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几种蛇毒抑菌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海  姜雯 《蛇志》1994,6(1):23-28
本文通过平板扩散实验观察了蛇岛蝮蛇毒、长白山白眉蝮蛇毒、江浙蝮蛇毒及中华眼镜蛇毒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四种蛇毒对试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白眉蝮蛇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mg/ml,对大肠杆菌为5.0mg/ml。抑菌作用与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有相关性。利用CM—SephadexC-25SephdexG—75一对江浙蝮蛇毒的抑菌成份进行初步的柱层析分离,从纯化的各组份看,L—氨基酸氧化酶活力高的其抑菌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2.
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全血化学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盛京 《蛇志》1999,11(2):4-8
目的研究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吞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阳性对照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样品清除非细胞体系产生的活性氧,以及样品对酵母多糖诱导的全血化学发光的抑制作用。结果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对非细胞体系产生的O·2和H2O2的清除作用都较弱;对全血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特别是酵母多糖起刺激作用之前加入蛇毒的抑制作用强于酵母多糖起作用之后加入蛇毒的抑制作用。这提示,这两种蛇毒使吞噬细胞的吞噬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吞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减弱,导致活性氧产生不足,化学发光强度下降。眼镜蛇毒的这种免疫抑制作用比氢化可的松还强。结论蝮蛇毒和眼镜蛇毒具有氢化可的松样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眼镜蛇毒可能具有作为临床免疫抑制剂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湖南尖吻蝮蛇毒两个出血毒素的纯化和理化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QAE-SephadexA-50和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层析的步骤,从湖南产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两个出血毒素。SDS-PAGE测得分子量均为23.5kD,IEF-PAGE测得等电点分别为5.6和5.2,两者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组成,其中酸性氨基酸分别占23%和24%。DaHT-1和DaHT-2的最小出血剂量(MHD)分别为0.5μg和0.8μg。都具  相似文献   

4.
用远紫外CD谱研究了湖南产尖吻蝮蛇毒的两个出血毒素(DaHT-1、DaHT-2)的溶液构象,计算得DaHT-1的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的含量分别为36.9%、35.5%、27.6%;DaHT-2的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分别为23.4%、31.3%、45.3%。随pH的增大或减小,峰位蓝移,酸性条件下的变化比碱性条件下的变化大。构象单元含量计算表明:α螺旋减少,无规卷曲增多,β折叠基本未变。温度和pH对CD谱的影响相似,50℃时峰位蓝移,α螺旋减少,无规卷曲增多.EDTA对CD谱影响显著,0.02mol/LEDTA便导致两个出血毒素呈极度的无序状态。EDTA完全抑制,半胱氨酸部分抑制,胰蛋白酶不影响它们的出血活性。  相似文献   

5.
八种常见国产蛇毒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振桃  郑景熙 《蛇志》1995,7(4):4-6
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了我国常见的八种蛇毒(眼镜蛇毒、蝮蛇毒、眼镜王蛇毒、竹叶青蛇毒、蝰蛇毒、烙铁头蛇毒、银环蛇毒及金环蛇毒)对人白血病T淋巴细胞系CEM细胞、人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及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O细胞的生长曲线、存活率及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八种常见蛇毒中眼镜蛇毒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蝮蛇毒次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值均小于0.01),其余六种蛇毒的作用则很弱。但无论是眼镜蛇毒还是蝮蛇毒,其杀伤淋巴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纯化眼镜蛇毒蛋白对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阻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培养的抓蟾胚胎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用膜片箝技术研究了从中国华南产眼镜蛇毒分离出的神经毒组分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通道的影响,发现它在微终板电位和单通道水平上都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完全阻断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剂量约为2.0μg/ml,对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半阻断量约为0.23μg/ml。这表明它与α-银环蛇毒有相似功效。  相似文献   

7.
恩拉霉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HepG2.2.2.15细胞株为模型,以其分泌的HBsAg、HBeAg、HBVDNA及细胞存活率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天然多肽类抗生素恩拉霉素体外抗HBV效果。结果表明恩拉霉素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μg/mL和34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5.9和4.6。Southern结果显示,50μg/mL恩拉霉素对细胞内游离HBVDNA抑制率为56.8%。  相似文献   

