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西京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京族成年人305例(男为160例, 女为145例)的59项体质指标, 其中包括52项测量项目和7项观察项目, 计算了31项体质指数值, 统计了部分指数的分型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上眼睑皱褶出现率高。蒙古褶出现率较高。头发均为直发,多为黄色皮肤, 鼻翼高度多为中等型。耳垂多为圆形。男性鼻根多为中等型, 女性多为低型。按指数分型标准, 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狭面型、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出现率最高, 男性属长躯干型、女性属中躯干型。男性身高均值为1651.5mm, 女性身高均值为1541.1mm, 男女均为中等身材。体重均数男为57.8kg, 女为51.5kg。与国内外30个人群体质特征进行比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京族与广西的仫佬族, 海南的黎族体质较为接近。京族具有我国南方人群的体质特征, 其可能起源于越南的京族。  相似文献   

2.
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与京族传统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是京族作为海洋民族的重要标志,但这些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知识面临严重丢失的危险。为了保存和延续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方法,调查京族民俗文化中的红树林植物种类,记录植物具体用法与文化意义。研究发现:京族民俗文化中使用的红树林植物共有14种,民俗信仰红树林植物有4种,社会民俗红树林植物有11种,物质民俗红树林植物有7种,同种植物常承担多种民俗功能;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是与京族民俗文化联系最紧密的三种红树林植物。研究既能深入诠释京族的海洋文化特征,还有助于补充丰富有关红树林的民族植物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京族药用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钦  韦文猛  米东清 《广西植物》2016,36(4):405-412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在长期与红树林为伴的生存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红树林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知识。然而,这些知识至今仍不为外界所知。为掌握京族药用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和现状,该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方法,调查京族药用红树林知识中的红树林植物种类,记录其具体药用用途,并分析其生存现状及其中包含的可持续利用红树林植物资源经验。结果表明:共记录到京族药用红树林植物15种隶属于10科,具体药用用途共49种。其中,20种已有报道,29种未见报道;通过京族对红树林药用知识认知程度和依赖程度的调查还表明,京族历史上依赖本民族草医的情形已经基本消失,对红树林医药的依赖性和需求性也在消失。最后,剖析了京族在药用红树林植物选择与采集中的可持续利用经验。该研究结果不仅补充和拓宽了红树林民间药物的利用知识,而且为红树植物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中国茜草科Rubiaceae栀子族tribe Gardcnieae一新记录属和二新记录种:越南茜属Rubovietnamia Tirveng.、长管越南茜R.aristata Tirveng.和中越大果茜Fosbergia pettelotii Merr.ex Tirveng.&Sastre;以及越南茜草科栀子族的一新记录种,即大围山紫冠茜Rothmannia daweishanensis Y.M.Shui&WH.Chen。  相似文献   

5.
广西全区的民族动、植物药约有 31 00种,其中民族植物药 2983种,近年发现的新药有100种。这些民族药中壮族常用的 1100种、瑶族980种,苗族202种、侗族292种、毛难族104种、么佬族241种、京族28种、彝族26种。民族药占全省药用植物种数(3 980)的69.8%,较常用的有 1200种,约占民族药种数(3 100)的38.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广西民间治病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族群特征,研究组以412名(男性220人,女性192人)云南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成人为例,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该族群男女头面部与体部58项指标及20个指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并选取头长、头宽、面宽、形态面高、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8项指标与30个已研究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男性各项体质指标除大腿围和6项皮褶厚度指标外,都大于女性各项指标,男女身高均以矮型为主;2)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男性上眼睑皱褶率为88.2%,女性上眼睑皱褶率为94.3%。男性蒙古褶率为41.8%,女性蒙古褶率为36.5%。鼻根高度男性以中等型为主,女性以低平为主。耳垂类型男性以圆形率为主,女性以三角形率为主;3)依据指数分型出现率得出: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男女均以圆头型、高头型、阔头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宽肩型率最高;4)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与布朗族、基诺族、布依族、侗族比较接近。遗传因素、环境条件与饮食习惯是这些民族体质特征接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振宇   《广西植物》1984,(3):215-221
