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2013年我国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对全国2009~2013年采自活禽市场的环境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利用无特殊致病原鸡胚(SPF鸡胚)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环境标本中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的波动呈明显的季节性趋势,冬春季节核酸检测阳性率较高;我国南方地区活禽市场环境样本的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高于北方。市场中清洗禽类的污水和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样本核酸阳性率高于其它类型的样本。2009~2013年环境样本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以H5和H9亚型为主,2013年之前H5亚型多于H9亚型,而2013年H9亚型超过了H5亚型。本研究表明,对城乡活禽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可为我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防控和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活禽贸易和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之间存在关联,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活禽交易网络数据,可进行疫情溯源并预测未来传播趋势。从流感研究数据库中获取了截止至2013年分离得到的H7N9毒株的血凝素基因核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推断2013年上半年疫情中H7N9在各省及城市间的传播情况,并与大数据推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进化树推断结果更为准确,但大数据分析能够提供更多地区的信息且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同时推断的传播模型准确度较高,在H7N9疫情的应对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3月中国首次发现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以来,其于2013-2014年期间发生流行,2015年也有散发性感染。该病毒的流行不仅危及家禽养殖业,还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调查活禽市场中H7N9的进化史和季节性变化,本研究于2013年7-12月在H7N9主要流行地区之一江苏省苏州市活禽市场采集2 655份鸡、鸭咽拭子样本,对样本中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冬季样本中H7N9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样本,同时发现样本中存在H5、H7和H9亚型毒株之间的混合感染。进一步对H7N9阳性样本的HA、NA和PB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样本中HA、NA和PB2基因序列与新型H7N9病毒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其在家禽体内传代时也在继续进化。特别是一些样品中PB2基因序列与H5N1病毒PB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结果提示,苏州存在一种新型H7N9病毒基因重排的可能性,建议在活禽市场对所有禽流感病毒亚型进行持续监控,从而有助于流感病毒的及时防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综述了自1959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事件。大多数是在家禽爆发禽流感期间,农场工人在处置感染鸡群过程中被暴露而感染;也有曾接触活禽或曾到过活禽市场而感染;有经禽流感病毒致病的哺乳动物(海豹)感染于人或实验室感染(事故)所致。引起人感染的H7亚型中已知有H7N2、H7N3、H7N7以及2013年在中国发现的新的致病亚型H7N9。H7N2、H7N3、H7N7感染以结膜炎为主,大多为轻症;而H7N9感染以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为特征,表现为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高达33.6%。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禽畜饲养、销售、宰杀场所和发生人禽流感疫情的疫点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的监测,探索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广州市禽流感相关高危人群的血清样本,用微量血凝抑制半加敏法进行检测。对监测到的H9N2阳性病例和H5N1的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近年来广州市禽接触职业人群H9感染率为4.56%(0.51%~10.00%),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H5N1患者有多个售卖活禽肉菜市场活动史,1例H9N2患者及1例H5N1感染者无直接接触禽类活动史,另1例H5N1感染者为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宰杀人员。结论 H5N1和H9N2可在相关高危人群造成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除禽饲养场所外,农贸市场的活禽销售、宰杀场所也存在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禽痘病毒作为活载体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转移载体的构建是重组禽痘病毒构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禽痘病毒基因组的基础上 ,以FL1 1基因为插入位点 ,设计引物分别扩增 1kb的同源臂 ,将PCR扩增后的同源臂在体外连接后 ,插入到pUC1 1 9中 ,构建转移载体 ,并且以此为基础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移载体。含有eGFP的转移载体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后 ,报告基因获得表达 ,这将为禽痘病毒载体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表达多个禽类病原的主要免疫原基因是构建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前提 ,但相关研究很少。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gB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转移载体的基础上 ,构建了含有ILTV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 (NDV)F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gB-F ,采用脂质体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 (CEF)细胞后 ,通过蓝斑试验筛选出重组禽痘病毒 (rFPV-gB-F) ,并进行了 6轮蚀斑纯化。Western blo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ILTVgB基因和NDVF基因在rFPV-gB-F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与鸡痘活载体多价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表达多个禽类病原的主要免疫原基因是构建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前提,但相关研究很少。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B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转移载体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ILTV 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gB-F,采用脂质体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后,通过蓝斑试验筛选出重组禽痘病毒(rFPv-gB-F),并进行了6轮蚀斑纯化。Western-blo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ILTV gB基因和NBVF基因在rFPV-gB-F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与鸡痘活载体多价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载体已经成为基因工程疫苗及癌症、遗传病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腺病毒可分为哺乳动物腺病毒和禽腺病毒,禽腺病毒包括20多个血清型,分别归属于三个群:Ⅰ群为传统的禽腺病毒(FAV),Ⅱ群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等,Ⅲ群禽腺病毒为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这些病毒广泛地存在于多种禽类的呼吸道、消化道,大多呈显性或不显性感染。以禽类腺病毒为载体表达禽类重要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构建多价(联)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有其重要特点:腺病毒的某些毒株可以在禽体  相似文献   

10.
