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祖森  马宝骊 《生命科学》1999,11(4):160-164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这是免疫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在胚胎期自身反应性细胞克隆被排斥,即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但对外源性“非己”成分能产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此即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机制。近年来研究证实外周成熟淋巴细胞中存在着自身反应性T细胞,但处于功能失活状态;谓之外周耐受。目前已明确免疫耐受的形成涉及多种机制的参与,包括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的分子识别、信号传递、基因表达等不同层次的调节。对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可为阐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的机制提供依据,必将推动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固有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抵御微生物和异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些细胞广泛参与As中泡沫细胞形成、斑块内基质降解、细胞凋亡、血管新生和斑块破裂等事件.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细胞上识别病原体(或某些内源性成分)相关分子模式的一类受体分子,包括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反应.Toll样受体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As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TLR2和TLR4对As起促进作用,而TLR3具有As保护作用.NLRP3炎性体与动脉血管壁的早期损伤有关.对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及模式识别受体在As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As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能为临床上防治心血管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吞噬试验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可以吞噬微生物和其他异物颗粒,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在普通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内容的教学中都有巨噬细胞吞噬实验,但常规的体内吞噬法对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异物的时间不容易掌握。因巨噬细胞不是未吞噬就是吞噬物已被消化,  相似文献   

4.
T细胞是通过其表面受体-T细胞抗原特异性受体(T cell antigen specific receptor,TCR)识别抗原并进行免疫应答的.T细胞如何识别以及清除抗原一直是分子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是淋巴细胞的活化.而T细胞活化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鉴于T细胞抗原识别和活化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对近年来T细胞在抗原识别与活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T细胞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学特性有关方面的文献综述,证明内皮细胞表面存在ABO血型抗原和HLA抗原的正常表达。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用ABC-免疫酶标方法检测内皮细胞表面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以及某些疾病时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异常表达的研究动向,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与整个机体免疫应答调节有关,其表型改变与某些疾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免疫调节是发展稳态与平衡观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基础。免疫学内容的复杂性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认知门槛。对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炎症、淋巴细胞活化、自身免疫等核心概念的认知与辨析,有助于强化对免疫调节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的学科理解,构建免疫学概念系统。免疫学教学中,应把握主要特征,避免认知的零碎化;紧扣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建立免疫细胞与应答过程的联系,提升认知的联系性;从免疫协作视角比较差异与互补之处,促进认知水平的进阶。  相似文献   

7.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特定细胞类型和组织通过细胞因子和直接接触交流的网络,以产生特定类型的防御反应。直至目前,只能研究零散的免疫应答,高度集中的样式,病原体抗体等主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着对技术和许多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组成部分的理解的不断进步,使开发更加广泛的方法成为可能,通过这种方法可测定出血液中的多应答性细胞和细胞因子。这种疫苗应答或感染系统免疫学方法提供了免疫系统不同部分的更加全面的图像,使得更好的理解这种应答的途径和机制,在效力试验之前能很好的预测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果。在这里,总结了不同技术和方法,并讨论了它们如何提示关于疾病和疫苗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能加快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党一璞  肖佳妮  王颖 《生命科学》2020,32(4):335-342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是高等脊椎动物中相对独立又互相协同的两类免疫应答。经典的免疫学理论认为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区别于固有免疫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近年来发现的"驯化免疫"(trained immunity)现象显示,固有免疫细胞在接受病原体、细胞因子或其他代谢产物刺激后,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和代谢重编程等方式改变细胞表型,使其在再次活化时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驯化免疫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机体受到再次感染时,固有免疫系统可以同样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驯化免疫应答则可能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和β-葡聚糖为代表的驯化免疫应答特征及调控机制,并综述了驯化免疫这一新概念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周兆才研究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了生发中心激酶MST4直接靶向TRAF6,从而调控免疫炎症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为免疫炎症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2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在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Toll样受体首先识别病原特有的相关分子模式,然后通过中转信号分子TRAF6,迅速激活免疫炎症反应,以达到清  相似文献   

