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器官     
人工制造的辅助或代行机体器官活动的机件称为人工器官。现在有实用价值的人工器官有关节、骨、血管、心脏瓣膜、肺、肾以及辅助循环、辅助肝脏等。人工心脏也正在完善之中。所谓的人工器官,使用与体内脏器相同的材料和一样的形状制作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机能上与体内器官保持相同,根据工艺上的要求,材料和形状各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才是  相似文献   

2.
人工肋骨     
据日本〔人工器官杂志15(1):1986〕报导:日本爱媛大学第二外科中央手术部永井勋等研究制成塑料人工肋骨,用来填充因胸壁恶性肿瘤切除而致的胸壁巨大缺损。这种人工骨的本体以高密度聚乙烯为材料,两端以陶瓷连接件连接于患者残存肋骨。用它植入于狗体内,12个月以后,X光片显示固定满意,组织相容性亦好。一例69岁女病人,因甲状腺癌而作胸壁(包括肋骨)广泛切除,术后胸廓畸形严重,呼吸功能低下,应用人工肋骨植入后,病人畸形纠正,呼吸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技术可以帮助绝大多数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此项技术最早始于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发现电刺激正常耳可以产生听觉. 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技术发展的方向包括单通道和多通道技术, 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单通道人工耳蜗研制成功, 1980年完成了国内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1995年5月,完成国内第一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声电联合刺激人工耳蜗、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机器人辅助人工耳蜗植入等, 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首次植入声电联合刺激人工耳蜗,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研究也位于国内前列.随着手术成功经验越来越多,人工耳蜗适应症逐渐放宽, 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术前电刺激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大量疑难复杂病例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国内外也积极开展单侧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神经性耳鸣的人工耳蜗植入应用研究以及机器人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20年报道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同时光学人工耳蜗的研究也进入实验阶段.本文综述了人工耳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史、目前技术拓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人工耳蜗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器官在临床上的应用,挽救了不少垂危的生命,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随着高分子材料、特殊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在医学领域内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更为人工器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使之发展更为迅速。人工器官的研究和应用现已基本遍及人体全身,各个部分其内容之丰富,诱人的研究前景,均可写一专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关节韧带损伤发生率日益提高,人工材料植入重建韧带功能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植入后宿主细胞的趋向、黏附和迁移是人工材料在体内形成长期稳定生物连接的关键。以往研究集中于提高材料生物性,如增加材料亲水性、表面修饰、黏附适宜细胞以及复合细胞因子等,目前在张力环境下三维微孔结构对宿主细胞黏附、迁移、长入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材料作为载体,探讨在张力状态下新编PET的结构、孔径大小和孔隙率对细胞迁移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为这些研究的深入指明方向,也为PET作为人工材料修复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术患者植入腔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均行开窗人工骨植入术,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观察组采取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比较两组的囊腔体积、面积缩减率、人工骨植入量、骨厚度及植入腔感染率。结果:两组的囊腔体积、面积缩减率及人工骨植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植入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窗人工骨植入术的基础上使用口腔修复膜不仅能引导骨组织再生,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植入腔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一代医用刚质聚合物的植入动物后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美国材料协会(ASTM)标准中有关用于外科植入的聚合物材料相容性评价实施标准,对新一代医用刚质聚合物进行外科植入动物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周围组织出现的变化同步。结果:新一代刚质聚合物与已在临床上应用的聚合物具有相同的生物相容性。同样可作为人工材料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人工器官杂志15(1):230~231、1986〕报导:日本群马大学医学部泌尿科与原子力研究所高崎研究所合作研制成机能性人工睾九。这种睾丸假体由7克睾丸脂酮和羟乙基丙烯酸在-78℃低温下用1.5×10~6拉德钴~(60)γ-射线辐射聚合而成。体外试验表明,睾丸假体每天保持恒定释放睾丸脂酮达500天以上。在此基础上,将睾丸假体植入三个病人的阴囊内。其中二例系生殖机能不足,另一例系结核性副睾丸而作两侧睾丸切除后。所有植入人工睾丸的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是指根据人体关节的构造、形状与功能而设计的用来取代人体受损或病变的关节。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髋关节等人工关节多是钛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常由于关节磨损的磨屑、应力遮挡和骨关节界面结合不佳等情况,导致植入假体的失败。因此。研究新一代植入材料,增强骨组织与植入假体相互作用,对有效防止假体松动、促进人工假体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工脏器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物医学工程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产物。人工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挽救了不少垂危的生命,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随着高分子材料、特殊金属材料和生物陶瓷材料在医学领域内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更为人工脏器的研制,创造了条件,使之发展更为迅速。目前除了脑(临床置换无实用价值)以外,几乎所有器官都有人工试制的代替装置。  相似文献   

