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病毒可以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也可以对寄主植物增益;植物病毒的侵染可以对节肢动物及其天敌造成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特性和行为特征的改变;植物病毒与介体节肢动物、非介体节肢动物、介体天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对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明晰植物病毒侵染对寄主所在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各类生物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开展植物病毒侵染所造成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基础。对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株后,对寄主及寄主周边的介体节肢动物、非介体节肢动物、介体天敌,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各类生物因子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综述,并从入侵生态学及植物病毒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植物病毒生态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病毒入侵某一生态系统后所产生的生态风险评估奠定研究基础,并为植物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植物病毒47个属中,被证实可通过天然生物媒介传播的病毒有40个属.植物病毒经空气传播(air-borne)的介体是昆虫和螨,而经土壤传播(soil-borne)的介体为线虫和真菌.此外,植物病毒传播还可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seed-borne)和花粉(pollen-borne)传播.  相似文献   

3.
昆虫介体行为与植物病毒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植物病毒都是依赖昆虫介体进行传播,其中超过80%的传毒介体昆虫都是属于半翅目同翅亚目。昆虫介体识别寄主植物和取食的过程与病毒的传播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同翅亚目昆虫、蓟马等介体昆虫取食行为与植物病毒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于介绍昆虫不同取食阶段的行为对植物病毒传播的影响,病毒侵染对介体取食和识别寄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前它植物病毒47个属中,被证实可通过天然生物媒介传播的病毒有40个属。植物病毒经空气传播(airborne)的介体是昆虫和螨,而经土壤传播(soil-borne)的介体为线虫和真菌。此外,植物病毒传播还可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seed-borne)和花粉(pllen-borne)传播。天然传播介体因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使其传播植物病毒的方式呈现不同的特点,且与被携带的病毒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传播机理。几十年来介体传播的机理和规律一直是植物病毒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且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然而,有关介体传播机理的分子水平的信息相对…  相似文献   

5.
论植物病毒的传毒介体及传播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掌握、了解和防治植物病毒病,本文简述了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及传毒介体,引起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介体有昆虫、螨类、线虫和低等真菌等。了解传毒介体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消灭害虫(菌),以便更有效地减少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闫凤鸣 《昆虫学报》2020,(2):123-130
大多数植物病毒及一些植物病原细菌由介体昆虫传播。植物病原与介体昆虫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找到防控介体传播病原的关键环节,因此植物病原与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是植物病原传播机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在植物病原与介体昆虫互作研究的最新进展,推介了本专辑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和进化的角度提出了在植物病原-媒介昆虫互作研究中以下3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与介体昆虫互作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昆虫介体传播植物病毒的不同方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病毒、介体和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3)自然条件下植物病原-媒介昆虫互作的机理。植物病原与媒介昆虫互作的研究,既是生态和进化的理论问题,也和植物病原及其介体昆虫的绿色防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毒昆虫介体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目前非循回型植物病毒和循回型植物病毒昆虫介体传播机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农田景观格局对害虫天敌生态控害功能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提升农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景观生态学和害虫防治学的前沿研究热点.基于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可显著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概括总结了农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对农田重要天敌多样性与生态控害功能的影响.从不同天敌类群的角度,分析了农田景观格局对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有益微生物及其生态控害功能的调控作用.同时,对优化农田景观作物布局、采取合理的植被生境管理策略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应用植被生境管理提升农田景观中天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响应"化学农药减量施用"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目前非循回型植物病素和循回型植物病毒昆虫介体传播机理的研究现状 。  相似文献   

10.
张文庆  古德祥  张古忍 《生态学报》2000,20(6):1107-1112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作物生境和非作物生境两个组成部分。非作物生境对作物生境中的害虫及其天敌可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在短期农作物生境中,周期性的种植和收割使得其中的节肢动物群落亦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新形成、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这一群落的发展和自然群落的富替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因此,将短期农作生境内节肢动物群落的重新形成过程定义为群落的重建,而非作物生境内的节肢物群落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植物病毒需要介体来传播,而昆虫则是其最重要的介体类别。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既复杂又特异,而病毒由于其繁殖迅速、变异快而成为三者协同进化的推动者,以有利于病毒的有效传播。病毒对介体昆虫的影响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间接影响即是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次生代谢、营养成分、信号途径等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介体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生长发育、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最终会影响介体对于病毒的传播。综述了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对刺吸式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防治植物病毒性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水土保持型牧草苇状羊茅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根据节肢动物群落中物种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总群落划分为天敌亚群落和非天敌亚群落(含害虫和中性昆虫),以调查到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结合各群落生态学指标分析总群落及亚群落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共查得苇状羊茅节肢动物139种分属68科;非天敌亚群落为总群落主要成分,相对多度为0.7661,其中优势种为同翅目昆虫;天敌亚群落相对多度为0.2339;优势种为蜘蛛类天敌.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分析表明非天敌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均匀度指数除5、9月份外,均表现为天敌亚群落>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除4、5月份外,均表现为总群落>非天敌亚群落>天敌亚群落.  相似文献   

