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涛 《动物学杂志》2008,43(1):37-37
2005年冬季及2006年春季和秋季,在北京香山玉皇顶附近多次发现北松鼠华北亚种(Sciurus vulgaris chiliensis)(图1,邓涛2006年9月16日摄于香山玉皇顶)在落叶林和常绿林中活动。北松鼠在此地多呈两只一组在松树、槭树和栗树上活动,采食种子和坚果,有时发出咔嗒的叫声。行动敏捷活泼,据观察其视觉和听觉相当发达,对人的活动非常警觉。在香山公园内新建的松鼠观赏平台有时也能见到北松鼠活动。北松鼠华北亚种具有长而蓬松的尾,不常向背上反转,运动时尾后拖,站立枝头时尾下垂。耳尖具有撮毛,冬季毛更多更长。夏季毛色黑褐色,冬季灰黑色,下部皆纯…  相似文献   

2.
赤腹松鼠一新亚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查对中国南部赤腹松鼠标本(401号)的基础上,发现分布于云南东北部昭通地区的赤腹松鼠与赤腹松鼠其他亚种有明显的区别.毛色特征:背部棕黄色,背中央区域稍带黑色;腹部至前胸栗红色;喉、颏部棕灰色;尾毛背腹无明显差异,尾毛末端棕黄、次末端黑,尾末端具棕黄色(稍黄白)区域;前后足背棕褐色,稍带黑色.进一步对头骨可量性状数据进行分析(差异系数),结果表明:分布于该地区的赤腹松鼠分别与赤腹松鼠其他13个亚种两两之间至少有一项差异系数大于1.28,系一新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zhaotongensis subsp.nov..  相似文献   

3.
中国灰尾兔亚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尾兔(Lepus oiostolus)亦称高原兔,它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广泛栖息于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为该地区特有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为体大,仅稍逊于寒带雪兔(L.timidus),被毛柔软,底绒丰厚。最显著的区别为臀部毛短、且和体色不同,呈灰色;尾上黑纹皆不清楚,毛色亦淡。头骨上的区别为颅全长较大,亦较宽些,眶上突大都高而上翅,听泡在比例上较小而又圆凸等等。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5年1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居民房内(海拔2,160米)采得黑色小家鼠1只。背部毛色为纯黑色,而臀部混杂有很稀少的灰白色长毛,腹部为深灰色,但下腹部的中央有一宽2毫米,长4毫米,明显纯白色的毛丛,尾上部呈黑色,下部呈污白色,尾基部肛门处有一块宽7.2毫米,长4毫米的纯白色毛区。  相似文献   

5.
白鼯鼠     
1963年9月,从四川省南充专区外贸站办事处获得白化型鼯鼠皮一张(附图)。根据形态(耳端无毛束、全身在720毫米以上、尾圆形并超过头躯之长)和鼯鼠类在四川的地理分布,以及与棕足鼯鼠(Petaurista claki Thomas)标本的比较。鉴定为鼯鼠属(Petaurista),种尚不能定。其皮张的体长为380毫米,尾长为340毫米,耳长为40毫米,背毛长45-70毫来,腹毛长18-32毫米,飞膜背毛长30-45毫米,腹毛长20-35毫米,尾毛长60—75毫米。毛色:全身背毛浩白、羢毛几乎全为白色,只有极少数为黑色,此毛上端棕黄色,毛尖灰黑色:针毛多为黑色,具灰黑色毛尖,有的具棕黄色上端。黑色针毛从吻部至尾基部都有分布。而肩部、臀部为少,颈部、躯干部为多。腹毛(仅存在部分)全为白色,微染棕黄色。飞膜毛较背毛短,其背侧几乎全为白色,腹侧全为白色,微  相似文献   

6.
广西出产一种珍奇的黑色猴子,壮语“嘟杠”,民间惯称乌猿。其实,它是一种猴子,我国叫它作黑叶猴,把毛色、食物及分类都寓意其中,命名较为恰当。 乌猿Presbytis jrancoisi身体纤瘦,头小,无颊囊,尾长,四肢细长,全身毛色乌黑而有光泽,连手脚、眼珠也是黑色的,头上长着一撮直立的黑色尖毛,只在  相似文献   

