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硝酸还原酶的新功能:合成N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文飚 《生命的化学》2000,20(6):243-244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 ,也是一种活性氮 (activenitrogenspecies ,ANS)。已经知道 ,NO可以参与动物体内诸如神经传导、免疫和细胞毒性等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依赖NADPH的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 thase,NOS ,EC 1 .1 4.1 3.39)是动物体内合成NO的关键酶类 ,它能催化L 精氨酸氧化而生成NO和L 瓜氨酸。植物体内则是通过与动物略有不同的依赖于Ca2 的NOS合成NO ,这已在大豆、玉米和豌豆中得到初步证实[1~ 4] 。不少研究表…  相似文献   

2.
李月  庞亚如  成旭  李春  吕波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11):4869-4885
胆固醇是动物体内积累的主要甾醇化合物,在维持细胞膜功能、合成甾体激素、生产甾体药物中间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应用价值。传统动物组织提取胆固醇的方法费时费力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甾醇分子结构的复杂程度也限制了其化学全合成。近些年,人们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已成功用于萜类、甾醇类等天然产物的开发与合成。文中综述了胆固醇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研究进展,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底盘菌株的选择、异源基因元件的挖掘与优化、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等方面,并讨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以期为胆固醇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通过在体内形成两种不同的复合体对机体生长、代谢产生调控作用。m TOR信号分子可对多种营养信号作出应答而成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能量感受分子m TOR与糖代谢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β细胞发育以及调控ghrelin、nesfatin-1等代谢调节激素的合成分泌等多种途径对糖代谢产生影响。本文就m TOR信号通路及其在糖代谢乃至于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一氧化氮(NO)是一种机体合成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感染性休克中,机体可大量生产NO。体内存在诱导性和结构性两种NO合成酶。NO合成抑制剂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与药物剂量,实验动物被感染的方式及其状态有关。NO合成抑制剂已试用于临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但须对其有效浓度、毒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合理组合及药品规范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然而,过多的胆固醇累积可导致细胞中毒。异常的胆固醇胞内迁移与蓄积是造成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基础。细胞内胆固醇稳态由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及外排等一系列过程调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调节胆固醇合成、吸收和外排是维持体内胆固醇平衡的必要生理过程。本综述着重概述了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BC)家族,如ABCA1、ABCG1、ABCG5和ABCG8的细胞功能及生理作用,以及这些转运体在调控胆固醇胞外转运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脂肪酸是脂质中最基本的物质,所有脂质差不多都含有脂肪酸。它不仅供给机体所需的热能,而且是细胞结构中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它的生物合成以及其在体内的运转是近年来许多生物化学家感到兴趣的课题。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可溶及纯酶系统的分离、~(14)C 和~3H 标记化合物以及层析(尤其是气相层析)方法和超速离心等技术的应用,已初步解决了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和其在细胞中合成的部位。它的合成机制则成为一些研究者争论的焦点。本文拟就长链脂肪酸合成机制的最近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邵翅  杨林 《生物信息学》2015,13(4):239-243
机体内的胆固醇失衡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其平衡由胆固醇的合成、吸收、代谢和循环共同维持,其中胆固醇的吸收至关重要。胆固醇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和近段空肠,受众多蛋白的调控。尼曼-匹克C1样蛋白1(NPC1L1)负责胆固醇的摄取;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G5/ABCG8)则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催化胆固醇脂化提高胆固醇吸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负责外周组织胆固醇的转运,而这些蛋白又受到其他调控因子的影响。解析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通路对胆固醇失衡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就调控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动脉在体内的分支情况与机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发育情况是相适应的,随着物种的分化,动脉的分支情况也产生了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以,研究动脉的分支是推导动物演化趋向的根据之一。 关于灵长类动脉的研究,已涉及绝大多数种类,但在猴科中,尚未做过金丝猴动脉的研究。本文报导了金丝猴的动脉,并与有关种类的动脉分支情况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是促进外周胆固醇从细胞内流出,然后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过程,是机体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感染、炎症及创伤等诱导的急性期应答(acute phase response,APR)影响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血浆胆固醇转运及肝脏胆固醇代谢和排泌等环节,因此抑制体内RCT。APR短期抑制RCT有利于机体抗感染和组织损伤,然而,APR对RCT的进一步抑制将促进外周组织胆固醇蓄积及代谢紊乱,可能是多种感染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的关键因素。本文就APR调节机体RCT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各领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及解释营养素对动物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调控,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免疫与疾病等。本综述了分子生物学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或生产动物性营养物质;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如何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肉用性能:如肉质与瘦肉率等;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营养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以从根本上阐明营养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适体(aptamer)因其与靶分子结合的高亲合力及强特异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适体功能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要将适体应用于临床治疗必须进一步对适体在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活性功能进行研究。本文对已处于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阶段的适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动物源溶菌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溶菌酶是一种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酶类,它可以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具有消化分解细菌、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目前溶菌酶已被用作研究蛋白功能、性质以及分子进化的模型.首先介绍了溶菌酶及其分子的晶体结构,溶菌酶基因及其蛋白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动物源溶菌酶的功能,包括溶菌酶生物学功能和重组蛋白功能活性,重点介绍了溶菌酶基因在转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动物源溶菌酶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动物源溶菌酶对于基础科学,并应用其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胆汁酸是一类胆固醇的代谢物,在机体胆固醇与能量代谢平衡和小肠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主要场所。饥饿条件下,胆汁酸从肝脏分泌进入胆管并被储存到胆囊;进食后胆囊收缩,贮存的胆汁酸被排出进入小肠。在小肠中,95%的胆汁酸会被小肠重新吸收,通过肝门静脉返回肝脏,这一过程被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一方面作为乳化剂促进小肠中脂类等物质的吸收及转运,同时也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与多种受体结合,包括核受体法呢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维生素D受体(vitaminD receptor,VDR)、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以及细胞膜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cellmembrane surface recepto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TGR5)等,在调节体内胆汁酸的代谢平衡、糖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协同作用构成了胆汁酸合成的精密调控网络。本文主要综述了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及其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胆汁酸代谢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经甫(1938)的“中国昆虫目录”中螟蛾科部分是根据Caradja(1925)的著作所编的共为587种。作者等根据能搜集到的Shibuya(1928)、Caradja(1926—1939)、Caradja & Meyrick(1933—1937)以及其他文献的记载,加入了台湾和其他省市的未列入种类,总数增至1,174种和106亚种(及变种,变型),以作  相似文献   

