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六十多公里的蓝田县公王岭地点,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这个消息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于1964年11月3日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四纪第二次学术会议及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上宣布的。1963年6—8月,该所的一个野外队曾在蓝田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1964年,该所在前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了规模较大的调查发掘队,由研究  相似文献   

2.
1965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蓝田中国猿人初步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会”。北京各有关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学工作者二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在报告会上,贾兰坡、周明镇和吳汝康分別作了关于蓝田公王岭第四纪地层、哺乳动物羣和猿人化石的报告。根据初步研究结果,产蓝田人化石的地层为中更新统(泄湖组红色土的埋藏土中)下部。动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普及大寨县运动的热潮中,“华北第三系-第四系分界和第四系划分专题会议”(简称“华北第四纪会议”)于1975年11月15日至25日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附近平山县岗南镇举行。这是自1964年第二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以来,第四纪工作者首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因为新生代的研究,特别是第四纪的工作,在我国首先是从华北开始的,影响面较大。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华北区五个省(区)、市有关单位和其他省市的许多生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老、中、青代表。  相似文献   

4.
1962年6月间,作者参加了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局在霍县举行的第四纪地质分层现场会议。在会议期间从县城东约五公里的贾村西沟捡到了几件旧石器,但层位不清,不敢遽作肯定。同年九月,我们根据上述线索再度赴霍县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查,除了发现下乐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孢粉及其数据处理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8日——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地质、地理、石油、煤炭、高校、海洋、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9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摘要38篇。中国孢粉学会理事长徐仁教授主持了会议。施雅风、刘东生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塚田松雄(M.Tsukada)等教授应邀到会并分别作了“第四纪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中国第四纪冰期”、“现代植被带:历史的背景”的报告。会议还安排了中澳第四纪孢粉协作组的专题报告、“生物演化的层次和第四纪时代的范畴”、“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于1979年6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生产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和列席代表共300余人。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秘书长帕培教授和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黄土委员会西太平洋小组委员会主席鲍勒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第四纪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黄土,南水北调的地质条件,青藏高原第四纪、华北的河湖相与海相,华南的红土与洞穴等若干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理学会第18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10月30日召开了本届大会组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生理学教材讨论会、医学生理学仪器技术交流会的总体安排及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和必要的调整。10月31日上午第17届常务理事会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  相似文献   

8.
继第四纪及古生代介形类和地层讨论会后,中生代介形类工作会议于1987年10月28日至31日在石城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5人,分别来自地质、石油、煤炭、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系统的十七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年会于2000年10月10~13日在河北省阳原县阳原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河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地层专业委员会主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省阳原县人民政府、阳原县文化局的鼎力支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会议主要探讨了21世纪国际第四纪地层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国际第四纪研究会议1961年9月在波兰举行第六届国际第四纪研究会议定于1961年9月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日程已经排定,大会定于1961年9月2日正式开幕,8日闭幕,根据专业内容的不同,大会分九组进行,即地层组、地貌组、冰水沉积组、古气候组、古植物组、古动物组、考古与人类学组、黄土问题组和冰川冰缘沉积类型问题组。波兰科学院副院长、植物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底,科学出版社以古生物志形式出版了《陕西蓝田公王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胡长康、齐陶著)。这本书是对于著名的“蓝田人”共生的哺乳动物群的一份研究报告。陕西蓝田地区是我国新生代地层发育好、出露全、含脊椎动物化石丰富的典型地区之一,解放后我国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在此作过大量的工作,1964年11月曾在这儿召开过现场会议,有关的地质、地层、地貌、冰川、古  相似文献   

12.
首届东亚生物物理学术会议在日本召开首届东亚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于1994年5月16日至20日,在日本姬路播磨科学园高科技中心大会堂举行。来自日本、中国、韩国、越南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00多位生物物理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学术活动由大会报告、小组专题报告、贴...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理事举行会议,决定恢复学会正常活动和准备参加国际组织。十月间,尹赞勋理事长和卢衍豪副理事长在山东临朐县及济南市主持召开了“山旺古生物现场会议”和扩大的理事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代表在山旺进行了地质旅行,听取了有关的学术报告和参观了采自山旺地区的精美的古生物标本。理事会对学会今后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今年三月间学会将在天津召开孢粉学会议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全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于1979年5月23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市举行。会议期间,除了第三次全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的学术活动以外,还进行了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的筹备工作,并于5月27日宣告中国生物化学学会正式成立。这两个会议在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于5月29日胜利闭幕。现将这两个会议的概况简单介绍如下:这次全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是粉碎“四人帮”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生物化学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生化工作者四百余人,他们无不怀着喜悦而激动的心情来到会场,交流经验,共同检阅了第二次全国生化学术会议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科研成果。与会代表们还就共同关心的培干与教学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6—8月,我所新生代研究室的一个野外队在陕西省蓝田县一带进行调查工作。7月19日,该队黄万波、汤英俊和张宏三同志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虎、豺、斑鹿、野猪及象的骨骼化石。这个猿人下颌骨化石发现于厚杓30米的第四纪红色土层中。在红色土层的底部有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5次学术会议在贵州省黔西县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毕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黔西县人民政府和毕节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电视局承办。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90多家单位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研讨最新学术成果,为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蓝田地区”(包括蓝田、临潼、渭南、长安、华县以及西安市等邻接的地带)的第四系,不仅发育好,时代全,而且成因类型也多样复杂。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考察队(以下简称蓝田考察队)最近的分层,共包括七个地层单元的堆积物,其中有六个地层单元中含脊椎动物化石。蓝田考察队经过三年来的调查与发掘,发现了35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采集了相当数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1964年协作单位采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蛋白质学会(The Protein Society)于2014年2月1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执委会,在听取了申办国对承办2017年学术会议的申请汇报后,一致决定国际蛋白质学会第31届学术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将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The Chinese Protein Society)承办.在第31届国际蛋白质学会学术会议举办期间,第6届全国跨学科蛋白质研究学术研讨会也将同期举行.大约五年前,国际蛋白质学会执委会决定2015年和2017年的学术会议分别在欧洲(已经决定在西班牙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植物原生质体和基因工程学术会议于1988年10月7日至12日在西安市举行。到会代表71名,收到征文100余篇,选用征文65篇。会议邀请9位专家作了综述报告:  相似文献   

20.
《工业微生物》2006,36(4):42-42
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Textile Biotechnology)是一个国际性系列学术会议,是纺织生物技术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国际会议,主要以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在纤维与纺织工业应用为目标,为加强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纺织生物技术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届会议于2000年在葡萄牙举行,之后分别在美国、奥地利和韩国举行了第二、三、四届会议。第五届会议由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于2007年10月21-24日在江苏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