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在乾  邵腊妹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54-156
从多抗毒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噬菌体PsA。该噬菌体在电镜下观察呈蝌蚪形;在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边齐,透明噬菌斑。噬菌体原液在60℃、30分钟完全失活;pH4.0—9.0范围内较稳定,pH 10.0—14.0范围内仍不完全失活,pH3.0以下均失活。该噬菌体噬菌斑的形成需要Ca2+,仅感染多抗霉素链霉菌。对该噬菌体杀灭效果较好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漂白粉、甲醛、高锰酸钾、生石灰、来苏尔等。噬菌体原液在4℃冰箱保存两个月效价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一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噬菌体的最适pH值为8,最适温度为35℃,60℃以上高温下迅速失活;对紫外线敏感;对乙醚、氯仿有抗性。细菌的培养时期对裂解率的影响很大,对数早期的细菌很容易感染噬菌体,而老化的细菌抗噬菌体感染能力强。在培养基中添加Ca2 或Mg2 有利于噬菌体的吸附。在盐度为20的情况下,对副溶血弧菌的裂解能力最强。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在0.1~1.0之间。  相似文献   

3.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堤霉素A产生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为指示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三株噬菌体:ΦHAU7、ΦHAU9和ΦHAU11。三株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较强,在测试的15株放线菌菌株中,三株噬菌体能感染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A-M-01菌株,ΦHAU9和ΦHAU11还能感染蔷薇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rea)。三株噬菌体都是由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形成噬菌斑时培养基中适宜的Ca2 、Mg2 浓度分别为32mM和30mM;ΦHAU7在储存液中适宜的pH范围为6~12,而其它两株噬菌体的适宜的pH范围为6~10;在储存过程中三株噬菌体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7℃,经60℃保温30min后,除ΦHAU7仍有53%活力之外,其它两株噬菌体全部失活。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三株噬菌体基因组DNA均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60kb、58kb和55kb。高压脉冲电泳结果揭示:三株噬菌体基因组DNA均具有粘性末端。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为载体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某些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廉价的大孔氧化铝作为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化载体。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是60—70℃,如高于70℃就开始失活。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2—8.0和70℃。Gu2+、Fe2+、Zn2+、Mn2+和Ba2+等金属离子对它的酶活有抑制作用,Co2+和Mg2+金属离子却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该固定化酶酶活是6000—7000μ/g。通过柱运转,它的半衰期为40天以上,转化率是葡萄糖异构为果糖理论值的80一85%。  相似文献   

5.
从安阳第一制药厂卷曲霉素生产的异常发酵掖中分离到一株噬菌体,定名为SC。呈现头部和尾部结构,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得15条蛋白质亚基谱带,含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其DNA分子量为10.89 x 106道尔顿,宿主范围很窄,热失活温度为70℃,在pH5—9稳定。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固定化德氏根霉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脂肪酶固定化条件,在室温条件下将0.4g酶粉溶于pH6.0缓冲液中,加入10g壳聚糖,摇匀,再加入浓度为0.6%戊二醛交联6h,得到固定化酶,酶活力回收率约为54.2%。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的高,半失活温度由游离酶的47℃提高到100℃,最适反应温度由40℃上升至80℃,最适pH由6下降到5.5,固定化酶K’m值由游离酶的Km 50mg/mL增加到56mg/mL。该固定化脂肪酶用于酯的合成;在80℃条件下经过10批次连续水解植物油反应,固定化酶的活力仍保持在82.6%以上。  相似文献   

