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苏大丰石炭纪及早二叠世栖霞期䗴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在江苏大丰地区一个钻井的岩芯中采集的。(竹蜓)化石样品有15个,经鉴定有11属38种,含(竹蜓)层位分别归于下石炭统和州组、上石炭统黄龙组及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栖霞组之上覆地层为浦口组,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和州组之下为高骊山组,再下为金陵组。苏北平原在地层分区的归属上,属于华南地层区(张遴  相似文献   

2.
湖南嘉禾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早期的䗴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了湖南嘉禾袁家附近一个上石炭统船山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剖面,系统研究了该剖面的(竹蜓)类共14属44种。其中船山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竹蜓)带:Triticites 带,Pseudo-schwagerina 带;栖霞组包括三个筵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Sphaerulina hunanica 带及Parafusulina undulata-Schwagerina chihsiaensis 带。另外描述了船山组中的9个新种。  相似文献   

3.
江西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江西彭泽、于都、乐平、玉山、崇义及上高等地上石炭统船山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的四射珊瑚16种,其中船山组有11属12种(包括8新种、1未定种),栖霞组有3属4种(包括3新种、1未定种).根据珊瑚化石的分布规律,将船山组的珊瑚建立2个组合,并与有关地区的珊瑚组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这些珊瑚形态构造特征的剖析,文章还探讨了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珊瑚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被统称为“梁山组”(盛金章,1962)或“栖霞底部煤系”(黄汲清,1932)的早二叠世碎屑沉积,广泛分布在扬子地层区(王鸿祯,1978),并含有矿产资源,是湘、鄂、川、黔等省勘探煤、铝土矿的重要目的层。其地史意义也颇为重要。从“梁山组”开始,华南的沉积格局发生了重大政变,海相动物群也大规模地更替。  相似文献   

5.
湘东南早二叠世栖霞期早期的Schwagerina cushmani䗴类群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一前言根据古生物和地层发育的特征,湖南二叠纪地层的分区大致以"雪峰古陆"为界,分为湘西北区和湘东南两个区(周祖仁,1979,图1).湘东南下二叠统栖霞组的(竹蜓)类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四个带,即Schwagerina cushmani带、Staffella vulgaris(sp. nov.)带、Misellina claudiae 带和 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 带.本文所讨论和描述的即介乎上石炭统船山组 Pseudoschwagerina 带与下二叠统栖霞组 Staffella vulgaris 带之间的 Schwagerina cushmani 带的(竹蜓)类动物群.湘东南的这一(竹蜓)类动物群所包含的(竹蜓)类与陈旭(1934)列入"臭灰岩"底部的大部分(竹蜓)化石  相似文献   

6.
南京栖霞山栖霞组的(竹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7.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8.
在江西武宁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和龙潭组下部获得?类化石8属30种,并对其中10个属种进行系统描述。对获得的?类化石自下而上建立六个?带,分别是Schwagerina anhuiensis-Schwagerina chihsiaensis带、Schwagerina chihsianesis regularis带、Chusenella conicocylindrica带、Chusenella douvillei带、Chusenella ishanensis带和Pseudodoliolina pseudolepida带。通过与南京栖霞山,贵州盘县火铺镇等地的?类化石带对比,本研究区的栖霞组上部、茅口组和龙潭组中下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罗德期、沃德期和卡匹敦期。  相似文献   

9.
广西隆林隆或马平组的(竹蜓)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隆或石炭系为一套连续沉积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在马平组内含有丰富的(竹蜓)类化石,经鉴定计有19属111种及亚种。在马平组底部Montiparus带发现了(竹蜓)的一个新属,定名为Siliculites gen.nov.,新属包含一个新种Siliculites euchomaticus gen.et sp.nov.和一个未定种;另建立了一个麦(竹蜓)新种。普遍破碎和变形是隆或马平组(竹蜓)化石的保存特征。通过碳酸盐岩相分析,推测其环境为碳酸盐台地前斜坡相和簸选台地边缘砂相。在高能环境下被掩埋的(竹蜓)壳,它们保存的完整程度显然与壳的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苏浙皖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和生物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二叠纪末、三叠纪初,苏浙皖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海的东北缘(图1)。区内二叠系至三叠系的连续沉积剖面很多,沉积物类型多样,生物化石丰富。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对长兴阶和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的过渡层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地层及沉积岩的研究。本文将着重讨论区内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岩相、生物相以及环境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沙县高地村石灰岩矿区船山组ting类的系统研究,共描述ting类13属70种,包括7个新种和3个未定种。根据ting类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5个ting类化石带:1)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2)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oensis带,3)Zellia chengkungensis带,4)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5)Eoparafusulina pararegularis带,为该区船山组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我国石炭-二叠系界线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沙县高地村石灰岩矿区船山组类的系统研究 ,共描述类 13属 70种 ,包括 7个新种和 3个未定种。根据类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 ,自下而上建立了 5个类化石带 :1) 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 ,2 ) 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oensis带 ,3) Zellia chengkungensis带 ,4 ) 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 ,5 ) Eoparafusulina pararegularis带 ,为该区船山组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我国石炭 -二叠系界线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华南小有孔虫Langella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Langella属在我国华南地区早二叠世沉积中分布非常广泛,在栖霞阶下部尤为富集。文中提出以该属的顶峰带作为下二叠统栖霞阶最下部的非(竹蜒)有孔虫化石带,并可与苏联乌拉尔山西坡下二叠统孔谷阶(Kungurian)中含有大量Langella种群的层段相对比。文中描述Langella属10种其中6新种。  相似文献   

