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Ⅱ期和Ⅲ期压疮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59例Ⅱ期和Ⅲ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组(29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护理,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联合紫外线护理,两组治疗14天后,采用压疮愈合评估量表(PUSH)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USH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对Ⅱ期和Ⅲ期压疮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3)
目的观察自制清热活血膏用于Ⅲ期压疮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Ⅲ期压疮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自制清热活血膏换药,对照组采用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浸湿纱布湿敷创面,每天换药1次,除换药使用的药物不同外,两组患者其他干预措施均一致,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5.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时间为(13.96±3.1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4.06)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膏用于Ⅲ期压疮创面换药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II期和III期压疮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我科收治的59 例II期和III 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联合组(29 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 行传统护理,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联合紫外线护理,两组治疗14 天后,采用压疮愈合评估量表(PUSH)评分比较 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USH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对II期和III期压疮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III、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III、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对照组30例压疮患者行常规换药,实验一组58例压疮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实验二组55例压疮患者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实验一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较实验二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一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实验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一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二组(P〈0.05),而实验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较单用表皮生长因子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的改善III、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黎伟珍 《蛇志》2014,(4):408-409
目的探讨精卫水胶体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9例Ⅰ~Ⅲ期压疮患者应用精卫水胶体伤口敷料治疗护理,观察压疮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好转5.1%。其中Ⅰ期压疮治愈时间为(2±2)天,Ⅱ期压疮治愈时间为(14±3)天,Ⅲ期压疮治愈时间为(34±5)天。结论精卫水胶体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能促进压疮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碘伏湿敷联合新洁尔灭浸泡针对骨科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伤口感染病人66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病人。对照组33例病人采用传统外科换药的方法,实验组33例病人采用碘伏湿敷联合新洁尔灭浸泡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病人治疗伤口愈合的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采取碘伏湿敷联合新洁尔灭浸泡的方法,在伤口愈合的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反应等方面实验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伤口感染患者应用碘伏湿敷联合新洁尔灭浸泡的方法,收效良好,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骨科换药手段,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的方法和路径。方法:制定并应用神经外科压疮管理路径表。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神经外科入院的14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755例,入院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路径表;对照组为645例,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64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例数Ⅱ期压疮5例;观察组755例患者中,发生Ⅰ期压疮1例。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压疮管理路径表可以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的方法和路径。方法:制定并应用神经外科压疮管理路径表。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神经外科入院的14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755例,入院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路径表;对照组为645例,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64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例数Ⅱ期压疮5例;观察组755例患者中,发生Ⅰ期压疮1例。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压疮管理路径表可以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压疮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并研究纳米银抗菌凝胶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并发Ⅱ期压疮感染患者,采集患者压疮感染部位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记录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和主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安普贴治疗,实验组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安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心内科住院并发II期压疮感染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76.06%,革兰阳性菌13株,占18.31%,真菌4株,占5.6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90.91%、95.45%;93.33%、80.00%、100.00%;100.00%、90.00%、90.00%;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27%、9.09%;0.00%、0.00%;40.00%、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87.50%、62.50%;100.00%、66.67%、66.67%;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并发Ⅱ期压疮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比较广泛,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辅以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未娟  张琼  任新生 《蛇志》2017,(1):50-51
目的观察紫草油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为压疮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6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新换药,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和紫草油换药,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促进压疮创面愈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构建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提供简易模型装置及有效的造模方法。方法:自制简易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装置,对120只雌性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进行为期3日的压疮造模,5个循环/日,每个循环分别实现120 min的缺血期及30 min的再灌注期,分别于造模第1 d、2 d、3 d及造模结束第1 d观察大鼠病灶创面的颜色、形态、水肿、结痂、渗出以及大鼠行为学状况、并于造模结束第1 d统计存活率及成模率。结果:造模第1 d,Ⅰ期压疮100只,Ⅱ期压疮17只,死亡3只;造模第2 d,Ⅰ期压疮26只,Ⅱ期压疮84只,死亡7只;造模第3 d,Ⅰ期压疮11只,Ⅱ期压疮95只,死亡4只;造模结束第1 d,Ⅰ期压疮5只,Ⅱ期压疮101只,死亡0只。120只实验大鼠,共14只大鼠死亡,造模存活率达88.33%,Ⅱ期压疮造模成功率达84.17%。结论:本造模装置可有效制备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接近临床,操作简便,无需麻醉,Ⅱ期压疮成模率较高、避免铁片植入带来的皮肤负损伤等优势,这将为皮肤压疮、乃至慢性损伤组织的机制研究、修复及愈合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7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排除下肢动脉病变者。对照组采取压疮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2周后评价的各自的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对照组各期压疮发生共29例(29.90%),观察组各期压疮发生共13例(12.50%),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0;P<0.05);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8;P<0.05)。结论:在ICU压疮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及程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的方法对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营养状况和压疮的部位,疮缘大小、疮面深度、肉芽色泽,用随机法将病人分为A、B两组,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样的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传统基础上给子硫糖铝、654-2按100:1剂量比研成粉末,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湿敷疮面,能改善局部血流,促进肉芽生长。结论:应用硫糖铝、654-2治疗溃疡期压疮有效,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官恒成 《蛇志》2016,(2):195-196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2%,压疮好转时间为(4.23±2.08)天,满意度为97.8%;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0.0%,压疮好转时间为(14.65±3.06)天,满意度为72.2%。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程序化护理用于肝胆外科患者中,能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金枝蛇伤药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0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金枝蛇伤药酒外涂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皮损情况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记录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比例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枝蛇伤药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外用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氧化锌软膏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外涂对改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外阴不适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VVC患者148例,根据外阴不适的轻、中、重程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阴道内给予克霉唑阴道片1片(睡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外阴不适处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及1%联苯苄唑乳膏,早晚交替各1次;对照组仅每晚外涂1%联苯苄唑乳膏1次。3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84%(65/74)和71.62%(53/7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轻度外阴不适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34/35)和94.59%(3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外阴不适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19/23)和54.55%(12/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外阴不适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12/16)和40.00%(6/1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锌软膏联合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交替外涂用于治疗伴中、重度外阴不适症状的VVC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1%联苯苄唑乳膏局部外涂。  相似文献   

17.
叶秀萱  陈雪玉 《蛇志》2013,25(2):163-164
目的 探讨波谱治疗仪对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四肢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波谱治疗仪照射,对照组采用土豆片外敷或25%硫酸镁湿敷肿痛部位,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4 h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对四肢静脉输液渗漏致肿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土豆片外敷或25%硫酸镁湿敷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ICU压疮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ICU的压疮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奇偶数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压疮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永忠  黄龙  欧琦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3):173-174,183
目的 观察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法,分别将111例手足癣及112例体股癣患者分为3组,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自拟中药洗方组(联合组)、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组(对照1组)及自拟中药洗方组(对照2组),均2次/d,疗程2周.在停药时和停药1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清除率判定疗效.结果 停药时和停药1周后联合组中手足癣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95.00%,体股癣患者分别为92.86%、97.62%;对照1组中手足癣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91.67%,体股癣患者分别为89.47%、92.11%;对照2组中手足癣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71.43%,体股癣患者分别为68.75%、71.86%.联合组、对照1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略高于对照1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临床效果好,但与单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无显著差异性.提示硝酸舍他康唑乳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的疗效主要源于硝酸舍他康唑乳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1月入院的老年压疮患者50例,用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结果: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压疮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压疮临床治疗效果,减缓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