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断低氧大鼠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DNA凝胶电脉、TUNEL及超微结构观察等技术,观察了常氧和模拟海拨7000米低氧2、4、6、8d大鼠脑组织变化。低氧6、8d脑组织凝胶电泳出现梯状带,其它各组没见上述变化。TUNEL法观察到程序性死亡的细胞染成棕黄色,其它细胞不着色,并且着色细胞分布有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皮层、海马和丘脑。超微结构观察到一些细胞出现程序性死亡的特征,胞浆空泡化,染色质凝集,边缘化,形成凋亡小体等变化。上述结果表明,低氧能导致大鼠脑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或程序性死亡至少是低氧性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的胸腺外植块培养法实验既能够模拟胸腺微环境中胸腺细胞的发育周期又能够切断血液流通,理论上造成一种胸腺封闭状态(产生的胸腺细胞不能迁出胸腺外,假如某些胸腺细胞有迁出倾向,它也只能堆积于胸腺血管内)。培养3天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胸腺外植块血管内存在有胸腺细胞,并且处于不同的凋亡时期。本文的实验结果,在形态学上首次为胸腺外死亡假说找到了直接证据,说明胸腺细胞不必一定在胸腺原位死亡,它也可以获得死亡信号之后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至外用最终死亡。但是这决不是意味着否定胸腺内死亡假说,因为我们同时观察到在胸腺基质细胞表面原位凋亡的胸腺细胞数量远超过进入血管后凋亡的胸腺细胞(但是在基质细胞表面凋亡的胸腺细胞并没有被基质细胞有效吞噬),所以我们的观点是:胸腺细胞同时存在胸腺内死亡和胸腺外死亡两种方式,一部分胸腺细胞在胸腺原位死亡的,而另一部分胸腺细胞是迁出胸腺后死亡溶解的。  相似文献   

3.
在家鱼的人工繁殖过程中,经催产后的亲鱼往往容易出现死亡现象,为了降低亲鱼产后死亡率,我们对几个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并对几尾催产死亡的亲鱼进行了解剖观察,分析引起产后亲鱼死亡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乙酰基亚硝基脲(ENU)对C57BL/6J雄鼠睾丸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乙酰基亚硝基脲(ENU)对雄鼠睾丸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影响,分析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探索ENU处理雄鼠后的最佳配种时间.方法 将8~10周龄的C57BL/6J雄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ENU 100 mg/kg,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首次注射ENU后的第1周至12周,每周分别取4只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剖检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其睾丸附睾称重及精子计数.记录死亡小鼠数量,并对其剖检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对死亡小鼠剖检发现胸腔纵隔内有巨大肿块,明显压迫心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睾丸和肝脏有明显病变.实验组小鼠睾丸从ENU处理的第2周起开始萎缩,第9周开始恢复;精子数量第4周至第9周稀少.结论 ENU为小鼠的一种强诱变剂,纵隔肿瘤是导致雄鼠死亡的主要原因,雄鼠注射ENU后最佳配种时间应在首次注射后的第9周.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对家白蚁毒杀作用的时间与剂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不同毒死蜱浓度的毒土对家白蚁(Coptoternes foumosamus Shiraki)进行了生物测定,浓度范围为0.015-0.48mg/kg。观察2周。实验观察发现土壤中毒死蜱浓度为0.48-0.06mg/kg时,白蚁接触毒土出现的死亡高峰为4小时至2天;在0.03mg/kg时,死亡高峰在1周以后;而浓度为0.015mg/kg时,2周内仍观察不到白蚁死亡。所获的生物测定数据很好地拟合时  相似文献   

6.
李娟 《蛇志》2008,20(3)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做好妊高征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收住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6例,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围产儿死亡.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毛是植物体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 自然条件下根毛的寿命很短, 仅能存活2–3周, 随即脱落死亡。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根毛为材料, 对根毛死亡的细胞学特征进行了报道。结果发现, 根毛衰老死亡后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发生了收缩, 并在胞质中观察到凝集物的出现; 通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 发现幼根上的根毛细胞核DNA发生了片段化。上述结果表明, 拟南芥根毛的衰老死亡很可能是植物体自主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另外, 当根毛衰老死亡后,细胞核大多会迁移到靠近根毛基部的位置, 且正常的长管状根毛发生旋转扭曲。  相似文献   

