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颜羽 《蛇志》2012,(4):380-38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2种降压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3~12个月,观察降压效果,并采用美国医学研究所制订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在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活力等8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辅助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并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2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1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8例和干预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53例。在观察分析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2周、3周及出院后4周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遵医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临床药物治疗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护理后2周-3周及出院后4周随访的血压变化情况、总有效率、遵医嘱等方面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肺不张患者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78例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机械排痰组)和对照组(手工排痰组),两组均在吸氧、抗感染、雾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排痰护理5天后的排痰效果、肺复张效果.结果 排痰护理5天后,观察组排痰有效率、肺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5振动排痰仪振动排痰能够有效促进肺不张患者转归,适用于肺不张患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途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27例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2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途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途径,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其依从性,促进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主要采用循症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4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65%,通过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使用循症护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在临床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其神经功能痊愈,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2联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之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2联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各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将11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5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观察组55例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不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中其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显效27例(49.1%),有效12例(21.8%),无效16例(29.1%),治疗总有效率为70.9%,观察组显效43例(78.2%),有效8例(14.5%),无效4例(7.3%),治疗总有效率为92.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在降压幅度、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方面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相较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方面疗效更为客观,能够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中心诊治的2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1例(硝苯地平治疗组)和治疗组132例(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并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8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为10.61%,对照组为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玉荣  唐炎  郭晓东  杜丽  张爱云 《生物磁学》2013,(30):5904-5906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干休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8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24例则自行服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膳食状况,体育锻炼,遵医服药的情况,自我检测及心理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膳食状况,体育锻炼,服药情况等相关指标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优化患者的相关行为,提升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健康教育在腰椎骨关节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觉改善不良习惯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42%,观察组为92.3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改善不良习惯依从的有36例(92.31%),对照组为14例(36.84%),组间对比,P0.05。结论给予腰椎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教育,疗效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延续化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个性延续化护理,观察组不实施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健康状况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在血压控制达标率、健康状况和对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延续化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健康状况,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忠兰  黄金姣  吴卓媚  杨丽 《蛇志》2013,25(1):25-2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确定有晨峰现象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关注、用药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收缩压清晨峰值<35mmHg 30例(65.2%),对照组收缩压清晨峰值<35mmHg 14例(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妇科一病房接收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临床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好转率(96.0%)和对照组(84.0%)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借助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度,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6.
温敏 《蛇志》2017,(2):217-218
目的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呼吸肌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肺病科治疗的COPD患者68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联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肌力、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在基础护理上联合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肌力和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门诊及住院老年患者170例,52例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分为A组;56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为B组;62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为C组.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的差值.结果: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及控制血压效果好于单一用药效果.结论:缬沙坦联合硝笨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于单一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癌胚抗原(AFP)的变化及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CD16+CD56+)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细胞亚群CD8+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均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分(167.2±15.8)显著高于对照组(133.5±12.9)(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腹痛、恶心、发热症状,对症处理后24h内均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5),3年生存率为2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结论:DC-CIK辅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同期选择3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压、心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中联合使用缬沙坦,可降低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减缓患者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行为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行为模式转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能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的作用,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以推迟或防止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