7.
盐生杜氏藻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G分级,DEAE离子交换层析,BlueSepharose拟亲和层析,MonoQ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盐生杜氏藻(Dunalielasalina(Dunal)Teod.)甘油三磷酸(G3P)脱氢酶(EC1.1.1.8),得到比活为12.6U/mg的电泳纯的酶,并对此酶的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4%~20%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测得全酶分子量约为270kD,SDSPAGE表明该酶只有一种分子量约为65kD的亚基,据此推测该酶应为同四聚体。酶催化磷酸二羟丙酮(DHAP)还原的最适pH值为7.5,催化G3P脱氢的最适pH值为10。该酶对4个底物还原型辅酶Ⅰ(NADH),二磷酸吡啶核苷酸(DHAP),辅酶Ⅰ(NAD),G3P的表观Km值分别为63μmol/L,272μmol/L,1.53mmol/L,6.52mmol/L。该酶在保存过程中易失活。NADH能降低酶失活的速度,而NAD则不然。低浓度NaCl对酶略有保护作用,但高浓度NaCl加快酶的失活,且浓度越高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方式在小鼠腹腔渗出巨噬细胞(PEM)中记录到一种不完全失活的外向K+电流(Io),该电流在膜电位正于-10mV时激活,对K+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半值电导电位V1/2为79.5mV,在膜电位正于30mV时,该电流失活,在60-120mV的膜电位范围内,其失活时间常数τi与膜电位无关.随着胞外K+离子浓度([K+]o)升高,该电流的失活过程减慢。在生理电压范围内(-80-0mV),该电流缺乏稳态失活,且其失活不具有频率依赖性。胞外4-AP(3mmol/L)、Ba2+(3mmol/L)及TEA(5mmol/L)可抑制该电流,抑制率分别为85%,66%及31%。胞外Zn2+(1mmol/L)可影响该电流活性,对该电流的抑制具有电压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地衣芽孢杆菌经丝裂霉素C或紫外线处理,均可诱导释放噬菌体,电镜观察表明噬菌体头部外廓呈六边形,有不收缩的尾部(头部40nm×40nm,尾部107×5,7nm),噬菌体BLL1 DNA对限制酶Eco R Ⅰ,HindⅢ和Bam H Ⅰ敏感,分别切割成8,15,和9个片段,经电泳法测定。噬菌体DNA分子量约相当于23.4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出噬菌体的G+C含量约为31.2摩尔%,噬菌体提纯的外壳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5条主带,其分子量分别约为78000,72000,55000,39000,35000。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BF7658噬菌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一些工厂分离到6株感染枯草芽孢杆菌BF7658的噬菌体,对它们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DNA和结构蛋白进行了比较,电镜观察指出,所有噬菌体的头部外形都呈现椭园形,但其大小和尾部长度有所不同,它们的宿主范围较窄,用限制酶分析,噬菌体DNA分子量在29.9kb和98kb之间,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出噬菌体DNA的G+C含量在45.1和60.2mol%之间,6株噬菌体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呈现四条主带和五条次带。  相似文献   

11.
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噬菌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三门峡酶制剂厂分离到与过去形态不同的两种噬菌体BS3l和BS32。BS31有收缩尾鞘,头部为六边形;BS32有复杂的短尾,形态与φ29相似,寄主范围窄且有差异,用限制酶分析,噬菌体DNA的分子量分别为62kb和17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噬菌体DNA的G十c含量分别为45.7mol%和40.7mol%。两株噬菌体的结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沫测定,BS3l有2条主带,10条次带;BS32有3条主带和6条次带。  相似文献   

12.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结构功能与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较广泛存在的毒蛋白。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RNAN-糖苷酶活力,可作用于核糖体RNA,使核糖体失去蛋白质合成的功能。根据一级结构,核糖体失活蛋白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由一条链组成,分子量在25—30 kDa之间。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由两条以二硫键相连的链(A、B链)组成,分子量在60 kDa左右。B链可以与细胞表面含半乳糖的受体结合,有助于A链进入细胞,作用于核糖体。目前至少已从9个科31种植物中分离纯化了Ⅰ型RIP。Ⅱ型RIP较少,仅在6科8种植物中发现。除了具有RNA N-糖苷酶活性,还发现一些核糖体失活蛋白可以切割超螺旋双链DNA,产生缺口环状和线状DNA。此外,一种Ⅰ型RIP,克木毒蛋白还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芽孢杆菌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仔猪结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一株能利用淀粉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WS06,构建了全基因组DNA文库,从中筛选出α_淀粉酶基因amyF,分析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表达;其中amyF编码的蛋白有52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8.6kD;它与已报道的Bacillusmegaterium的α_淀粉酶序列有93%的同源性。经过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还发现,AmyF含有淀粉酶家族中4个高度保守的酶催化活性区。经多步纯化,重组酶的比活共提高了22.2倍,获得凝胶电泳均一的蛋白样品;经SDS_PAGE检测,AmyF酶分子量为57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60℃,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在温度不超过55℃时,酶活较稳定;AmyF能迅速降解淀粉生成麦芽寡糖,属于内切糖苷酶。  相似文献   

