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关臭椿的植物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臭椿中含有的苦木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苦木苦味素类物质,主要为臭椿内酯和臭椿醇,同时对其生物碱、脂类和脂肪酸组成,以及挥发性组分进行阐述.对臭椿中活性物质在医药和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Ζ用前景作以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2.
鸦胆子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干躁果实的硅胶干柱柱层析所得的活性部位中经层析分离得到7个四环三萜苦木内酯成份(A,B,C,D,E,F,G),经UV,IR,~1H-NMR,~(13)C-NMR等方法鉴定分别为鸦胆苦醇(Brusatol A),双氢鸦胆苦醇(Dihydrobrusatol,B),鸦胆因B(Bruceine B,C),鸦胆因D(Bruceine D,D),鸦胆因H(Bruceine H,E),鸦胆子甙A(Bruceoside A,F)和双氢鸦胆子甙A(Yadanzioside A,G)。据报道,鸦胆苦醇和鸦胆子甙A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东北雷公藤三萜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 regeli)根的乙醇提取物分得10种三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化学转化,鉴定为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 1)、雷公藤内酯乙(wilfo rlide B 2)、黑蔓内酯(regelide 3)、3β-羟基-11,13(18)-齐墩果二烯(3β-hydroxy-olean-11,13(18)-diene4)、orthosphenic acid(5)、salaspermic acid(6)、3-epikatonic acid(7)、maytenfolic acid(8)、3β-acecyl-oleanolic acid(9)和南蛇藤素(celastrol 10)。化合物3—10首次从该植物分得,3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热稳定性与分解动力学。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差热—微商差热(DTA-DDTA)分析技术测得这两种活性成分在氮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β)下的热分解曲线,结合使用Kissinger法、Ozawa法、Coats-Redfern法和Achar法进行动力学处理,根据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计算推断这两种活性成分的贮存期。结果表明,除脱水峰外,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热分解行为相似,失重均分为两步:第一步分别从200℃到340℃,200℃到290℃;第二步分别从340℃到440℃,290℃到490℃。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两步热分解严重重叠,总失重率分别为85.5%和64.4%。DTA-DDTA曲线分别出现232℃和252℃吸热峰以及298℃和280℃放热峰。雷公藤甲素的第一步热分解的机制是Chemical reaction控制,对应的函数为Reaction order方程。测得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136.66 k J/mol,指前因子ln A为26.47;雷公藤内酯酮的第一步热分解的机制是Chemical reaction控制,对应的函数为二级反应方程。测得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127.19 k J/mol,指前因子ln A为25.23。根据第一步热分解的Ea和A推断,在室温(25℃)下,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理论贮存期均为4~5年。研究结果可为含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药品的质量控制和制剂工艺、雷公藤的炮制减毒以及热分解产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昆明山海棠茎中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明山海棠茎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雷公藤内酯甲(Ⅰ)、昆明山海棠二萜内酯(Ⅱ)、雷公藤内酯乙(Ⅲ)、雷酚二萜酸(Ⅳ)、雷公藤碱(Ⅴ)及3-epikatonic acid(Ⅵ)。其中,化合物Ⅲ及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茎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显示化合物Ⅰ和Ⅱ对大鼠足跖部角叉菜胶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而目前我国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大幅上升,至今仍无针对肥胖性高血压的指南。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改善代谢以外的降压作用,ACEI有降压以外的改善代谢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76例诊断为肥胖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期为24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血脂(TG、TC、HDL-C、LDL-C)、BMI、腰围(WC)变化。每2周门诊随访并记录血压。结果:①经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MDBP、MSBP)均明显降低,P<0.05,且二甲双胍+依那普利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水平(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二甲双胍+依那普利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作用而且能降低BMI,WC及血脂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鸦胆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ucea javanica(L)Merr的成熟果实鸦胆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鸦胆子乙醇提取物经氯仿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1H NMR,^13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从中药鸦胆子中分离得到6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即brusatol(1)、bmeeine D(2)、bruceine E(3)、bruceine F(4)、bmceine A(5)、bruceoside A(6),另外还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eosterol,8)。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昆明山海棠中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甲素、去甲泽拉木醛、雷酚内酯、雷公藤内酯甲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药材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50×2.0 mm,3μm),以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柱温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检测模式(MRM)。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甲素、去甲泽拉木醛、雷酚内酯、雷公藤内酯甲分别在6.80~1360.00、5.90~1180.00、1.20~240.00、25.05~5010.00、1.45~290.00、1.65~330.00μg/L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100.91%,RSD为1.46%~2.99%。应用该方法对来自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36个昆明山海棠样品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昆明山海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青叶胆植物中的红白金花内酯和青叶胆内酯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N.Ho et W.L.Shih)中分到的两个微量内酯成分Ⅰ和Ⅱ。经UV.~1H NMR.~(13)C NMR.MS.证明Ⅰ是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Ⅱ是一新化合物,命名为青叶胆内酯(swermirin)。探讨了青叶胆内酯和獐牙菜甙(sweroside)以及红白金花内酯之间的关系。认为青叶胆内酯是獐牙菜甙,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的酶解分子重排游离甙元。此外还讨论了青叶胆内酯部分结构C_7、C_8、C_(10)碳核及与其相连氢核和甲基偏向高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和化感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酸酐对穿心莲内酯进行乙酰化,得乙酰穿心莲内酯,比较研究了乙酰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对部分细菌、霉菌、酵母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小麦、萝卜、青菜和黄瓜等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发现:乙酰穿心莲内酯对少数参试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弱,但对大多数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强,尤其是在较高浓度下,乙酰穿心莲内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根霉菌(Rhigopus nigricans)、苹果酵母菌B13(Sour-dough starterB13)和辣椒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两者对参试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低促高抑"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11.
