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2):1118-1119
目的 分析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以便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例布氏杆菌病病例.结果 布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传播途径复杂,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初期易误诊.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有效,症状重者加用喹诺酮药物疗效肯定.结论 掌握布氏杆菌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率,合理规范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散发布氏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的1例散发布氏杆菌病患者进行细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并在国内首次尝试了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单元(VNTR)分子指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和国际流行株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比较分析。方法 对临床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作血液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进一步作布氏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鉴定以及利用布氏杆菌基因组中的8个位点构建VNTR指纹图谱,参照国际布氏杆菌VNTR数据库,构建布氏杆菌基因系统树。结果 用细菌学方法确定散发疑似布氏杆菌病病例体内分离到的为布氏杆菌,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得到证实,但不能鉴定到生物种和生物型。对分离株作VNTR指纹分析提示该散发布氏杆菌病为猪2型布氏杆菌感染所致。结论 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与布氏杆菌VNTR指纹分析可用于我国布氏杆菌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3.
利用短小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对布氏杆菌属进行分型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发现这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蒙字1号对布氏杆菌属(Brucczk)有抑菌作用后,又用104株牛、羊、猪三型布氏杆菌作了进一步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对猪型布氏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部分牛型布氏杆菌也有抑菌作用,但弱于前者;对羊型布氏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这就提供了应用微生物抑菌作用对布氏杆菌属进行分型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布氏杆菌具有宿主广泛、传染性强以及感染后根治困难等特点,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一直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重点。目前除了常规诱变筛选新的弱毒株外,人们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弱毒疫苗、DNA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本文简述了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人类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布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称布氏杆菌病。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最大。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患病,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一般医院初诊误诊率在25%以上。凡有与易感动物或其产品接触史者,在发生类似布氏杆菌病表现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布氏杆菌感染者,掌握疫情动态,为预测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布氏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布氏杆菌病疑似病例和有接触史等的人员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在470例监测对象中,布氏杆菌抗体阳性病例204例,阳性率43.4%。在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62∶1;40~69岁年龄组占75.49%;畜牧养殖人员占40.69%,屠宰作业者占32.35%。结论应加强对养殖业和畜牧业人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在国内只是偶见报道,本文报道2例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并对布氏杆菌脑膜炎进行文献回顾.方法:我们近期连续通过检查脑脊液内布氏杆菌抗体的办法诊断了2例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并通过给予四环素、利福霉素及链霉素治疗1个月并通过随访.结果:半年后脑脊液内布氏杆菌抗体恢复阴性,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通过我们的观察应用上述3联药物综合治疗1月对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森林革蜱生活史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 Olenev 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新疆等地。栖息在森林-草原地带,多分布于灌木丛、原始森林的残址、沿河谷的低洼草地、有灌木丛的桦木林、阔叶林的边缘和草地上;在原始森林极为罕见。 据报道该种蜱与森林脑炎、北亚蜱媒斑疹伤寒、Q热、鼠疫、布氏杆菌病、土拉伦斯菌病、马纳塔焦虫病、羊泰勒原虫病以及羊边虫病等的传播有关。本文报告其生活史与温、湿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实验犬及相关生物制品布氏杆菌的多重PCR检测与分型鉴定方法。方法选择布氏杆菌Omp2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区域设计引物对布氏杆菌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结果一致的样本进行酶切以区分不同型,同时进行序列测定,以确定该方法的准确性;然后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成功扩增得到目的条带,并通过酶切区分五种布氏杆菌;PCR产物与布氏杆菌DNA序列同源性达到99%,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性为1.8×10^-7μg/mL。