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中国菊科风毛菊属一新记录种:条叶雪莲(Saussurea linearifolia Ludlow),并根据馆藏标本提供特征描述.本种以前记载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的喜马拉雅地区,我国西藏吉隆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灰色茹采用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带,据当地居民云:该菌为喜马拉雅雪人的一种食物。所谓雪人可能是高山雪线一带的动物。本文对该菌的分类特征和雪人的有关讨论作了介绍。原模式存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喜马拉雅灰包菇SecotiumhimalaicumZangetDoi,由Dr.TeizoOgawa采于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带,据当地居民云:该菌为喜马拉雅雪人的一种食物。所谓雪人可能是高山雪线一带的动物。本文对该菌的分类特征和雪人的有关讨论作了介绍。原模式存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在泛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党参属六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Codonopsis campanulata和C.reflexa 分布于尼泊尔,C.bomiensis发现于西藏的波密和米林,其余都产自四川西部。六个新种均附有精美的线条图。  相似文献   

5.
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常绿阔叶林下派模蛛科(Pimoidae)派模蛛属(Pimoa)的一个新种—李氏派模蛛(Pimoa lihengae)。从雄蛛和雌蛛外雌器的结构来看,本种相似于产于印度及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的派模蛛属蜘蛛。  相似文献   

6.
喜马拉雅——东南亚水龙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讨论本文主题以前,有必要对喜马拉雅的地理范围首先做一简要说明。大家知道,喜马拉雅是举世闻名的陆地的一个最巨大的隆起。可是,它的地理范围究竟有多大,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们尚无一致的意见。不过,有一点是已肯定了的,即它的西北端起自阿富汗的东界和喀喇昆仑以南,向东偏南经过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又偏向东北到达我国西藏东南部的藏布(江)大拐弯处,这一段是通常公认的喜马拉雅。藏布江以东的山系算不算喜马拉雅、它的走向是向东北还是向东南、走得多远等等这一系列的科学问题尚无定论。不过,从植物地理和植物区系的角度看,雅鲁藏布(江)以东、北纬28°30’以南的横断山脉作为喜马拉雅山系的一部分的意见是可取的。本文作者对喜马拉雅的地理范围就是这样构思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小孢发属地衣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小孢发属地衣13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6个,它们是:喜马拉雅小孢发,尼泊尔小孢发,光滑小孢发,光亮小孢发,多叉小孢发,波氏小孢发,另外7种的形态及分布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 roxburghii(Pinus longifoli- a)],是一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尼泊尔、锡金到不丹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特有松树,生长在海拔1000~2000m,也能分布到500到2700m的高度,常形成大面积森林群落。在我国只分布在西藏吉隆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内切河谷,海拔1800~2300m地段,在海拔2100m的吉隆江村,生长良好。1988年由倪志诚收集,陈明洪播种于四川都江堰龙池的该树种,是迁入我国内地的首次成功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喜马拉雅山中段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生活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地球史上,新生代以来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隆起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印度洋暖湿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的屏障作用,致使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要了解青藏高原及相邻地区自然环境的现状和演变历史,对  相似文献   

10.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是泛第三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6国交界的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生态区和保护地分布开展研究。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总面积902843.76 km2,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全球重要的生物地理区域,分布有14个生态区,其中有55处保护地。保护地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组成,主要分布在东喜马拉雅亚高山针叶林、喜马拉雅亚热带阔叶林和东喜马拉雅阔叶林3个生态区内,面积为159063.30 km2,占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总面积的17.62%。保护地中有41处国家公园,占保护地总数的74.5%;有25处为多国毗邻,占总数的45.45%。保护地的地理集中指数都大于完全平均分布值(37.796),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其中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不均衡度高于国家公园,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国境内。核密度分析显示中尼边境与中印边境区域的保护地分布集中度高。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各国建立保护地,目前已经形成全球著名的保护地集群带。对于进一步推进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国家公园跨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源作物芒属双药芒组SSR引物的筛选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本科芒属植物具有在边际性土地(marginal land)上驯化成为高产能源作物的巨大潜力,其中尼泊尔芒(Miscanthus nepalensis)和双药芒(M.nudipes)两个双药芒组物种分布于喜马拉雅-黄断山地区,是具有耐寒及抗旱特性的优良种质资源.为了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需要筛选出有效的分子标...  相似文献   

