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血磷脂酸受体2(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 2,LPA2),也称内皮分化基因受体4(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gene receptor 4,EDG4),是溶血磷脂酸G蛋白偶联受体类的一种,对溶血磷脂酸有较高亲和力,可介导多种细胞活动。近年研究发现,LPA2/EDG4在卵巢癌细胞中过表达,同时与乳腺癌、结直肠癌、动脉粥样硬化、呼吸道疾病、妊娠性高血压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溶血磷脂酸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类生长因子的脂类信号分子.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激活的血小板可以产生LPA.自从证明LPA有胞外信号功能以后,许多新的生物活性又被不断发现.LPA最主要的作用是诱导各类细胞增殖.人们已经找到几种LPA受体cDNA克隆.LPA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影响靶细胞功能,其信号转导系统包括已知的几条信号通路: 激活Gq从而激活磷脂酶C; 激活Gi从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并激活MAPK级联通路; 激活G12/13从而激活Rho级联通路等.  相似文献   

3.
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转导的重要磷脂信号分子。它们主要通过磷脂酶D和磷脂酶C两条途径产生,并且PA在磷脂酶A2的催化下可水解生成LPA。越来越多证据表明,PA和LPA在细胞诸多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PA和LPA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转导的重要磷脂信号分子.它们主要通过磷脂酶D和磷脂酶C两条途径产生,并且PA在磷脂酶A2的催化下可水解生成LPA.越来越多证据表明,PA和LPA在细胞诸多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PA和LPA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溶血磷脂酸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NK  Tang CS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2):137-140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细胞间磷脂信使,它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收缩,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化等。最近研究发现G蛋白介导的LPA信号转导途径至少有四种:(1)刺激磷胆酶C和磷脂酶D;(2)抑制腺苷酸环化酶;(3)激活Ras及其下游的Raf/MAPK途径;(4)Rho信号;粘着斑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这些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Chen X 《生理学报》2007,59(5):619-627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十分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诱导神经轴突回缩、应力纤维形成、促进血小板凝集、诱导平滑肌收缩、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LPA通过其受体及耦联的G蛋白调节细胞内信号途径,介导各种生物学效应。心脏组织中存在多种LPA受体亚型,尤其受体LPAl亚型在心脏组织中的含量仅次于脑,位居第二,暗示LPA在心脏中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着重对LPA的5种受体亚型的组织分布、与G蛋白的耦联和对第二信使的活性调节,以及LPA及其受体亚型对心脏细胞的生长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溶血磷脂酸(LPA)对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分布的影响。在离体家猫心脏灌流LPA(10-8mol/L)后差速离心分别制备心肌细胞胞浆、核及肌膜,测定各部分PKC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A组心肌总PKC活性增加9.8%(P<0.05),但胞浆PKC活性降低10.3%(P<0.05),膜与核的活性分别增加38.8%和77.6%(P<0.01)。结论:LPA刺激心肌细胞PKC活性增强,并可能使PKC从胞浆向胞核和肌膜部分转移  相似文献   

8.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重要食药同源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高达46%−58%,其中α-亚麻酸(C18:3)含量占60%以上。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T)是植物种子三酰基甘油组装过程中的一类关键限速酶。本研究从紫苏发育种子中克隆了其编码基因(PfLPAT2),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PfLPAT2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表达特性。构建PfLPAT2/GFP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本氏烟草叶片,检测PfLPAT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构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酵母表达载体和组成型植物过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突变株SM2-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野生型菌株INVSc1和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分析PfLPAT2蛋白的酶活性及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紫苏PfLPAT2基因ORF为1 155 bp,编码384个氨基酸。功能结构域预测显示PfLPAT2蛋白具有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典型的保守区。PfLPAT2基因在紫苏根、茎、叶、花和开花后10、20、30、40 d的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开花后20 d的种子中高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fLPAT2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大肠杆菌功能互补测试表明,PfLPAT2可恢复SM2-1细胞膜脂生物合成,具有LPAT酶活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PfLPAT2基因酵母的总油脂含量显著提高,且脂肪酸各组分的含量发生改变,油酸(C18:1)含量增加明显,预示PfLPAT2对C18:1具有较高的底物偏好性。转基因烟草叶片总脂肪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约0.42倍,C18:1含量增加了约1倍。转基因株系总脂提高和脂肪酸组分的改变表明PfLPAT2异源表达可以促进宿主油脂合成和健康有益型脂肪酸(C18:1和C18:3)的积累。本研究为深入解析紫苏油脂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改良油料作物油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元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灌流不给药);不同浓度LPA组(0.5μmol.L-1、5μmol.L-1、50μmol.L-1);LPA受体阻断剂(ki16425)10μmol.L-1+LPA5μmol.L-1组。