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维管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分布于中条山地区的山西省新记录维管植物14种,即鞘舌卷柏、华北薄鳞蕨、叉裂铁角蕨、秦岭耳蕨、榆钱菠菜、露蕊乌头、乌拉特绣线菊、小叶三点金草、奇异堇菜、纤弱黄芩、白透骨消、弯齿盾果草、野塘蒿、钻叶紫菀,隶属于12科14属。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地区四季草坪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珠三角地区5个城市32个草坪样点进行了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春季草坪杂草群落结构以水蜈蚣(KyUinga brevifolia)+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积雪草(Asiatic pennywort)为主;夏季以水蜈蚣+三点金+香附子(Cypems rotundus)+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为主;秋季以水蜈蚣+三点金+伞房花耳草+狗牙根为主;冬季以积雪草+水蜈蚣+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oioides)+三点金为主.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四季优势杂草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杂草生态位宽度在0.5以下,生态位宽度达到0.50的有水蜈蚣(四季均最高),三点金(秋季)、狗牙根(春季)、酢浆草(Oxalis pes-caprae)(春季).春季优势杂草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达到0.60的最多,冬季则最少.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分别是天胡荽和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和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之间,可达0.85.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乌韭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乌韭〔Stenoloma chusanum(L.)Ch ing〕为陵齿蕨科(L indsaeaceae)乌韭属(StenolomaFee)植物[1],又称大叶金花草[2],全草及根状茎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肝炎、食物和农药中毒等。有研究结果表明,乌韭含荭草苷、荭草苷-(2″→1′)″-O-β-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中药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甾醇类、烷类及各种烷衍生物等,具有抗氧化性、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虫、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本文对山蚂蝗属中小槐花、广东金钱草、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假地豆、大叶山蚂蝗、饿蚂蝗等药用植物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小叶三点金(Desmodium microphyllum)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genistein-4′-O-β-glucoside(2)、异荭草苷(isoorientin,3)、荭草苷(orientin,4)、木犀草素(luteotin,5)、异日本獐牙菜素(isoswertiajaponin,6)、luteoayamenin(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galactoside,8)、木犀草素-7-O-鼠李糖苷(luteolin-7-rhamnosid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白花草木犀(Melilotus alba Medic.ex Desr.)又名白香草木犀、白甜车轴草、辟汗草,原产欧亚温带地区,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白花草木犀普遍用作牧草[1],适合在湿润和半干燥气候地区生长,适宜种植于偏碱性土壤上,耐瘠薄、耐盐碱、抗寒和抗旱能力均较强,可作为绿肥及用于盐碱地、瘠薄地的改良[1-2]。白花草木犀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  相似文献   

7.
舞草复叶的运动兼具昼夜节律性和次昼夜节律性(周期<24 h),两者运动机制显著不同.舞草侧生小叶叶枕运动细胞呈环状排列,协调可逆的体积变化形成侧生小叶的旋转运动.侧生小叶叶枕可对多种环境因子进行响应,但生态功能不明.对舞草侧生小叶叶枕解剖学、电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进行整合,结合最新的植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及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小叶章PPDK的cDNA序列,推测蛋白氨基酸理化性质及二三级结构等,以及已知物种PPDK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PPDK序列,通过ProtParam、Blast、THMHMM、SOPMA等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序列。[结果]获得了小叶章PPDK的c DNA序列,长1 035 bp,相对分子量41. 910 kDa,等电点为9. 70,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丝氨酸,72个;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占48. 83%,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分析发现小叶章PPDK与二穗短柄草、水稻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小叶章PPDK含有385个氨基酸,含1个PDRP活性调控位点,72个参与信号传导的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9.
以三江平原湿地代表植物小叶章为对象,通过对杂类草草甸、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生境中小叶章个体大小与生物量差异及繁殖构件与植株生物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研究不同生境中水位对小叶章个体生物量与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叶章个体大小、高度及有性繁殖特征随水位升高而显著降低;杂类草草甸、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和沼泽中小叶章的繁殖阈值分别为0.245、0.149、0.148和0.157 g;除沼泽化草甸外,其他3种生境中小叶章植株个体大小与繁殖分配均呈显著负相关;相较于个体大小,土壤含水量对于小叶章有性繁殖分配影响更大,不同生境中小叶章对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的差异投资是其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紫秀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草属多年生豆科小灌木。盆栽树高在0.6米左右,初生真叶为一对对生小叶,此后为互生单叶,8叶龄后多为互生三出复叶,中出大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侧出小叶为倒披针形,大叶的长度和宽度为小叶5—7倍和4—5倍。白天三出叶的小叶能绕大叶旋转跳动,时快时慢,时上时下,时左时右,周而复始,运动不息,运动速率与温度呈正  相似文献   

