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能力,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中选择9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以1倍、10倍和100倍MIC浓度进行单独或联合作用在肺炎克雷伯菌上,4小时后释放的毒素量。结果:单用或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方案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较小;单用或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够诱导中等量内毒释放,中,低浓度是释放内毒素量较大;单用B-内酰胺类药物诱导内毒素量相对比较大。低浓度比高浓度的抗菌药物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更多(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多参考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特性,为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降低药物耐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当细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到血液,即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以伴随多种疾病出现,引起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循环功能衰竭,其病死率极高。内毒素耐受是指机体接受小剂量内毒素刺激后对后续内毒素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表现为促炎因子释放减少而抗炎因子释放增加,机体发热,缺氧,低血压,休克的症状减轻。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受机体内多种因素的调节,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近年来,有关其机制的研究有许多报道,其中,对内毒素耐受的信号机制的研究最为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内毒素的主要受体,细胞内的信号蛋白,负调控因子以及转录因子可能在内毒素耐受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有报道表明免疫细胞的凋亡,染色体修饰和基因重排以及小RNA的参与可能诱导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拟对炎症性疾病如内毒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防治肠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8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发现在严重创伤、烧伤、失血性休克、肠梗阻、内毒素血症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可引起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诱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导致肠源性感染[1,2,3],尽管不断有新的强力抗生素问世,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着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王宪  吴中欣 《生理学报》1996,48(1):37-42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动物内毒素血症和失血性休克以及人的败血症时血浆CGRP含量明显增多,它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血管。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是否内毒素可直接使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床含CGRP的外周神经释放CGRP增加。结果显示内毒素(10-100μp/ml)灌流引起CGRP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释放,内毒素(50μp/ml)灌注后10-15min时,CGRP释放达高峰,该时释放量为基础状态时的20倍。经反相高压液相分析证明,CGRP免疫活性的峰位与人工合成大鼠CGRP标准品的峰位吻合。以辣椒素(感觉神经选择性毒剂)预灌流或钌红(钙致细胞内钙池释放阻断剂)均可使上述内毒素引起的CGRP释放分别抑制90%和65%。在灌流液无钙时内毒素致CGRP释放的作用被抑制80%。以上结果提示:内毒素可直接引起CGRP从大鼠肠系膜动脉床释放,来源主要为辣椒素敏感的感觉神经。释放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的存在以及Ca~(2+)进入神经细胞后引起的对钌红敏感的细胞内钙池Ca~(2+)动员。  相似文献   

5.
大承气汤对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的关系,并观察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组和氨苄青霉素组。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大鼠MODS模型。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8 h无菌操作抽取外周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取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肠腔内游离内毒素测定;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外周血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以及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出现显著下降,类杆菌数量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厌氧菌总数明显下降而需氧菌总数明显增加,同时厌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的比值和B/E比值呈相应下降,发生倒置(P<0.05);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的易位,而模型组细菌易位阳性率是83.33%(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组上述各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抗生素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MODS时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出现明显变化,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大承气汤可以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机体定植抗力,防治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外膜囊泡是革兰阴性菌分泌的一种球形纳米颗粒,由外膜及其所含成分组成,是细菌在外界压力条件下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特殊结构。外界压力如抗生素、缺氧等可触发细菌释放外膜囊泡,甚至在正常生长周期中,一些革兰阴性菌也会释放囊泡。外膜囊泡与细菌的多种生理过程相关,如应激反应、毒素传递、致病、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基因水平转移及维持微生物群稳态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当人体微生物群处于低剂量抗生素环境时,细菌会大量分泌外膜囊泡。在肠道中,外膜囊泡释放后会通过多种机制刺激肠道而引发多种炎症。本文综述了外膜囊泡的产生、结构及生理作用,提出抗生素治疗不但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而导致菌群失调,还会诱导细菌产生大量外膜囊泡而引发慢性炎症。噬菌体治疗不破坏正常菌群,特异性杀灭细菌时也不引起外膜囊泡的产生,因此开发使用噬菌体靶向治疗细菌感染将大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大鼠内毒素血症不同时期胸腰段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水平的改变,结合血浆CGRP水平的改变,以期全面了解大鼠内毒素血症不同时期CGRP释放与合成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5mg/kg)后30min时,大鼠血浆CGRP开始增高,而背根神经节CGRP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注射内毒素后3h时,血浆CGRP及背根神经节CGRPmRNA均明显增高.分别为142%和32%,8h时则进一步增高,分别为216%和85%。提示内毒素不仅刺激外周组织释放CGRP,而且还能通过某些机制激活背根神经节CGRPmRNA的转录,使CGRP合成增加,以作为CGRP大量释放的重要补充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56只Wistar大鼠分7组(n=8):正常组、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组和骶神经电刺激组(按24、48、72h各8只)。进行内毒素测定;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菌培养;肠道形态学观察;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蛋白表达测定。结果:对照组肠黏膜不同程度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破坏;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明显。实验组肠黏膜得到改善,内毒素水平下降且细菌移位减少。ZO-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ZO-1的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散乱、排列不规则,实验组分布得到改善。结论:骶神经电刺激可促肠蠕动、排肠内容物、减少肠道菌群数量,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及紧密连接的机械屏障,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9.
细菌多重耐药是医药健康、农林牧渔、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抗生素耐药基因跨物种跨区域传播是导致细菌多重耐药形成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尚无有效方案解决日益严峻的细菌多重耐药问题.由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和与之相关的蛋白组成的CRISPR-Cas系统,可靶向切割进入细菌的外源核酸,具有防控耐药基因转移导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大鼠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按体表面积予头孢曲松钠钠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长双歧杆菌菌粉,观察治疗后大鼠肠道菌群数量、B/E值和血清内毒素的变化。结果予头孢曲松钠钠处理后,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球菌异常增殖,B/E值明显下降,血清内毒素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倍剂量治疗组肠道内细菌数量恢复程度及B/E值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低倍剂量组。长双歧杆菌各治疗组的血清内毒素含量无明显改善,与自然恢复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头孢曲松钠可诱导大鼠肠道菌群失调。高倍剂量长双歧杆菌对头孢曲松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效果更佳,短期应用不能明显改善头孢曲松钠诱发的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多种革兰阴性菌在其对数生长期可产生外膜泡,它是外膜的最新合成部分,不含肽聚糖,内膜和细胞质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外膜泡的形成与脱落实质是活菌释放内毒素的一种方式,此外,它还能作为一些细菌毒素的载体。外膜泡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能增强细菌的粘附力,并赋予细菌抵抗宿主血清杀菌的能力。它还具有防御作用,细菌通过释放外膜泡可摆脱吸附的噬菌体,外膜泡的多种生物学活性使细菌的致病性大大增强,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经胃肠道给予双歧杆菌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及双歧杆菌组。模型制备后第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行细菌培养,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 OJ组较SO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变(P〈0.05),双歧杆菌组肝功能指标较OJ组改善。SO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26±0.22)EU/ml,OJ组内毒素水平为(1.99±0.31)EU/ml,较SO组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74±0.20)EU/ml,较OJ组明显降低(P〈0.01)。OJ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90%,明显高于SO组及双歧杆菌组(P〈0.05)。光镜显示OJ组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双歧杆菌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OJ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出现明显的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抗微生物肽(antimierobial peptides,AMP)作为吞噬细胞的组分储存于胞质颗粒并释放至吞噬溶酶体中;而非吞噬细胞在应答有害刺激如细菌内毒素等则可诱导合成AMP,其非氧化杀伤作用在机体抗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AMP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而且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趋化分子和信号分子。本文主要研究AMP和细菌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或lipooligosaccharide,  相似文献   