15.
雌性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氧化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属于无机自由基气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传递信号分子,日益受到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普遍重视。机体内的NO是由三种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合成的。NOS在体内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布机体的每一个系统。研究表明,生殖系统中的NO参与了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胚胎的植入、妊娠的维持、分娩等许多生理过程。现就NO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原人红细胞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在高原,其组织在较低的氧分压下为了高效率地利用氧,必将会动员体内各种适应机制。红细胞增加使机体载氧能力加强就是其中之一。过去研究报道表明,在高山低氧和急性低氧条件下,人或动物体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关于高原低氧适应中红细胞LDH同工酶变化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尚少。本研究主要了解高原人红细胞LDH同工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由胆固醇合成胆汁酸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经典途径或中性途径[1] ,也是合成胆汁酸最主要的途径 ,其限速反应为胆固醇 7α 羟化酶 (由Cyp7a编码 )催化胆固醇羟化为 7α 羟胆固醇的反应。近几年发现另一条胆汁酸合成的酸性途径[2 ] ,这一途径开始于胆固醇转变为氧固醇 (oxysterol) ,然后经氧固醇 7α 羟化酶 (由Cyp7b编码 )催化产生 7α 羟氧固醇化合物 ,再融入胆汁酸合成经典途径的下游步骤。由于胆固醇在体内有重要作用 ,有效调节胆固醇分解代谢以维持胆固醇水平的动态平衡十分重要。研究发现 ,胆汁酸以及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  相似文献   

18.
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肥大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大细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体内的细胞。它分布于机体各个系统而非局限于某个组织,同时胞浆中又含有可合成、贮存和释放多种活性介质的颗粒,因而在功能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肥大细胞在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等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了较充分的认识。近10年来肥大细胞的研究更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邵韵平 《生物学杂志》2011,28(5):77-78,90
一氧化氮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哺乳动物体内的NO是由NO合酶(NOS)氧化L-精氨酸而合成的,合成后的NO迅速跨膜扩散释放,NO合成失调能介导多种疾病。催化NO生物合成的NOS有三种亚型:神经元型NOS(nNOS)、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目前,人的三型NOS已纯化并且已分子克隆成功,对一氧化氮合酶的遗传研究确认了NOS家族的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  相似文献   

20.
FrancisCrick 1 95 7年在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关于蛋白质合成”的报告 ,该文发表于 1 95 8年。在这篇论文中 ,Crick首次列出了 2 0个氨基酸残基的标准位点 ,并提出了核酸碱基序列可以独特的表达一段核酸的特异性 ,该序列编码某一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还提出了蛋白质三维空间的形成是由它的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的论据 ;并指出蛋白质合成一定是连续的 ,阐明了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由“中间体 (adaptor)”分子介导的假说。最重要的是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在过去和现在一直在影响着分子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