螺旋霉素(SP)与麦迪霉素(MD)均为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且结构非常相似.螺旋霉素含有3个组分,其结构差异表现在16元内酯环C<,3>上的一个取代基的差异,SPⅠ组分为羟基、SPⅡ组分羟基乙酰化、APⅢ组分羟基丙酰化;麦迪霉素是以麦迪霉素A1为主要组分的多组分抗生素,麦迪霉素16元内酯环C3上连接的均为丙酰化羟基.已知这类抗生素16元内酯环C3羟基酰化是由一种称为3-O-酰基转移酶的蛋白催化完成.本研究将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spiramyceticus F21中的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用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ATCC 21454中的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原位替换后,发现所产生的螺旋霉素仍然含有3个组分,并且螺旋霉素Ⅲ组分也不是主要组分,说明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在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 F21中不具有16元内酯环C3羟基丙酰化特异性以及酰化高效性,也提示其在麦迪霉素产生菌中的丙酰化特异性和高效性可能与该菌株(种)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土木香根中两个主要倍半萜内酯-异土木香内酯(1)和土木香内酯(2)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修饰产物的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并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经结构修饰得到4,15β-环氧异土木香内酯(1b)、5α,6α-环氧土木香内酯(2b)、13α-甲氧基甲基土木香内酯(2d)等11个化合物,其中产物2d未见有文献报道.产物1b、2b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母体化合物,其他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弱于母体化合物.推断11,13-去氢内酯基团是该类倍半萜内酯体外抑制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必需的活性基团,环氧基团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抑制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醒大鼠侧脑室注射(icv)甲八肽酰胺(MET)可引起明显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用小剂量纳洛酮(0.4mg/kg,ip)预处理可明显拮抗MET的减慢心率作用,但仅部分拮抗其降压作用。大剂量纳洛酮(10mg/kg,ip)才能翻转MET的降压作用。纳洛肼(30μg,icv)不能拮抗MET的减慢心率作用。icv强啡肽1—8可引起降压效应,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此外,家兔icv MET引起降压作用的同时,血浆NA水平明显降低。阿托品可明显拮抗MET的减慢心率作用,但对其降压作用无明显影响。 以上结果提示,MET的减慢心率作用可能由mu 2亚型参与,mu 1亚型则否;而降压作用则由kappa和mu亚型共同参与调节。外周交感活动与MET的降压作用有关,外周迷走神经活动参与MET的减慢心率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莲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stechm.)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能。据报道.其化学成分有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芫花黄素(genkwanin)和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等。作者从其地  相似文献   

15.
大鼠侧脑室注射(icv)可乐宁和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此效应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抗。icvβ-内啡肽抗体、强啡肽抗体或大剂量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也可防止可乐宁和 NE 降压效应的出现;而甲啡肽抗体、亮啡肽抗体或小剂量纳洛酮均无拮抗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可乐宁和 NE 脑室注射所引起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6.
银杏落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胶与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从银杏落叶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白果醇(1)、二十八烷酸(2)、棕榈酸(3)、三十七烷(4)、二十四烷(5)、4,10-二十九烷二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银杏内酯A(9)、银杏内酯B(10)、银杏内酯C(11)、白果内酯(12)、对羟基苯甲酸(13)、莽草酸(14)、芫花素(15)、芹菜素(16)、银杏素(17)、异银杏素(18)、金松双黄酮(19)、白果黄素(20)、芦丁(21)和甘露醇(22),其中化合物2、4~6和2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些研究为银杏落叶及银杏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可乐宁(clonidi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α_2受体激动剂,可抑制中枢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产生强大的降压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和α-甲基多巴也是中枢α受体特异性配基;它们的作用与可乐宁不同。例如,网状外侧核内注射微量可乐宁,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但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或α-甲基多巴则不能引起。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其他分离手段从甘西鼠尾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内酯(3)、隐丹参酮(4)、丹参酸甲酯(5)、间羟基苯甲醛(6)、迷迭香酚(7)、异迷迭香酚(8)、紫丹参甲素(9)、紫丹参乙素(10)、二氢丹参酮Ⅰ(11)、丹参新醌甲(12)。其中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研究蒙药土木香的化学成分,采用RP-HPLC、硝酸银硅胶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应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鉴定了2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5α,6α-dihydroxy-eudesma-11(13)-dien-12,8β-olide(1)、4α-hydroxy-5-methoxy-5,8α-dimethyl-3-methylenedecahydronaphtho[2,3-b]furan-2-one(2)、木香烯内酯(3)、土木香内酯(4)、异土木香内酯(5)、11,13-二氢土木香内酯(6)、alloalantolactone(7)、4α,5β-环氧-1(10),11(13)-吉玛烷-12,8α-交酯(8)、septuplinolide(9)、8-epi-ivangustin(10)、santamarine(11)、racemosalactone A(12)、3-oxo-eudesma-4(11)-dien-12,8β-olide(13)、telekin(14)、igalane(15)、macrophyllilactone E(16)、4α,15-环氧异土木香内酯(17)、11,13-dihydroxy-alantolactone(18)、1(2),4(15),11(3)-eudesma-trien-12,8β-olide(19)、亚麻酸(20)、亚油酸(21)、油酸(22)。化合物1是新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化合物2、3、9~14、17、19~2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15、16、18为土木香药材中已报道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TBMS I)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以及探究土贝母苷甲对miR-21及其靶基因PDCD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U251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土贝母苷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和PDCD4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DC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土贝母苷甲能够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到土贝母苷甲处理组细胞的细胞核形态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PCR结果显示:随着土贝母苷甲浓度增加,miR-21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PDCD4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5、30μg/mL土贝母苷甲显著上调了PDCD4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土贝母苷甲能够显著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iR-21的表达和上调PDCD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