7.
藏羚( Pantholops hodgsoni )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属偶蹄目牛科,雄性平均体长144cm,雌性128cm,雄性体重约46kg左右,雌性平均23.8kg.雄性有角,长约50~80cm,细长近垂直,上端略前弯,尖锐利;角基部侧扁,直径13cm左右,近基部2/3段的前侧有明显横棱.雌性无角,体形明显小于雄性.头部鼻孔大而略向下扩,内侧有肿胀囊.体背面毛黄褐色,体腹毛暗灰白色,毛质密、绒软,尾尖毛白色,尾腹侧裸露.冬季,雄性藏羚毛色发生明显变化,头面部和肢体前侧呈暗棕色或黑色,反差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1959年5月初至6月下旬,我们借生产实习的机会,前往峨眉山进行小型兽类及其生活习性的调查。现将我们调查的结果以及我系历年来蒐集的标本和资料整理出来,供有关同志作参考。并希读者批评指教。一、外形和头骨 中华竹鼠体粗短,呈圆筒形。眼不发达,耳小被毛遮盖,四肢短,前爪尖锐,尾短小。身体被以柔软的绒毛,为棕灰色,毛基部深灰色,末端棕褐色,发亮,头部毛短,为浅灰色,腹部毛色较背部略浅些,常间有白色的横纹带和斑点。此外,峨眉山气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3(endothelin 3, EDN3)对早期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及增殖分化有促进作用,并可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促进黑色素的合成。EDN3在不同毛色小鼠皮肤中的差异及其在毛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待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灰色小鼠皮肤中EDN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黑色及棕色小鼠,约为其2倍(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灰色小鼠皮肤内EDN3的含量为黑色小鼠的5倍,棕色小鼠为黑色小鼠的2倍。ELISA结果表明,灰色小鼠皮肤中EDN3的蛋白质表达量分别是黑色和棕色小鼠的1.8倍和1.4倍(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DN3在毛囊的毛基质及内外毛根鞘有明显表达,毛乳头等部位有少量表达。EDN3在不同毛色小鼠皮肤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是维持黑色素细胞存在不可缺少的因子,可能对两种色素颗粒的相互转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例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家族的发现及其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属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科Sciuridae 旱獭属Marmota,是大型地栖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正常体色为自鼻端经两眼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似三角形的黑色毛区.  相似文献   

11.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别名青麂,属于偶蹄目(ARTIODACTYL)鹿科(Cervidae)。毛冠鹿体重15~28 kg。体毛粗硬、体背毛色大部为黑褐或棕褐色,额顶有短而硬的簇状毛,面颊、唇周、内耳侧及耳尖灰白色,腹毛浅淡,鼠蹊部、肛周、尾下和后腿内侧白色。无额腺,但眶下腺发达,尾较短。雄性具极短且不分叉的角,隐于毛丛中难以见到,上犬齿较长。毛冠鹿分布于长江以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地(张荣祖等,1997)。栖息于海拔1 000~4 000 m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山地灌丛等生境。以青草、野果、嫩枝叶、竹笋或竹叶为  相似文献   

12.
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为松鼠科(Sciu-ridae)中体形较小的一种松鼠,因为背毛上有几条暗色的纵纹,故又称为纵纹松鼠。在我国有几种亚种,如分布在云南的 Tamiops swin-hoei clarkei;四川、云南的 Tamiops swinhoeiswinhoei;河北、甘肃的 Tamiops swinhoei vesti-tus;海南岛的 Tamiops swinhoei hainanus 和福建的 Tamiop swinhoei maritimus 等。这些花松鼠的外形大都很相似,只是在毛色上有些差别。根据 Bonhote氏(1900)的意见认为福建的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为松鼠科(Sciu-ridae)中体形较小的一种松鼠,因为背毛上有几条暗色的纵纹,故又称为纵纹松鼠。在我国有几种亚种,如分布在云南的 Tamiops swin-hoei clarkei;四川、云南的 Tamiops swinhoeiswinhoei;河北、甘肃的 Tamiops swinhoei vesti-tus;海南岛的 Tamiops swinhoei hainanus 和福建的 Tamiop swinhoei maritimus 等。这些花松鼠的外形大都很相似,只是在毛色上有些差别。根据 Bonhote氏(1900)的意见认为福建的  相似文献   

13.
红松鼠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红松鼠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松鼠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身长约30cm,尾长约20cm,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原产于欧洲中部到西亚,主要生活在英国,分布在全世界大部分针叶树林中,并且时常向南移入落叶林区。它们是一种活泼好动、喜欢吵闹的动物。红松鼠的主食是针叶树种子,也吃一些嫩枝、幼芽和树叶及昆虫的幼虫、鸟蛋等。它们喜欢贮存食物。  相似文献   

