献   

18.
红外相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中,这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共布设46~51个相机位点(网络),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内的鸟兽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获得鸟兽独立有效照片10149张,其中兽类占88%(8932张),鸟类占12%(1212张)。经鉴定,兽类14种,鸟类34种,其中包括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领角鸮Otus lettia )。本次调查发现丘鹬(Scolopax rusticola)、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虎斑地鸫(Zoothera aurea)、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白腹鸫(Turdus pallidus)、红尾斑鸫(Turdus naumanni)及斑鸫(Turdus eunomus)为该区域新纪录鸟类。兽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前3种动物分别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 (56.85)、华南梅花鹿(16.25)和野猪(Sus scrofa) (13.91),鸟类中相对丰度指数最高的3种动物是白鹇(6.49)、棕噪鹛Garrulax berthemyi (2.43)和勺鸡(1.54)。另外,鸟兽物种数在1051~1259m海拔段显著高于851~1050 m海拔段;阔叶林的物种数显著高于针叶林的物种数,然而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物种数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相机能够有效调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该调查法对于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具有一定优越性,所采集数据对保护区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