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歧杆菌、乳杆菌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 ,这些菌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为腹泻和感染等。而近年来 ,益生菌 (剂 ) (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 ,它对腹泻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特殊的功效 ,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并在保健食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是目前开发应用最热门的两种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是机体有益的与人类健康又密不可分的重要生理菌群 ,二者对人健康和营养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整阴道菌群失调在预防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无症状单胎妊娠晚期孕妇4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菌群失常组138例和菌群正常组312例。菌群失常组根据患者的自愿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112例(治疗组),未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26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菌群正常组和菌群失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PPROM发生率。结果菌群失常组孕妇138例中发生PPROM 8例(5.80%),菌群正常组孕妇312例中发生PPROM 3例(0.96%),菌群失常组孕妇PPROM发生率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χ2=7.46,P0.05)。治疗组孕妇112例中发生PPROM 3例(2.68%),对照组孕妇26例中发生PPROM 5例(19.23%),治疗组孕妇PPROM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77,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阴道菌群失调与PPROM发生关系密切,予以乳酸菌阴道胶囊调整阴道菌群失调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妊娠妇女发生生殖道感染,降低PPROM发生率,减少其对母婴造成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正常菌群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在治病防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较全面和概括地介绍了人体中的正常菌群存在部位及常见种类、正常菌群与人的关系、菌群失调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抗生素诱导的小鼠阴道菌群失衡模型,并研究乳杆菌对假丝酵母菌的阴道菌群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以IRC小鼠为实验对象,用头孢曲松造成阴道菌群失调,并将白假丝酵母接种到小鼠阴道内,造成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过度增殖模型.对抗生素作用后的小鼠,采用乳杆菌预防、同步、治疗3种方式,阴道接种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液(2×108CFU/ml);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及乳杆菌的阴道菌群分析,并同时进行分泌物镜检,取阴道组织标本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小鼠阴道内细菌总数显著下降(P<0.01),出现阴道红肿、分泌物涂片镜检查到白细胞及假丝酵母.乳杆菌对小鼠抗生素导致的阴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明显,受损小鼠阴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恢复至正常(P>0.05),其中乳杆菌预防组阴道菌群破坏程度最小(P<0.01);乳杆菌干预后的小鼠都可以显著性清除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P<0.01),以乳杆菌预防组效果最好.结论 德氏乳杆菌DM8909能阻止白假丝酵母对阴道上皮的黏附作用,能调整阴道的菌群,对阴道黏膜有一定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人们对阴道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逐渐清晰。研究发现很多妇科疾病的出现伴随着阴道菌群失调,因此研究正常的阴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对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人体微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关于健康女性阴道菌群的组成和类型的研究,阐述了阴道中常见乳杆菌如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在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乳杆菌在防治妇科疾病如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VC)并推进其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乳酸杆菌及其免疫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乳酸杆菌是人体肠道和阴道的正常菌群,可作为安全的疫苗载体.其本身可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维持正常菌群中起免疫调节作用。作为辅助微生物制剂,乳酸杆菌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及抗肿瘤等,另外与传统的治疗药物相比,被认为是“天然”无副作用的,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人体肠道定植着大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机体处于动态平衡,腹部外科手术的刺激和创伤可以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结构和屏障功能,使细菌的数量、比例发生改变或空间上发生移位,引发内源性感染,最终导致机体各种功能障碍.研究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对肠道细菌及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今后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言人体是一个和外界接触的场所,即微生物群体在人的鼻腔、咽喉、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处形成,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bacterial flora)。它是由与人体之间具有很深共生关系的定居菌群和共生关系较浅的栖居菌群构成。这些菌群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9.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球菌是致病性低的革兰阳性人体正常菌群,具有先天耐药性,也容易被诱导产生新的耐药性,在过去十年中,临床上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常引起致死感染,治疗极为困难.本文就其耐药机制、起源、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方面作一综述,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对VRE的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肺部损伤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难以进行全面防护。而肠道菌群具有促进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及调节免疫细胞内稳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流感病毒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肠道菌群提高人体固有免疫反应、减轻肺部免疫损伤、促使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形成同源异型交叉保护等方面,探讨肠道菌群对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将肠道菌群作为预防治疗疾病手段和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是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能够分解糖原产生乳酸、过氧化氢及多种抗微生物因子,可从多方面调节阴道内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比例,维持着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当这种平衡被其他各种因素打破时,便会引起阴道疾病,通过补充活性乳酸菌可以达到对阴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研究概述了六类常见的阴道疾病,并对近年来乳酸菌治疗此类疾病的机制极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d的革兰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经甲硝唑规范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用药后6~8 d随访时的菌群结构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治愈人群与治疗失败人群在6~8 d这一观察点的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从而为实现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 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 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用药后6~8 d的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阴道菌群镜下可分为三种情况:正常菌群、菌群抑制、异常菌群。