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鼠创伤感染模型,切取创面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第4天活杀取肺、肝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同时做心血培养。结果: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可显著抑制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菌血症发生。结论: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体表创伤感染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胞杆菌活菌制剂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枯草芽胞杆菌活菌制剂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深Ⅱ°烧伤模型,使用枯草芽胞杆菌活菌制剂,观察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以及测定羟脯氨酸(OHP)的含量,同时记录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从而评价该制剂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 应用枯草芽胞杆菌活菌制剂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胶原含量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枯草芽胞杆菌活菌制剂具有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选择14头家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头,在每头猪的脊柱两旁制造3个4×4cm的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模型,每头猪6个创面又分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试验后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第1、3、7、14、21、28、35天图像分析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同时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材料对家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在涂材料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23.19±1.27d、29.52±1.54d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的上皮化程度、表皮生长、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数量均好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对家猪皮肤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促愈合覆盖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给氧促进兔耳缺血性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28只大耳白兔,双耳背各造成直径2.5cm全层皮肤缺损,结扎中央血管神经束及后边缘动静脉,形成缺血创面。56个创面随机分为七组:A组(-50mmHg负压同时给氧,浓度为40%±5%,每日4小时)、B组(持续-50mmHg负压4小时继之局部给氧1小时)、C组(负压治疗4min,停止1min,每日4小时,之后给氧1小时),D组(-50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E组(-125mmHg负压治疗每日4小时)、F组(单纯给40%±5%氧1小时)和G组(空白对照)。在创面形成第0、1、3、5、7、10、14、18天拍照,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在各时相点切取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创面肉芽、上皮生长、水肿和炎细胞,Ki67免疫组化标记增殖细胞并计算增殖指数,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结果:负压给氧组在相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高于单纯负压、氧疗或空白组(P<0.05),创面肉芽生长快,水肿和炎症轻,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联合局部给氧能显著促进兔耳缺血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观察辣木油对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取健康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京万红组和辣木油组,将背部左右侧各切取直径2.35 cm大小的皮肤,深及皮下筋膜,造成创伤模型,每天涂药1次,测定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和愈合时间;于术后的第3 d、7 d、10 d,切取涂药部位和空白未涂药部位皮肤全层,制片,作HE染色后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并进行皮肤病变程度的分级。结果显示辣木油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减轻组织的病理变化。提示了辣木油能够促进家兔皮肤创伤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Ⅱ度烫伤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皮肤愈合及其对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VEGF组、空白对照组、阿西替尼(Axitinib,VEGF抑制剂)组。采用水浴烫伤法制备Ⅱ度烫伤模型,分别以0.2μg/ml VEGF、PBS溶液和10μg/ml阿西替尼处理各组创面,各组均治疗7d,从烫伤至创面愈合分别在第2d、8d、14d及21d测量创面愈合情况,并取创面组织作组织学检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Ss的分布及数量。结果①创面愈合率:烫伤后21d VEGF组>对照组>阿西替尼组;②愈合速度:烫伤后1-7d空白对照组>阿西替尼组>VEGF组,其后VEGF组愈合速度逐渐加快,第14d开始愈合速度表现为VEGF组>空白对照组>阿西替尼组;③组织学变化:烫伤后8-21d,VEGF组表皮细胞增殖明显,表皮修复和毛囊再生迅速,均早于空白对照组及阿西替尼组。④ECSs阳性细胞率变化:烫伤后第8-14dVEGF组ECSs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阿西替尼。结论Ⅱ度烫伤时,外源性VEGF在愈合中晚期加快愈合速度使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促进毛囊汗腺的再生使修复后的创面在外观、功能与正常皮肤相近,有助于提高全层皮肤创面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乳清蛋白的肠内营养对大鼠创伤皮肤的促愈合作用.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高乳清蛋白肠内营养组(A)、普通肠内营养组(B)、空白对照组(C),建立大鼠皮肤创伤模型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用量为每天731.5kJ·kg-1,以灌胃的方式提供,分别于术后第7、14天测定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显示,术后第7、14天A组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及伤口皮肤平均愈合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鼠创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鼠创伤的促愈合作用。建立大鼠背部刀割伤模型,用创面照像、透明膜描记扫描记录伤后第5、10、15、20 天创面面积,计算创伤愈合率;并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同时观测肉芽组织再生及其总蛋白、氨基已糖和己糖醛酸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8.1天,较对照组平均缩短了2-3天(P<0.05);创伤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伤腔容积明显缩小(P<0.05);实验组肉芽干湿重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肉芽中蛋白质、氨基已糖和己糖醛酸含量增加显著(P<0.05)。结果显示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促进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肉芽组织中蛋白质,氨基多糖和胶原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研究抗菌肽Aoattacin对皮肤烫伤模型小鼠创伤愈合的影响。采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sf9细胞中对Aoattacin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并通过构建深II度烧伤小鼠模型来检测其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实验组滴注抗菌肽1次/天(25 mg/L),以PBS(30 mg/L)为阴性对照,磺胺嘧啶银(10 mg/L)为阳性对照。通过测量烫伤后皮肤损伤面积计算伤口愈合率(第7、14、21天),同时取小鼠烫伤处和周边皮肤进行HE染色,通过形态学变化分析创面病理组织结构并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GF、bFGF变化情况。文中表达、纯化了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Aoattacin,伤后7天和对照组相比,抗菌肽组小鼠创面菌落数减少,差异显著(P<0.01);抗菌肽组小鼠损伤皮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其可降低炎症反应(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组的小鼠创面新生组织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均有增多,14、21天时组织分层明显;抗菌肽组的EGF、bFGF表达在两个时间点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抗菌肽Aoat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贫血小板血浆(PPP)治疗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致小鼠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造模成功的30只中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PRP组(n=10)、PPP组(n=10),造模后第9天各组分别给予单纯生理盐水、PRP、PPP治疗,比较3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溃疡创面愈合率、创面面积差绝对值与HE染色的病理改变。