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及基因组酶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virus,简称PaorNPV)形态结构、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不连续系统垂直板SDS-PAGE分析了Paor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应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aorNPV基因组DNA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仅有一条带,分子量为31.5 kD,不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有三条带,分子量分别为31.5 kD、29.1 kD、28.6 kD;病毒粒子包含有25种结构多肽,分子量范围在17.6-114.6 kD之间.PaorNPV DNA经BamH I.EcoR I、HindⅢ、Pst I和Xho I酶切分别产生9、12、12、12和14条片段.基因组大小平均为124.6 kb.  相似文献   

2.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新分离的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eneria orient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其多角体为四边形、五边形、大小在1.06—2.42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为385×55nm。室内感染蜀柏毒蛾幼虫其死亡率达9S%具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3.
蜀柏毒蛾 (ParocneriaorientaChao)是柏木、桧柏、干头柏等柏科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1] ,到目前为止仅存在于我国。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orientanuclearpolyhedrovirus ,PaorNPV) [2 ]于 1991年被分离 ,该病毒对蜀柏毒蛾幼虫具有较强毒力 ,已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初步应用于柏木林区害虫的防治上[3] 。对这种病毒已进行了一些研究 ,包括生物活性测定 ,形态结构 ,理化特性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4 ,5]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开发我国这种特有的…  相似文献   

4.
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李崇荣,彭辉银,周显明,陈新文,谢天恩(贵州省铜仁地区林科所,铜仁554300)(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11)关键词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柏毒蛾(Parocene...  相似文献   

5.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柏木、桧柏、干头柏等柏科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1],到目前为止仅存在于我国.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virus,PaorNPV)[2]于1991年被分离,该病毒对蜀柏毒蛾幼虫具有较强毒力,已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初步应用于柏木林区害虫的防治上[3].对这种病毒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生物活性测定,形态结构,理化特性,限制性内切酶分析[4,5].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开发我国这种特有的病毒资源,我们构建了部分PaorNPV基因组DNA片段的基因文库,同时以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SNPV)几丁质酶基因作探针,对PaorNPV几丁质酶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1%TinopalLPW荧光增白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Tinonal LPW对Parocneria orienta 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使用3.6×1011PIB/hm2+1%TinopalLPW、1.8×1011PIB/hm2+ 1%TinopalLPW、9.0×1010PIB/hm2+1%TinopalLPW和3.6×1011PIB/hm2、1.8×1011PIB/hm2、9.0×1010PIB/hm26种处理对林间越冬代2-3龄幼虫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结果表明除9.0×1010PIB /hm2+1%TinopalLPW 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外,其余剂量有增效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1%UBL荧光增效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UBL对Parocneria orienta 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1%TinopalLPW荧光增白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TinonalLPW对Parocneriaorienta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使用3.6×1011PIB/hm2 1%TinopalLPW、1.8×1011PIB/hm2 1%TinopalLPW、9.0×1010PIB/hm2 1%TinopalLPW和3.6×1011PIB/hm2、1.8×1011PIB/hm2、9.0×1010PIB/hm26种处理对林间越冬代2-3龄幼虫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结果表明除9.0×1010PIB/hm2 1%TinopalLPW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外,其余剂量有增效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三种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茶尺蠖、茶毛虫、斜纹夜蛾三种昆虫的四株核型多角体病毒中提取DNA,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内切酶图谱各不相同。而二株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霉的内切酶图谱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昆虫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多粒包埋型。在扫描电镜下,多角体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下一,平均直径为1.4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约为394×56nm,经SDM-PAGE分析,病毒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30.5kD,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19条多肽组成,分子量范围在88-17kD之间。多角体富含Glu、Val、Leu、而Cys、Met、和His含量较少。其酸碱氨基酸之比为1.26。病毒核酸为一环状DNA,长度约为38μm,经HindⅢ、PstⅠ、EcoRⅠ和BglⅠ单酶切以及BamHⅠ+HindⅢ、BamHⅠ+PstⅠ、BamHⅠ+BgIⅠ和Xhol+EcoRⅠ双酶切分析,DNA总分子量约为71.6×10 ̄6Daltons。  相似文献   