12.
正始于约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塑造了地球上最壮丽的雪山景观,也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水循环、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过程。缅北的红岗山(海拔约5500米)和开卡博峰(海拔约5881米)地处东喜马拉雅、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交汇区,孕育了独特的动植物区系。在过去20年中,科学家在这里相继发现了葡萄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广东横石水河流域二条相邻的3级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种类组成及昼夜节律,其中一条溪流受广东大宝山矿外排的酸性矿山废水严重污染,水体pH值仅为3.45且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另一条为相邻的清洁溪流.结果表明:清洁溪流中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远比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溪流丰富.在清洁溪流中共采获漂流底栖动物6 871头,隶属10目52类群,其中水生昆虫的数量和种类占绝对优势 (99.5%).但总漂流密度占优势的类群(相对多度超过5%)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水生昆虫:七鳃假二翅蜉 (28.5%)、宜兴似动蜉 (13.8%)、短脉纹石蛾(13.2%)、白背锯形蜉(7.5%)、摇蚊科(6.5%) 和肖扁泥甲(5.0%).蜉蝣目种类和数量最多,占全部漂流底栖动物总个体数的65%,其中又以四节蜉科居多,占蜉蝣目总个体数的63%.毛翅目昆虫的数量(18%)仅次于蜉蝣目.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漂流主要在夜间进行,未发现有日漂者.漂流密度高峰出现在21:00和2:00,漂流密度分别为(70.3±10.8)和(289.0±124.6) 头·100 m-3.大多数优势种类漂流高峰出现的时段略有不同,但有些优势种类(如摇蚊科和肖扁泥甲)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漂流昼夜差异.在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溪流中,漂流动物只有1种嗜酸性的多足摇蚊,其漂流活动也在夜间进行,并有3个明显的漂流高峰,分别出现在19:00、0:00和4:00,最高漂流密度仅为(6.7±5.2)头·100m-3.说明酸性矿山废水不仅降低了溪流中漂流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数量,也改变了其漂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山南坡蚤类营养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的46种蚤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种蚤只有1种宿主,其营养生态位宽度最窄(B=0),而方指双蚤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B=0.6694),其次为斯氏新蚤(B=0.4968).寄生于9种小兽宿主的12种主要蚤种中,尼泊尔古蚤和后厉蚤和窄突厉蚤因其宿主动物以食虫类为主,相互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不断听人说高中生物难教难学。教师反映:基本知识重复讲解多次了,学生仍然掌握不好。学生反映:经常看生物、背生物,生物成绩却不见提高。怎样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成绩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高中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漂流风险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讨论了近10年有关转基因植物漂流方面的5个主要研究领域,转基因进入相关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中的实证性研究,以花粉为煤体的基因漂流特性研究,基因漂流实验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基因漂流风险安全性评价标准的争论和基因漂流的长期生态效应研究,提出了目前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赵飞  章家恩  陈丽丽 《生态科学》2014,33(1):188-195
商业漂流旅游起源于美国, 该国学者也最早开始研究。进入21 世纪以来, 国外研究成果不断增加, 逐步成为探险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早期研究主要是在探险旅游、水体旅游范畴下开展, 后期开始对漂流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内容不断深化和细化, 主要包括漂流旅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旅游影响、旅游者特征与行为、安全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国外学者更多地选择案例研究, 重视实地调查, 注重建立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国外相关研究带给我国重要启示: 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推动基础理论研究, 扩充研究内容; 政府监管部门应从保障旅游者人身安全出发, 进一步完善漂流旅游监管制度, 加强对景区的引导; 漂流旅游开发应重视生态规划、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旅游产品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喜马拉雅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存海拔最高的鸡类,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研究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拼接组装获得该物种线粒体(mtDNA)全基因组序列,对mtDNA全序列进行注释和结构分析,并选择GenBank已提交的鸡形目鸟类mtD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为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mtDNA全长为16 691 bp,基因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鸟类线粒体基因典型排列顺序一致。基因组核苷酸含量为A:30.2%;T:23.9%;C:32.2%;G:13.8%;(A+T)含量(54%)略高于G+C (46%)含量,AT-skew为0.116 7,有一定的碱基偏好。在本研究中,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起始密码子以ATG为主,终止密码子以TAA为主。预测了22个tRNA的二级结构,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共有错配25处,以GU错配为主,喜马拉雅雪鸡tRNASer (UCN)基因比藏雪鸡的tRNASer (UCN)基因多出3个碱基;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雪鸡与鹌鹑关系最近,我们发现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与甘肃阿克塞自治县喜马拉雅雪鸡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支。  相似文献   

19.
南川金佛山位于北纬29°7′,东经107°10′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其山顶风吹岭海拔2251米,是川东南地区诸山的最高峰,素有“金佛山天下雄”之称。该山体形成于燕山运动的末期,其后又受到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标志物对长江上游漂流性鱼卵漂流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7日在长江上游重庆江津-珞璜31km的江段采用标志物对自然条件下大流量河流漂流性鱼卵的漂流方式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流量稳定的情况下, 在同一投放点投放的标志物的平均漂流速度具有显著差异, 标志物在河流中的漂流密度以高峰值和低峰值相间的方式出现, 高峰值随漂流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水平方向上标志物的分布以主流水域的漂流密度高于缓流水域, 缓流水域未采集到标志物。采用传统产卵规模计算方法对标志物投放数量进行估算,各组的估算数量均小于实际投放数量, 估算数量的准确性随漂流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总体估算数量为实际投放数量的16.6%。根据实验结果, 建议在长江上游鱼类产卵规模计算中引入时间系数以弥补随漂流时间的增加而引起的估算准确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