结果 低速组的PRP、PPP符合工作浓度标准。PRP凝胶、PPP凝胶治疗小鼠溃疡愈合时间可缩短3 d。PRP组与PPP组创面愈合率及3 d内面积差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镜下见PRP凝胶、PPP凝胶可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小鼠上皮细胞再上皮化等病理改变。结论 PRP凝胶、PPP凝胶均可促进中华眼镜蛇伤溃疡皮肤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艾滋病(AIDS)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门诊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AIDS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HAA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HAART疗效、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AAR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并减少继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对兔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法建立兔糖尿病溃疡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采用常规包扎治疗处理,实验组创面则采用VAC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动物的创面肉眼观、愈合时间,在致伤前、致伤后3 d、7 d、14 d取创面软组织,检测和比较两组动物的创面组织含水量、血流量以及血浆ET-1和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动物的创面肿胀及分泌物得到明显控制,创面坏死组织的清除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加快,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致伤后3 d、7 d和14 d,创面组织含水量与血浆ET-1含量明显下降(P0.05),创面组织血流量与血浆NO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VAC对兔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的愈合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其增加血浆NO含量及降低ET-1的含量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土样中分离出枯草杆菌,采用梯度平板法,利用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四种抗生素,对自然界中和经过紫外线诱变的菌株进行了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我们发现分离出自然状态下的枯草杆菌没有抗药性,而经过紫外线诱变后,能够筛选出对链霉素具有抗药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兔颅骨外露缺损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6只,平均分为四组并建立兔颅骨外露实验模型。其中,A组(19只):于兔颅骨上方制作直径为2.0cm的圆形创面,保留骨膜,采用-120mmHg负压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B组(19只):实验动物处理同A组,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C组(19只):在兔颅骨上制作直径2.0cm的圆形创面,剔除骨膜,治疗方法同A组;D组(19只):实验动物处理同C组,治疗方法同B组。每组各抽取10只,观察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其余9只分别在第7天、10天、20天、30天进行取材检测,分析疗效机制。结果: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9.40±1.65天,B组为24.00±2.31天;C组为25.40±4.43天,D组为30.00±5.50天。运用VSD治疗和常规治疗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兔骨外露缺损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血管再生,胶原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标记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烫伤创面治疗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II度烫伤。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胰岛素治疗组(C)、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观察伤后3、7、11、15、21 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自第7天起较A、B、C、D组增加,为[(25.33±2.32)%,(P<0.05)];A、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增加分别为[(22.51±1.78)%,(16.68±1.95)%,(18.29±1.70)%,(P<0.05)]。E组整合素β1和角蛋白19(K19)表达自伤后第7至21天各时相点显著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可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抑菌生的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告一种由枯草杆菌制成的生态制剂,并命名为抑菌生(Subtilobiogen)。该制剂对创、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经过安全试验、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证明,该制剂是一种无害、无毒和有致突变作用的活菌制剂。抑菌生有膏剂、乳剂及粉剂3种剂型。抑菌生在试管和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临床观察证明,将抑菌生喷洒在创面上,对浅Ⅱ°度、深Ⅱ°度及混合型烧伤感染均具有明显疗效。实验组(181例)与对照组(174例)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抑菌生的作用机制,经过初步试验证明,与营养争夺和占位性保护有关,因为枯草杆菌的生长速度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and cast immobilization on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Medical parapatellar skin incisions and arthrotomies were performed on both knees of 10 mature New Zealand rabbits. After closure of the incisions, one knee was immobilized in a cast while the other was treated by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for 3 weeks. Six standardized skin specimens (2 mm wide) from each wound were tested to failure and one specimen was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breaking force, tensile strength, strain at failure, stiffness, and toughness, the wounds in the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stiffer, and tougher than those in the cast group. Histologically,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collagen fibers was also superior in the scar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immobilization,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enhances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in rabbits.  相似文献   

18.
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洁  龚岚  邱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1):36-40,I0005,I0006
目的观察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均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刮除直径为8mm的角膜中央上皮),术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日,1滴/次。A组在建模后第0、1、4、7天共4个时间点采用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进行眼表照相,并计算损伤面积。B组在建模后第1、4、7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取2只兔的实验眼角膜,行透射电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记录了不同观察时间点损伤范围(伤口愈合面积)的动态变化。造模后第1天,角膜上皮全层缺如,损伤边缘处上皮细胞胞膜向损伤区内伸出褶皱的伪足;造模后第4天,上皮自周边向缺损区域爬行生长,覆盖整个角膜,可见2~3层细胞,主要为基底细胞和多角细胞,细胞连接松驰;造模后第7天,再生上皮分化较完全,约5~6层细胞,极向齐,连接较紧密,可见均匀分布的半桥粒结构。结论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动态形态学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向心性移行、增殖,以及随后的分化,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