11.
在的接骨手术中,植入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往往与人体原有的骨组织不匹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近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中发现,三维多孔镍钛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生物力学性能,将其制成的人工骨材料植入人体内,能促进新生骨组织的形成,并向人工骨材料体内生长,有效减少骨科手术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总会为筹备成立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学会,于一九八二年一月五日至六日在天津市召开了协商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专业组正、副组长外,还有总会正、副秘书长,组织委员会主任以及从事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方面的专家等共十六人。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各种医用人工材料中,陶瓷作为人体硬组织的替换材料被制作成人工牙根、人造骨、人工关节等。而这些人体的补缀材料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近年来,以无机材料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二、人体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 1.对人体的适合性。材料对人体的适合性要求是; ①无急、慢性毒性; ②无致癌性及抗原性; ③溶血性好,不会产生血栓; ④组织亲和性好,植入后不会遭到人体的排斥。 2.耐腐蚀性。人体材料在生物体内,即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中不会产生氧化、遇水分解等化学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骨科器械和内固定新材料的不断问世,矫形外科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现仅就矫形外科植入材料的进展,作一综述。矫形外科植入材料要求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也应考虑经济效益。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有金属、塑料和氧化铝陶瓷。现分述如下: 一、金属材料:金属用于人体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多年前,1565年Fetronius曾用金属板来修补头盖骨。据记载,十八世纪末,第一次应用铁丝固定体内骨折。二十世纪初,开始应用涂层钢以及钴铬钼铸造合金。最早是Wilts于1938年用不锈钢制作人工股骨头治疗严重的Stile氏病。40年代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人体骨、肌肉等组织和心脏,肾脏等器官往往会因病变、受伤、畸形、老化等原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对此人们一直试图用人工材料来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对于骨之类的硬组织自然就会考虑到利用陶瓷材料。但是.迄今为止由于陶瓷的脆性,仅被  相似文献   

16.
从1995年起我国已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治疗。但是,以往人工耳蜗完全依赖进口,售价高达3万美元左右,使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7.
几丁聚糖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的生物学植入替代物,对细胞移植与引导新组织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几丁聚糖可制成无毒性,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在人工皮肤,骨修复材料,手术缝线等方面已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纯几丁聚糖支架结构和它与其他天然或合成材料复合的支架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同时还进一步介绍了其应用的范例并探讨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硅橡胶能被广泛用作植入或非植入性的医用材料,主要由于它是一种血液相容性很好的高聚物,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Danrova等在犬和兔体内埋植硅橡胶4~5年以后,发现组织反应极小。其薄膜已有效地被用于血氧合器。其他则还可用于人造血管、心脏瓣膜、用作起博器线圈的绝缘体、人工肾脏和药物释放系统等。用作植入装置的大多数硅橡胶弹性体含有少量添加剂,典型的组成为硅氧烷高聚物(通常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和气相二氧化硅。其中硅油具有增塑作用,气相二氧化硅则能改进机械性能。硅氧烷高聚物和添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拟定于1982年4季度召开全国第一届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学术会议,并成立第一届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学会(二级学会)。现将这次学术会议的征集论文要求与范围等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已经证实在人的妊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大鼠中尚未见报道.在过去的研究中曾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分析了植入前和植入期的基因表达谱,发现IGFBP-7存在差异表达.通过RNA印迹和原位杂交,分析了IGFBP-7部分序列(编码区531~928nt,称作IGFBP-7′)在大鼠妊娠早期子宫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用RT-PCR方法检测了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假孕、人工诱导蜕膜化和延迟着床激活大鼠子宫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大鼠妊娠第5天IGFBP-7′mRNA的表达量开始增加,第5.5和6天表达量显著高于植入前期.IGFBP-7′mRNA主要表达于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IGFBP-7′mRNA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均有表达,在假孕的D1~D6大鼠子宫中均有表达,但无显著性差异,诱导蜕膜化后IGFBP-7′mRNA的表达量也无明显变化,但在延迟着床激活的大鼠子宫中表达显著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在植入期IGFBP-7′的表达增加主要是由胚泡引起的,而非蜕膜化.在大鼠妊娠早期,IGFBP-7′的表达增加可能有利于胚胎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