8.
玉龙蝠蛾生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万源  杨大荣 《昆虫学报》1989,32(3):382-384
玉龙蝠蛾Hepialus yulongensis Liang也是我国名贵药材虫草的重要寄主。对其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为鳞翅目昆虫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为冬虫夏草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基础资料。 观察实验在冬虫夏草主产区之一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海拔3850m)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虫草组研究基地进行。供实验用材料采自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虫草花园(海拔4300—4380m)处的老熟幼虫和蛹。将羽化后刚交配的蛾子引入观察笼内,或将羽化未交配的雌雄蛾按1:1,1:2比例放入观察笼内饲养观察,记录成虫羽化、交配、产卵、成虫死亡及卵孵化日期和数量。死亡的雌蛾解剖观察体内余腹卵数和交配授精情况。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言 众所周知,炭疽病的临床症状是和病情及其频死时的严重程度不相符合的,即在炭疽病的病程中,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或体徵。正象人们所描述的那样,炭疽的死亡能够突然发生,有时是不可预期的。例如,在爪哇人的实验性炭疽观察中,突然性死亡甚至在患者谈吐镇静和毫无严重病徵的情况下发生,仅在死亡前数分钟出现发绀现象;有关非洲东南部枯草原动物的报告指出,死亡多系突然发生,很少或者没有频死前的挣扎症状;此外还发现一只正在吃食过程中的斑马,口含青草而突然倒毙。上述没有明显特  相似文献   

10.
郭莉莎  章军  吴娟  徐虹 《微生物学报》2012,52(2):228-235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细胞死亡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探讨蓝藻细胞死亡机制。【方法】通过黑暗限气处理模拟水华爆发后期水体环境,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取样,对藻液的OD值,溶氧含量和pH值进行监测,使用透射电镜对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进行观察,通过胱天蛋白酶(Cysteine-dependent aspartate specificprotease,Caspase)活性检测、活性氧含量测定、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处理后藻细胞的死亡生理进行研究。【结果】黑暗限气处理后,藻培养液pH值和溶解氧含量下降,处理12 h后藻液开始变黄,48 h后藻细胞全部死亡。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藻细胞在黑暗限气处理所导致的死亡过程中出现空泡和类囊体、核糖体等内部结构解体但细胞壁仍保持完整等现象。活性氧含量和caspase活性检测表明,在藻细胞死亡过程中活性氧含量和caspase活性上升。TUNEL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藻细胞在死亡过程中DNA发生断裂和降解。【结论】铜绿微囊藻细胞在黑暗和限气处理中表现出和真核生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相类似的死亡特征,这说明细胞死亡机制是保守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一样具有程序性死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叶芸  李哲  邢达 《激光生物学报》2012,21(6):486-491
镉是一种高度有毒的重金属,能够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但是其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利用荧光探针分子成像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以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观察100μmol/L CdCl2诱导PCD过程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高浓度CdCl2能够明显降低细胞活力,100μmol/L CdCl2能够诱导大量NO产生,在处理12 h后NO产生达到峰值。亚细胞定位观察发现NO荧光首先和线粒体有共定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在叶绿体和胞质也观察到NO荧光。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人走路多了,脚底起泡,泡破流出一浅黄色液体,’这是() A。血清B.血浆C。组织液D。淋巴 2,有一死亡的弃婴,法院为了判断是产前死亡,还是产后死亡,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那么判断其产后死亡的依据是() A.沉入水底B.浮于水面 C.有节律地收缩D.不规则地跳动 3.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距离最大的两个色素带是、 () 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a C.叶绿素a与叶绿素b D.胡萝卜素与叶绿素b 4。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 A.膛螂体色与树皮相似和…  相似文献   

