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蕲蛇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张静 《蛇志》2001,13(3):23-24
急性脑梗死多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闭塞而未获得有效的侧枝循环 ,使该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发生梗塞性坏死。笔者应用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 86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入选标准  ( 1 )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 1 998年 2月~ 2 0 0 1年 1月住院病人 ,均符合1 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 2 )发病 6~ 8h内并经颅脑 CT扫描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者 ;( 3)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但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 ;( 4 )按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2.
孙旭红 《蛇志》2002,14(1):35-37
我科自 1 999年以来 ,应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6 0例 ,疗效良好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 :(1 ) CT除外颅内出血 ;(2 )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发病在数小时至 1~ 3天病情达高峰 ,进展中肢体瘫痪加重 ,肌力减退 1~ 2级以上或伴有面、舌瘫 ,言语功能障碍 ;(3 )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已愈 ,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 ;(4)血压≤ 2 4 /1 3 .3 k Pa(包括口服降压药后 ) ;(5 )无严重意识障碍 ;(6 )无活动性溃疡、肺结核、出凝血机制障碍 ;(7)…  相似文献   

3.
盛建荣  李强 《蛇志》2000,12(2):46-47
为了观察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科对3年来的住院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常规药物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发病时间在72h之内。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有下列情况者不入选:(1)有出血史及消化道溃疡;(2)新近做过手术;(3)有出血倾向者;(4)重度肝、肾功能损害、心衰及多脏器功能衰竭;(5)已用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及抗凝剂。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试…  相似文献   

4.
黄万金  庄碧如 《蛇志》2001,13(2):16-16
3年多来 ,我科应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42例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并经头颅 CT扫描确诊为脑梗死 (脑栓塞者除外 ,对有蕲蛇酶治疗禁忌症者不选入治疗组 ) ,并按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0~ 8分为轻度缺损 ,9~ 31分为中度缺损 ,32~ 45分为重度缺损。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收治的脑梗死病人 82例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 42例及对照组 40例 ,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等对比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冯岗 《蛇志》2000,12(3):36-36
溶栓疗法使血栓溶解 ,血管再通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措施之一 ,我们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2 8例 ,并对治疗后引起的副作用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 1 6例 ,女 1 2例 ,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46~ 78岁 ,平均年龄 59.2岁 ,入选标准 :(1 )脑梗死发病 6h以内 ;(2 )发病 6~ 1 2 h,脑 CT检查无异常 ,病情进行性加重 ;(3)年龄小于 80岁 ;(4)血压低于 2 4 /1 4.7k Pa;(5)排除有活动性出血倾向 ,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1 .2 方法 入院后给予尿激酶 (UK) 30万单位缓慢静脉推注 ,随后给予 UK50万单位…  相似文献   