14.
对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钝齿棒状杆菌的噬菌体,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区分为两种血清型,并按代表株B 271和B 275的编号分别定名。这两株噬菌体的寄主范围十分严格,仅限于钝齿棒状杆菌及其相近的菌株。60℃处理后基本上失活。 B275噬菌体对pH值的稳定性较B 271噬菌体稍强,但二者对柠檬酸钠的反应截然不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前者表现稳定,而后者不稳定。一级生长曲线试验表明B271和B 275的潜伏期分别为,8和65分钟,裂解量分别为44和54。B 271和B 275的DNA G-C%分别为57.80和64.87。此外,进行了电镜下的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不同提取条件对苦荞籽粒中芦丁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苦荞籽粒中芦丁含量的影响,经HPLC分析,浓度高于40%(v/v)的乙醇对芦丁降解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90%乙醇的抑制作用最强。苦荞粉与水接触的时间强烈影响芦丁的含量.接触1min芦丁含量迅速由原来的79.72%下降到32.21%,即约60%的芦丁被降解。在pH1.0~11.0范围内.芦丁降解酶具有很强的抗酸碱性。当温度大于60℃时.芦丁降解酶开始缓慢失活,芦丁得以较好保存.高于70℃时芦丁保存率更高;当温度为90℃,芦丁保存率约为对照值的80%。该研究结果对于苦荞芦丁的提取和苦荞食品的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A3菌株木聚糖酶粗酶制剂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克  蔡敬民  潘仁瑞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37-340
本文研究了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3)菌株固体发酵培养的产酶过程,发酵3d产木聚糖酶活最高,固体曲最适浸提比为1:7(W/V),通过60%~65%饱和度的硫酸按盐析,获得的木聚糖酶活力最高。冻干酶粉活力为15400u/g,得率为71%,40℃烘干酶粉活力为15395U/g,得率为51%,酶反应最适温度55℃,最适pH4.6,保温1h半失活温度(t1/2)为54℃,酶对四种不同底物半纤维素水解作用的亲合性为鼓皮最强,稻草最弱。  相似文献   

17.
嗜热栖热菌HB 8(Thermus thermophilus<.I> H8 8 )的耐热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2.1.20)经硫酸铵分步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垂直板制备凝胶电泳提纯,经盘状凝胶电泳鉴定为单一区带,比活提高17倍。酶作用最适温度80℃,最适pH5.8,分子量67000,等电点Pl为4.5。该酶能够水解对硝基酚α--D-葡萄糖苷(PNPG)、蔗糖和麦芽糖,但不水解纤维二糖、蜜二糖、可溶性淀粉。酶作用于PNPG的米氏常数(Km)为0.4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29umol·nmin-1·mg-1。金属离子Mg2+、Mn2+、Ca2+和Ba2+对酶有激活怍用,Hg2+和Cu2+有强烈抑制作用。酶表现出极好的热稳定性,在90℃保温10小时后,仍保留90%的原始酶活力,在95℃的失活半寿期(t1/2)为108分钟.经蛋白质侧链化学修饰研究表明,羧基和组氨酸残基为其表现话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工业生产发酵过程中经常出现噬菌体污染的问题,分离筛选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菌的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自发突变方法筛选噬菌体抗性菌株。以枯草芽孢杆菌KC-260为宿主菌,从车间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260,富集培养后测定效价,对其热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宿主范围、抑制剂和消毒剂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防治噬菌体P260的污染,利用自发突变的方法筛选对噬菌体P260有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效价为3.45×1010 PFU/m L的噬菌体P260,该噬菌体具有一定的宿主专一性,对凝结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不敏感。噬菌体P260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失活,不耐热,70℃处理15 min存活率下降极为明显;25 mg/L的Cl O2对P260有极强的杀灭作用;0.5%的草酸铵和柠檬酸铵对该噬菌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260感染宿主菌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增殖的潜伏期为15 min,45 min进入裂解期。通过自发突变的方法获得了抗噬菌体菌株ZF-260,发酵过程中添加噬菌体后ZF-260的生长不受影响,说明ZF-260是一株可以抗噬菌体P260的优良菌株。研究了噬菌体P260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了遗传稳定且活菌数高的抗性菌株ZF-260。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卡那霉素链霉菌噬菌体SKJl,该噬菌体在卡那霉素链霉菌及林肯链霉菌菌苔上产生混浊的噬菌斑。从噬斑中长出的菌落后代对SKJl噬菌体的感染产生了抗性。单株传代未见自发释放游离噬菌体。紫外线照射亦未发现诱导现象。抗性菌株经10ug/ml丝裂霉素C处理后,其中一株能释放出约5.9×103pfu/ml游离噬菌体颗粒,推测这些抗性菌株可能是溶源性菌株。菌落原位杂交实验证实抗性菌株的DNA与SKJl噬菌体DNA有同源性,说明这些抗性菌株已被SKjL噬菌体溶源化,从而确证SKJl噬菌体为一温和性噬菌体。  相似文献   

20.
硫酸铵与盐酸胍对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激活和失活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5℃、20℃、30℃,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力随盐酸胍浓度增加,先经历一个激活区,以后则为失活区。温度升高,使最大激活幅度变小,激活区变窄,所需盐酸胍浓度减小,硫酸铵在浓度低于0.2mol/L时,对天然酶有较小的激活作用,更高浓度的硫酸铵使酶活力下降;胍激活酶的活力随硫酸铵浓度的增加,由天然酶的210%单调下降;对失活酶,增加硫酸铵的浓度,则使酶活力逐渐恢复;三种情形的终活力均为天然酶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