镜检涂片为正常菌群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菌群抑制,异常菌群的治愈率最低。454焦磷酸测序分析显示甲硝唑治疗前后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乳杆菌和球菌的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而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甲硝唑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数量而不影响乳杆菌的含量,但是对以球菌为主的患者治疗效果差。对高通量测序结果和革兰氏染色涂片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甲硝唑用药后6~8 d的阴道菌群对细菌性阴道病1个月后的治疗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作为分布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对发挥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大量使用广谱性抗菌药物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然而,不同的肠道菌群与AAD的关系不尽相同。本文分别从致病菌导致AAD的机制、益生菌预防和治疗AAD的原理,以及条件致病菌与AAD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肠道菌群与AAD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临床上更精准地预防、诊断和治疗AA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性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回访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检查患者的人工阴道物理功能及阴道壁组织活检。结果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人工阴道具有正常阴道的组织学特点,物理功能良好。54例患者中阴道菌群密集度为Ⅱ-Ⅲ级者48例,占88.9%;菌群多样性为Ⅱ-Ⅲ级者39例,占72.2%;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大杆菌者15例,占27.8%;pH≤4.5者31例,占57.4%。无病原菌感染。术后时间≥2年的23例患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4例(60.9%),异常者占9例(39.1%)。术后时间〈2年的31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例(35.5%),异常者20例(64.5%)。菌群异常主要包括:菌群抑制(包括未见到任何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12.3%)、革兰阳性球菌(31.5%)、革兰阴性短杆菌(9.6%)。结论 (1)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在阴道成形术后不同程度存在菌群失调表现。表现为pH值升高,阴道内菌群多样性欠佳,正常优势菌群存在比例低。(2)手术后时间是影响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人工阴道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逐渐增加。(3)评价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人工阴道感染、促进人工阴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性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回访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检查患者的人工阴道物理功能及阴道壁组织活检。结果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人工阴道具有正常阴道的组织学特点,物理功能良好。54例患者中阴道菌群密集度为Ⅱ~Ⅲ级者48例,占88.9%;菌群多样性为Ⅱ~Ⅲ级者39例,占72.2%;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大杆菌者15例,占27.8%;pH≤4.5者31例,占57.4%。无病原菌感染。术后时间≥2年的23例患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4例(60.9%),异常者占9例(39.1%)。术后时间2年的31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例(35.5%),异常者20例(64.5%)。菌群异常主要包括:菌群抑制(包括未见到任何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12.3%)、革兰阳性球菌(31.5%)、革兰阴性短杆菌(9.6%)。结论 (1)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在阴道成形术后不同程度存在菌群失调表现。表现为pH值升高,阴道内菌群多样性欠佳,正常优势菌群存在比例低。(2)手术后时间是影响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人工阴道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逐渐增加。(3)评价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人工阴道感染、促进人工阴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是一个与人体共生的复杂微生物区系,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不仅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肠道菌群与肿瘤关系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肠道菌群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以及肠道菌群对抗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影响。此外,文中还总结了目前可行的调节肠道菌群以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方法,并提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肠道正常菌群及微生态稳定对人体极具重要性,中草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关系,结合中草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发挥疾病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常阴道内虽然有多种微生物存在,但这些微生物与宿主阴道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达到动态的生态平衡,并不致病。乳杆菌是维持女性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主要微生物,它在维持阴道酸性环境和拮抗病原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阴道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愈,然而很多时候由于治疗不规范造成病情延误或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难治性阴道炎。补充乳杆菌可能恢复正常的阴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难治性阴道炎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本综述主要探讨了乳杆菌制剂在难治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使用方式的选择,包括抗菌药物与乳杆菌制剂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乳杆菌制剂序贯疗法及阴道菌群移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三联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治疗对阴道菌群及阴道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就诊感染H.pylori的更年期妇女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莫西林、甲硝唑及奥美拉唑三联抗H.pylor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菌群、阴道sIgA含量及阴道炎发病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的人数少于治疗前[61例vs 52例](χ2=4.24,P0.05);患者治疗后sIgA含量高于治疗前[(427.44±64.28)mg/L vs(244.57±54.78)mg/L,n=68](t=2.43,P0.05);患者治疗后阴道炎发病率高于治疗前(44.12%vs 26.47%,χ2=4.24,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三联抗H.pylori治疗会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增加阴道炎的发病率,因此在抗H.pylori治疗的同时应预防阴道菌群失调及阴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