用钝器击昏大鼠,立刻取出心脏置于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上,待离体心脏稳定工作后通过RM-6000八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脏表面心电活动,并观察各组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结果:LPA三个浓度组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室性早搏,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和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而且这种作用可以被ki16425阻断,和给药组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LPA可以诱导大鼠离体工作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两种转移性不同的肝癌细胞MHCC97H和Hep G2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检测肝癌细胞中LPA受体(LPA receptor,LPAR)m 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LPA对低转移性肝癌细胞Hep G2的迁移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促进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能力。LPA对两种细胞的增殖都没有明显影响。RT-PCR实验发现两种肝癌细胞中LPAR的表达呈现差异,LPAR1在MHCC97H细胞中表达,但Hep G2细胞不表达。用LPAR1/3抑制剂Ki16425阻断MHCC97H中LPAR1的作用后发现,LPA对MHCC97H细胞的促迁移作用消失,表明LPA通过与LPAR1作用促进了MHCC97H细胞的迁移。LPA对不同转移性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该差异可能来自于细胞表达LPAR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覆盖于全身,能阻挡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护人体内环境稳态,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皮肤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等,都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减退,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十分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LPA是维持体内平衡所必需的生物活性脂质介质,在皮肤中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多功能磷脂信使作用。本文综述了皮肤中溶血磷脂酸受体(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LPA1-6)及其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综述了LPA在皮肤创面愈合、皮肤瘢痕、皮肤黑色素瘤、硬皮病、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皮肤屏障、皮肤疼痛,皮肤毛发生长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有助于了解LPA在皮肤中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深入研究LPA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挖掘其在皮肤治疗中的作用,开发以LPA为靶点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Li ZW  Zhao YR  Zhao C  Fu R  Li ZY 《生理学报》2011,63(6):601-610
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taxin,ATX)也称作磷酸二酯酶Iα,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家族(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s,NPPs)中的一员,因而也称作NPP2.ATX是NPPs中唯一具有溶血磷脂酶D(lysophospholipase D,lysoPLD)活性的成员,它可以将溶血磷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蛋白聚糖(pG和)和溶血磷酸(LGA)对培养的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SD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及PG对LPA生物学活性的调节食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所处的周期;3H-TdR参人法测定细胞的DNA合成。研究结果表明(1)培养至次融汇状态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经低血清(0.4%FBS)饥饿培养48小时,G0/G1期细胞占88.5%;G0/G1期细胞经2%FBS刺激24小时,G2期细胞占91。7%。(2)PGs对G0/G1期和G2期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均有摄制作用。2.94-47.04μg/ml PGs对G0/G1期细胞DNA合成的摄制率为80%-93%对G2期的抑制率为13%-94%.(3)1-80μmol/L范围内,LPA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不同细胞周期的心脏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增加,50μmol/L LPA诱导G0/G1期和G2期细胞DNA合成的增加分别为78%±和122%±21%。(4)10μmol/L LPA存在下,2.94%-47.04μg/ml PGs使G0/G1期细胞和G2期细胞的DNA合成分别下降为对照的36%±11%-15%±10%和91%±13%-3%±1%,说明PGs可以抑制LPA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DNA合成.上述研究结果提示PGs和LPA对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G1期至S期的转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影响心肌肥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溶血磷脂酸--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磷脂信号分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结构最简单的磷脂,它是真核细胞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关键性前体,甘油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60年代初,Vogt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LPA能够引起免离体肠平滑肌收缩。这一现象使人们认识到LPA不仅仅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能还具有某些生物学功能。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PA作为一种细胞间的磷脂信使,可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生长激素样作用,从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LPA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细胞内信息传递产生多种影响,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参与各种病理过程的发  相似文献   

15.