7.
李志伟  杨才明 《蛇志》2000,12(3):27-29
为了进一步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院神经内科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 ,以安慰剂作为对照组 ,对 2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入选标准  (1 )症状发生在 2 4 h内并经头颅 CT扫描排除出血性卒中 ;(2 )非昏迷患者 ;(3)瘫痪肢体肌力在 0~ 4级 ;(4)年龄 35~ 80岁。1 .2 排除标准  (1 )妊娠 ;(2 )血压 >2 4 /1 6k Pa,用药后持续不降者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4)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5)昏迷 ;(6) 1周内应用纤溶药物及蛇毒类制剂 ;(7)过敏体质 ;(8)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副作用.结果治疗组23例,终止治疗5例,其中1例自动退出试验、2例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皮肤大片淤斑、1例突然死亡;对照组26例,终止1例,为自动退出试验.(1)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尤其用药第6天最显著;(2)治疗后14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14天、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并无显著差异;(3)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有1例病情加重,而对照组中有4例病情加重;(4)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皮肤大片淤斑,而对照组无上述情况.结论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确切,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显著,具有抑制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作用,本组无1例并发颅内出血,但有消化道出血及皮下出血,有增加出血危险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标伦 《蛇志》2000,12(2):10-10
近年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并与一般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符合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有脑动脉硬化或有高血压病者;(2)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经过缓慢;(3)全身症状较轻,意识清楚,无头痛、呕吐;(4)定位体征明显,有偏瘫、失语;(5)脑脊液正常。CT检查符合脑血栓形成。无以下禁忌症:(1)急性脑出血;(2)急性脑血栓形成深度昏迷;(3)患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穿刺部位感染;(4)较重的肺部疾患或咳嗽严重者;(5)对蝮蛇抗栓酶过敏者;(6)血压:>24/18kPa。  入选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辉  纪毅 《蛇志》2007,19(4):304-305
我院自2001~2006年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169例患者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1)发病后24 h内,年龄在75岁以下。(2)无出血性疾病史,束臂试验阴性。(3)纤维蛋白原在2·0 g/L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在80%以上。(4)血小板>780×109/L者。(5)收缩压在26.7 kPa以下者。排除标准:(1)脑出血、出血性疾病、溃疡病,近期内有外伤和手术史者。(2)凡年龄大于75岁,有意识障碍,有心、肝、肾功能衰竭,或不愿接受溶栓治疗者。(3)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不入选。治疗前常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对患者脑梗死程度进行评定,监测血浆Hcy、FIB、hs-CRP水平,随访1年,分析以上各指标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脑梗死患者Hcy、FIB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程度与Hcy、FIB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r=0.51、0.43、0.39,P0.05);复发者FIB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FIB及hs-CRP水平越高脑梗死越严重,且脑梗死复发患者FIB及hs-CRP的水平显著上升,临床应紧密检测指标,尽早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3.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20例健康组的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血尿酸异常组较正常组入院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孙继洲  樊萍 《蛇志》2000,12(2):31-32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发病 6~ 2 4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 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0例在应用同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加用降纤酶首次 1 0 u静脉滴注 ,其后每日 5u维持治疗 5天。治疗前后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7% ,对照组有效率 62 %。 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孙志国  牟秀花 《蛇志》2000,12(2):41-41
长期以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和局灶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提出缺血半影区及缺血时间窗的新概念,缺血6h内的超早期溶栓、去纤、抗凝等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我们应用海王降纤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头颅CT证实并符合下列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急性发病,病程不超过6h;(2)有明显的脑循环障碍症状和体征;(3)瘫痪肢体≤4级;(4)排除脑出血、脑外伤等颅内疾病;(5)初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明显神经功…  相似文献   

16.
赵玉芳  赵化璋 《蛇志》1999,11(4):29-31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以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方法 对 CT或 MRI确诊的脑梗死病人 33例 ,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肾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降纤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 ( P <0 .0 0 1 )并且治疗后 1天即出现明显效果 ( P <0 .0 0 5 )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起效快 ,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 与2 型糖尿病脑梗死(type2 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infarction,DMC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8 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60 例,其中DMCI患者30 例,非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non-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infarction,NDMCI)患者30 例,以 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sTM水平,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进行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CI组及NDMCI组患者血浆sTM 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DMCI 组患者血浆sTM 水平和NIHSS评分均较NDMCI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MCI 组和 NDMCI组患者血浆sTM水平与NIHSS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01)。结论:2 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浆sTM水平较正 常人群显著升高,且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检测血浆sTM 水平可有助于评估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分 期、严重程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6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48h内HbA1c水平分为3组,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治疗后疗效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后各组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A组和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明显高于C组(P〈0.05);入院时A组和B组脑梗死损伤程度中度、重度者明显高于C组(P〈0.05);总有效率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且A组与B组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脑梗死急性期加重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相比,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以及急性期加重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较B组低(P〈0.05)。结论:HbA1c水平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期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脑卒中发病时病情严重的指标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奥扎格雷组(92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108例)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随访1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ESS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联合用药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奥扎格雷组(P0.05)。治疗后14 d,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76.8%,奥扎格雷组为60.9%,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奥扎格雷组;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奥扎格雷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吡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酒习明 《蛇志》2017,(3):293-294
目的观察转化糖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发病6h~7天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抗凝、降血液粘滞度、降低纤维蛋白原、脑细胞保护药物和对症处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转化糖注射液和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化糖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脑梗死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