14.
类脂A分布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表层,它是脂多糖分子的疏水基团.脂多糖,俗名内毒素,可以引起致命的脓毒症、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多糖分子中只有类脂A部分具有内毒素的活性.当细菌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类脂A可以刺激宿主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4,在细胞内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本文根据近年来内毒素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类脂A的结构特征、合成途径和致病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毒素在疫苗开发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博莱霉素对90%的淋巴瘤病人可引起发热反应。这些反应的特点与细菌内毒素所引起的反应相似。然而,一些作者已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认为博莱霉素具有内在的热原性是通过宿主的内源性热原质的释放而起作用。对所有不经肠道途经给予的药物来说,细菌内毒素和其它热原质污染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博莱霉素本身的内在热原性可使得这些试验方法复杂化。由于这个原因,当前的工作就是采用亲和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纳米党参合剂通过调整菌群失调,修复肠屏障功能,控制细菌、内毒素易位,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肠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IETM)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分别以纳米中药、常态中药对动物进行灌胃治疗。取肠内容物做无菌培养,内毒素、sIgA的测定,CD4+、CD8+T细胞计数。结果各治疗组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并促进其排泄,保护肠黏膜屏障,明显降低细菌易位,控制内毒素血症,改善相关免疫指标。结论党参合剂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MODS取得较好效果,纳米中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党参合剂通过调整菌群失调,修复肠屏障功能,控制细菌、内毒素易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肠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IETM)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分别以党参合剂、丽珠肠乐对动物进行灌胃治疗。取肠内容物、肝、脾、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血,分别做无菌培养,内毒素及sIgA的测定。结果各治疗组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并促进其排泄,保护肠黏膜屏障,明显降低了细菌易位,控制内毒素血症,改善了相关免疫指标。结论党参合剂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MODS取得较好效果,优于丽珠肠乐。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耐药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畜禽养殖业长期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在促进动物生长、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抗生素大多数不能被动物完全吸收,在动物肠道中诱导出耐抗生素细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畜禽粪便作为重要的抗生素、耐抗生素细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储存库,通过堆粪、施肥等农业活动进入土壤环境中,可刺激土壤中耐抗生素细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富集。耐药基因借助于基因水平转移等方式在土壤介质中进一步传播扩散,甚至进入植物中随食物链传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正确评估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生态风险,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畜禽粪便-土壤系统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来源、分布及扩散机制,同时探讨了细菌耐药性的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堆肥化处理仍是目前去除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主要手段,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内毒素血症致胰岛素抵抗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endotoxinETX)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为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sLPS)。内毒素是在肠道细菌死亡溶解时被释放出来。结肠内的内毒素部分可被细菌灭活,部分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枯否氏细胞内解毒。如...  相似文献   

20.
用Trilostane将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血浆皮质酮维持在略高于对照大鼠的水平或给内毒素血症大鼠注射地塞米松,使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进一步升高。结果发现,血清氨基酸总浓度和丙氨酸浓度与血浆皮质酮浓度正相关,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则与血浆皮质酮浓度负相关。说明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升高对于促进分解代谢,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是必需的。本文就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生理意义以及激素治疗的作用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