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九五”期间,国家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该计划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使中国拥有作物种质资源达37万份。跃居世界第二;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的241份优异种质已在当前的作物育种和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通过考察,抢救了三峡、赣南、粤北等山区一批珍、稀、优种质和近缘野生植物;五大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绘制,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以及库存种质保存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栽培稻和小麦核心种质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作物种质特性分布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特性分布图的绘制,为种质特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是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基础研究、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的基础.调查获得的地理分布、生态类型、特征特性等可为作物起源进化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信息支撑,收集到的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对是否能够发掘出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资源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历史,从物种分布不平衡性、作物起源中心与...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国家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该计划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使中国拥有作物种质资源达37万份。跃居世界第二;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的241份优异种质已在当前的作物育种和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通过考察,抢救了三峡、赣南、粤北等山区一批珍、稀、优种质和近缘野生植物;五大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绘制,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以及库存种质保存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栽培稻和小麦核心种质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作物种质特性分布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特性分布图的绘制,为种质特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协同演变学说是关于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理论.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种植不同的作物或不同类型的作物会导致形成相应的饮食习惯与人文环境;另一方面,饮食习惯与人文环境又会对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可以引领其演变.其遗传基础是作物在传播和改良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5.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F0003-F0003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闽北锥栗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锥栗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分析了19个锥栗品种的性状,为锥栗的遗传改良,新品种培育提供育种资源,并为锥栗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7.
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是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挖掘、广泛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了鉴定评价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完成了近20万份的作物种质资源(约占保存总数的50%)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初步鉴定评价;作物种质资源品质鉴定评价内容涉及面广、鉴定的品质性状变异性大、多样性丰富;提高了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标准化程度。此外还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品质性状鉴定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国内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综述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按农艺学和用途可将中国作物分为8大类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饲用和绿肥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和林木作物。汇集了中国作物总计有840种(类),涉及栽培物种1251个和野生近缘植物物种3308个,它们隶属176个科和619个属,这充分说明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相当丰富。依据中国作物的类型或变种多和性状变异幅度大,阐明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高效利用、创新、分类和遗传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了对作物种质资源价值的认识过程,对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及其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对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海高原地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高原地区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青海境内以及周边生态类似地区内的分布资源。根据近十多年来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研究的工作基础,分析了本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认为本地区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较好的基础工作积累,研究团队和力量得以加强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不断得以强化,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现今飞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以及突破性的种质创新和利用的要求仍然相去甚远,特别表现在对库存资源的精准评价和鉴定方面,难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借助于国家种质复份库的平台优势和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发挥高原特异资源优势,引进和借助外来优异资源进行种质创制、和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农业种质资源研究,以期为高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应作为今后本地资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了一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设计和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数据库的架构、运行环境以及主要功能模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平台系统利用多层逻辑架构实现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外部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系统,浏览查询种质资源信息。内部管理员可使用平台的受限功能,需要认证成功后才可使用后台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平台数据的管理。注册用户还可通过基因资源数据库提交引种申请,管理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供种全流程的网络化,借此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不清、共享利用效率不高及种质权属不清等问题,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从资源登记信息的流向角度出发,梳理了登记的整体工作流程,并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网络模型.首先根据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的业...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收集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为甘肃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11~2013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干旱地区18个县(市、区)、48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种质进行了收集。共收集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野生资源材料845份,分属16科46属62种,其中抗旱种质27份,耐盐碱种质4份,高抗锈病种质14份。 本文对调查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省第一次(1956-1957年)和第二次(1979-1983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研究利用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湖南省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水稻、油菜、辣椒、茶叶等在资源创新利用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分析了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仍存在地方品种资源日益减少、资源收集困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不够完善、资源专业团队缺乏、资源利用率低等限制本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精准评价体系及共享共用机制等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工作良性循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联分析在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是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的重要部分,对作物育种尤其是分子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连锁不平衡(LD)的关联分析是基因发掘也是等位基因发掘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策略、特点及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在作物种质资源新(等位)基因发掘中的发展趋势及展望。可以预见,与传统QTL作图及功能基因组学相整合的关联分析必将大大加快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进程,实现我国种质资源优势向基因资源优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苎麻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苎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本文简要阐述了苎麻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介绍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总结了苎麻种质资源田间栽培保存技术及室内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针对目前单一的保存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基础上,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识别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服务域,提出基于SOA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详述了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定义了各个服务模块功能。该参考模型为系统进一步编码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山西省干旱地区右玉县、阳曲县、隰县、临县、石楼县、繁峙县、灵丘县、五台县、浑源县、武乡县、五寨县和兴县12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12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分析了1981年到2010年30年来普查县气候及植被变化趋势,并阐述了普查县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至2011年对分布在山东省沿海地区34个县(市、区)82个乡(镇)132个行政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材料848份,分属15科39属54种。本文对调查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