10.
黏膜上皮细胞构成了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在内的一个广阔的黏膜界面。黏膜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共同组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黏膜免疫防御系统。黏膜上皮细胞通常是病毒感染的初始靶细胞。大多数DNA和RNA病毒都能直接感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可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感应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从而识别病毒,并启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近10年来,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和caspase-1信号通路激活及其相应的抗感染效应成为固有免疫研究一个热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巨噬细胞识别,启动形成不同类型的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产生,造成细胞焦亡。对巨噬细胞炎症小体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固有免疫的理解,促进了免疫识别、免疫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病理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固有免疫细胞一样,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的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和分布。黏膜上皮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型和III型干扰素,实现快速的炎性应答和发挥抗病毒作用。黏膜上皮细胞的这种快速应答释放出的各类细胞因子共同招募、激活和协调固有免疫细胞发挥固有免疫应答,并进一步调节、诱导特异性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可见,黏膜上皮细胞是病毒侵染与机体免疫的一个最初的重要交汇处。在这个初始交汇处,黏膜上皮细胞不仅对局部黏膜免疫应答起作用,而且对系统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然而,黏膜上皮细胞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以及相关炎症通路的激活尚处于启蒙时期。黏膜上皮细胞与炎症小体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III型干扰素及其在黏膜上皮细胞的独特表达分布,以及其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抗病毒功能近年逐渐得到关注,详细机制需深入研究。此外,黏膜上皮细胞还是黏膜免疫应答特异效应因子Ig A抗体分泌和发挥功能的平台。Ig A特异性抗病毒功能,尤其是Ig A独特的上皮细胞内中和病毒复制的功能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概述病毒入侵黏膜上皮细胞并起始病毒复制过程,以及黏膜上皮细胞识别病毒感染启动固有免疫应答,调节特异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部分研究的交叉前沿。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s)是一类可识别肽聚糖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识别和调节功能。PGRPs通过与肽聚糖结合,诱导激活细菌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s, TCSs)如CssR-CssS、CpxA-CpxR等,诱导氧化应激、硫醇应激和金属应激等反应发挥抗菌活性。现对PGRPs的抗菌活性及其与抗生素的杀菌机制进行比较,旨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这些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但其分子小,免疫原性较差,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需添加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或增强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免疫学的研究阐明了固有免疫如何调节适应性免疫。随着固有免疫学的发展和生化技术的提高,开发特异性更强、生物安全性更高的免疫佐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佐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固有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制高效、低毒的免疫佐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量已证明CD28家族分子与B7家族一产生的共到刺激信号在免疫应答的T细胞激活中作用,对相关分子的研究已成为免疫学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不CD28家族分子的结构、配体、领事声望地以及对免疫应答的调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佐剂技术等研究的迅速发展已明显提高了对控制传染性疾病免疫接种的研究。其研究进展促使产生了新一代疫苗技术,并使这些方法借助于疫苗接种能用于多种人和动物疾病的控制——很多免疫接种都要依靠新载体系统或活载体提供的精制亚单位抗原。然而,对抗原特性和疫苗技术研究的重新认识已使人们从着重研究应答中的宿主因素及免疫后宿主应答的调节方式等转向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其免疫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免疫网络学说介简 1960年以后,Burnet的克隆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抗原应答的特导性、免疫记忆、免疫耐受等现象,因此在免疫调控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难以说明以后发现的一些新的免疫学现象。例如,T、B细胞亚群的发现,以及它们之间的拮抗和识别、克隆表达的调控及抗体分子独特型与同种异型及其介导的免疫抑制等。至70年代中期,以Jerne为代表的免疫学家们,在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明的现代免疫调控理论——免疫网络学说。 (一)独特型网络学说:Jerne(1974)  相似文献   

16.
免疫与淋巴器官张殿魁(黑龙江省海伦市乐业中学海伦市152352“免疫”通俗地讲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包括各种微生物、物理、化学等因子)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保护人体完整性的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仅都具有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防卫功能,而且在发育...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和消化异物的能力,两个过程意义也不相同。如果只能吞噬异物(包括微生物),而不能或不适当消化和降解异物,必将有害于机体,引起甚至加重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关人体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吞噬率及其指数)作为免疫学指标已运用很多,但只有在检测吞噬指标的同时进行溶酶体消化力的观察,才可能全面认识巨  相似文献   

18.
吸入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入能有效地诱导粘膜局部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比其它途径更方便,更安全,成为当今免疫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介绍了吸入免疫的基本情况、提高其效果的措施,以及吸入免疫的优缺点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随着人类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的开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存在于人体百万亿计的微生物,尤其是机体中最为复杂的胃肠道微生物。同时,肠道黏膜免疫学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代谢场所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黏膜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平衡和免疫监视。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发生紊乱会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论述胃肠道微生物在肿瘤尤其是胃癌的发生和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运动免疫学是基于免疫学和运动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运动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几年来,运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继续关注运动性免疫机能失衡的机制和干预措施,开始探索运动对免疫老化的影响。此外,运动在应激与疾病中的免疫调控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运动免疫学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