14.
奥陶纪末的生物冰川灾变事件结束后,华南板块上扬子区进入志留纪初的海进期。黔东北志留纪初期香树园组(兰多维列统鲁丹阶上部-埃隆阶中部)是壳相动物群复苏时沉积的灰岩相地层,具有显著的生物-岩相分异。"白沙型"后生动物化石密集的礁滩沉积仅限于近岸正常浪基面附近的浅海区展布。同期石阡枫香铺沟村剖面远岸带"印江型"香树园组薄层灰岩中壳相动物大化石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低,没有原地绑结岩型的生物礁和粗颗粒堆积的生屑滩,岩相和生物相特征显示各种细颗粒的生屑呈碎片堆积。尽管这里海水清澈度较高,但由于水深偏大且水动力偏低的环境指标抑制了"白沙型"造礁动物向广海区的空间拓展。这一实例凸显了黔东北陆表海区海水深度对香树园组底栖生态组合多样性的控制,导致志留纪最早复苏的生物礁古地理分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的Wargal组和Chhidru组以及在喜马拉雅地区相当地层的地质时代被许多学者视为中二叠世(瓜达鲁普世)。根据华南与盐岭地区瓜达鲁普统和乐平统的牙形类化石带对比,可以确定Amb组和Wargal组底部的时代为瓜达鲁普世晚期,瓜达鲁普统与乐平统的界线位于Wargal组下部,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的界线位于Chhidru组的下部,而二叠与三叠系的界线位于Mianwali组下部的Kathwai段之内。我国西藏南部色龙群及相当地层含有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Kalabagh段和Chhidru组可对比的乐平世腕足动物群以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连续的牙形类化石带,由此可以推定色龙群的时代应为乐平世。  相似文献   

16.
广东早侏罗世金鸡组标准剖面的双壳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开平县金鸡煤矿附近的大、小金鸡山,是华南海相下侏罗统金鸡组的标准地点.自孙云铸等(1960)创立"金鸡煤系"以来,许多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对金鸡组进行过讨论,但对这一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归属,意见不同,主要问题是:金鸡剖面底部煤系属晚三叠世,还是早侏罗世沉积?它与上覆海相层的关系如何?本区的赫唐日阶(Hettangian)是否存在,它的生物群的面貌如何?"菊石层"应相当于何期沉积?1976年,笔者与周志炎、潘华璋、林启彬、曹美珍去开平金鸡调查,在金鸡煤矿的有关同志和广东省地质局757地质队的协助下,对标准剖面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化石采集,并搜集整  相似文献   

17.
新疆柯坪的康克林组,西藏江达的里查群,云南沾益、贵州威宁、普安的马平组和江苏句容的船山组,产一类块状复体珊瑚,它们分别被鉴定属于Nephelophyllum(Wu et Zhao,1974),Antheria(Wu et Zhao,1974),Kepingophyllum(Wu et Chow,1965)和Anfractophyllum(Wu et Chow,1982)。1982年,吴望始、周康杰为此建立了柯坪珊瑚科(Kepingophyllidae)。俞学光(1977,1980)建立的Parawentzelophyllum和Eokepingophyllum亦宜隶属于柯坪珊瑚科。近  相似文献   

18.
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构造上属于南秦岭微板块,二叠纪时该地区与华南板块被勉略洋(东古特提斯洋的一个分支)分隔,而成为南秦岭微板块上的一个孤立台地。由于其二叠纪时处于华北和华南板块的汇聚带,同时又位于沟通古特提斯和泛大洋的重要通道上,其特殊的古地理位置使其具备与华南乃至全球其它地区二叠系对比的重要古地理和古环境意义,具有成为二叠系经典剖面的潜力。本次研究共分析60件样品,从中发现具有地层划分对比意义的平台型牙形刺分子4属18种。这些化石分布于上石炭统至上二叠统的地层中,且主要产于中二叠统水峡口组和上二叠统的西口组、熨斗滩组及龙洞川组。根据牙形刺的产出情况将研究区二叠系划分出13个带,自上而下为:长兴阶(Changhsingian)的Clarkina subcarinata带和C.changxingensis带;吴家坪阶(Wuchaipingian)的C.postbitteri带,C.dukouensis带,C.liangshanensis带和C.orientalis带;卡匹敦阶(Capitanian)的Mesogondolella posterserrata带,M.shannoni带,M.altudaensis带和M.granti带;罗德阶(Roadian)的M.nanjingensis带;亚丁斯克阶(Artinskian)的Sweetognathus whitei带;阿瑟尔阶(Asselian)-萨克马尔阶(Sakmarian)的S.inornatus带。最后,主要依据牙形刺带对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剖面的生物地层进行重新划分,确立了3统9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洲际对比。  相似文献   

19.
浙江桐庐冷坞栖霞组石灰岩发育,(竹蜓)类化石丰富,经鉴定计有19属35种9未定种,其中包括1新种。此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面貌与宁镇山脉栖霞组有所不同,岩层中硅质含量高,自底至顶均有硅质层和燧石结核分布,下伏船山组也见有燧石结核,两者之间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20.
俞学光 《古生物学报》1991,30(4):420-438
本文描述苏皖地区和州组产四射珊瑚1新属、1新种;黄龙组产11属、13新种;船山组产6属、10新种且附栖霞组底部产1属、1新种。安徽广德县独山黄龙组、船山组出露良好,产四射珊瑚甚丰,可分3个化石带及2个亚带,与苏南的完全相当,唯苏南船山组上部的Parawentzellophyllum带在独山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