11.
金线莲是一种珍稀名贵的中草药,它以全草入药,具有消热解毒、祛风利湿、固肾平肝、降血压等功效。在民间用于治疗肺病、高血压、蛇咬伤等。金线莲的原名为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属于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别名金线兰,树草莲、金线入骨消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在我国的周边国家,如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小叶蝉属栎小叶蝉种团研究进行了追溯。记述栎小叶蝉种团3新种:周氏小叶蝉T.choui sp.nov.,大理小叶蝉T.daliensis sp.nov.,三斑小叶蝉T.trimaculata sp.nov.及1中国新记录种:栎小叶蝉T.quercus(Fabricius,1777),并提供中国栎小叶蝉种团雄虫检索表。模式标本及观察标本存放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4种野生蔬菜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生蔬菜具有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有些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茎叶有消热、舒筋及止血祛瘀的作用,用于镇咳、风湿性关节痛、骨折、创伤止血,痈肿疮疥等症,在民间还作抗癌草使用[1].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茎叶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2].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Schulz]作为野生蔬菜在江苏、安徽民间有很长的食用历史,测定结果表明,该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3].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民间还用于白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4],中国卫生部将它列为药食同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1植物名称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Hook.)J.Smith],又称小叶金鸡尾巴草。 2材料类别成熟孢子。3培养条件孢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3)1/4MS。原叶体继代增殖培养基:(4)MS+6-BA  相似文献   

15.
鸡眼草(Kummerowiastipulace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的豆科植物.它可作为饲用牧草和绿肥,又可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治疗腹泻之功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质土壤及山坡上都大量生长鸡眼草,它们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但目前,人们还未曾对与鸡眼草共生的根瘤菌作过系统分类研究.我们在该地区野生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分类、SDS-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和DN~DNA杂交,获得了一个新菌群[2].  相似文献   

16.
植物种群调查结果证实,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中间锦鸡儿(C.davazamcii Sancz.)和柠条锦鸡儿(C. korshinskii Kom.)在内蒙古高原形成地理替代分布.种群分布、分类、形态、生长发育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地理替代分布是连续的、渐变的,三个种在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形成一个地理连续渐变群.分析内蒙古高原的气候变迁和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及柠条锦鸡儿的地理替代分布状况认为,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地理替代分布是适应环境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海南8种植物新记录种,隶属于8科8属,其中3属为海南新记录属。新记录属分别为金线草属Antenoron Rafin.、变豆菜属Sanicula Linn.、龙珠属Tubocapsicum (Wettst.) Makino;新记录种包括龙眼润楠Machilus oculodracontis、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大叶拿身草Desmodium laxiflorum、钦州柯Lithocarpus qinzhouicus、多序楼梯草Elatostema macintyrei、膜叶变豆菜Sanicula lamelligera、小叶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var. chinense、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凭证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植物标本室(KFBG)及香港政府标本室(HK)。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绞股蓝属(葫芦科)一新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攀援草质藤本。茎粗壮,多分枝,三棱形,长4~10 m,粗0.5~1 cm;棱具狭翅,翅宽1. 5~ 3 mm;无毛或仅节上疏被柔毛。卷须丝状,顶端二叉。叶互生,鸟足状复叶由7小叶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荨麻科楼梯草属小叶楼梯草组一新变种,维西楼梯草,骤尖楼梯草组骤尖楼梯草系一新种,兜船楼梯草,南川楼梯草系二新种,罗氏楼梯草和异晶楼梯草,以及疏毛楼梯草系一新种,福贡楼梯草。  相似文献   

20.
海州香薷挥发油成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香薷属(Elsholtzta)植物约40种,我国有33种,15变种及5变型,分布极广。香薷为常用中药,以全草入药。中医用于发表解暑、行水利湿,治疗暑湿感冒等。其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