11.
蜀柏毒蛾生殖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规律, 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蜀柏毒蛾奠定基础, 本研究在野外及室内温度22±1℃、 相对湿度75%~80%、 光周期14L∶10D条件下观察研究了蜀柏毒蛾成虫的羽化、 求偶、 交尾、 产卵行为, 触角电位反应测定处女雌蛾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 蜀柏毒蛾羽化行为全天可见, 主要集中在1:00-5:00, 占总羽化量的44.94%, 7:30-11:00进行婚飞和交尾, 交尾高峰期出现在8:30左右, 交配时间少则2 h, 多则8 h, 求偶、 交配均发生在光期。随着日龄的增加, 召唤时间前移并且延长, 1日龄的处女雌蛾交尾时间较短; 雌蛾羽化当天就可交尾, 2日龄雌蛾交尾率最高, 达36.67%。雌蛾分多处产卵, 雌蛾一生最高产卵量达402粒, 最低产卵量为78粒。羽化当天的雌蛾体内性信息素含量较低, 第2天最高, 以后逐日下降; 2日龄蜀柏毒蛾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的产生量从7:00起逐渐增加, 8:30-9:30时最高, 9:30后逐渐减小。雄蛾对处女雌蛾腺体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在8:30-9:00最强, 说明8:30-9:00是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蜀柏毒蛾的羽化、 求偶、 交尾及性信息素的产生与释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 野外处女雌蛾诱蛾试验证实了性信息素释放与交配行为在时辰节律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monito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ocneria orienta, a pest moth in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P. orienta,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re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pheromones in field tra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ing duration is shorter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with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range for P. orienta reproduction being 22–27°C. The sex ratio had an effect on the male mating capacity,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the sex ratio was ♀:♂ ≥ 3:1. The average number of matings was 2.44 for males, while female P. orienta mated only once in a lifetime. Males were more attracted to virgin females than to mated females,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light period had an effect on the release of sex pheromones by females. Field trap tests using virgin females suppor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showing that the release of sex pheromones by P. orienta follows a distinct circadian rhythm.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从自然罹死的斜纹刺蛾(Oxyplax orhracea(moore))幼虫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用快速简便方法提取核酸,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酶解,获得该病毒核酸的酶解带谱。以λDNA的EcoRⅠ酸解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相应DNA片段分子量的对数值做标准曲线求得其平均分子量为102.09×10~6道尔顿,即为147.77kb。  相似文献   

14.
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主要感染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具有90~160kb长的双链,超螺旋DNA基因组。现已发现约500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这些病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何?我们以甘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MbNPV)、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SeNPV)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SINPV)为材料,用限制性内切酪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中一种病毒MbMV多角体蛋白基因进行了定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健康幼虫,病毒麦种MbNPV、SeN…  相似文献   

15.
葵粕多肽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葵粕分离蛋白加工的多肽,即葵粕多肽(SMP)对紫外线诱导的小鼠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试验动物分为五组,基础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照射,模型组紫外线照射并涂抹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照射并涂抹Vc,大小剂量组照射并涂抹多肽样品,样品浓度分别为15%和30%。通过对小鼠皮肤组织形态的观察和皮肤生化指标分析,发现模型组小鼠皮肤表面有明显红斑,皮肤粗糙,有粗深的皱纹,葵粕多肽大剂量组小鼠皮肤皱纹已不明显,接近正常组小鼠皮肤;多肽大剂量组可降低皮肤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和增加羟脯氨酸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葵粕多肽有抗氧化和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兔出血症病毒主要结构多肽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出血症病毒主要结构多肽的氨基酸分析王恒安,杜念兴,徐为燕(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结构多肽,氨基酸分析有关兔出血症病毒(RHDV)结构多肽的报道很多,有认为只有1条,有报道4条的,也有报道多达6条的。但其主要结构多肽为分...  相似文献   

17.
类弹性蛋白(Elastin-like polypeptides,ELPs)是属于弹性蛋白中的一种且具有温控性的生物大分子,本文研究拥挤试剂对不同拓扑结构ELPs相变温度的影响,利用温控-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其相变特性,结果发现,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T-E-F的相变温度下降11.9~17.1℃;在固定Tadpole-like-E浓度下,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Tadpole-like-E的相变温度降低11.5~16℃,其中,25 μmol/L的Tadpole-like-E其相变速度缓慢;ELPs浓度越大,其相变温度降低愈大,且PEG2000影响ELPs相变温度的趋势与ELPs的拓扑结构关系不大。另外,在简单的PBS缓冲溶液中加入PEG2000,可以使E-C在浓度<0.5 mol/L的Na2CO3中发生相变,且随着PEG2000浓度的增加,E-C相变温度逐渐降低。本研究为今后ELPs在复杂体系的应用提供前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