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壳斗科植物摘录(II)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相似文献   

3.
植物MADS-box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拟南芥MADS-box 基因FRUITFULL(FUL) 在控制拟南芥开花时间、花分生组织分化、茎生叶形态以及心皮和果实的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他植物中,FUL的同源基因也在调控花发育,果实发育以及叶片发育等方面各自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FUL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并就其在农作物及果树育种上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植物AP1基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1(APETALA1)基因属于植物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和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在控制植物花分生组织特性与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AP1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节及其与物种进化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不仅是植物大规模克隆繁殖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从单细胞到整体植株发育全过程的理想试验体系。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简述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此过程中相关应答基因的研究概况,探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并对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数以千计的植物通过器官或胚胎发生形成了再生植株。按照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的每个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人们起先认为本质是无性繁殖的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应与原来植株的基因型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有人首先注意到培养的细胞和再生植株有形态及染色体变异以来(Blakely等,1964),已有众多的报道发现植物离体培养物和再生植株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其中许多变异在品种改良上颇有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现象作了很好的综述(Larkinand Scowcroft,1981;Orton,1983;Maliga,1984;商效民,1984;朱至清,1991)。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新进展,对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领域进行较系统的评述,以丰富体细胞遗传学的内容,促进其在植物改良上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晓玲    丛娟  于晓明  董英山 《植物学报》2008,25(1):121-128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 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 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 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体细胞形式的基因转移,以提高动物繁殖力。称为直接肌肉注射(DMT)的技术避免了通过对精细胞进行操作使外源基因在动物中表达所面临的伦理、法律和技术方面的问题。DMT 技术是将重组 DNA 原位注入肌肉组织。该技术最初是用来对人类进行基因治疗,例如:将 dy-  相似文献   

10.
刁现民  孙敬三 《植物学报》1999,16(4):372-377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关于这些变异的起源存在多种观点,如转座因子的活化、DNA甲基化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对无性系变异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关于这些变异的起源存在多种观点,如转座因子的活化、DNA甲基化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对无性系变异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ERK)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体内存在一个编码富亮氨酸重复受体蛋白激酶、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ERK)大家族,其在旱期胚胎、小孢子、成熟胚珠和维管组织中表达.文章从SERK的结构、编码的蛋白、基因表达、功能以及信号转导介绍了SERK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植物基因转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是与基因转移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分不开的。为了实现不同的目标,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基因转移方法。一般来说,向植物中转移基因,存在的困难要比微生物和动物多些;但由于植物基因工程对作物改良的重要性,近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各种基因转移方法层出不穷。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现有的植物基因转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临床试验,基因转移方法是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物理化学方法中的最佳选择;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较为成熟,临床运用最广泛;腺病毒,腺病毒相关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细小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人工染色体的基因转移系统也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5.
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临床试验,基因转移方法是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物理化学方法中的最佳选择;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较为成熟,临床运用最广泛;腺病毒、腺病毒相关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细小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人工染色体的基因转移系统也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6.
PTI和ETI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两类抵抗病原物的机制。基因对基因假说的抗病方式属于ETI抗性机制的一种,该假说认为具有保守NB-LRR结构域的R蛋白识别病原物非保守的无毒蛋白效应子(Avr),激活防卫反应信号途径,导致过敏性坏死。植物抗病基因(R)与病原菌无毒基因(Avr)产物间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基因对基因抗性是植物抗病性的重要形式,该文对植物抗病蛋白与无毒蛋白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其中,间接相互作用模式是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植物营养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0年代初 ,Gregory(见 Williams〔1〕)发现禾谷类植物在生长到其 (干 )生物量的 2 5%时 ,它就吸收积累了全部所需氮磷养分的 90 % ,这些积累的养分是后期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养分库 ,养分库的大小决定了产量的高低 ,无疑 ,这些养分必然在体内不断地转移、利用和再分配。这一发现立即引起极大的重视 ,并带来了大量以营养转移为主题的后续研究 ,直至最近的 2 0多年 ,这一主题仍然得到广泛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 ,营养转移是植物所有保持营养机制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因而 ,它又对竞争、营养吸收、生产力等过程产生影响 〔2〕;它在植物体内营…  相似文献   

18.
基因水平转移的评判方法和转移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江  李海权  刁现民 《遗传》2008,30(9):1108-1114
基因水平转移是不同物种之间或细胞器间基因的交流。基因水平转移现象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在真核生物中近年来也发现了众多例证, 说明水平转移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文章着重对基因水平转移的概念、评判基因水平转移的标准, 水平转移的特点和转移方式, 以及基因水平转移对基因组进化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已有的基因水平转移研究中进化树分析法、碱基组成分析法、选择压力分析法、内含子分析法、特殊序列分析法和核苷酸组成偏向性分析法等几种是常用的方法; 转座序列是生物中最易于发生水平转移的基因类型;原核生物基因水平转移的主要方式有转化、接合和转导, 真核生物中水平转移发生方式尚不清楚。基因水平转移在基因、基因组和生物进化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酰甘油(TAG)是油料作物最主要的储藏脂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EC2.3.1.20)是TAG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二酰甘油加上酰基脂肪酸形成三酰甘油.在植物中已发现了3种不同类型的DGAT基因,分别为DGAT1、DGAT2和DGAT3.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DGAT相关基因及其蛋白分类、定位、结构及其在脂肪酸合成、种子发育与萌发、幼苗发育、叶片新陈代谢等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油料作物种子油含量以及特定脂肪酸积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基因转移》(Plant gene transfer)由Christopher J.Lamp和Roger N.Beachy编著,1990年Wiley-Liss出版社出版,345页。这是一本有关植物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会议录,会议是1989年4月在美国Park城召开,参加会议有500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