在体外缺氧无血清条件下模拟心肌缺血微环境,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抗凋亡作用.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并利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缺氧无血清条件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LPA处理6 h和1 6 h 组细胞凋亡率较缺氧无血清组显著降低(P<0.05),而1 h组细胞凋亡率与缺氧无血清组无显著性差异.LPA处理组(1 h,6h,1 6 h组)ERK1/2磷酸化水平较缺氧无血清组降低,Akt磷酸化水平较缺氧无血清组增高.在缺氧无血清环境中,LPA有利于增强BMMSCs的抗凋亡能力,提高BMMSCs存活率,为临床提高BMMSCs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CD34~+细胞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具有促血管生成功能,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发现心肌回输同源性CD34~+细胞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肌缺血和心绞痛。但是回输的CD34~+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不长。科学家尝试了多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试图增强CD34~+细胞存活能力。本研究揭示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可以增强CD34~+细胞在缺血环境下的存活能力和其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Cui HL  Qiao JT 《生理学报》2006,58(6):547-555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外磷脂信号。本研究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了L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以及向MAF2标记的一般神经元和ChAT标记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特殊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LPA(0.01-1.0μmol/L)后,NSCs对【^3H】-胸腺嘧啶的摄入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LPA对NSCs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2)在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以诱导NSCs的分化,发现低浓度的LPA增加MAF2阳性和ChAT阳性神经元的比例,0.1μmol/L LPA引起的增加达到峰值;(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LPA促进了MAP2和ChAT的表达;(4)在诱导NSCs出现分化早期,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到低浓度的LPA明显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和细胞的迁移。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LPA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NSCs的增殖、并分化为一般的MAP2阳性神经元和特殊的胆碱能神经元,而且LPA可以促进在分化早期出现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迁移和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18.
Zheng ZQ  Fang XJ  Qiao JT 《生理学报》2004,56(2):163-171
应用DNA电泳分析、HO33342和TUNEL染色法、以及部分地使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离体培养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LPA(0.1~30μmol/L)对去血清培养所致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而较高浓度的LPA(>50 μmol/L)不仅不表现这种保护作用,而且可引致培养在含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的皮层神经元出现凋亡.以上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LPA对凋亡的皮层神经元起着保护因子或抗凋亡因子的作用,而较高浓度的LPA则起着促凋亡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Cui HL  Qiao JT 《生理学报》2007,59(6):759-764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双标技术观察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galactocerebroside—positive,Gal-C阳性)和星形胶质细胞(grim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positive,GFAP阳性)的影响,并且用RT-PCR技术对NSCs可能表达的LPA受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加入不同浓度(0.010.0μmol/L)LPA,第7天进行检测时,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峰值出现在1.0μmol/LLPA组,少突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从对照组的8.5%增加到32.6%;(2)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几乎不受LPA的影响,第7天时各LPA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3)RT-PCR结果显示,大鼠胚胎NSCs的LPA1和LPA3受体表达明显,而LPA3受体表达很弱。以上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LPA可能作为细胞外信号,通过LPA1和LPA3受体促进大鼠胚胎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和生成,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过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atidi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CS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00例ACS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怠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并入选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LPA、MMP-9水平。结果:AMI组血浆LPA、MMP-9水平显著高于UAP组(LPA:3.29±0.42vs2.67±0.37;MMP-9:481.7±86.5VS237.85±65.34,P〈0.01)并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PA:1.82±0.31;MMP-9:87.42±23.85P〈0.01);LPA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O.224,P〈0.05)。结论:UIA与MMP-9可能是提示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破裂,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