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郑州市栽培明党参内生菌资源状况,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明党参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混菌法和牛津杯双层平板扩散法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化特征、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在明党参中共分离到29株内生细菌,通过初筛和复筛后,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4株菌株NMY1、NMJ10、NMG10、PMG3,其中NMJ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0.3 mm,经鉴定菌株NMJ10和菌株PMG3为芽胞杆菌属新菌种(Bacillus spp.),菌株NMY1为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菌株NMG10为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明党参内生菌具有多样性,其中芽胞杆菌属为优势菌株,有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高的菌株存在,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抑制作用,为抗菌药源成分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新的能产生抗生素的植物内生真菌,采用3种培养基对毛泡桐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枯假单胞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块法和滤纸片扩散法筛选能抑制细菌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高活性菌株。结果从毛泡桐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46株内生真菌,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的有9株,其中菌株KLBMP-Pt630、KLBMP-Pt675和KLBMP-Pt686活性较强,鉴定结果显示:KLBMP-Pt630为三线镰刀菌、KLBMP-Pt675为棒曲霉、KLBMP-Pt686属于肉座菌目真菌。  相似文献   

3.
温郁金内生拮抗细菌B-11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植物内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与应用价值。【目的】对温郁金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防潜能的菌株。【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温郁金根茎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以铁皮石斛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供试菌株对温郁金内生细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株B-11的分类地位;以6个不同属的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对拮抗菌株B-11的抑菌谱进行测定,并研究其对病原菌菌丝的影响;利用特异性平板和MALDI-TOF-MS检测技术对拮抗菌株B-11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检测;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研究拮抗菌株B-11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从温郁金根茎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细菌菌株,这些细菌菌株分属于12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占分离菌株的28%;通过初筛获得8株对C.gloeosporioides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11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lliusvelezensis);抑菌谱测定发现菌株B-11能够对供试的属于不同属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经对峙培养6 d后这6种病原菌的菌丝体出现畸形膨大、分枝增多等现象;特异性平板检测结果表明拮抗菌株B-11能够产生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嗜铁素,但不产生几丁质酶;MALDI-TOF-MS检测结果表明拮抗菌株B-11能够产生伊枯草素、丰源素和表面活性素3种脂肽类抗生素,其中伊枯草素的产量最高;离体叶片接种实验表明,拮抗菌B-11的离心去菌发酵液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治效率可达64%。【结论】温郁金根茎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其内生细菌菌株B-11有潜力作为开发抗真菌代谢物和新药物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中分离出内生菌共130株,包括67株细菌、50株真菌和13株放线菌。利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作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峙试验和平板点接法筛选出8株对3种供试菌株均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经菌种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序列测定,这8株活性内生菌均为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并分别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koreensis和一个未定种具有最高相似性。对这8株活性内生菌进行液体发酵、不同有机溶剂抽提和抗菌抗肿瘤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乙醇抽提物和乙酸乙酯抽提物均不同程度地对3种供试菌株和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2号菌株(Pseudomonas chlororaphis)抗菌抗肿瘤作用最强,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不同部位可培养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差异,采用植物组织平板分离法分离北细辛根、根状茎、越冬芽三个部位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并系统分析和比较其种类和多样性。从北细辛三个部位共分离得到117株内生真菌,其中97株归属于6纲6目8科9属17种。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表明,北细辛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越冬芽最低。采用菌饼法检测其抑菌活性,G 3-3、G 4-10-1、G 2-2-1、GZJ 2-1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G 3-3、G 2-2-1、GZJ 2-12-2、GZJ 1-6、G 3-8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抑制作用。GZJ 2-1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胞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菁菁  孟竹  王琦 《菌物研究》2015,13(1):15-19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为测试菌种,对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并测定活性菌株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测试病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2株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它们的代谢产物和不同极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其中胞外多糖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2株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为靶标菌,采用琼脂块法和改良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越南槐内生真菌JXRPH-24的抗菌活性;根据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活菌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抑菌圈直径与阳性对照相当;其代谢产物对这2株病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0μg/mL,仅为阳性对照的16倍;基于形态和ITS序列分析未能鉴定该菌株。菌株JXRPH-24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新内生真菌,对参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强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金荞麦和苦荞麦抗菌活性内生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金荞麦和苦荞麦的根、茎、叶、花中分离到62株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绵腐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6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的内生真菌菌株KQH-01、KQH-02和JQY-1的发酵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KQH-01为炭角菌属(Xylaria sp.)真菌,菌株KQH-02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菌株JQY-1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相似文献   

9.
黔西南薏苡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了解贵州黔西南薏苡(Coix lacryma-Jobi)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组成及其抗菌活性。通过组织块分离法,选取薏苡根、叶和种仁为分离对象,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特征对所分离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菌块对峙法对薏苡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从薏苡根、叶和种仁中共分离纯化获得76株薏苡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它们属于10个目、14个科、26个属和1个不明属以及未知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指示菌株,对薏苡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其中有25株对大肠杆菌具有抗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比例为32. 9%;有34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其比例为44. 7%;有24株对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抗菌活性,比例是31. 6%;有23株对酿酒酵母具有抗菌活性,占比例为30. 3%;对4种标准菌株都有抗菌活性的有13株,占总株数的17. 1%。薏苡的不同组织结构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部分内生真菌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活性,具有产生天然活性产物成分的潜力,为工业应用奠定了资源基础,具有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初步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鉴定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并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活性。采用平板稀释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进行种属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4株细菌为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初步鉴定各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15只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鉴定出125株内生细菌,分属12科20属。初步抑菌活性显示:部分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有明显抑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菌种类繁多,而且较多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