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次对鸭跖草科杜若(Pollia japonicaThunb.)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并重新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结果显示,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16Ⅱ,并且观察到次级联会现象。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二次分裂不同步等异常现象,统计各时期畸形率都低于10%。随机统计花粉粒活性,成熟率达到90%以上。这说明杜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也证明了2n=3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九种山茶属植物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3.
黄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华北型、华南型和西南型黄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黄瓜细胞核减数分裂的同步性较高,细胞质是同时型分裂。在细胞核分裂的过程中,核仁在前期Ⅰ到中期Ⅰ逐渐消失,在前期Ⅰ再次出现,随后消失;染色体在前期Ⅰ到中期Ⅰ逐渐收缩,变得清晰,至末期Ⅰ解螺旋,变得模糊,在前期I再次清晰。不同生态型黄瓜终变期的染色体构型均以环状二价体为主。在前期Ⅰ和前期Ⅰ,西双版纳黄瓜的核仁都相应地比另外两种生态型黄瓜品种的多,在后期Ⅰ还偶尔出现染色体桥,显示了西双版纳黄瓜变种的特殊性。研究还发现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栽培黄瓜都能够形成高频率的多分体,推测其形成很可能与低温逆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德信 《生物技术》2010,20(2):20-22
目的:观察天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并分析天麻花粉育性情况。方法:采用压片法,绘制天麻减数分裂图谱,对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三种变型进行比较。结果:天麻小孢子的形成过程正常,三个变型基本一样。天麻的18个二价体中终变期构型以棒状的最多,占总二价体的77.04%;环状的次之,占18.15%;十字构型形的最少,占4.81%。通过碘-碘化钾染色,天麻花粉的发育正常,92.8%可育。结论:麻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这与天麻具有正常的种子繁殖能力是相符的。乌天麻与绿天麻杂交品系的产生,也说明天麻在繁殖能力上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沈初见 《生物学通报》2009,44(10):42-44
1 教材分析 1.1教学重点1)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3)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蝽科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差异, 以及据此反映的属种间亲缘关系,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法对蝽科6属9种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特征、 行为及精子的形成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蝽科精巢细胞为交叉型减数分裂, “O”型交叉为其典型交叉减数分裂形式。各属种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行为相似, 但形态不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 排列方式, 中期染色体相对长度、 组成与核型以及精子形态等特征具有属种间差异性。蝽科精巢细胞中期Ⅰ染色体组平均相对长度都为12.5, 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组长度信息总量不变。基于染色体相对长度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菜蝽属Eurydema、 麦蝽属Aelia、 珠蝽属Rubiconia和条蝽属Graphosoma亲缘关系密切, 而二星蝽属Stollia与果蝽属Carpocoris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大壁虎的染色体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蕊芳  马昆 《动物学研究》1989,10(4):271-275
大壁虎(Gekko gecko)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由2对中着丝粒(Nos.1.4.)、3对亚中着丝粒(Nos.2.3.5)及14对端着丝粒和亚端着丝粒(Nos.6—19)染色体组成。一对核仁组织者(NOR_s),位于第7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末端。同时,本文还对大壁虎的减数分裂以及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和组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为材料,全面比较了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证明了雌蚕减数分裂染色体完全连锁,而雄蚕发生连锁交换;详细观察了雌蚕减数分裂I双线期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发现其存在着自身配对的过程,进而对其起源进化假说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可能来源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片段的易位融合。  相似文献   

9.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借助于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一些模式生物的研究,在减数分裂染色体相互作用、周期调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形成了对其分子机制的某些认识⒚为此,对减数分裂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⒚  相似文献   

10.
首次对蓼科酸模属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减数分裂后期Ⅰ和后期Ⅱ存在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和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统计各时期畸形率都低于5%。随机统计花粉粒活性,成熟率达到95%。羊蹄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也证实了羊蹄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100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种下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 (Thunb .)Dietr.〕为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 (HelwingiaWilld .)植物 ,我国民间常将其髓部、叶及果实作为药用。该种主要特征为叶片纸质 ,卵形、卵圆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背面粉白或淡绿色等[1 ] 。作者在对馆藏的青荚叶标本进行整理时 ,发现《中国植物志》中的个别变种描述与该变种原始文献的描述有出入 ,而且该种种内的一些分类依据不明确。为此作者查阅了有关标本及文献 ,对该种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青荚叶Helwingiajapon…  相似文献   