<正> 1.茎柱状伸长,少数侧扁(如昙花属,蟹爪属),常具节,如茎为球形时不具节,花从茎侧(稀近茎顶)老的小窠长出(仙人柱族Cereeae)。 2.土生,不为附生;茎圆柱形或球形,决不侧扁,直立、平卧或爬行,不具气根;刺各式,通常发达(仙人柱亚族Cereinae)。 3.茎长圆柱形至短圆柱形,长0.5—20米,通常具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广西京族的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其体成分形成的原因。研究组于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三岛”测定了430例京族成人(男182例,女248例)的16项指标。结果表明,京族男、女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自然的生理变化和劳动强度下降所致。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体脂率升高,这主要是躯干脂肪增多造成的。京族男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四肢和躯干肌肉量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四肢和躯干脂肪率均小于女性。京族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大的体质量和更高比例的骨骼肌,这两方面因素再加上劳动强度的差异,可能导致男性肌肉量、骨量、脂肪率等体成分与女性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京族成人身体偏胖,脂肪含量较高,身体含水量基本正常,体成分特征与同为南亚语系或同在沿海地区的其他中国族群并不相似,而相对更接近于中国蒙古族,并且表现在体质量、体脂率、水分率等方面接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日常饮食和劳动强度等因素是导致京族成人体质量及体脂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云南16个少数民族群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PCR—RFLP法对傣族、白族、蒙古族、彝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16个群体共654人进行了mtDNA编码区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17种单倍群,其中4种为未能确认的单倍群。单倍群频率分布和主成分图共同显示,百越系的3个民族共6个群体有高频的B、F单倍群,聚集在图的下部,表现出鲜明的南方群体特征;蒙古族的2个群体有高频的A、D单倍群,聚在图的上部,具有典型的北方群体特征;氐羌系的5个民族共7个群体全部或绝大多数都兼有南北方高频单倍群,位于图的中间,提示他们同时具有南北方群体的一些母系遗传特征。同一民族不同群体间的单倍群频率分布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很大,一般小于不同族源民族间的差异,但不一定都小于同一族源民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用玻片快速检验法对分布于桂西滇黔桂接壤地区的待识别民族俫人ABO血型的调查结果。俫人ABO血型的基因频率是:p=0.1189,q=0.3201,r=0.5610。俫人的血型分布特点是B>O>A,在我国南方诸民族中,俫人与海南省黎族的ABO血型分布特点相同。与周围民族的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俫人与黎族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因而在系统树中聚类为一组。俫人与黎族可能共同起源于古越族的支族俚人。  相似文献   

11.
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地上部位、根、茎、鳞茎、叶、花、果和种子,其中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民间食用方式可分为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零食6种类型。其中,蔬菜用野生植物最多,其次为茶用和调料用植物。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通常采取生食和熟食两种方法。采用腌制或干燥是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原料或加工品进行保存的主要方法。羊肉、牛肉、鲜奶和酸奶是当地蒙古族用野生植物烹饪各种食物和调制奶茶时的必用原料,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赫哲族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良忠  杜若甫 《遗传》1985,7(2):25-26
赫哲族分布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 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上,是一个历史悠久、善 于渔猎的民族。赫哲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 个民族,解放前夕只有300多人,在1982年人 口普查时则已有1,476人。据史料记载w,赫 哲族与我国北方的古代居民“肃慎刀、“黑水株 揭01等以至明代的“野人女真”有着密切的族源 关系。赫哲族在历史上曾有“黑哲”、“黑津刀及 “赫金”等名称,解放后,统一族称为赫哲。赫哲 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一满语族语支。 有关赫哲族的人类学、遗传学资料则十分贫乏。 1983年6月,我们在黑龙江省同江县赫哲 族居住最集中的街津口地区进行了赫哲族人类 群体遗传学的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禾本科梯牧草属及其近缘属共17属35种2变种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梯牧草属植物叶片上下表皮脉间长细胞都为长筒形或长菱形,细胞壁平直或弯曲,脉上硅细胞结节形,气孔副卫细胞平行形,脉上刺细胞常见,脉间偶见或缺失,无乳突,无微毛;同时,根据叶表皮微形态性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梯牧草属与早熟禾族聚为一支,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燕麦族、剪股颖族和虉草族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因此叶表皮微形态证据支持将梯牧草属置于早熟禾族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索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为巴尔虎蒙古族人种族研究、民族识别、遗传疾病等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依据《人体测量方法》和Martin测量工具说明观测265人(男性135人、女性130人)巴尔虎蒙古族6-16岁少年儿童蒙古褶(内眦褶)、上眼睑褶皱、眼裂倾斜度等眼部特征,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与可查询到的鄂尔多斯、巴盟、阿拉善等蒙古族人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的眼部特征中蒙古褶、上眼睑褶皱和眼裂倾斜度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的蒙古褶、上眼睑褶皱出现率高于鄂尔多斯蒙古族人,其他低于查询到的数据;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与其他巴尔虎蒙古族人的数据报道基本相符。