【背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发的禽霍乱疫情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现有培养基存在培养菌密度较低的问题。【目的】研制高抗原活性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培养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培养基的成分进行调整,并对不同发酵阶段的菌体进行免疫原性测定。最后使用该培养基培养细菌后制备疫苗并通过动物攻毒试验评价其保护效果。【结果】使用研制的培养基培养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菌密度能够在6 h达到约1.84×1010 CFU/mL,增菌效果是对照培养基的2.6倍;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显示在生长平台期菌体的抗原活性最高;攻毒试验表明制备的疫苗能够很好地抵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侵袭。【结论】研制出了高抗原活性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培养基,为疫苗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鸡胚,从某活禽市场环境中分离出1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environment/Zhenjiang/zj18/2013,en/zj18)。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BLASTn 进行同源性检索,并采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株en/zj18的所有8个基因节段(PB2、PB1、PA、HA、NP、NA、M和NS)均与近年来中国华东地区流行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相应基因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6.7%~99.6%。分离株en/zj18的HA蛋白裂解位点为PQIETR↓GL,是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上关键受体结合位点190和228位(按H3亚型的HA蛋白序列排序)氨基酸分别是E和G,理论上更易与α2,3-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结合。结果提示,需加强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的持续监测,从而为有效应对禽流感病毒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广东省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并及时发现人流感发病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应用传染病技术监测平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种亚型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2012-2015年广东省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共采集检测广东省21个地市级样本33079份,FluA 总阳性率为24.23%,H5、H7和 H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70%、3.89%和13.53%;除2012年阳性率呈现季节性增加外,其他年份 FluA 核酸检测阳性率均在冬春季出现一个高峰。不同部位或地点采集的标本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阳性率最高(FluA39.49%,H58.41%,H77.41%,H923.84%),而采集的粪便标本阳性率最低(FluA14.99%,H51.73%、H72.38%、和 H97.23%);所采集的标本所对应的相关动物种类中,鸡(64.08%)、鸭(55.84%)和鸟类(51.92%)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都达到50%以上,H5、H7和 H9在各禽类中均可以检出。同时发现,在环境中检出 H7亚型多的地区分布与其相应地区 H7N9感染的病例数呈显著相关性,(r =0.689,P <0.05);对2322份样本进行 H6亚型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58%,并选取 H5、H6和 H9亚型标本153份进行 N 亚型检测,检测出 H5N1、H5N2、H5N6、H6N2和 H9N2等多种亚型。2012-2015年广东省21个地市活禽市场均存在 HA 亚型(H5、H7、H9和 H6)和 NA 亚型(N1、N2、N6)等多种亚型的污染,污染程度呈现季节性分布,不同样本类型和禽类其禽流感病毒分状况不同,H7亚型的污染严重程度与 H7N9的病例感染数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春季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开始发生于我国的长三角地区,首例出现于2月19日,流行持续至7月27日作间歇性停顿。本研究收集在此其间的大部分病例作分析研究。流行以散发为特征,大多数病例集中于3月底到4月中的20天。主要侵犯老年人。准老人(50~60岁),老人(>60岁)分别占本研究总病例的四分之三;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平均年龄的性别比例随平均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与有关资料相比,在年龄、性别方面与人H5N1禽流感有显著不同。与禽有接触,或与污染环境有关,或在职业或工作中可能存在暴露危险的患者共33例,占总病例的37.9%。接触禽类与活禽市场,现卖现宰是引发H7N9禽流感的危险因素。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有1/1582的发病。在一个家庭中,7天内发现2例确认病例,为疑似聚集性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丝蚯蚓是淡水底栖生物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于物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是鱼类及畜、禽的珍贵活饲料。又因其粗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所以也是各种配合饲料的良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于2009至2014年间在广西南宁、防城港和梧州三市活禽交易市场中分离获得12株H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毒株。通过RT-PCR、序列测定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12株毒株基因大小均为1 701 bp,与Gen Bank中所登录的HA基因大小一致;其氨基酸序列推导结果发现12株分离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PQIETRG,只含有一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对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A基因中存在8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只有毒株GX2161的182~184 aa处发生了交替,其氨基酸序列为R-N-T,这与高致病力毒株的R-X-R/K-R的分子特征不同,推测GX6121毒株可能为典型的低致病力毒株。12个分离毒株与Gen Bank中公开登录的其它20个H6亚型AIV毒株的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防城港的4株毒株与越南株LC050583处于同一分支上,梧州的3株毒株与越南株LC042081处于同一分支,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南宁的5株毒株则与越南株LC050583、广西株HQ599858、JX304770形成三个分支,表现出较近亲缘性,这表明AIV中HA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性。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为有效防控广西活禽市场中H6亚型AIV的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H3亚型鸭流感病毒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关系。方法对活禽市场分离的3株H3N8亚型鸭源流感病毒聚合酶PB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3株鸭源H3N8流感病毒聚合酶PB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与H9N2亚型流感病毒(DK/ST/2143/00)的同源性为96.31%~96.44%,而与H3N8亚型鸭流感病毒(Mal/Alberta/279/98)为88.65%~88.7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本实验中的3株病毒属于相同的分支,且与A/duck/Hong Kong/Y439为代表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位于一进化分支,说明三株H3N8亚型流感病毒重排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结论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贮存宿主体内的重排以及重排病毒的新特点如鸭H3N8亚型流感病毒对禽的致病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1.药物来源:调痢生系活菌制剂,呈白色粉状,无味、易溶于水,分片剂和粉剂。由川农大兽医系提供。 2.用量、用法和疗程:按动物大小不同,用量各异,每公斤体重口服0.15~0.2克。雏禽每只20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一类人禽传染病模型,其中禽类被病毒感染后人们采取措施治疗病禽.治疗有助于禽类的存活,但人们可能通过接触病禽而被感染.禽间的疾病传播服从饱和接触率函数,人与禽的接触服从线性接触率.完成了稳定性和持久性研究,且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归属于冠状病毒属的没有DNA阶段的正义单链RNA病毒,以极高的死亡率引起禽呼吸泌尿性疾病的广泛流行,每年都给家禽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并开发出相关的疫苗时下就显得迫切而且必要。现在,我们基于序列保守且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粒子外壳刺突S1糖蛋白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并提出了用于阻断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侵染的疫苗的可行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1983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了国际禽病学术讨论会(简称国际禽病讨论会),1984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简称深圳禽病讨论会)。这两次会议上提出的研究论文,反映了目前国内外家禽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现加以重点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