14.
Slc7a11基因属于溶质转运家族,编码胱氨酸/谷氨酸xCT转运载体,经证实该基因调控黑色素与伪黑色素的转换。文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lc7a11基因在3种不同毛色哈萨克绵羊羔羊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对包涵体蛋白进行纯化,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最后检测不同毛色皮肤中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lc7a11基因在3种毛色皮肤中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棕色被毛皮肤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黑色,在白色中表达最少。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发现sxCT蛋白在棕色被毛中表达最高,其次是黑色,白色最低,因此,Slc7a11基因可能与哈萨克绵羊毛色表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原虻属6个新种。模式标本,除褐腹原虻T.fuscoventris,新种的副模保存在昆明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外,其余均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1.暗尾原虻 Tabanus furvicaudus,新种(图1) 雌虻体长13—14毫米。头部:眼绿无带(新鲜和回潮),光裸;额赤金色,着生黑毛,夹杂一些金黄毛,高为基宽的6.5倍;额瘤棕黑色至黑色,中瘤黑色;亚额(Subcallus)和颜色同额,颜大部着生烟黑色毛,在颊下部近后头有一些灰金色毛;触角第Ⅰ、Ⅱ节色同亚  相似文献   

16.
G蛋白偶联受体143(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143, GPR143)在黑素体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GPR143基因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定位,探索GPR143基因与毛色形成的相关性。通过qRT-PCR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GPR143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运用免疫荧光法对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GPR143基因进行定位并对结果进行光密度值分析。qRT-PCR结果显示,GPR143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为白色绵羊的7.84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GPR143蛋白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的1.3倍,二者差异显著(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PR143蛋白的主要表达部位为绵羊皮肤组织毛囊外根鞘和表皮层,经光密度值分析后发现,GPR143在黑色绵羊皮肤毛囊外根鞘和表皮层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组织均能表达GPR143基因,但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该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白色绵羊,说明GPR143的mRNA和蛋白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表达上调,在白色绵羊皮肤组织中表达下调。GPR14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MITF水平和黑素体的数量、大小、运动和成熟进而参与绵羊毛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整理研究云南省啮齿类及食虫类动物标本时,在4个种中发现在外形及头骨特征上有少数变异或畸形个体,现简报如下。 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 811027号,♀,成体,1981年10月27日买自大理市下关农村。耳部毛灰白;体背灰沙黄色,并杂有毛基灰白毛端棕灰黑色长毛。体腹灰黄色。尾一色,皆呈褐灰色。前足足背中央灰褐,边缘灰白。正常者体背毛黄褐或棕褐色,并杂有黑色毛;腹面毛基铅灰色,毛尖呈黄棕色或淡色,或仅胸部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在新疆伊犁地区多次听到当地群众反映,在昭苏、特克斯、察布查尔和尼勒克等县的山地针叶林中有一种红色灰鼠。恰好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在此期间调进了大批伊犁产的红色灰鼠皮,经核对,这些灰鼠的毛色与我国已知诸亚种均有明显差异。 迄今所知,分布于我国的灰鼠(Sciurus vulgaris)计有三亚种:1)东北亚种S.v.mantchuricus产于黑龙江、吉林及辽宁三省的山地林区;2)河北亚种S.v.chiliensis产于河北省北部;3)阿尔泰亚种S.v.altaicus产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这些亚种的毛色与天山的灰鼠显然不同。天山的灰鼠夏季其体背毛呈棕红色,尾部毛色略浅,呈橙红色,脚背与耳部毛(包括耳端毛簇)也为橙红色;冬季体背毛变为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的毒蛾科两新种,是我所同志于1957年和1974年间在四川峨眉山清音阁调查时采到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峨眉毛眼毒蛾 Medama emeiensis,新种 雄蛾触角干灰白色,栉齿暗棕灰色;体被棕灰色和黑色毛鳞;前翅底色灰白色;上布棕黄色和黑色鳞;翅基部中室下方有一近圆形黑色斑,其边缘棕黄色;内线黑色,中空下方弓形外弯;中底黑灰色;横脉纹棕黄色;外线黑色.从前缘至中室外弯,中室至后缘较直,微内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南郑县南湖公园于1986年7月15日收购1只猕猴(Macaca mulatta),雌性。入园时,食欲正常,健康,无任何病状,其毛色及活动情况与园内另外15只猕猴一样,并一起混养。 1987年4月20日,该猴产1死胎,3天后,死胎被该猴吃掉一部分,6月开始换毛,脱毛速度比一般产仔母猴要快。这时新毛颜色开始从臀、背至头部变白,全身无杂色毛,皮肤也逐渐变白。1990年10月,该猴体重已达6.5公斤,体长750毫米;尾长215毫米;后足长154毫米;耳长38毫米;年龄11—12岁。现公园将其与另1只成年雄猴并居,专笼成对饲养。有关猕猴毛色白化变异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