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其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万古霉素。近年已发现对万古霉素耐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旦对万古霉素耐药,临床将面临无药可供选择的局面。由于其所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对其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该菌准确、及时的检出对于寻找新的治疗靶位和防止其播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mecA耐药决定子、调节基因、染色体上的辅助基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达的影响及其表型和基因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率动态变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5年来葡萄球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副平,四环素等.但5年来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其中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明显.结论: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MRS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高度重视MRS的检测和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及时有效的检测和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由2007年19.9%上升到2011年3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61.4%、43.1%,MRSA、MRSE、肠球菌呈多重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近年来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谨慎使用万古霉素,以减少或避免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不仅是临床医师必须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且已对全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一直以来,万古霉素都是临床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曾被称为临床抗感染的"最后底线"。但目前,万古霉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在许多国家分离出来,这就对开发新型抗感染治疗药物提出了迫切要求。就万古霉素及新型替代药物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及耐药状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双纸片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用VITEK 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51株,占32.7%.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共29株,占18.6%,其中MRSA有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S)有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超过95%,对万古霉素、奎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临床治疗中也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防多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利用复星公司FOUTUNE IMS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凝固酶试验用试管法。结果:47株菌株分离到6种葡萄球菌,排在前3位的是施氏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占78.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78.8%;MRS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1.1%。MRS建议用药依次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氯霉素、四环素和喹诺酮类,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成为下呼吸道球菌感染的主要菌株,MRS比例上升,MRS治疗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特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获得176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13.6%;路邓葡萄球菌1株,占0.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51株,占85.8%,人葡萄球菌53株、溶血葡萄球菌32株、表皮葡萄球菌23株及头状葡萄球菌15株居前四位。最常见的葡萄球菌分别为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9.2%和85.4%,对青霉素耐药率均100.0%,磺胺甲噁唑对MRSA(耐药率仅14.3%)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利福平对MRCNS(耐药率仅18.2%)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菌种分布较广,以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人葡萄球菌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严重,但均仍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保持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构成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按CLSI 2012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66株葡萄球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43%;药敏试验表明3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低;调查表明本院肺结核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结论我院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耐药覆盖率高,呈明显的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葡萄球菌感染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前认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一般从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转变而来。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往往长期使用万古霉素或有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系统检测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如果用万古霉素治疗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失败,临床医生应警觉是否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导致急性乳腺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穿刺法收集186例门诊和住院急性乳腺炎患者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法.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结果 标本细菌检出率为54.3%(101/186).其中96株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1.2%);5株为厌氧菌,均为口腔正常菌群.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阿齐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有较高耐药率,尤其对青霉素有极高耐药率;而对苯唑西林、二代/三代头孢菌素、丁胺卡那及呋喃妥因较为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14.7%,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酶率(46.2%)远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9.8%).此外,MRCNS流行率亦远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论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高度耐药,但对苯唑西林或二代以上头孢菌素较为敏感.因此,苯唑西林或二代以上头孢菌素是目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3年内218例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便临床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盛泽医院218例感染患者的各个感染部位进行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检测,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218株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E)160株,占总数的73.4%,甲氧西林敏感菌株(MSSE)58株,占26.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MRSE对大部分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MSSE则对大多数抗生素保持较低的耐药率。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广泛,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53株,菌株的主要来源为痰130株(51.4%)、血液39株(15.4%)、创面24株(9.5%);菌株主要科室分布前3位是神内科35株(13.8%)、ICU30( 11.8%)、脑外科26株(10.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165株(65.2%),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70.0%,MSSA为88株(34.8%),对除青霉素、红霉素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MRSA检出率高,耐药现状严重,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世界》2008,(2):93-93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针对细菌DNA复制机制,设计合成一系列4-胍甲基苯甲酸酯和4-胍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发现其中部分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种耐药菌株)。与市售抗生素相比,它们对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的作用与利奈唑胺等同,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的效应与万古霉素类似。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上。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溶血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分离的286株溶血葡萄球菌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参考菌株做质量控制。结果 分离的溶血葡萄球菌主要来自儿科(59.8%);标本来源主要是阴道/尿道分泌物(29.7%),其次是创口分泌物(22.7%)。286株溶血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261株,占91.3%;抗生素耐药分析显示,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表现出高度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4.1%、91.3%、90.6%。对利福平、莫西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8%、2.4%、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溶血葡萄球菌。结论 本院溶血葡萄球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率很高,有必要对其进行耐药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VITEK-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CNS 189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占71.4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22株,分离率为61.5%,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100%,MRCNS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达100%、93.44%、91.80%,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次之,对利福平、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耐药率均较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67株,分离率为38.5%,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1.1%,MS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189株CNS中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ICU分离的CNS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流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受检的42株血流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标本的药物耐药特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莫西沙星敏感性较高,均高于70%,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且均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替加环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另外,检出14株MRSA(占33.3%),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早期根据血流感染患者药敏结果,需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耐药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精液和尿液,MRSA的分离率为22.0%。MRSA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所有的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MRSA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头孢克罗的耐药率分别为92.6%、33.3%、67.7%、92.6%、82.1%和75.1%。MSSA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为75.6%、32.3%、50.5%、7.1%、25.3%和4.5%。结论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社区感染的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而MSSA除青霉素和红霉素外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18.
20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离的206株CNS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检测其对苯唑西林等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206株CNS菌分布于8类临床标本,血液、生殖道标本分离率较高,分别为52.91%、25.24%。耐甲氧西林(MRS)的发生率分别为:模仿葡萄球菌59.09%,溶血葡萄球菌95.83%,表皮葡萄球菌80.00%,人型葡萄球菌85.71%。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5%和82%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耐药性次之;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该院分离的CNS耐药性严重,MRS发生率高达59%以上,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临床应尽量减少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的经验性用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防止耐药菌株爆发院感流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状况,收集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9~12月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萄萄球菌42株,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随机引物扩增PCR(Ran- 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检测其流行状况。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没有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 SA),7株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除万古霉素外,MRSA对其他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MSSA高,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RAPD分型分为5个基因型,其中Ⅰ、Ⅱ、Ⅲ、Ⅳ、Ⅴ型分别占31.0%、38.1%、14.3%、9.5%、7.1%。重症监护病房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高耐药性,其感染基因型以Ⅰ、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CNS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药敏.结果:在426株CNS中共分离13种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分别为218株、103株、46株,各占51.17%、24.18%和10.80%;CNS对氟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25%,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笨唑西林、红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大于50%.从CNS中检出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分别为350株和76株,分别占82.16%和17.84%;MRCNS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与MSCN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需要加强量CNS病原学耐药性监测,了解其分布特点,及时向临床反馈公布,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