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南侏罗-白垩纪介形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着重对皖南中生代岩塘组、蝌蚪山组、桂林组及宣南组的介形类化石组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时代意见,为研究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的分布规律、组合面貌及地层的划分对比方面,提供了较有意义的资料。其中蝌蚪山组的介形类化石系产出于中生代火山岩系的沉积夹层中,因此它对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文中共描述陆相侏罗-白垩纪介形类化石14属48种,其中有21新种。  相似文献   

2.
山西垣曲和山东蒙阴等地始新世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山西垣曲县垣曲组、山东蒙阴县官庄组和临朐县五图组中的介形类化石,计15属31种,其中1新属18新种及5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对我国第三纪地层,特别是对第三纪含油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南郑县梁山地区中奥陶统宝塔组介形类8属10种,其中包括3新属8新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为该时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增添了新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介形类化石在油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颇为发育,剖面完整,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其中含有丰富的化石,如介形类、叶肢介、腹足类、瓣鳃类、植物、少量的爬行类、昆虫及鱼类等。尤其是介形类化石分布广泛,数量多,保存很好。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古生物工作者对白垩纪地层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从纵向上建立了14个介形类化石组合(表Ⅰ),为区域地质勘探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起了一定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5.
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化石,共有18属35种及未定种,其中包括11新种。通过与国内外泥盆纪和早石炭世介形类进行比较表明,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介形类组合和上覆的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介形类组合均有明显的差别,该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佘田桥组的地质时代的确定及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并对研究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增加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富含介形类化石,是系统研究Santonian期陆相介形类的理想层位。论文对中央坳陷区D80井嫩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生物地层和壳体特征分析。鉴定出介形类化石11属30种,划分出6个介形类化石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描述了该段介形类化石的壳体结构,共识别出4种壳饰类型,8种壳形结构,基于介形类壳体特征和其他证据,初步探讨了该时期湖盆湖平面的变化特征,显示出嫩一段时期松辽湖盆湖平面经历了由深逐渐变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桑干——汾渭断陷带晚新生代介形类组合序列及古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确立了桑干—汾渭断陷带晚新生代的介形类组合序列,并进而划分对比了本区地层。据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法确定的上新统中,介形类有八个种近同时绝灭,可作为上新世标志种。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自下而上可见以三种湖花介为优势种的组合相继出现,表现出湖泊发展—萎缩的过程。个别地区个别层位还发现有广盐海相介形类和半咸水有孔虫,表明该区在晚新生代曾受到过海水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进一步细分。同时指出松辽盆地介形类的盛衰与湖盆的发育关系密切,介形类的演化周期与湖盆的发育、收缩和沉积旋回相一致,在湖盆最发育的时期,也是介形类繁盛的高峰,湖盆发育的初期和末期,往往是介形类的发生和衰退期。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层序,深入分析了介形类化石纵、横向展布规律,建立了5个化石组合序列:1.Limnocypridea subscalara-Hailaeria dignata组合;2.Cypridea badalahuensis-Hailaeria cretacea组合;3.Ilyocyprimorpha hongqiensis-Rhinocypris rivulosus组合;4.Alt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5.Chinocypridea augusta-T 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进而根据介形类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介形类化石的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泥盆系介形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了广西中泥盆世个体巨大的介形类一新属似默勒介属(Paramoelleritia),包括5新种、2新亚种。根据新属大颚肌痕的研究,讨论了豆石介科大颚肌痕演变的趋势,以及新属在地层划分对比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早白垩世介形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石油钻孔中发现的介形类化石共6属21种,其中1新属、10新种、2未定种。这是一个以Prolimnocythere,Limnocypridea和Paralimnocythere gen.nov.为优势属的介形类动物群,为国内首次发现,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一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白音查干凹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官桥盆地“红层”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年代(李捷、朱森,1930)。随着古脊椎动物等化石的发掘,地层的划分对比臻于完善。我国非海相早第三纪介形类是其中较丰富的化石之一,因此,对已知地层中建立对比标准有一定意义。本文共描述介形类7属11种,并着重对保存丰富、完美的Cypris henanensis的个体发育进行阐述,为它们的生长发育、正确鉴别及古生态的探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的介形类化石来自云南东部陆良、曲靖及昆明盆地上第三系茨营组和第四系更新统,计13属、1亚属、22种,其中包括13新种。根据介形类同种分布特征可建立4个化石组合。通过介报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同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将云南东部地区晚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4.
广东南雄盆地南雄群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南雄群及其介形类化石在我国晚白垩世非海相地层划分对比中占重要地位,主田和杨梅坑剖面主田组和浈水组中有270个样品含介形类化石,计有23属(2亚属)99种(12新种)。南雄群介形类动物群是以Talicypridea,Cypridea,Nanxiongium,Candoniella等4属为主,称Talicypridea Cypridea Nanxiongium动物群(简称Tali cypridea动物群)。该动物群在我国和蒙古的非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时代属晚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5.
湘中地区下石炭统似无饰介科(Paraparchitidae)的几个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队自1978年以来在湖南中部地区地表和井下早石炭世地层,陆续采到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其中以似无饰介科(Paraparchitidae)具后背刺的属种较多。笔者研究了这些具后背刺的介形类,计3属,包括1新属、7新种。这批材料的发现对我国早石炭世介形类的研究和地层对比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似无饰介科中,具后背刺的属种较常见,自晚泥盆世开始出现,早石炭世大量繁盛,至二叠纪衰亡,它们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B.Kellet  相似文献   

