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作为肾脏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由胞浆穿梭至管腔侧顶端膜上以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肾脏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AQP2的穿梭主要有赖于血管加压素的调节及其自身的磷酸化水平。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骨架在AQP2穿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AQP2(aquaporin-2)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表达于集合管的主细胞,其活性主要受抗利尿激素(arginin vasopressin,AVP)调控。AVP调节的AQP2数量和细胞内定位在维持机体水代谢平衡和尿液浓缩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AQP2受多种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等。本文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着重介绍了AQP2翻译后修饰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显微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鵟肾脏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检测了AQP2、AQP3和Bax、Bcl-2蛋白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 表明,大鵟肾脏红褐色,表面覆以极薄的结缔组织膜,无肾脂囊.相对体积比哺乳类大,占体重的2.1%.肾小球毛细血管分支少,结构简单.但是肾小球单位面积上的数目比哺乳类多,这对于在旺盛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迅速排除废物、保持水盐平衡是有利的.集合管是尿重吸收的重要部位,上皮细胞有AQP2、AQP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提示AQP2和AQP3对大鵟肾脏水的平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有Bax和Bcl-2免疫反应阳性表达,说明Bax和Bcl-2的协同表达参与正常大鵟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了水通道蛋白1、2(aquaporin 1,2)在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子鼠肾中的表达,利用IPP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7、14、21、32日龄子午沙鼠仔鼠肾均有水通道蛋白1、2的阳性表达,AQP1表达部位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顶质膜和基底膜、髓袢细段;AQP2的表达位于集合管主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膜;7日龄子午沙鼠仔鼠肾AQP1阳性表达的面密度增加显著(P0.05),光密度增加极显著(P0.01),7日龄子午沙鼠仔鼠肾AQP2阳性表达的面密度和光密度增加极显著(P0.01),7日龄后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7日龄后子午沙鼠子鼠肾AQP1、2的表达水平增强,近曲小管与髓袢细段、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以浓缩尿液,AQP1、2对子鼠尿的浓缩起重要作用,从而调节肾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中水通道蛋4(AQP4)表达与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间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测定AQP4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以评价脑水肿,伊文氏蓝(EB)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脑缺血后再灌注4~6h,AQP4表达上调,至12h上调显著,48~72h达高峰。脑水含量、EB含量均与此趋势相一致,且AQP4表达与脑水含量、E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QP4表达参与了缺血性脑水肿的产生,且与BBB通透性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冬眠是动物应对冬季低温和食物匮乏的一种生存策略。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典型的贮脂类冬眠动物。为研究冬眠动物肾脏的适应机制,本实验采用组织学、血液生化分析及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了夏季活动期(7月)、冬眠期(12月)和早春出眠后(3月)达乌尔黄鼠肾单位形态学及血清肌酐、尿素和抗利尿激素(ADH)的变化,并用qPCR方法检测了肾脏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AQP2和AQP3)、ADH受体(V2R)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的表达。结果发现,冬眠期和早春出眠期的达乌尔黄鼠肾小球密度、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相对管径、皮质部近曲小管数与远曲小管数比值均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血清肌酐和尿素浓度高于夏季活动期和早春出眠期,ADH浓度及其受体V2R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冬眠期AQP1基因表达高于早春出眠期,AQP3基因表达低于夏季活动期,AQP2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冬眠期eNOS基因表达低于早春出眠期。