12.
通过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从旋覆花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再通过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为泽兰内酯(1)、7-羟基香豆素(2)、瑞香素(3)、东莨菪素(4)、蟛蜞菊内酯(5)、枸橼苦素(6)、杜仲树脂酚(7)、丁香酸(8)、香草酸(9)和异丁香酸(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茶藨子叶孔菌(忍冬)中分离了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法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二十八酸(2),β-谷甾醇(3),麦角甾醇(4),麦角甾醇过氧化物(5),壬二酸(6),烟酸(7),原儿茶酸(8)。化合物1,3,6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到。  相似文献   

14.
山东平邑和河南封丘是中国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道地产区,也是主要产区,生产的金银花不但供给中国内地市场的需要,而且出口到海外.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量是中药材出口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氯杀虫剂在中国虽然已经禁用,但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即使在种植期间不使用该种农药,也可能由于土地中尚有残留而造成对药材的污染[1].金银花属于多年生植物,因此有必要对其药材中的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凤丫蕨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 Diels)孢壁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丫蕨孢子外壁表面光滑,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周壁分为周壁内层和周壁外层两部分,周壁内层中上部具辐射状排列的小柱状成分,周壁外层由鳞片和小球体疏松交织成平面或立体网状,由两层周壁共同构成孢子表面皱状纹饰的轮廓。探讨了凤丫蕨孢子周壁的来源,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A 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iridoids, the major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postharvest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were induced by enhanced ultraviolet (UV)‐A or UV‐B irradiation. To clarify the UV‐responsive key enzymes in the bioactive metabolites biosynthetic pathway and the related plant defense mechanism in L. japonica, 2DE in combination with MALDI‐TOF/TOF MS was employed. Seventy‐five out of 196 differential proteins were positively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functions, these proteins were grouped into nine categorie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molec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iridoids) biosynthetic‐related proteins, photosynthesis, carbohydrate and energy metabolism, stress, DNA, transport‐related proteins, lipid metabolism, amino acid metabolism, cell wall. Of note is the increasing expression of 1‐deoxy‐d ‐xylulose 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 and 5‐enol‐pyruvylshikimate‐phosphate synthase, which was crucial to supply more precursor for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cluding 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iridoids. Thus, this study provides both the clues at the protein level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two bioactive components upon UV irradiation and the profile of UV‐responsive proteins in L. japonica.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开发出的9对多态性SSR引物评价了薇菜(Osmunda japonica Thunb.)2个野生居群(庐山和恩施)、1个栽培居群(恩施)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结果显示,9个SSR标记在3个薇菜居群中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222个,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00~0.944和0.577~0.834,香农指数为0.962~1.860,表明各SSR位点多态性较高;各居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均大于平均观测杂合度且种内近交系数均为正值,说明3个薇菜居群中都存在非随机交配现象;对各居群的相关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表明,恩施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而其栽培居群最低;庐山野生居群与恩施野生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92,说明两地野生薇菜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AMOVA分析也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野生居群内部。  相似文献   

18.
接穗郁李影响杏砧变异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范盛尧FAN  Sheng-rao 《遗传》1999,21(4):43-44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范盛尧老师通过芽接实验, 使接穗郁李影响杏砧。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变化, 先营养器官, 后生殖器官, 使杏砧蘖生植株呈现出郁李性状。作者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本刊寻求对这些现象的科学解释。现发表此文, 以引起学者的关注。本刊愿作生物教师的朋友, 欢迎大家就生物遗传的教学及科研等问题踊跃供稿; 广大读者对本文如有不同见解, 欢迎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海金沙孢子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金沙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3部分构成.外壁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其中外层是在四分体分离前通过孢粉素的逐层沉积并浓缩凝聚而形成的均质层,其表面具不明显的疣状突起.周壁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逐层沉积形成,可分为周壁内层、周壁中层和周壁外层3部分;周壁中层具辐射状排列的长条形成分,周壁外层形成瘤状纹饰的轮廓.本研究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