13.
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7月和8月,通过样线调查、野外直接跟踪观察和瞬间取样的方法,对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Pseudois nayaur)的种群结构和生态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观察到的720只岩羊中,719只组成了50个群,最大的群82只,最小的群2只,平均群大小(14.38±15.83)只(n=50)。雌雄性比为1∶0.63,成年雌体、亚成体和幼体之比是1∶0.4∶0.24。岩羊的昼间活动中,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瞬间觅食高峰,分别在6:30时和15:30时,中午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期。通过对一个46只岩羊群连续12 d的野外跟踪观察,发现该岩羊群昼间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1.47 km2内。对152个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头骨的分析表明,东大山雄性岩羊的自然死亡年龄在7.5~11.5龄,其中9.5龄是其自然死亡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德国癌证研究中心最近公布一项长达11年的研究结果,它表明基本素食有利于健康长寿。这项研究的观察对象是不同年龄的1904人,其中只有3%的人完全家食,58%的人吃牛奶和鸡蛋,39%的人偶尔还吃肉。在11年中,素食者小组中共有235人死亡,只等于同等人数和年龄构成的普通人小组死亡人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生物体中一些细胞所采取的一种由自身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方式。与细胞增殖一样,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C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1972年,Kerr、Wyllie和Currie将他们观察到的一种与细胞坏死(Necrosis)形态特征截然不同的细胞死亡的现象,称之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过程中的电子漏和神经细胞代谢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MAO)等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如H2O2等.ROS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H2O2诱导N-2a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了诱导的N-2a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其死亡形式不同于典型的细胞凋亡,而类似于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死亡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凝集,细胞核膜仍保持完整.DNA不降解形成ladder,且不需要caspase-3,1的活性,但是H2O2诱导的Neuro-2a细胞死亡可以被Bcl-XL抑制.我们的结果可以说明,ROS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导致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过程中的电子漏和神经细胞代谢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MAO)等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如H_2O_2等。ROS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H_2o_2诱导N-2a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了诱导的N-2a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其死亡形式不同于典型的细胞凋亡,而类似于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死亡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凝集,细胞核膜仍保持完整。DNA不降解形成ladder,且不需要caspase-3,1的活性,但是H_2O_2诱导的Neuro-2a细胞死亡可以被Bcl-X_L,抑制。我们的结果可以说明,ROS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导致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加压CO2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细菌细胞膜的损伤可以表现在细菌细胞内物质泄漏和细菌细胞吸收染料.与巴氏杀菌(63℃C、30 min)比较,研究加压CO2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目的是分析出大肠杆菌死亡与细胞膜损伤的关系.[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情况,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和核酸的泄漏程度,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肠杆菌形态的改变情况.[结果]在研究范围内,加压CO2处理使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加压CO2处理时虽然发生了胞内蛋白质泄漏,但发生泄漏的时间明显滞后于99%以上菌体死亡时间,因此并不是大肠杆菌死亡的原因,只是大肠杆菌死亡后的继发现象;大肠杆菌死亡与加压CO2处理导致的胞内核酸泄漏有关;大肠杆菌死亡与加压CO2处理导致的菌体形态改变有关.[结论]加压CO2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与菌体死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从自然感染死亡的小鼠不同病理组织内分离到一种大小为250~300nm×160~190nm的卵圆型病毒粒子。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将纯化的病毒粒子回复接种到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死亡,从不同的病理组织内分离到与接种病毒粒子相同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肝、肺、脾、肠等组织的细胞质内均能观察到病毒粒子的存在,表明病毒的复制和装配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该病毒应归类于痘病毒科。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自然感染死亡的小鼠不同病理组织内分离到一种大小为250~300nm×160~190nm 的卵圆型病毒粒子.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将纯化的病毒粒子回复接种到小鼠体内,能引起小鼠死亡,从不同的病理组织内分离到与接种病毒粒子相同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肝、肺、脾、肠等组织的细胞质内均能观察到病毒粒子的存在,表明病毒的复制和装配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该病毒应归类于痘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