结论成功建立布氏杆菌多重PCR检测与分型鉴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本研究对保证实验犬群的质量,保护饲养人员、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进行10种猪病(猪瘟、伪狂犬病、篮耳病、猪流感、圆环病毒感染、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体病、衣原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方法采用ELISA或凝集试验方法对10头已注射猪瘟疫苗的原代(F0代)母猪和40头20日龄乳猪、50头第一代(F1代)3~5月龄猪进行10种猪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猪瘟病毒、细小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是母猪为80.0%、80.0%、70.0%;20日龄乳猪为45.0%、25.0%、45.0%;3~5月龄猪为4.0%、76.0%、80.0%。圆环病毒抗体阳性率母猪为60.0%,20日龄乳猪为5.0%。3~5月龄猪为0%;篮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弓形体、衣原体、布氏杆菌在不同年龄西藏小型猪中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不同年龄西藏小型猪未受篮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弓形体病、衣原体病、布氏杆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 结果 细菌学 65个病人中的40人没有接受过抗菌素治疗,进行了血培养;35份是阳性。根据不加CO_2它们就能生长并且根据他们与非特异的布氏羊型血清凝集,全部菌株部鉴定为羊型布氏菌。25份培养证实为布氏羊型生物型Ⅰ,1份证实为布氏羊型生物型Ⅲ,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食物多样性对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影响,以羊草、克氏针茅、紫花苜蓿、沙葱和阿氏旋花5种实验地常见的草本植物,组成不同食物多样性的食谱,饲喂布氏田鼠幼体,探究布氏田鼠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对不同食物多样性的响应.结果 表明:(1)随着食物多样性种类的增加,布氏田鼠幼体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与单一食物组相比...  相似文献   

13.
无法区分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是限制布氏杆菌疫苗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替代布氏杆菌弱毒S2株的WbkC基因,筛选获得重组布氏杆菌rS2-WbkC株。试验发现,重组菌rS2-WbkC由原先的光滑型转变成粗糙型。rS2-WbkC在TSA培养基上传25代后仍能稳定表达氯霉素抗性蛋白。小鼠动物试验模型表明,rS2-WbkC与S2有相似的保护性,但rS2比S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rS2-WbkC免疫小鼠后,其抗血清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与S2免疫的血清相区分。本研究为布氏杆菌标记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以布氏菌属细菌为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牛、羊、猪等均可成为主要感染源,接触感染、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染途径,属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布鲁氏菌病误诊率较高,致使该病易迁延不愈,并转为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质量。遵义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接汇川区疾控中心报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病,随后我中心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获资料与数据如下,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 检查了有毒和无毒布氏菌的表面大分子脂肪、蛋白质、肽聚糖以及脂多糖(LPSs)的含量和结构,光滑型菌种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表面的脂多糖部份.已发现光滑型布氏杆菌含有A和M两种不同抗原.在光滑布氏菌株中,两种抗原的相关量不同,而在粗糙型菌株中缺乏。在牛种布氏菌2208、19和1119株中发现了A-LPS。在羊种布氏菌16M和15M株中发现了M-LPS。而牛种Ⅳ,猪种Ⅳ的A和M-LPS两者的量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16.
感染布氏杆菌后的THP-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布氏杆菌(Brucella)的感染免疫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应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引起的宿主反应截然不同。用双向电泳技术对THP-1单核细胞受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株侵袭后的全细胞蛋白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共发现了3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这些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MALDI-TOF质谱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都在人类的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用Mascot进行检索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集中在结构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物质代谢等领域,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这一结果为研究布氏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提供了方向,对深入探讨病原菌-宿主的相互作用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青贮饲料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后,就会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本研究从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并探讨了布氏乳杆菌在青贮饲料制作中的影响,为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森林革蜱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革蜱(Devmacentor silvarum)是家畜的重要体外寄生虫,常常使动物遭受很大的危害,而且还能传播人畜的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据文献记载能传播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土拉伦斯、牛羊口蹄疫和家畜血孢子虫病等,危害甚大。 为了有效地防制疾病,我们1963—1964年于吉林省马焦虫病流行地区,对森林革蜱生物学进行了现地观察和实验室的培育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廖亮荣 《蛇志》2005,17(4):245-246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种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布氏杆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结核病等引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不成熟的组织细胞吞噬血液细胞,因此得名。该病于1979年由Risdall等首先报道。近年来有关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