这些结果表明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表现出较低的肾功能;不同时期的水通道蛋白,eNOS及ADH表现出适应性的功能调节。该实验结果丰富了对冬眠动物肾脏适应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大耳猬血清及尿中多种无机离子和尿素氮等指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QP1、AQP2在肾脏的表达.大耳猬血清钠、氯含量较高;而尿液中以钾、钠、氯及尿素氮含量较高.尿液中主要离子浓度高于血清,较为浓缩,尿素氮、钾排泄能力较强.AQP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于近曲小管上皮和髓袢细段,AQP2主要表达于集合管上皮细胞.因此,AQP1、AQP2可能在大耳猬肾脏水重吸收及尿液浓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通道蛋白AQP1,3,4,5在双峰驼肺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AQPs在双峰驼肺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双峰驼适应极干旱荒漠环境的呼吸生理机制。方法运用常规形态学统计方法和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双峰驼肺组织形态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免疫组化方法对双峰驼肺中AQPs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双峰驼气管长且弯曲,肺较致密且含水量较黄牛高。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双峰驼肺中有AQP1、AQP3、AQP4和AQP5四种AQPs表达。其中,AQP1主要表达于肺毛细血管网、淋巴管以及气管上皮细胞顶膜面;AQP3主要表达于气管上皮基底细胞质膜上;AQP4主要分布于整个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基底侧细胞膜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QP5表达于气管粘膜下腺腺体细胞管腔面和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膜上。结论呼吸道和肺组织形态学特征表明双峰驼对干旱沙漠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AQPs在双峰驼肺中的强烈表达,与气道润化、气道水平衡、气道表面液体层、肺内液体转运和肺内水平衡等生理过程有关,为其适应极干旱荒漠环境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通道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AQP)是对水专一的通道蛋白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它所介导的自由水快速被动的跨生物膜转运 ,是水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长期以来 ,普遍认为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是以简单的跨膜扩散方式来透过脂双层膜。后来由于在生物物理学研究中发现红细胞及近端肾小管对渗透压改变引起的水的通透性很高 ,很难单纯以弥散来解释。因此 ,一些学者推测水的跨膜转运除了简单扩散外 ,还存在某种特殊的机制 ,并提出了水通道的概念。1988年 ,Agre等在鉴定人类 Rh血型抗原时 ,偶然在红细胞膜上发现了 1种新的 2…  相似文献   

10.
水通道蛋白-5(aquapofin-5,AQP5)在角膜、多种外分泌腺和Ⅰ型肺上皮细胞表达,在调节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TNF-α、cAMP、腺病毒感染和高渗可以调节AQP5表达。但是,细胞外低渗对于AQP5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塔里木兔Lepus yarcandensis肺脏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AQP3及AQP4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探讨水通道蛋白在干旱区动物水液代谢中的作用。采用常规HE染色观察肺组织学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AQP3及AQP4在肺脏中的分布位置及表达。结果表明,AQP1分布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肺泡上皮(Ⅰ、Ⅱ型)细胞。AQP3分布在小气管上皮顶质膜和大气道上皮细胞基底膜。AQP4分布在小气管和大气道上皮细胞基底膜。AQP1、AQP3及AQP4在肺中表达的强弱关系为AQP1>AQP4>AQP3。这些结果说明,水通道蛋白在塔里木兔肺泡腔、肺组织间隙及毛细血管腔之间水的转运中很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吸入空气的湿润和呼出气体中水分的重吸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通道 AQP1 敲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障碍及肿瘤生长减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必要步骤. 肿瘤血管生成涉及瘤旁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向肿瘤细胞团内迁移以及管腔形成,目前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水通道 AQP1 在多种肿瘤血管内皮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 应用 AQP1 敲除小鼠荷瘤实验证实了 AQP1 在黑色素瘤生长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皮下接种的黑色素瘤在 AQP1 敲除小鼠的生长较之在野生型小鼠延迟近 30% (P<0.01). 免疫组化与肿 瘤病理形态学分析显示, AQP1 在野生型小鼠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而在 AQP1 敲除小鼠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细胞呈阴性表达. 