8.
叶文娟  龚光林 《蛇志》1999,11(2):2-4
目的观察蛇毒出血毒素结构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DaHT-3)在溶液中酰胺I带吸收光谱的研究,探测了此出血毒素在溶液中的自然构象和加入EDTA螯合剂除去金属离子后构象的变化。结果此出血毒素在水溶液中的自然构象分别是:α-螺旋为31.8%、β-折叠为56.1%、转角为12.1%;而在去除金属离子情况下α-螺旋和β-折叠减少,转角和无规卷曲增加,即加入螯合剂后其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分别变为11%、26.4%、46.2%和16.5%。由于结构的变化,它的出血活性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均被丧失。结论金属离子,特别是锌离子在维系蛇毒出血蛋白酶分子中的二级结构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QAE-SephadexA-50和CM-SephadexC-25离子交换层析的步骤,从湖南产尖吻蝮(Dienagkistrodonacutus)蛇毒中纯化出两个出血毒素(DaHT-1和DaHT-2).SDS-PAGE测得分子量均为23.5kD,IEF-PAGE测得等电点分别为5.6和5.2,两者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组成,其中酸性氨基酸(Asx,Glx)分别占23%和24%,DaHT-1和DaHT-2的最小出血剂量(MHD)分别为0.5μg和0.8μg。都具蛋白水解酶活性,无对TAME,BAEE的水解活性和PLA2酶活性.两者的蛋白水解酶活力与出血活性并非正相关.DaHT-1和DaHT-2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40℃,最适pH为6-9,对热均不稳定,温度高于60℃活性完全丧失。金属离子的分析显示每摩尔毒素蛋白约含0.5mol的Zn,1mol的Ca,较多的Na、K、Mg,不含Co。  相似文献   