16.
素称哑地层的古城畈群,首次发现了牙形类,肯定了桐柏山南麓存在地槽型奥陶系。古城畈群分为下部立秋湾组(中—晚寒武世);上部高家湾组(奥陶纪)。其中含牙形类组合Ⅰ、Ⅱ,分别与北大西洋牙形类分区的Paroistodus proteus带和Prioniodus elegans带对比,文中提出了中国东都奥陶纪牙形类地理分区的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青海可可西里盆地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沉积盆地。然而对于该盆地新生代地层的沉积时代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可可西里盆地南侧雁石坪地区雅西措组中含丰富的介形类化石,该介形类动物群对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生物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可可西里盆地南侧雁石坪地区通天河剖面进行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分析,共获得652枚介形类壳体,共鉴定识别出14属48种,自下而上建立了2个介形类组合带,即Austrocypris cf. posticaudata-Candoniella albicans-Leucocythere tropis组合带和Ilyocypris errabundis- Darwinula stenimpudica组合带。通过与柴达木盆地、伦坡拉盆地、江汉盆地以及渤海湾沿岸等地区的介形类生物地层进行区域对比研究,推测可可西里盆地通天河剖面雅西措组的沉积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相似文献   

18.
蒙古东南部早白垩世新水井组的甲壳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人民共和国早白垩世介形类和叶肢介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中介绍了一个新的化石产地———蒙古东南部新水井地区和若干属种,主要是介形类和叶肢介,并依据这些年来在中国境内的多处发现,进行了相应地层对比及沉积环境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锦州JZ25-1南地区古近纪生物组合及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渤海湾盆地锦州25-1南地区古近纪生物组合特征和地层层序,建立了4个孢粉藻类组合,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1个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进而根据化石组合及其特征,讨论了化石组合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意义和地层展布及演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西藏改则盆地新生代陆相康托组地层发育,记录了青藏高原腹地始新世气候变化和隆升历史。本文通过对改则盆地中南部改则县嘎热村康托组剖面进行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处理,获得363个介形类个体,共鉴定11属27种(包括1个未定种)。通过研究区介形类动物群的特征分子Heterocypris igneus及与东濮、渤海、华北、江汉等地区介形类动物群对比研究,认为康托组上部的沉积时代应为晚始新世。本文首次报道了改则盆地康托组的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据介形类组合厘定了康托组沉积时代,为研究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地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