说明巴尔虎蒙古族人眼部特征随年龄增长从少年儿童开始明显变化。巴尔虎蒙古族人眼部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人。从其人类学特征、历史渊源和起源、语言、特有的服饰文化习惯特征看,巴尔虎蒙古族人是一个与其他蒙古族不同的族群,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或族群。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族等25个民族。优厚的自然条件,蕴藏着丰富植物资源,加上多民族的传统使本地区形成丰富的食俗文化。据调查,广西各族民俗中常用植物有近200多种。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之间,所食用的植物又有所不同,形成了广西民族食俗文化的多样性。在广西,壮、瑶、侗、仫佬、毛南等民族喜食五色饭与糯米糍粑;侗、苗、仫佬、毛南、水族喜食酸菜;水族喜吃“辣椒骨”;侗、瑶、苗等民族喜欢打油茶;壮族、京族喜欢嚼槟榔。独特的传统习俗在广西能不断地延续,成为广西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我国与越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生物型,为抗虫育种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群体集团检测法和蜜露量检测法研究了中国广西、云南、河南、湖南、重庆、贵州和越南河内、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和九龙江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致害特性和生物型组成结构。【结果】我国主要稻区(除云南思茅外)和越南中北部的田间褐飞虱以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致害;云南思茅的田间褐飞虱以Ⅱ+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和bph4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致害或强致害;越南胡志明市、九龙江的田间褐飞虱以Ⅱ+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Bph3、bph4基因的鉴别品种主要表现为致害或强致害。我国白背飞虱以Ⅰ型比例较多;越南顺化和河内以Ⅱ型比例多;所有监测点白背飞虱的致害特性总体表现为对含Wph1、W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的致害能力较强,对Wbph3的致害能力表现不一,对含Wph5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中等致害。【结论】抗虫育种选择抗源时,不要选含Bph1、bph2基因的水稻品种作为褐飞虱抗源,不要选含基因Wbph1或Wbph2的水稻品种作为白背飞虱抗源。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平方公里的甘肃白水江生物圈保护区地盘实在是太大了。我车行步履达半月之久,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看了一小部分。尽管走的地方不多,但保护区内的自然景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青幽幽的高山峻岭,深涧峡谷中,山泉溪流清澈,悦耳的鸟鸣、沁心的野花……真是美不胜收。不过使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境内的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风情独特的古老民族。他们自称是氐族后裔,当地人称他们为“白马藏民”或白马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紫草科紫草亚科琉璃草族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中国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Boraginoideae琉璃草族Trib.Cynoglosseae 7属16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中5种的花粉外壁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族花粉为茧形,少数为近长球形、长球形或卵球形;体积很小,大小为7~15.7μm×3.5~13.9μm,P/E=1.6~2.02;三孔沟和三假沟相间排列;除斑种草属Bothriospermum Bge.外,均有赤道环带;外壁常光滑,两极具或不具穿孔,少数具小瘤状纹饰;外壁较薄,包括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外壁外层又由完全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以上表明该族花粉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属之间还是有区别。文中作了花粉分属检索表。在该族中,斑种草属的花粉没有赤道环带,表明它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和齿缘草族的花粉更相似,因此把它放在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比放在琉璃草族似乎更合适。长蕊琉璃草属SolenanthusLedeb.由于花粉卵球形、亚等极,可认为是琉璃草族中最进化的属。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细蜂族一新属一新种(膜翅目:细蜂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蜂科Serphidae的细蜂族Serphini主要特征为:盾纵沟缺或不明显仅由一浅洼痕显出;腹部通常具柄(除无翅细蜂属Paracodrus);上颚常具1齿(中沟细蜂属Parthenocodrus具2齿);后胸侧板前方的无刻皱区通常小于侧板的0.35倍;前翅长约为宽的3.0倍,翅有时退化为短翅型或缺如;第一盘室和第二盘室愈合,但肿额细蜂属Codrus有时例外;并胸腹节背表面中等长至长。该族已记载有7个属,我国已知有5个属,但有1属没有种的报道。据记载大多种类寄生于甲虫幼虫,特别是隐翅虫科Staphilinidae、步甲科Carabidae和叩甲科Elateridae;还有1种曾从蜈蚣Lithobius中养出。  相似文献   

20.
<正>越南的河内和许多中国南方的小镇一样,到处是敞开着门面的店铺,还有浩浩荡荡的摩托车流,以及满街舍不得打烊的鲜花店。这一天我们从河内一路向北,行程将近400公里,5小时左右车程。接近Pan Hou村时有几十公里盘山路,旁边是百米深渊,面前是云雾迷蒙,像极了我国云南南部地区,路上偶尔走过的山民也是一身民族打扮,恍惚间以为到了中国云南的德宏或者版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