13.
查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交错带主要灌木白茎绢蒿和沙拐枣上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发生规律,可为保护农田沙漠交错带白茎绢蒿及沙拐枣、合理利用沙漠及交错带节肢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网捕法定时定点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漠及交错带白茎绢蒿与沙拐枣节肢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调查共捕获节肢动物677号,隶属于2纲10目22科。交错带生境白茎绢蒿及沙拐枣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沙漠生境,优势度则反之。交错带生境天敌节肢动物数量显著高于沙漠生境。植食性节肢动物主要类群为蜡蝉总科、叶蝉科、蝗总科、盲蝽科、象甲科、蚜科;天敌节肢动物主要类群为小蜂总科、茧蜂科、姬蜂科、草蛉科和蜘蛛目。植食性节肢动物于5月中旬及7月上旬两次达到高峰,天敌节肢动物滞后于植食性节肢动物于5月下旬及7月中旬发生两次高峰。交错带白茎绢蒿与沙拐枣上天敌节肢动物资源丰富,大部分天敌节肢动物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可转移至农田及沙漠生态系统,其生态意义重要。故提倡保护交错带白茎绢蒿及沙拐枣,防止过度放牧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植物或昆虫释放的化学信息物质在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层信息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生物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信息网,调节生物种内和种间行为,支撑和维持植物和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应用可能会影响三级营养层间的化学信息通讯,进而干扰生物群落结构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该方面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转基因抗虫作物环境安全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间化学信息通讯进行了简要概括;分析和归纳了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对植物和节肢动物间化学通讯的潜在影响及相关机制;讨论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前景.以期促进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加深对转基因抗虫作物群落结构动态潜在影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广东地区春季大豆节肢动物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春季大豆节肢动物物种十分丰富,共计3纲15目93科201种.其中植食性害虫分属于8目38科78种,捕食性天敌8目28科71种,寄生性天敌2目9科14种,中性昆虫4目19科38种.  相似文献   

16.
布尼亚病毒科含5个属, 350多种病毒, 寄主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 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仅有汉坦病毒属通过啮齿动物传播), 其中大部分病毒危害严重, 影响农业生产, 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NSs蛋白是布尼亚病毒S RNA编码的非结构蛋白质, 可以抑制RNA沉默, 在侵染介体和寄主的过程中起时发挥重要作用。在植物寄主中, NSs蛋白通过与病毒dsRNA结合、抑制dsRNA次生扩增、长距离传播等机制抑制RNA沉默; 在动物、人类寄主以及传播介体中, 多种证据表明, NSs蛋白也能抑制RNA沉默。RNA沉默是植物和节肢动物中主要的抗病毒机制之一, NSs蛋白抑制RNA沉默对于病毒成功侵染寄主或传播介体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NSs蛋白在抑制RNA沉默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布尼亚病毒科含5个属,350多种病毒,寄主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仅有汉坦病毒属通过啮齿动物传播),其中大部分病毒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NSs蛋白是布尼亚病毒S RNA编码的非结构蛋白质,可以抑制RNA沉默,在侵染介体和寄主的过程中起时发挥重要作用。在植物寄主中,NSs蛋白通过与病毒dsRNA结合、抑制dsRNA次生扩增、长距离传播等机制抑制RNA沉默;在动物、人类寄主以及传播介体中,多种证据表明,NSs蛋白也能抑制RNA沉默。RNA沉默是植物和节肢动物中主要的抗病毒机制之一,NSs蛋白抑制RNA沉默对于病毒成功侵染寄主或传播介体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NSs蛋白在抑制RNA沉默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荆条上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群数量、种类数、所属科目数量、多样性指数及主要节肢动物个体数量的时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荆条上栖居的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种类数、所属科目数量、多样性指数及主要节肢动物个体数量与荆条的花期密切相关,且荆条上栖居的节肢动物多为天敌和传粉昆虫,而园林绿化中常见灌木上栖居的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极少或多为植食性昆虫.因此,荆条对于提高园林绿地的自我调控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洁  高梅香  吴东辉 《生态学杂志》2017,28(12):3965-3975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关键区之一.为了研究农田生物群落构建过程,探索其多样性维持机理,本研究于2015年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建立了16 hm2的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按照作物生长期,于玉米生长大喇叭口期(8月初)、抽穗期(9月初)和成熟期(10月初)对陷阱法获取的地表大型节肢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3次调查共获得地表大型节肢动物5284只,隶属于节肢动物门3纲12目32科47种.调查中优势类群3类,常见类群11类.节肢动物营养功能群中植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所占比重较大.地表大型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随作物生长期有显著变化.9月初节肢动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相对较高,8月初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高.从不同物种的变异系数(CV)及群落空间插值可以看出,节肢动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异质性.在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上,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地表大型节肢动物总个体数与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含水量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表明,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对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内地表节肢动物物种组成丰富,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变化过程.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通过大尺度、长时间对样地内土壤动物空间过程进行监测,可以为解决群落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吸虫器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与非稻田生境的捕食性节肢动物天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385种节肢动物.其中115种为捕食性(肉食性)天敌,包括81种捕食性蜘蛛和34种捕食性昆虫.捕食性天敌物种所占比例为29.87%.在115种捕食性天敌中,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有48个共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