10.
尖吻蝮蛇毒磷脂酶A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尖吻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经RTPCR扩增磷脂酶A2的基因,以江浙蝮蛇的酸性磷脂酶A2基因为探针杂交筛选克隆,分离得到4种磷脂酶A2基因。经双向测序测定了这些磷脂酶A2同功酶基因的全序列,并由此推导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运用计算机软件推算了它们的等电点,按照等电点和结构特征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尖吻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2I(A.aAPLA2I)、尖吻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2II(A.aAPLA2II)、尖吻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A.aBPLA2)和尖吻蝮蛇毒Lys49磷脂酶A2(A.aLys49PLA2)。其中A.aAPLA2I的1~10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同以前分离得到的尖吻蝮蛇酸性磷脂酶A2已测定的1~10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完全一致。A.aLys49PLA2基因则由于其推导出的49位氨基酸残基由Lys代替了Asp而区别于以前克隆到的磷脂酶A2基因。最后运用计算机软件比较了它们的同源性。这一组磷脂酶A2基因的克隆,将为进一步研究磷脂酶A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蕲蛇酶抗栓作用机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王晴川  刘广芬 《蛇志》1997,9(3):9-11
动物实验结果示,蕲蛇酶能裂解纤维蛋白原成为可溶性纤维蛋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在酶诱导的血浆凝块订的血浆凝块回缩,因而发挥防血栓形成作用。对纤维蛋白平板试验无直接溶纤作用,但能增加实验动物血中t-PA活性。可能通过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而发挥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浙蝮蛇蛇毒纤溶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江浙蝮蛇蛇毒中纯化出无出血毒的纤溶酶。方法:经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树脂和Superdex75PG凝胶过滤树脂,从江浙蝮蛇蛇毒中纯化出2种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的蛋白酶:F1,F2。结果:它们20μg皮下注射小鼠都无出血反应,F1,F2SDS-PAGE电泳纯度在95%以上。结论:纯化的两个纤溶酶为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蕲蛇酶对动物实验性血栓的防栓和溶栓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广芬  王晴川 《蛇志》1997,9(3):2-5
采用大鼠颈动脉-颈外静脉回路循环形成的血小板性动脉血栓,用兔脑粉浸出液诱导的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以及用凝血酶诱导的兔耳缘静脉血栓,作为实验性动脉及静脉血栓模型,并分别用阿斯匹林和尿激酶作为阳性对照药,以观察蕲蛇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不同剂量的蕲蛇酶(600,300和150μg/kgiv)能使大鼠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呈量效关系。蕲蛇酶对家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亦表现抑制作用并促进血栓消褪。300和600μg/kg对家兔已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栓,能促使消褪,提示蕲蛇酶亦有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尖吻蝮蛇蛇毒中纯化出精氨酸脂酶并进行性质研究。方法:利用亲和层析、DEAE—Sepharose FF、Superdex 75柱对尖吻蝮蛇毒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纯化出的2个精氨酸脂酶活性组份分子量分别为36000、30000,它们的HPLC纯度也都达到97%以上。结论:为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蝮蛇毒致小鼠肾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友其  邓立普 《蛇志》2009,21(3):180-182
目的探索一种建立蝮蛇毒致肾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A、B、C组为不同时间的对照组(A-3h,B-3d,C-5d);D、E、F组为蝮蛇毒1mg/kg肌注组(D-3h,E-3d,F-5d);G、H、I组为蝮蛇毒2mg/kg肌注组(G-3h,H-3d,I-5d)。按照分组要求计算每组小鼠中每只小鼠需肌注的蝮蛇毒的总量.配制2种不同浓度的蝮蛇毒液.D、E、F、G、H、I组小鼠分别肌注不同浓度的蝮蛇毒液0.15ml,A、B、C组小鼠右臀部注射生理盐水0.15ml以进行对照。结果肌注蝮蛇毒后的小鼠均出现中毒症状,但各组小鼠均无死亡。E、F、H、I组小鼠的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E、F、G、H、I组小鼠均有如下病理学改变:肾被膜下出血.肾皮质充血.肾小球充血。肾小囊扩大.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充血.肾小管肿胀。小管细胞变性等。结论肌注蝮蛇毒是一种建立蛇毒致小鼠肾损伤动物模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acutus)毒液中经DEAE-Sepharose和SephacrylS-200两步凝胶柱层析首次纯化出一种中分子量出血毒素(简称AaHⅣ).经SDS-PAGE和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44kD,等电点为pH5.0.从500mg粗毒中可获得20mgAaHⅣ纯品.AaHⅣ有较强的出血活性,最小出血剂量(MHD)为0.4μg.  相似文献   

17.
蕲蛇酶对大白鼠和家兔实验性脑血栓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广芬  王晴川 《蛇志》1997,9(3):6-8
采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加肾上腺素(Ad)从家兔颈内动脉或大白鼠颈总动脉注入,以形成脑血栓,2h后各组动物分别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蕲蛇酶(150、300和600mg/kg),阳性对照药潘生丁(10mg/kg)及空白对照生理盐水(1ml/kg)。以脑组织对伊文思蓝通透性改变及脑组织切片计算血栓数目为指标,判断蕲蛇酶对血栓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蕲蛇酶组对大鼠或家兔的实验性脑血栓均比生理盐水组血栓消褪加快,形成的血栓数目减少,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亦明显减少;潘生丁组亦显示促血栓消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类凝血酶经静脉注射家兔(0.25毫克/公斤)可使血浆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这是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下降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引起的。表现在对Ristocetin的亲合力显著降低。此凝血酶时间之延长可被甲苯胺兰部分纠正。葡萄球菌猬集试验表明体内有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产生。体外实验表明该酶不激活FXⅢ。 上述结果说明,类凝血酶的体内抗凝作用除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及性质上有变化外,还与给药后体内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用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的方法,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显著降压作用的组分,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证实为单一区带,其等电点为6.8,分子量为31000,LD50为7.35±0.51mg/kg(i.v小白鼠)。该组分能使兔和大白鼠颈动脉血压降低,其降压作用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较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同时观察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微动脉管径的变化,发现大白鼠颈动脉血压降低与微动脉扩张有关。兔血液流变学实验表明该组分能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等,提示该降压组分的降压作用可能与其扩张微小血管及降低血液粘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