在病理结构上,黑色素瘤细胞围绕血管分支呈岛状分布. 野生型小鼠黑色素瘤内血管管腔较细小,而 AQP1(-/-)小鼠黑色素瘤内血管床显著膨大. AQP1(-/-)小鼠肿瘤内平均微血管密度 (47/mm2) 较之 AQP1(+/+) 肿瘤 (142/mm2) 减少 67% (P<0.01). 围绕 AQP1(-/-) 肿瘤血管的肿瘤细胞岛周边坏死区域明显大于 AQP1(+/+)肿瘤. 上述结果提出确切证据表明, AQP1 缺失使肿瘤血管生成发生障碍,从而影响了肿瘤血液供应和肿瘤生长. AQP1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水通道蛋白-5(aquapofin-5,AQP5)在角膜、多种外分泌腺和Ⅰ型肺上皮细胞表达,在调节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TNF-α、cAMP、腺病毒感染和高渗可以调节AQP5表达。但是,细胞外低渗对于AQP5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皱纹盘鲍肾脏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肾脏。肾脏由无数肾小管和集合管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的刷状缘,并有少量纤毛,细胞顶端存在大量直径为0.8-1.8μm的折光小体,组化研究显示小体内含铁。基底端质膜高度内折,并呈碱性磷酸酶活性。上皮细胞与血窦仅有基底膜相隔,细胞内最具特征性的结构是“膜囊体”,光镜下它呈嗜酸性团块,组化研究显示含丰富的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它由双层单位膜围成的众多的小管及扁囊构成,小管的直径或扁囊的高度为30-80nm,某一局部的小管或扁囊的形状及排列很有规律性。“膜囊体”的性质尚不清楚。除纤毛数量增加和“膜囊体”较小一局部的小管或扁囊的形状主排列很有规律性。“膜囊体”的性质尚不清楚。除纤毛数量增加和“膜囊体”较小外,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类似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集合管和腔上皮还存在少量的粘液细胞。  相似文献   

15.
肾对尿稀释能力的测验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等三个环节。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1500ml。如果其他途径(如出汗等)排水量不变,摄人大量的水,将使体水过剩、排尿量增加,尿被稀释比重下降,其渗透压低于血浆,称...  相似文献   

16.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通道蛋白4(AQP4)是膜水通道蛋白家族的一员,在脑组织中高表达,是控制水进出脑组织的通道。近年来发现,AQP4的功能和表达与脑水肿密切相关。同时脑水肿又是和脑疾病治疗密切相关的病理过程,对两者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临床治疗新思路。本文综述了AQP4的结构、表达、调控与功能以及AQP4与脑水肿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水孔蛋白(aquaporin,AQP)作为一种功能性跨膜输水蛋白,对植物体形成水选择性运输通道并实现水分的跨膜运输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植物处于盐、干旱、低温等逆境胁迫状态时,体内的水分平衡被打破,水孔蛋白在水分运输和胞内渗透压的调控等方面表现出重要作用.综述了植物抗逆反应中水孔蛋白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三氯乙烯对脂质体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破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定脂质体膜对水的通透性及脂质体对被包裹血红蛋白的释放率,研究了三氯乙烯对脂质体的作用.观察到在低浓度时,三氯乙烯能增加蛋卵磷脂脂质体的通透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有破膜释放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AQP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能够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子。为研究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AQP1基因在渗透压调控中的作用,该实验克隆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AQP1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q PCR)分析了该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盐度梯度胁迫(低盐胁迫(22‰)和高盐胁迫(35‰))条件下鳃、肾和肌肉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AQP1基因c DNA全长2 612 bp,开放阅读框(ORF)774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其DNA序列全长3 215 bp,包含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组织分布结果表明,AQP1基因在各组织都有表达,在肾、皮肤和肌肉中表达量相对较高;盐胁迫结果显示,在盐度为22时鳃和肾中表达量在6 h达到峰值,肌肉中在24 h达到峰值;当盐度升至35时,鳃、肾和肌肉表达量均升高。实验结果表明,AQP1基因的表达与盐度密切相关,并参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渗透压调控。  相似文献   

20.
凋亡诱导期,线粒体内神经酰胺水平升高,当每纳摩尔线粒体膜磷脂内含4~6皮摩尔神经酰胺时,神经酰胺即在线粒体外膜形成稳定的跨膜通道,从而使外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膜间蛋白释放,启动细胞凋亡.神经酰胺通道只能在线粒体外膜形成,它是由神经酰胺柱组成的桶装结构,神经酰胺的反式双键具有增加通道的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